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在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方面已做了较多的工作。本文在介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基本情况、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基础上,分析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的经济效益,展现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远景。  相似文献   

2.
安图县是吉林省大型矿泉水基地之一,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在介绍了资源概况基础上,对勘查、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勘查、保护和开发建议,对安图县矿泉水资源勘查、保护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履安  张世从 《贵州地质》1993,10(4):325-334
本文概述了贵州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应用的历史;从应用的角度,按工业矿水、农业矿水、医疗矿泉水和饮用矿泉水分类,阐述了贵州矿泉水的资源概况,以饮用天然矿泉水为重点,阐述了贵州矿泉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同时,指出了目前贵州矿泉评价、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矿泉水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但发展速度较慢,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全省矿泉水资源特点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泉水开发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饮用矿泉水的两种属性(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耗竭性、可再生性以及资源的脆弱性。资源的复杂条件综述了13个方面。论述了四川省矿泉水的产出背景与饮料资源,指出了矿泉水资源勘察程度低,开来能力低,开发速度缓慢等情况。 对四川省矿泉水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指出我省矿泉水类型不多,分布集中,缺少锂、锌、溴、碘、硒等类型。 对矿泉水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勘察标准问题,几项组分的认识(如氡,低钠矿泉水),超标离子问题,关于实验管理问题以及卫生防护带等值得担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本文从区域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泉水资源现状几个方面来选取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潜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石门-慈利、张家界-永顺、绥宁等11个矿泉水资源高潜力区,石门-花垣等14个矿泉水资源较高潜力区,以及中等潜力区和低潜力区.此外基于资源潜力评价结果,结合市场潜力和开发利用经济技术条件两个方面,最后将全省区划为张家界-永顺矿泉水分布区、益阳-韶山-湘潭等4个矿泉水优先开发保护区,石门-慈利、隆回、绥宁等12个矿泉水重点开发保护区,以及远景开发保护区和限制开发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上海市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及管理历史,简要介绍了矿泉水资源特征,并对矿泉水资源开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阐述甘肃省自然地理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2014—2015年完成的614组地下水及地表水水质测试分析数据(包括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矿泉水界限指标、矿泉水限量指标和污染指标),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18),系统分析归纳总结了甘肃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类型、分布及产出特征。结果表明,省内饮用天然矿泉水基本类型主要有锶型、偏硅酸型、锂型、碘型、锌型和硒型矿泉水六类,具备1项或1项以上的界限含量指标达到标准的水点共有417处,其中锶型(含复合型)矿泉水411处,是甘肃省的主要矿泉水类型,其余类型的矿泉水仅零星出现;按产出的地貌单元分析,锶型矿泉水产出率由多到少依次分布于河西走廊(82.2%)、陇东黄土高原(80.2%)、甘南高原(67.2%)、北山区(61.5%)、祁连山—阿尔金山区(59.7%)、陇西黄土高原(53.5%)、陇南山地(19.6%);按不同类型地下水及地表水中锶含量达标率分析,白垩系、新近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最高(平均85.4%),其次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断裂破碎带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平均53.2%),地表水最低(平均32.7%)。新近系—白垩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中锶元素最易富集。研究结果对甘肃省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5)
青海海东地区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种类繁多,其中已开发的矿泉水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笔者着重阐述了海东地区矿泉水的形成条件及特征,为该地区矿泉水勘查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确定可以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的水源地,除需进行专门的矿泉水水源地勘查工作外,还需提出矿泉水水源地资源保护与卫生防护带的划分及保护方案,作为开发过程中资源保护与卫生防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周斌  侯燕军 《甘肃地质》2010,19(2):67-70
甘肃省是一个矿产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但更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本文初步分析了甘肃省矿业开发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及造成的危害,目的是为今后矿业的合理、有序开发,保护水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矿业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根据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相关要求,甘肃省编制了瓜州—肃北、敦煌—白银、甘南—陇南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三个工程”可行性报告,在基础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和重要矿山“四区”部署了56片167个子项目。结合甘肃省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优势矿种和矿床类型,提出甘肃省新一轮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突破布局、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构建特色矿业经济区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甘肃省矿产资源特点、矿业经济发展、矿业产业基地布局和基础条件分析,根据省情、矿情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划分出3个国家级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2个省级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针对不同区域矿产资源差异、经济结构差异提出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翔  牛洪斌  李海林 《甘肃地质》2005,14(1):1-4,20
甘肃省为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本文主要从甘肃省优势矿产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对策及开发利用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甘肃省非金属矿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根据非金属矿业发展趋势及甘肃资源特征分析了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甘肃是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之一,矿种齐全,分布面广,部分矿种的探明资源储量大,有色和贵金属矿产具有比较优势。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矿产资源的经济社会支撑和保障能力是需要认真分析的战略问题。本文从甘肃实际出发,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矿产资源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固体矿产勘查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是国家加强中西部国土资源调查的重点区域,蕴藏极为丰富的能源、多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矿种多,储量大,利用价值高。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及其开发在甘肃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但矿山资源枯竭,接替资源不足已逐渐显现。文章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就当前及今后甘肃省矿产勘查部署、项目设置、勘查方法技术等提出战略性思考,提出分层次对19个重点区域开展勘查和新矿种、新类型、新层位攻关的建议,对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甘肃是国家加强中西部国土资源调查的重点区域,蕴藏极为丰富的能源、多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矿种多,储量大,利用价值高。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及其开发在甘肃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但矿山资源枯竭,接替资源不足已逐渐显现。文章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就当前及今后甘肃省矿产勘查部署、项目设置、勘查方法技术等提出战略性思考,提出分层次对19个重点区域开展勘查和新矿种、新类型、新层位攻关的建议,对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2年,随着甘肃省找矿3年突破行动顺利实施,地质找矿在项目数量、资金投入、突破矿种、查明资源量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成果显著。文章就甘肃地质找矿突破行动年度成果进行综述,旨在提振信心,确保地质找矿3年突破行动确定目标和地质勘查"358"战略任务完成,促进甘肃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心彪 《地下水》2010,32(6):39-40
陇东盆地能源丰富,水资源短缺。盆地深层白垩系地下水来自古地质历史时期,受地质构造、岩性变化影响和控制地下水具有补给不足,径流、排泄不畅、更新缓慢的特点,地下水资源开采以消耗弹性储存量为主。弹性储存量虽然数量很大,但没有后续性补给量,且受开采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大量抽取,否则会引起地质环境恶化。认识好白垩系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固有属性,有助于合理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