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王勇  王永 《测绘通报》2011,(4):58-61
非开挖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管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歼挖施工方法的不足.但是,非开挖工艺敷设的地下管线大多数集中了管线探测的难点,这给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提出新的挑战.采用综合物探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非开挖敷设的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东 《北京测绘》2020,(3):319-323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非开挖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大多难以进行,精确测量更是缺少技术手段,因此这类管线的竣工资料非常缺乏。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惯性定位技术探测非开挖地下管线的技术原理、施工方法、及技术特点。此外,还利用惯性定位仪的重复性测试和全站仪实测验证,证明了该仪器测得的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董娟  徐泮林 《北京测绘》2017,(4):112-116
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非常频繁的一种空间分析,基于地下管线系统缓冲区分析,可以通过计算绘制原始多边形外一定缓冲距离的缓冲区多边形,由缓冲区多边形查询受影响管线段信息。本文通过计算缓冲区多边形边界点坐标的方法,构造缓冲区多边形,利用缓冲区多边形与图上管线段的空间过滤关系,编程实现地下管线缓冲区管线段信息的获取。通过对作者开发的管线管理系统缓冲区分析模块进行测试,最终得到准确的管线段信息。  相似文献   

4.
介绍地面地下空间信息采集车的原理和结构,给出了利用GPS-RTK辅以全站仪和地下管线探测仪实现地下管线勘、测、管一体化的原理,以及获取管线三维坐标的数学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地面地下空间信息采集车的可行性,其精度满足《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管线施工,采用明挖法埋设,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非开挖施工工艺(顶管、拉管)埋设的管线大量出现,给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提出新的挑战,本文讨论分析多种常见的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并且着重对惯性定位技术在地下管线的探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负责城市能源的疏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下管线材质及埋设方式逐渐多样化,地下管线敷设越来越便捷、高效,但这给管线施工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预防新管线施工对既有管线的破坏成为目前市政工程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综合管线探测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其在城市管线探测中的综合应用,为解决管线探测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施工建设中盲目开挖导致城市地下管线容易被挖断的缺陷,提出在三维城市GIS系统中利用ArcEngine组件对象中的拓扑检查接口和重叠面判断接口模拟城市开挖的算法,详细介绍了算法的关键技术点和实现流程,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在三维城市GIS系统中可以全方位、全视角展示开挖空间。  相似文献   

8.
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生命线。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与发展,城市地下管线越来越复杂,数目越来越多,如果在实际的施工中对城市地下管线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会在地下管线施工中出现问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查技术及城市地下管线的测绘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城市地下管线科学有效的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应用测量技术解决城市地铁与地下管线影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铁和地下管线是城市设施的两个重要内容,二者同处地下空间,相互影响,测量是解决二者空间冲突和安全建设、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分析城市地铁与地下管线在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影响关系,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介绍了解决措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地铁建设、运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等有关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地下排水管线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地下排水管线承载能力研究与评价是城市能够平稳安全度过暴雨期、避免城市内涝的关键。本文基于SWMM模型,以昆明市主城区一个代表性关键节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城市地下排水管线汇流模型的设计与校准、城市降雨模型与地面径流模型的设计及构建,结合GIS量化表达模拟城市排水管线各要素承载力的时空分布状态及其承载能力。通过地表径流模拟分析、管线运行模拟分析、不同时刻节点水位动态模拟分析及排放口径流特征模拟分析,对研究区域内地下排水管线进行承载力判别,为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提升城市地下排水管线承载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实际上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的智慧管理。城市市政工程中地层智能开挖和智能施工是智慧城市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GIS三维可视化的主要工具之一就是Arc Scene,是三维可视化的展示平台。本文主要通过ArcEngine组件库,以钢企管线管理平台为例,利用多面片理论,详细地介绍了从三维地层的开挖区域选择,到开挖基坑的实现,再到施工量的计算整个流程,最终为城市或者工厂地下施工的设计者和决策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传统二维管线系统难以直观地反映各管线之间的立体空间位置关系。旧管线更新、新管线规划、管线设计施工、土建工程的破土动工等都需要准确掌握地下管线的现状信息,如果盲目开挖就可能引起自来水管爆裂、煤气泄露、停电、通信信号中断等事故。以地下管线为研究对象,以skyline为平台,C#为开发语言建立城市三维管网系统,在地下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展现各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周边地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实现管线的查询和分析功能,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加强管线成果质量管理,把好管线数据质量关是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重要一环。本文作者根据参加厦门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项目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影响数据质量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建立技术标准和数据采集精度指标进行质量控制的思路,阐述了为保证数据质量进行数据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探讨了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机制来控制数据质量的方式,最后强调了加强数据资料管理的必要性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校园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俊兰  邬伦 《测绘科学》2007,32(5):117-120
城市地下管线的隐蔽性、动态性、网络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与难度。本文重点研究了城市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结合北方工业大学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实例,阐述了运用Java开发地下管线智能管理系统—NCUTWebGis的过程,构建了网络集成方案,为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决策支持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命线”,本文深入分析了地下综合管线三维可视化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各类问题,并以青浦区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的应用为导向,提出了一整套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建设的流程和方法,实现了地下管线空间和属性数据的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管线规划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设计与开发的城市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采用C#为开发语言,Visual Studio为开发工具,是以ArcEngine组件为基础开发的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设计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对地下管线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地下管线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功能设计,编程实现了管线系统的用户管理子功能以及管线浏览、管线查询、管线编辑、管线分析的爆管分析等功能。基本满足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统一管理的要求,对于提高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利用以及保障管线正常稳定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是高效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资料的基础,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阐述建立南宁市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设方案,对南宁市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设计、数据入库与质检、数据更新维护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思路,对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管线对城市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隐蔽管线是城市地下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莱州市城市隐蔽管线探查的特点,探讨了多源探查方法的理念及其在莱州市地下管线探查中的应用,并对其地下管线探测精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是管线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权威的综合管线数据成果是管线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应用、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芜湖市城市建设地下管线管理探索为例,参考美国811管线管理与服务模式,结合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从机制体制和信息技术角度阐述如何利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电子报批竣工验收归档的管线相关数据成果.通过管线数据质量检查、数据融合处理与建库、二三维一体化建模,达到及时同步更新综合管线数据库、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支持管线成果服务应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目的,为各类基础和综合管线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提供良好的数据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地下管线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命脉,准确掌握地下各种管线的状况,是搞好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基础。本文根据石狮市城市规划建设现状,探讨地下管线普查和采集的方法,提出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