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煤盆地的形成及其含煤性是在一定地质历史条件下,构造和沉积作用的结果。深入的研究区域内一些具代表性的聚煤盆地,掌握其构造和沉积规律,对于预测新的煤田有重要意义。根据松辽盆地南部(两拉木伦河一西辽河以南约8万km^2范围内)一些已知含煤盆地的地质分析,总结了三种聚煤盆地沉积类型。以辽河断裂为界,东部以河流相沉积为主,西部以湖泊相沉积为主,西部以东西向断裂分各北分区、南分区,北分区属山前浅水湖泊沉积类型,南分区属深水湖盆边缘沉积类型。并初步分析了它们与构造的关系。对于该区寻找新的含煤盆地,以及在一些含煤盆地内预测可采煤层地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沈树龙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1):11-13,25
以大量的钻孔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华亭矿区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的分布、含煤性和聚煤作用,通过编制华亭含煤盆地走向、倾向沉积剖面,分析了研究区含煤岩系的沉积旋回结构及煤层的分布情况,对华亭矿区控煤因素进行了总结评述,为今后煤矿生产及外围找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聚煤盆地富煤规律是煤地质学研究之焦点。富煤规律研究的突出进展主要包括聚煤模式、富煤带和富煤单元以及现代泥炭比较沉积学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富煤单元和现代泥炭比较沉积学研究更清楚地揭示煤赋存规律与成因煤相和工艺煤相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聚煤盆地优质煤的预测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淮北煤田下石盒子组七煤段沉积模式与聚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田地质工作者发现,我国晚古生代煤系高建设性三角洲成煤作用尤为发育。采用地层垂直层序分析,砂体分析,岩矿及地化分析,测井曲线分析等方法,并编制了分析性图件,对本区七煤段进行剖析,认为该段是一套以浅水三角洲环境为主的沉积组成;同时,对其成煤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沉积体系与煤层气储盖特征之关系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沉积作用通过聚煤特征、含煤岩系的岩性、岩相组成及其空间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煤层气的保存条件,我国存在具有一定时空展布规律的6种煤储层/盖层基本条件:浅海-障壁海岸体系对煤储层的封盖能力较强;浅海-无障壁海岸体系多数导致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变差;近海三角洲体系的封盖沉积条件一般较好;河流体系如果沉积单元结构完整则封盖条件较好,若煤储层直接顶板为河道相或决口扇相粗-中粒砂岩则对煤层气的保存十分不利;湖泊体系对煤储层的封盖能力较强;冲积扇体系的封盖能力总体上极差。沉积体系与煤层气储盖特征以及煤储层含气性之间的这种耦合关系,不仅在华南、华北聚煤区呈现出区域展布规律,而且对于特定矿区煤储层含气量分布具有控制作用,是煤储层含气性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依兰矿区地质背景和老第三纪含煤地层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含煤段古地理类型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滨浅湖环境。在初期填平补齐作用后,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达连河组下含煤段的上、中、下三个煤层群。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沥鼻峡背斜盐井矿区龙潭组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市沥鼻峡背斜盐计矿区含煤地层研究,探讨了矿区龙潭组的沉积特征和聚煤规律,得出矿区龙潭组为泻湖-海湾-潮坪沉积体系,成煤时期的不同沉积环境,聚煤沉降幅度小,沉积速度和物质补偿均衡,有利于泥炭堆积,因此矿区含煤层数、煤层厚度较稳定,该区处于华蓥山潮坪地带,是龙潭期聚煤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8.
山东梁宝寺区山西组系一套浅水三角洲环境沉积,发育有可采煤层3煤组,其沉积环境演化大体可分5个阶段,即:水下三角洲平原沉积;边缘三角洲潮汐平原沉积;边缘三角洲沼泽平原沉积;下三角洲平原沉积;上三角洲平原沉积。  相似文献   

9.
四平至奈曼间,大片白垩系之下分布着30多个隐伏断陷盆地,成为近10余年来的找煤重点。目前大多数隐伏盆地的地质特征已基本了解,揭示盆地的形成、发展和成煤作用与同沉积构造密切相关。文中划分出5种煤系沉积序列和3种成煤沉积类型(模式),指出了盆地群聚煤作用由南向北减弱。  相似文献   

