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下水》2021,(2)
智慧水利是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等智能化技术来提升水利用效率的工程。本文以新时期智慧水利建设为研究对象。对智慧水利的概念和我国智慧水利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智慧水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智慧水利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旨在通过分析研究提升智慧水利工程建设效果,打造现代水利示范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是我国最具实力的经济带。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发展现状,分析水利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思考水利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水利系统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9,(6)
信息化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水利工程管理及效益的发挥有着极大影响,灌区水利设施现代化建设与信息化管理涉及到的范围较广且影响较大,通过对灌区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强信息化措施,监理信息化数据系统,加强人才培养、管理与维护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措施,提升我国灌区水利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水利通信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祝明  周扬 《水文》2006,26(3):75-77,47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利通信的发展历程、建设成果和作用,分析了水利通信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水利通信的发展思路、目标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岚  詹全忠 《水文》2011,31(6):67-69,85
随着水利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成为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过分析水利信息安全需求,提出了一个水利信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阐述了水利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及特点。对在水利信息网上建立行业信息安全沟通渠道,协调安全事件处理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搞好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水利,必须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重大改变和过渡,灌区规划也必须认真贯彻这一转变,以适应灌区的新发展.通过对大中型灌区灌溉标准问题、井渠结合问题、渠道防渗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岳敏 《地下水》2020,(1):190-191
基于大数据研究背景,针对水利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水利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的方法,通过调研分析提出要构建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搭建档案信息网络平台,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及建议。可进一步提高水利档案资源管理水平,发挥水利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和拓宽水利档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池明 《地下水》2014,(5):175-176
中国社会正在由工业化转为信息化转型,作为我国重点行业之一的水利行业也是如此,因此我国需要在水利信息化的管理上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变和进步,其中各个环节的管理上加以完善和解决,通过对水利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分析,包括3S(GIS、RS、GPS)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提出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创新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1)
近年来我国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工程数量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然而,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施工依然频繁发生,对施工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加强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很有必要。文章结合水利工程特点,提出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优先、安全管理长效性、安全预防和强制安全等原则,并通过对安全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辉旭  殷琨 《探矿工程》2004,31(3):1-6,9
以国土资源部探矿工程类研究所岩土钻掘技术创新、发展应用及存在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简要回顾我国岩土钻掘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岩土钻掘技术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岩土钻掘技术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主要提出了国土资源部探矿工程类研究所岩土钻掘技术既要为国家地质工作提供钻掘技术支撑,更要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建设国家钻掘技术支撑体系、适时进行专业学科结构调整等多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照志 《地质与勘探》2023,59(1):188-210
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基,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含重要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实施工业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有多少家底,办多大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国家经济建设。本文在回顾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70余年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基础上,对自1952年以来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历史进行系统评价,经综合集成研究,总结提出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规律,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与认识对于推进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体制及职能的变化,以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为核心,将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启动期(1952~1965年)、规范期(1966~1993年)、改革期(1994~2006年)、发展期(2007~2017年)与深化期(2018年-),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与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查明资源储量和矿产品的变化规律。在每个时期,我国均依靠国家力量,组织...  相似文献   

13.
MZ-150型锚杆钻机是针对我国锚杆施工市场需求而设计的一种小型全液压钻机。通过长螺旋钻进,冲击挤密钻进及风动冲击回转钻进3种钻进工艺方法的工业性试验证明,其各项技术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完全适合于我国锚固工程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复合的古构造体系与天然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生界为重点的第二轮油气普查,历经十几年的艰苦拼搏,终于取得了重要的油气成果,相继发现了一批大中型天然气田,成为我国陆上一个新的重要的油气战略接替区。本文介绍了地质力学在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碳酸盐岩领域找油气研究中,坚持构造体系控制油气的基本观点,以古构造体系、古沉积体系、古地貌岩溶体系、古含油气体系分析为主线,指明了盆地下古生界巨大的生烃资源潜力和大中型天然气聚集带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强调原型盆地的勘探思路在指导勘探部署和气田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对长江口粗颗粒悬沙来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索了长江南水北调占总径流量10%情况下对长江粗颗粒悬沙(≥0.05mm)入海数量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对入海细颗粒泥沙的影响主要为南沙北调,但数量较小,在1%左右,而对粗颗粒悬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入海流量减少导致的水体挟沙能力的降低。通过建立大通站典型枯水年(1978),平水年(1987)及洪水年(1983)月平均流量与月平均床沙质输沙率相关曲线,估算出各典型年在典型流量23000m3/s,30000m3/s与40000m3/s水平下调水流量3000m3/s时导致的入海床沙质输沙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输沙率的相对变化在-39%至-24%之间,且在较高的流量水平下,输沙率相对变化较小,但绝对变化增大,经大通入海的床沙质数量每年约减少2350~4700万t.  相似文献   

