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陕西省区域环境地球化学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地壳元素分布特征与动植物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指导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借助已有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进行陕西省地球化学分区,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缺乏临界值、过剩值临界值,并将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陕南3个地球化学区,圈定了1个元素贫化区和2个元素富集区。提出应该在元素的缺乏和过剩的异常区内进行生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定期检测。做到对地球化学疾病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对策,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地表微量元素含量对环境及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研究了微量元素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明确了元素含量在水系沉积物中基本能反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微最元素含量分布对人体健康及农作物的影响,确定了Γ、Cu、Sn、MgO、Be、Mn、Ni、Sr、Cd等元素过剩或缺乏与地方病的关系,明确了Zn、Cu、Mo、P、K_2O、Mn等元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区内与地球化学环境直接有关的疾病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研究了微量元素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明确了元素含量在水系沉积物中基本能反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微最元素含量分布对人体健康及农作物的影响,确定了Γ、Cu、Sn、MgO、Be、Mn、Ni、Sr、Cd等元素过剩或缺乏与地方病的关系,明确了Zn、Cu、Mo、P、K2O、Mn等元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区内与地球化学环境直接有关的疾病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区农业环境质量地球化学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土壤酸碱度、营养元素、有益元素丰缺、有机质含量、重金属污染情况等)和环境质量情况(包括地貌类型分区和光、热、水影响条件),将全区划分为优质农业区、中等农业区、低级农业区等3种类型。其中,优质农业区农业营养元素Mg比较丰富,Mn、Cu、Zn及Mo等有益元素出现高背景分布,As、Cd、Pb和Hg含量呈正常分布,土壤重金属元素综合污染指数属无污染等级;中等农业区营养元素Mg在背景值及高含量分布范围,Mn等有益元素含量在低背景和高含量范围内,表层土壤重金属As等综合污染指数为轻度污染;低级农业区营养元素Mg含量属中等和缺乏,Mn等有益元素在背景值和低含量分布,属缺乏的元素含量,As等有害元素为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5.
广西来宾栖霞组缺氧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判断其形成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中层纹状灰岩和含泥质灰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栖霞组积学和古生态学特征,对栖霞组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岩石微量元素含量、黄铁矿矿化程的DOP值、痕量元素V/Cr、Ni/Co、U/Th、V/(V Ni)等比值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具有缺氧沉积成因地球化学特征,是由温度引起的季节性盆氧。  相似文献   

6.
基于宁夏固原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利用2 638件土壤样品的53项元素指标测试分析成果,采用统计分析和离群数据迭代剔除,得到土壤元素指标地球化学特征参数.依据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对N、P、K、有机质等19种土壤养分元素指标丰缺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依据养分含量的缺乏、适中和丰富状况进行元素指标分类,发现研究区土壤中N、Ge、Se、有机质较为缺乏,CaO、MgO含量丰富,为合理指导耕地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球化学模式程序的原理,分类与功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文斌  史维浚 《铀矿地质》1995,11(4):217-222
地球化学模式是用化学反应式和数学公式来描述地球化学作用的一种概念化的模式,在这种概念化的模式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语言编制的软件便是地球化学模式程序。按照原理和复杂程度可把地球化学模式程序分为3大类,即质量平衡程序、物质转化程序和溶质迁移程序。地球化学模式程序的主要功能包括计算元素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预测各类地球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物质的溶解与沉淀,溶液的Eh、pH值,计算地球化学作用的反应速度和反应途径等。  相似文献   

