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文地质测绘、勘探、现场试验和TEM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基础上,建立三维含水结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水源地开发规模进行比选分析。通过3个不同提水方案比选,结果表明:每年1 000×10~4m~3的地下水开采量所形成的地下水位最大降深位为9.67m,水位恢复后地下水位降深介于1~1.5m(地下水埋深3~5m),对减少蒸发、降低土壤盐渍化作用显著。长期预测模型显示:在工程实施的第三年,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附近并保持稳定。经方案比选后新疆沙雅县新垦农场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确定为1 000×10~4m~3/a,可以满足春灌及控制地下水位到临界深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市应急水源地开采方案设计与优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石家庄市应急水源地设计不同开采规模的开采方案,进行水位预报,并对预报结果从水源地供水安全、对当地城市、农业用水影响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优选出两种建议开采方案:小水量方案,即正定南化水源地的开采量为10×104m3 d,新乐曲都水源地的开采量为10×104m3 d,新乐西五楼水源地的开采量为5×104m3 d,总开采量为25×104m3 d;大水量方案,即正定南化水源地的开采量为10×104m3 d,新乐曲都水源地的开采量为15×104m3 d,新乐西五楼水源地的开采量为10×104m3 d,总开采量为35×104m3 d。  相似文献   

3.
依据铜陵太平-钟仓应急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GMS建立水源地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和验证.模型模拟期为一个应急供水周期180 d(2017-01~2017-06),水源地开采层位为承压水.模拟结果表明:在采用均匀布井方案和限定开采井水位降深不超过承压含水层顶板的条件下,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11.94×104 m3/d,达大型水源地规模(5×104 m3/d<允许开采量<15×104 m3/d);水源地承压水在应急开采条件下,激发了长江侧渗补给量,袭夺量占水源地开采总量的27.82%.同时,通过模型模拟数据对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与地表水转换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淄博市大武水源地是中国北方罕见的特大型岩溶-裂隙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为52×10~4m~3/d。为了对岩溶地下水进行有效监测,需要建立最优的地下水监测网。文中在对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流系统确定性-随机性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与卡尔曼滤波耦合的模拟递推算法,对大武水源地地下水监测网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显示:现有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网难以达到监测目标,最优地下水位监测网由14个监测井,每月监测一次的监测频率组成,比现有地下水位监测网减少了2个监测井。  相似文献   

5.
以珠三角广花盆地城市应急水源地为例,通过野外现场抽水和室内临界水力梯度试验对比,分析了地下水安全开采的控制条件。结果显示:广花盆地的岩溶塌陷是可通过控制水位降深等方法进行防控的,当地下水开采水位降深控制在9 m以内时,可大幅度降低岩溶塌陷概率。该结果可直接作为企业进行地下水安全开采的控制性指标和政府管理部门安全管控的决策性指标。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在实际开采地下水过程中,不能机械地依赖单一的地下水水位降深控制指标,应根据抽水影响半径以及各地不同的临界水力坡度分地段控制地下水位降深,或者改变开采方式,以达到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目的。建议在实际抽水期间制订突发灾害预案,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实时掌握地下水和其他影响因素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加地下水开采水量,并且尽可能地减小地下水开采后的水位降深,在水源地下游设置地下截水坝,并且同时配合辐射井开采地下水。通过数值模型的计算及预测,截潜流工程不但可以有效地截取地下水径流,更大限度地利用地下水资源,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降深以及腾出地下库容,以便在洪水期容纳更多的洪水入渗。通过实际工程的检验表明:地下截水坝配合辐射井这种截潜流工程在地下水开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酒泉钢铁公司地下水源地数值模拟及水位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实际勘察资料,在全面阐述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状况,进行地下水均衡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勘察区地下水二维流水量数学模拟模型,重点以酒钢近期和远期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量2个开采方案为依据,利用模型对未来水源地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了预测预报。结果表明,各水源地总计按近期27.648万m3/d开采至2030年,开采区最大水位降深小于设计允许降深12m,并均已形成稳定的降落漏斗,由此引起的泉水溢出量减少对酒泉西盆地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对现有的其它水源地影响甚微。而各水源地总计按远期34.56万m3/d开采至2030年,北大河、嘉峪关水源地开采井降深小于设计允许降深,自2011年降落漏斗已基本稳定,但黑山湖水源地开采降落漏斗中心最大水位降深分别为17.22m和23.60m,远大于设计允许降深,并且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并与北大河、嘉峪关水源地降落漏斗相连形成区域性大降落漏斗,由此引起的水位降幅将使现有的泉水大量衰减直至完全消失,对下游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为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酒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酒泉公司未来必须实施开源与节流并具的用水战略。  相似文献   