16.
杜轶伦 《地质与勘探》2023,59(6):1194-1203
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安全保障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开展能源资源基地规划调查,进行资源潜力、技术经济和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是将两者进行有机衔接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以服务2019~2021资源基地调查选区为目的,开展了主攻矿种与样品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科研究法完成能源资源基地的初步划分,再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划分方案进行了修正,最后通过数理研究法进行了基地筛选。基于以上研究,将我国矿产资源基地分为矿产资源勘查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和矿产资源后备基地三类,并筛选出37个大型能源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7.
Tunisia has invested heavily in irrigation schemes to secure water supply. The management of irrigation systems has been denied to local water user associations (WUA). These WUAs are assimilated to a natural monopoly. They sell water to farmers at the unit operational cost (marginal production cost). Such a price does not allow for budgetary balance, which leads to a chronic deficit of these WUA. It also does not reflect the scarcity of the resource, a situation that contributed to irrigated area expansion, an increase in the agricultural water demand, and misallocation of the resource. Low cost recovery results in poor maintenance, infrastructure deterioration, and water distribution inefficienc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wo folds: (i) to propose an alternative price scheme which ensures cost recovery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ii)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his new price on the farms’ surplus.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assumed that irrigation’s water price increase will be necessary. A field survey of 75 farmers in the center of Tunisia was conducted to estimate the irrigation water demand function. We also used the data collected on 36 WUAs in the region to estimate the irrigation water production cost function using the OLS method for both demand and cost functions, and the peak and the non-peak irrigated demand functions (i.e., summer and winter). The methodology consisted of maximizing social surplus to derive optimal prices for both seasons. The main results show that an increase in price in the range of 11 to 15 % in the winter and 50 to 75 % in the summer results in 11 % decrease of the annual quantity consumed and in a 2 % increase in the social surplus.  相似文献   

18.
Irrigated agriculture allows for the increase of agrarian yields and stability in food supply and raw materials, being, at the same time, responsible for the redu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vailability and for the pollution by salts and nitrate. This work aim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irrigation management (establishment of an on-demand flood irrigated system, assignment of irrigation allowances and water payment for surface and irrigation water consumption) in a traditional irrigated land on drainage flow,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irrigation return flows between the year 2001 and the period 2005–2008. Changes in water management significantly modified quantity (lower drainage) and qualit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nitrate) of irrigation return flows, keeping similar evolution paths during the year with water ameliorants in summer due to the use of good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Salinity in irrigation return flows is not a current problem in the area a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values in water did not exceed the limit established for water used in irrigation or intend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Despite the fact that changes in irrigation management and crop distribution have reduced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irrigation return flows by 43 %, the water still presents nitrate values exceeding the 50 mg NO3 ?/l. Thus, nitrate remains as the main agro-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is irrigation area. However, the nitrate concentration trends detected in this work mark the possibility of reaching nitrate values below 50 mg NO3 ?/l in the case of maintenance of the conditions in this agricultural system.  相似文献   

19.
地球系统科学从20世纪80年代蓬勃兴起。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概念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983年首次正式提出。然而如果我们重温李四光先生遗著,则不难发现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他就已将系统论引入地质学,提出了诸如构造系统(tectonic system)、大陆车阀说、海水进退规程等等新概念;1970年在他临终前出版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还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大。可以说,系统科学思想贯彻在他的一生论著中,说明我国杰出地质学家李四光才是真正地球系统科学的先驱。李四光先生有诸多超前思维值得传承,他创建的“地质力学”的内容就是现代“系统构造地质学”加“地球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20.
张真真  卞建民  李天宇  高月 《水文》2015,35(4):91-96
为研究大安市地下水位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根据大安市气候因素、引水灌溉水量、地下水开采和地下水埋深等数据资料,分析了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基于suffer软件利用克里格方法对地下水埋深进行插值,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降水量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平均年降水量增量为0.249mm/a;蒸发量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平均年蒸发量增量为-2.063mm/a;引水灌溉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年灌溉水量增量为0.212×108m/a。潜水埋深呈小幅度减小趋势,年均倾斜率为-0.023m/a,承压水埋深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倾斜率为0.146m/a。承压水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工开采(主要是农业开采与生活用水)、引水灌溉、降水、蒸发,农业开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完善的水资源调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