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那东洋岛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西段,洋岛型岩石组合平行于蛇绿混杂岩带南侧展布,夹持于侏罗系木嘎岗日群之中.那东洋岛玄武岩与木嘎岗日群复理石砂板岩呈过渡接触关系.那东洋岛岩石组合主要由3种岩石组成:玄武岩、玄武质砾岩、灰岩或礁灰岩,那东洋岛的岩石组合具有多旋回性.对那东洋岛中的玄武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玄武岩为OIB型玄武岩.以往研究认为班公湖-怒江洋盆在休罗纪处于大洋演化阶段,那东洋岛的发现对揭示班公湖-怒江洋在侏罗纪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19,(11):4401-4411
根据大量试验资料,研究硬岩弹塑性变形破坏过程中强度参数及剪胀角演化规律,并建立相应演化模型。分析26例硬岩临界塑性应变与围压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3参数幂函数型围压函数,并将其引入塑性内变量中。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分析塑性强化-软化变形过程中强度参数及剪胀角随塑性内变量的演化规律,并建立高斯型强度参数演化模型和考虑围压及塑性内变量的剪胀角演化模型。考虑到工程应用中往往将硬岩峰前视为线弹性变形,进一步研究提出峰后强度参数及剪胀角演化模型。对比多组硬岩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发现应用所建塑性强化-软化变形过程中强度参数及剪胀角演化模型,可正确模拟不同围压下硬岩塑性强化-软化变形过程中轴向变形及环向变形规律;应用所建峰后强度参数及剪胀角演化模型,也可合理模拟不同围压下硬岩峰后塑性软化变形过程中轴向变形及环向变形规律。上述力学模型对不同种类硬岩均适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金属矿床划分为5个矿床成矿系列,分别论述各成矿系列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成矿元素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特点,并分析了区域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演化与区域变质作用、重熔岩浆活动、构造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那东洋岛位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的中西段,前人已对其进行了初步报道,但未进行详细的研究。对那东洋岛的岩石组合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显示那东洋岛具典型的洋岛型岩石组合,其玄武岩和辉长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与典型OIB相似。通过对洋岛灰岩中珊瑚化石的鉴定,结合洋岛岩石组合与木嘎岗日岩组的野外接触关系,初步认为那东洋岛的时代为中侏罗世,这一时期班公湖-怒江带特提斯洋正处于大洋演化阶段。那东洋岛的发现对揭示班公湖-怒江洋在侏罗纪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五大连池火山岩是我国东部新生代最典型的钾质玄武岩。以富Ti、Na、K为特点,结晶分异使岩浆向富Si、富碱方向演化。岩石中Rb、Sr、Sin、Nd丰度与熔岩的碱质同步增长。Pb、Sr、Nd同位素组成很特殊,富放射成因Sr和Nd,但贫放射成因Pb,^37Sr/^34Sr,高于全球未分异现代值,^143Nd/^144Nd为0.512381-0.512433,低于全球未分异现代值;^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对16.712-16.992,115,371-15.407,36.315-36.948,比许多大洋玄武岩和大陆玄武岩偏低。上述数据表明,其源区为无明显地壳物质混染的,未遭改造的原始富集地幔,同大洋玄武岩明显不同,暗示地幔的物质组成有区域性和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6.
那东洋岛位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的中西段,前人已对其进行了初步报道,但未进行详细的研究。对那东洋岛的岩石组合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显示那东洋岛具典型的洋岛型岩石组合,其玄武岩和辉长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与典型OIB相似。通过对洋岛灰岩中珊瑚化石的鉴定,结合洋岛岩石组合与木嘎岗日岩组的野外接触关系,初步认为那东洋岛的时代为中侏罗世,这一时期班公湖—怒江带特提斯洋正处于大洋演化阶段。那东洋岛的发现对揭示班公湖—怒江洋在侏罗纪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特提斯多弧一盆系统演化模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70年代以来,以板 构造观点分析特提斯演化已有三种模式,即“剪刀张”、“传送带”和“手风琴运动与开合”模式。所有这些模式都是以一个联合古陆的形成和特提斯是泛大洋中一个海湾的假设为前提,或以冈瓦纳大陆裂离、亚洲大陆增生为基点。随着对东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深化,特提斯演化、造山作用的解释由两陆一洋模式转变为三陆群二洋的特提斯多弧-盆系统洋陆转换演化模式,即多岛弧造山模式。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地区的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火山作用显示系统地时、空变化,其乃是祁连山构造演化的火山响应。随着祁连山构造演化从Rodinia超大陆裂谷化—裂解,经早古生代大洋打开、扩张、洋壳俯冲和弧后伸展,直至洋盆闭合、弧-陆碰撞和陆-陆碰撞,火山作用也逐渐从裂谷和大陆溢流玄武质喷发,经大洋中脊型、岛弧和弧后盆地火山活动,转变为碰撞后裂谷式喷发。850~604 Ma的大陆裂谷和大陆溢流熔岩主要分布于祁连和柴达木陆块。从大约550 Ma至446 Ma,在北祁连和南祁连洋-沟-弧-盆系中广泛发育大洋中脊型、岛弧和弧后盆地型熔岩。与此同时,在祁连陆块中部,发育约522~442 Ma的陆内裂谷火山作用。早古生代洋盆于奥陶纪末(约446 Ma)闭合。随后,从约445 Ma至约428 Ma,于祁连陆块北缘发育碰撞后火山活动。此种时-空变异对形成祁连山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约束。该过程包括:(1)地幔柱或超级地幔柱上涌,导致Rodinia超大陆发生裂谷化、裂解、早古生代大洋打开、扩张、俯冲,并伴随岛弧形成;(2)俯冲的大洋板片回转,致使弧后伸展,进而形成弧后盆地;(3)洋盆闭合、板片断离,继而发生软流圈上涌,诱发碰撞后火山活动。晚志留世至早泥盆世(420~400 Ma),先期俯冲的地壳物质折返,发生强烈的造山活动。400 Ma后,山体垮塌、岩石圈伸展,相应发生碰撞后花岗质侵入活动。  相似文献   