8.
《地质与资源》2011,(1):15-15
<正>2006年,本溪大台沟铁矿初期探明资源量为10×108 t.2008~2009年对大台沟铁矿进行了详细勘查,钻孔见矿深度一般在1000~1200m,终孔深度在1701~2023m.根据见矿钻孔控制矿体的特点,初步估算2000m深度以内控制和推断的铁矿石资源量应在30×108t,远期预计铁矿资源量有望达到114×108t,因此,本溪铁矿  相似文献   

9.
青格达湖水源地开发利用地下水已有48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水源地对解决猛进水库的蓄水及下游灌区的农业用水及盐碱地治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对其地下水动态资料的分析得出,水源地年单位降深地下水开采量为139.2×104m3/m·a,开采能力较大.得出建在潜水溢出带处的青格达湖水源地开发利用地下水是高效和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研究北方典型地下水超采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对地下水系统的时空影响,设计了集中开采方案、逐步减采方案和广义地表水(地表水和中水等)-地下水联合调度方案3种不同的地下水开采、限采方案;结合济宁市,利用数值模型,对不同设计方案下地下水水位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区域水均衡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与基准方案对比结果显示:集中开采方案使地下水位在局部出现了缓慢回升,而水源地附近水位下降明显,最大中心降幅达到9 m,地表水补给的增加势必提高了污染的风险;逐步减产方案使局部地下水位恢复程度较前一方案偏小,而城北水源地漏斗中心水位下降超过12 m,城南水源地亦下降达8 m,诱发的地表水体和侧向补给量变化的减少使研究区含水层存量反而减少;联合调度方案使区域地下水位普遍回升,最大地下水位恢复幅度超过4 m;而水源地地下水降落漏斗最大的仅增加4 m,区域地下水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涵养.  相似文献   

11.
安塬水源地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塬水源地为干河冲洪积扇型水源地,含水层由第四系冲洪积层构成,厚15~30m,非均质,各向同性.受含水层底板坡降的影响,潜水面坡降较大,为5%~8%.三维流特征明显,尤其是抽水试验时在抽水井周边区域不同深度的水头差别更为显著.为了观测不同深度的水位,在群孔抽水试验时在同一观测孔中按上、中、下不同深度设置了3组观测管分别进行水位观测,从而为三维数值模拟提供了水位数据,并以该资料为依据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对6种开采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预报.通过11a的开采,证明建立的三维有限差分模型可靠,为水源地的地下水开采建立了较为可靠的数学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户县涝渭水源地潜水含水层进行分段模拟开采,并结合分段比选法在设计要求下对布井方案进行分段比选,确定整个水源地的最优布井方案。通过对水源地整体模拟开采,计算得出潜水含水层可开采量为76 800 m3/d,且最大降深未超过7 m,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取得了较好的论证。通过实际应用看出:数值模拟方法在计算地下水可开采量方面具有易于计算、精度较高的特点,可提高小区域浅层地下水资源论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石健  郑开富 《江苏地质》2004,28(2):69-75
苏北盆地浅层 (上第三系 )油气显示极为活跃 ,近年来 ,通过油气遥感、浅层地震、化探、钻井等综合勘探、研究 ,探讨了浅层油气的成藏特征和控制因素 ,评价出苏北盆地浅层油气勘探的 6个浅层含油气区带。其中 ,许庄、江都—吴堡地区和泰兴—海安地区属于有利区带 ,也是近期浅层油气勘探的主要试验勘探区带 ,提交苏北盆地第一口以寻找浅层油气为主的探井———XQ1井。 2 0 0 3年 3月 ,该井发生了江苏油田有史以来的强烈井喷。浅层油气的成藏 ,具有多来源的油气 ,储层物性好、盖层条件理想 ,为油气的成藏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气藏类型以岩性圈闭和低幅度构造圈闭为主 ,油气层埋藏深度一般为 5 0 0m~ 1 0 0 0m ,一般为 80 0m左右。初步预测苏北盆地浅层油气资源量可达 397 4 4× 1 0 8m3 ~ 1 4 1 8 5 5× 1 0 8m3 ,其中 ,江都—吴堡区带的资源量为 1 77 5 4× 1 0 8m3 ~ 5 0 3 0 4× 1 0 8m3 ;泰兴—海安区带的资源量为 1 30 6 0× 1 0 8m3 ~ 6 0 4 6 1× 1 0 8m3 。  相似文献   