10.
龙永煤田童子岩组一段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砂岩体的微观特征、岩性相及沉积组合、相的空间配置等方面,重点分析研究含煤段的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提出了滨海碎屑沉积体系、潮坪沉积体系、障擘岛一泻湖沉积体系和浅海沉积体系为童子岩组一段的沉积环境,并阐述了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11.
王雁飞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4):32-33,36
以大量钻孔岩芯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哈密市大南湖煤田一井田西山窑组沉积环境类型,共划分出四种成因类型,即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较差的扇三角洲沉积,发育完整的扇三角洲沉积,扇前湿地、浅湖沉积。并且通过对西山窑组中段煤层厚度和地层厚度的分析,对该区的聚煤规律和控煤因素进行了研究。为该区开矿及外围勘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海侵事件成煤作用——一种新的聚煤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晚古生代华北陆表海聚煤盆地海平面具有高频率变化和复合性特点,海侵具有突发事件性,这一规律对盆地充填沉积、沉积体系演化和煤聚积具有控制作用。提出了“海侵事件成煤观点”,认灵海侵事件成煤是大型陆表海盆地所特有的,陆表海盆地的海侵过程是非常短暂的,表现出海侵具“突发”性质,因此海侵沉积具有较好的等时性。煤层与直接覆盖于其上的海相灰岩为一种事件沉积组合,泥炭的煤化作用过程完全处于还原环境下。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研究区主要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分析了区内童子岩组第三段上亚段沉积环境:3号煤层为河控三角洲相沉积;5号煤层为下三角洲平原型沉积;7号煤层为海湾潮坪型沉积;9号煤层为独立障壁岛泻湖沉积。研究成果对区内煤岩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华北晚石炭世风暴事件及其对聚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煤地质学和沉积学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南华北晚石炭世地层中存在的异地煤。根据煤层顶、底板和煤层本身的特征以及煤层在区域上分布的特点,可以看出,这些异地煤的形成,是由于热带-亚热带频繁的风暴作用侵蚀滨海泥炭沼泽的结果。强烈的风暴作用,不仅通过风暴上升流侵蚀改造泥炭层,而且还通过风暴回流将部分泥炭物质搬运到浅海环境再沉积,从而在泥炭沼泽内和浅海海底两种场所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异地煤。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早二叠世早期岩相古地理及聚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吉虎  张恩惠 《河南地质》1997,15(3):186-191
早二叠世早期,华北地台陆表不断向南退缩,早期沉积一套潮坪相泥岩,中、晚期沉积了一套以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体系。二1煤形成于潮坪上的泥炭沼泽环境,煤层厚度大,分布广,富煤带位于濮阳、长垣、太康以西和鹤壁,焦作、宜阳一线以东地区。二2煤发育在上、下三角洲平原地渡带上,富煤带分布于兰考、淮阳一带。山西组沉积时古构造对聚煤作用上有控制作用。坳陷区通常为富煤带分布区。  相似文献   

16.
刘红梅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3):10-11,19
宣威组中段上部(13^#煤顶板至7^#煤)是恩洪-富源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含煤性最好的层段,研究表明该层段为网结河沉积。河道沉积为多层叠置的砂体,湿地沉积主要有菱铁质泥岩,粉砂岩和煤,并夹有大量的薄层席状砂岩(决口扇沉积)。网结河的发育可能主要受控于海平面的变化。全区分布的稳定厚煤层形成于河道大规模废弃之后。  相似文献   

17.
民和盆地中侏罗世煤系沉积与聚煤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和盆地为一中生代盆地,笔者分析了盆地构造与沉积特征,并对聚煤作用及控煤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五九煤田的沉积特征和聚煤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征和区域构造特征,予测了五九煤矿区的找煤前景和资源量。  相似文献   

19.
海相成煤论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海相成煤论的提出与深化,必将带来含煤沉积学诸多领域的新变革与新进展。本文从泥炭坪海相成煤模式、现代热带红树林潮坪比较沉积学研究、关于含煤建造中的潮汐沉积与陆表海性质、台地、堡岛及其复合的含煤建造沉积体系、聚煤盆地的地质事件及其沉积记录、煤田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论及巨型聚煤盆地的整体研究诸领域论述了所取得的成果与新时展,从而丰富和深化了海相成煤论.为重新认识我国晚古生代巨型聚煤盆地,探求新的聚煤规律,扩大新的煤炭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湘中下石炭统测水组沉积层序及幕式聚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石炭统测水组是我国南方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煤系及煤层在湘中地区发育最佳,该区测水组形成于碎屑滨岸障壁-泻湖沉积体系中。文中对测水组沉积层序及其所反映的海平面变化历史进行了分析,提出测水组上段底部砂岩是海侵背景下形成的障壁砂坝或障璧岛,其底部侵蚀面是海侵冲刷面(ravinement surface)。同时提出测水组下段三、五煤层的形成与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幕式聚煤作用(episodie coal accumulation)有关,后者系指海平面下降阶段横跨不同相区的区域性聚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