9.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的岩石组合为变质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和基性熔岩等.该蛇绿岩中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329.9 Ma±1.6 Ma)证明卡拉麦里蛇绿岩的形成时间为早石炭世维宪期.蛇绿岩中辉长岩和基性熔岩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呈平坦型分布,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低,成分上非常相似于正常的MORB,同时无岛弧及洋岛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蛇绿岩很可能形成于大洋中脊.结合该区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和高精度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卡拉麦里洋盆形成于泥盆纪初期,最终闭合于旱石炭世谢尔普霍夫期.  相似文献   

10.
佘芳涛  邵生俊  范文 《岩土力学》2013,34(10):2796-2800
黄土的结构性是除粒度、密度、湿度之外更为重要的指标。通过总结分析综合结构势理论框架内业已提出的结构性参数及其演化规律,并将结构性参数分为过程结构性参数和初始结构性参数两类,这种分类说明了合理的结构性参数既要反映土的基本物理属性还要反映其在外部扰动作用下的演化过程。针对目前结构性参数及其演化规律存在的问题,采用能够反映初始结构性的构度指标与反映过程结构性的应力比结构性参数,提出了球应力与剪应力对结构性参数综合影响的综合应变,并分析综合应变与结构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能反映结构性从初始到湿载作用下衰减演化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常规三轴试验研究表明,该数学模型避免了试验围压对初始结构性的影响,并且考虑了湿载过程中体应变与剪应变的共同影响,更加准确地反映黄土的结构损伤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REE Geochemical Indicatrices of Li—F Granite Liquid Segregatio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results of 118 REE analyses of Li-F granites from South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three variation types of REE pattern curves with different evolution trends from early to late stages of Li-F granite complex of from lower to upper petrofacies of the Li-F granite body;(1) the decreasing,(2) the increasing,and (3) the saltatory variation types.The first variation type is called the positive evolution type,attributed to crystallization differentiation.The second is called the reversion evolution type.which represents liquid segreation dominated by vapor-liquid distillation.The third is called the saltatory variation type,which is formed from liquid segregation dominated by immiscibilty,Therefore,the indicatices of liquid segregation dominated by immiscibility are the saltatory variation type of REE pattern evolution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main evolution trend lines either from the sub-evolution trend lines or from the composition points of Li-F granites in the diagrams of REE-(La-Yb)N and La/Sm-La,The indicatrices of liquid segregation dominated by vapor-liquid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are the reverstion evolution type of REE pattern curves and the main evolution trend lines of Li-F granites directing to the upper right-hand on the REE-La/Yb)N and La/Sm-La diagrams.  相似文献   