14.
干旱半干旱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容易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浩勒报吉水源地属于半干旱区的地下水水源地。2009—2014年间,该水源地为满足工业供水需求开采地下水6.0×104~7.3×104 m3/d,产生了负面的生态环境后果。为核查环境变化与地下水开采的确切关系,调查分析了2004—2016年气象条件、地下水开采历程、地下水位、湖泊面积和植被指数的变化特征,建立定量指标进行了地下水开采的环境影响判别。结果表明,在2008—2014年期间,距开采区中心10 km范围的地下水位普遍下降1 m以上,奎生淖和敖各窖淖2个湖泊的面积萎缩约30%,水源地的植被指数对气候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增强。该水源地以往论证得到的可开采量偏大,应考虑生态环境约束将开采规模控制在3×104 m3/d以下。  相似文献   

15.
乌兰陶勒盖水源地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地表水体不发育,植被生态相对脆弱。水源地大规模开采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将会对区内的植被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区内植被生态现状进行了调查,将区内植被分为荒漠、低湿和沙地三种植被类型;对植被覆盖度与地下水位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植被生存的最佳水位是1.1~3.0m;运用GIS软件对区内植物现状与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敏感性分区研究。试探性的建立开采条件下的植被生态风险指数,并根据指数值的大小进行风险性分区,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开采方案下,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的分布面积较小,而低风险区的面积最大,从而说明在乌兰陶勒盖水源地新增地下水开采量11.82万m3/d的情况下,不会对生态植被造成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阿克苏地区地下水资源与水盐调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和盐分运移平面模型和剖面模型运行结果,确定该区形成盐碱化的潜水水位的临界深度为2.2m。根据地下水位的理深和形成盐碱化的程度,划分出六个区域。在可能导致盐碱化加剧的区域采用以开采地下水为主,以降低地下水位;在有可能出现盐碱化地区,以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在地下水位埋藏较深(>5m)的地区,以地表水灌溉为主。从控制盐碱化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以环境、经济、技术和水动力条件为约束条件,以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为目标,建立了该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的优化模型,确定出各区地下水的最优开采量和地表水的合理引水量,制定出保汪农业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最优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刘记来 《城市地质》2008,3(4):13-15
本文通过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应急开采两年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运用数值模拟模型对水源地三种续采方案开采年限进行了预报:水源地分别以1.2×10^8m^3/a、0.8×10^8m^3/a和0.4×10^8m^3/a的开采量续采,续采年限分别为1年-2年和4年。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天津市是我国主要缺水城市之一。1990~2000年地表水年平均用水量16 33×108m3,地下水年平均用水量7 11×108m3,地下水的供水比例约占30%左右。1990~2002年,按全国统一部署,对天津市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新一轮评价,评价结果是天津市地下水天然资源为18 13×108m3 a,矿化度小于5g L的天然资源为15 75×108m3 a,可开采资源为8 27×108m3 a,其中浅层水2 58×108m3 a,深层水3 56×108m3 a,隐伏岩溶水1 24×108m3 a,山区1 10×108m3 a。天津市地下水开采程度已达90 45%,除蓟县、宝坻、宁河、静海略有盈余,其余各区、县已超采。要解决天津市规划需水量(2010年)56 76×108m3 a的要求,必须采取外调水源、工农业节水和污水回收利用、海水淡化利用、利用坑、塘、洼、淀尽可能拦蓄汛期弃水等措施。天津市每年7×108~8×108m3的地下水资源为多年稳定补给的地下水资源,属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但必须调整开采布局,压缩深层水的开采量,以遏制地面沉降继续发展。在连续干旱年份,为解决城镇生产及生活用水的燃眉之急,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建立一种非常规的并有一定开采周期的应急供水水源地,可缓解一部分供水压力。经初步论证,蓟县平原区和宝坻中北部第四系全淡水区及邻近的咸水分布区,有望建成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经勘查,蓟  相似文献   

19.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研究地下水资源赋存规律,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对于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峄城东郊水源地上部为第四系粘性土,下部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马家沟组石灰岩是主要含水岩层,地下水运动受到峄城断裂、吴林断裂、泥沟断裂和肖桥断裂的影响。根据水源地地下水特征建立均衡方程式,经计算水源地地下水补给量为1.58×10~4m~3/d、排泄量为7.91×10~3m~3/d,当地下水位降深20 m时静储量为1.06×10~7m~3、弹性储量为8.80×10~4m~3。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地下水生态环境水位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华北平原地下水合理生态水位的上限为防止土壤盐碱化水位。下限为地下水获得最大补给的理想水位。研究表明,华北平原防治土壤盐碱化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2~2.5m,有利于获得最大补给的地下水位埋深在山前平原为10m左右,中东部平原为3~5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