8.
吴榕榕 《地质与勘探》2020,56(5):955-968
以梵净山西麓印江县紫薇镇古茶树立地剖面上的岩石和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ICP-MS和ICP-AES测定21种元素的含量,分析古茶树立地岩石-土壤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以期为印江县古茶树保护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古茶树生长地岩石-土壤系统的主量、微量和重金属元素富集程度低(EF <3),受人为因素影响程度小,可为古茶树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其中主量元素K和Al在岩石-土壤系统中含量丰富,Ca、Mg、Na元素含量较少,符合茶树喜钾嫌钙的生理特征;微量元素在岩石-土壤系统中含量变化均匀,但与地球化学丰度值和中国土壤背景值相比,其含量较少;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限定值。同时研究发现该岩土系统中Se元素含量丰富,可为当地发展富硒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蕾 《地质与勘探》2012,48(4):799-806
[摘 要] 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大的工业城市,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 日益突出,本文利用近年来在本区开展的多目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依托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 调查提供的土壤元素指标的含量值、背景值及区域空间分布图等丰富的地球化学资料,重点对包头市生 态环境进行调查,对包头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土壤中镉、汞等重金属 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物质来源, 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包头市土壤环境质量及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评 价。结果表明,除以冶炼为主的局部地段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外,其余地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评价结 果对包头市今后的环境规划和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福建沿海经济带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福建省沿海经济带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主要成果。总体上该区地球化学环境质量优良,Ⅰ类和Ⅱ类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98.44%,Ⅲ类和劣Ⅲ类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1.56%,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内,主要污染元素为Hg、Cd、Cu;质量好、适合海水养殖的第一类沉积物样品占92.36%,质量较差的第二类沉积物样品占6.84%;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样中大部分元素处于自然低背景含量状态,部分水样Mn、Fe超标。该区存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有:①山地土壤pH值低,Ca、Mg缺乏;②岛屿、半岛及台地土地贫瘠;③河口平原土壤、海湾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高。较高的自然背景含量、强酸性的表生环境和工业污染的共同作用,造成部分农产品有害元素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1.
韧性剪切带金矿床不少已由勘探转入开采,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是矿床深部矿体延深评价。笔者对河台金矿床矿山资料进行第二次开发,在矿床三维空间进行系统取样分析,以研究河台金矿床Au与伴生微量元素在纵向及横向上的地球化学行为,本文拟运用元素含量、元素比值,元素共生组合相关分析等对河台金矿床矿延深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柑桔生长过程中的几个农业地质地球化学问题胡国俊,陈德兴,柯爱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柑桔,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环境,农业地球化学1不同生长期的果实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柑桔果实在不同生长期中,由于生理需要,微量元素在果实中的含量不断地发生着...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阐述李坝金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其成矿的地球化学背景进行了较详细的剖析。从赋矿地层、容矿围岩、矿石及主要硫化物、矿化蚀变带中微量元素含量、组合特征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等方面阐明李坝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查明了矿床原生晕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从成矿溶液、热源及成矿物质金的来源三个方面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郴临深大断裂带及其两侧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各构造单元不同结构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在地表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认为郴临深大断裂带及其两侧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不同构造单元、基底与上地幔元素含量差异和地壳演化程度差异的制约,结合元素的区域分布规律,将其分为3个构造地球化学分区。郴临深大断裂带东侧地壳成熟度较高,构造岩浆活动频繁,有利于亲壳的不相容元素富集成矿;西侧地壳发展较稳定,下基底又富含亲幔的相容元素,导致金之类深源元素富集成矿;断裂带本  相似文献   

15.
生态地球化学:从调查实践到应用理论的系统工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生态地球化学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生态地球化学评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和生态地球化学修复为主体的系统工程。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近年来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对长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山西农田生态系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文章从区域尺度上综述了土壤碳库,土壤元素基准值和土壤背景值,土壤污染等级划分等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面向未来,指出了生态地球化学发展趋势,提出生态地球化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延伸和发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区分矿致异常和非矿致异常以及就此提出远景预测区。文章就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时对异常元素组合、规模、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带性、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异常所处的地球化学场以及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旨在从诸多方面对地球化学异常进行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真实地体现出异常存在的价值,以取得更理想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辽宁省清原地区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中的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往应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岩石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在原岩恢复、时空演化、矿床成因等基础地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该类矿床地层(矿体)中微量元素、卤族元素、汞元素、硫同位素及容矿岩石的岩石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其对清原地区寻找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的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业地质背景由基础地质背景(成土母岩)、土壤背景和农业地球化学背景 3 个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通过对五堡地区大枣、葡萄的特色农业地球化学背景研究,结果表明成土母岩是影响土壤微量元素的首要因素,其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和共生组合关系具明显的继承性,大枣、葡萄生长所必须的元素除从空气和水中获得 C、H、O 外,各种矿质营养元素主要通过根系直接从土壤及成土母岩中吸取.该区具大枣、葡萄名特优产品产出的最佳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含丰富的 Zn、Ca、Mg、K、P 等主要元素,毒性元素 Cd、Pb、Hg 含量极低,是无公害的天然绿色保健品产区,应在该区全面开展农业地质调查,为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吴灿灿 《地质与勘探》2018,54(1):90-101
为研究宿州地区寒武系豹皮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对研究区岩石进行了系统鉴定,并对其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寒武系豹皮灰Ti含量、Er/Nd、Y/Ho值均偏低,反应其形成过程中受到陆源碎屑的影响。元素具有明显的U、Pb、Sr、Sm富集及Ba、Nb、Ce、Pr、Zr亏损,稀土总量为3.07×10~(-6)~7.00×10~(-6)(平均为5.33×10~(-6)),低于典型海相灰岩值。V含量较低,V/Cr比值在1.02~1.73之间,说明豹皮灰岩形成于氧化环境;Sr/Ba异常值较高,反映了高度咸化条件下的海相沉积;Sr/Cu值暗示了干旱的气候条件。综合前述认识,研究区豹皮灰岩应形成于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环境。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农业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向农业延伸的新兴边缘学科,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为了使农作物高产,必须为农作物提供数量足够、比例协调的各种营养元素。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不足、过剩或元素间比例失调,都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品质下降。利用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和资料开展区域农业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