12.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Sb—Au矿床的形成受沉积建造和岩相、剪切变形构造、后生成矿作用3种因素的控制,矿床属沉积—改造成因类型。根据REE含量、组成和特征参数,即REE、Ce/Y、(La/Sm)N、(La/Yb)N、δEu、δCe,探讨了该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它与金龙山—丘岭矿床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红壤中稀土元素结合形态的分布及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元根  袁可能 《矿物学报》1998,18(4):417-424
红壤剖面中稀土元素结合形态的分布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的各种结合形态中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大部分稀土元素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及酸溶态含量较为接近。稀土元素结合形态在剖面层中的分布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表层含量较高,如有机质结合态;另一类以深层含量较高,如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大部分稀土元素表现为C层>A层>B层)和酸溶态(主要表现为C层>B层>A层),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变化较复杂,但主要集中在深层。不同母质对不同稀土元素各种结合形态的分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表现为某些稀土元素的一些结合形态在一种或几种母质的红壤中占主导地位。稀土元素结合形态的分配研究表明,元素Pr、Tb、Tm、Yb、Lu的分异普遍比较显著,在不同结合形态中呈现富集或亏损,而Ce、Sm、Eu等元素则主要在某一种结合形态中发生分异。从稀土元素的各种结合形态与红壤的硅酸盐成分及其有机质含量、pH值间的相关分析认识到结合形态与红壤本身成分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冯明月  李月湘 《铀矿地质》1991,7(5):273-279
本文通过诸广山岩体、黄龙庙岩体的岩石及其中晶质铀矿稀土元素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晶质铀矿中稀土元素的丰度与其源岩的稀土元素丰度呈正消长关系;晶质铀矿中稀土元素的配分特点与源岩的酸性程度有关;晶质铀矿中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反映了源岩的分异演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与铜多金属成矿相关的宁镇中段地区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燕山晚期,形成多个中酸性侵入岩体.文章在开展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主要从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实测资料,结合常量元素进行分析,探讨岩浆来源、结晶分异过程及铜多金属矿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宁镇中段岩浆为壳幔混合型,具有相同的演化趋势.并确定了6大岩体结晶分异程度的高低,提出了岩浆分异程度与矿化特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Li-F花岗岩液态分离的稀土地球化学标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岩石学报》1999,15(2):88
华南和其他国家典型Li-F花岗岩的118个稀土分析研究表明,随Li-F花岗岩由早至晚阶段或自下而上不同岩相演化,稀土模式曲线有三种变化类型:①降低变化,②升高变化,③突然变化等类型。①称为正向演化类型,是结晶分异结果;②称为反向演化类型,代表气液分馏为主的液态分离;③称为演化突变类型,是不混溶为主的液态分离形成。因此,不混溶为主的液态分离标志是稀土模式演化突变类型和Li-F花岗岩在REE-(La/Yb)n、La/Sm-La(μg/g)图解中主演化方向线与次演化方向线或与成分点呈分离特点。气液分馏为主的液态分离标志是稀土模式反向演化类型和Li-F花岗岩在REE-(La/Yb)n、La/Sm-La(μg/g)图解中主演化方向线,指向图解的右上方等  相似文献   

17.
铜官山地区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铜官山地区不同成因类型的矽卡岩发育,各自对应着不同成因类型的铜金矿床,且具有不同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演化特征,提供了矽卡岩矿床多成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沉积变质岩系中REE断裂构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断裂构造作用引起造岩组分的调整再分配导致REE迁移,且REE在贫Si富Al的构造岩(带)富集。断裂构造作用不改变REE的总体分配型式,但可引起轻、重稀土发生一定程度的分异。  相似文献   

19.
皖北奥陶系稀土元素地化特征及其古岩溶环境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等离子光谱仪(ICP)方法,对安徽北部肖县下奥陶统顶部14个岩溶岩样品的稀土元素(15个项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在阐明REE总量和配分模式及LREE和HREE、δEu和δCe特征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稀土地球化学特征与古岩溶发育环境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岩溶岩溶蚀程度和岩溶岩形成环境的定量识别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武都黄土剖面稀土元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虎才 《地球化学》1996,25(6):545-551
武都剖面晚更新世以来黄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轻重稀土元素具有比黄土高原其他地区较强烈的分异作用,而这种强烈的分异作用,与其较高的粘土矿物含量及其吸附作用相关;另一方面,武都稀土元素具有与其他地区黄土相似的稀土分布模式;反映沉积物来源的特征参数显示,武都黄土与黄土高原典型剖面十分一致,故具相同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