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16届国际化探大会暨第5届全国化探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第16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第5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9月1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国际化探大会在亚洲首次召开,会议地点在北京标志着我国的勘...  相似文献   

2.
国际化探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一般是在北美与西欧轮流召开。本届会议是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一次在亚洲召开。为了使更多国外学者了解中国化探的成就,本届会议决定与第5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先后举行。本文概述了大会前的5个专题讨论会、大会开幕式、全体会议上的3个学术报告、分组进行的9个专题学术报告会及成果展示。从本文可看到当前国际化探的动向,中国化探在国际上的地位,并可看到这次会议对中国化探今后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白银地质勘查基金委员会组织筹备的“首届全国银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6日~9日在山东蓬莱召开。会议是在白银地球化学勘查基金委员会谭顺道处长领导下,委托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李惠、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徐外生、中国有色总公司物化探中心李幸凡三位高级工程师共同主持。会前由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物化探所负责出版了《银矿地球化学勘查论文集》。会议代表共35名,分别来自有色、冶金、地矿、核工业和院校等5个系统的30个单位。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讨论相结合,交流论文20多篇,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1982年10月11日至17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地质,冶金、能源、科研和大专院校等系统129个单位的2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大会共收到区域化探、矿区化探、综合方法、化验分析,数据处理及成图五个方面的论文221篇.会议期间按上述五个专题组宣读了68篇论文,32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1月2日至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了第四届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庆祝专委会成立十周年大会。与会代表250余人,分别来自地矿、冶金、有色、能源、环境保护和有关大专院校等系统。会议收到论文(摘要)264篇,在大会和分组会议上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和讨论。这些论文涉及到勘查地球化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勘查地球化学的一般问题、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矿区地球化学勘查、金矿地球化学勘查、能源地球化学勘查、环境地球化学勘查、勘查地球  相似文献   

6.
在地质矿产部的领导和部署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局主办的公开出版系列刊物的编委会议,于1988年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十三陵召开。物化探局公开出版的系列刊物有《物探与化探》,《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和《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专报文集》。出席这次会议的编委们都是我国物探化探界在勘查、科研、教学、仪器制造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因此,这是一次物探化探成果出版的高层次的技术咨询会议。会议由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10月10~12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承办的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会议在河北廊坊召开。物化探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先生  相似文献   

8.
由本学会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的《全国构造地球化学讨论会》于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1个单位的52名代表。11月28日至11月30日上午举行大会。在大会上,涂光炽教授、陈国达教授、杨开庆教授和黎彤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构造与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构造动力作用中的地球化学作用》及《大洋地壳与大  相似文献   

9.
编后语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托和支持,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和地矿部北京计算中心联合筹备的第一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计算机应用研讨会,于1991年8月20日至23日在山东泰安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94人,分别来自地矿、冶金、有色、武警黄金、石油、煤炭及化工部系统的生产、科研和院校等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摘要59篇,大会交流40篇。论文的覆盖面包括化  相似文献   

10.
第十五届国际地球化学勘查会议于1991年4月26日—5月6日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召开。 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学会主办,里诺会议执行委员会筹办的。大会分为会前考察、大会交流和会后考察三个部分。会间还有技术讲座。 会议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475名代表出席,美国和加拿大代表占会议代表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他代表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西班牙、委内瑞拉、南斯拉夫、牙买加、澳大利亚、伊朗  相似文献   

11.
陈从喜 《地质论评》2001,47(6):616-616
“全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及隐伏矿床寻找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9月21日至23日在桂林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承办。来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全国国土资源、有色、冶金、煤炭、石油、核工业等行业生产和管理部门等近50个单位的120余名地质及矿业学界的专家、教授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青年工程师和优秀管理人员等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2.
物化探局于1988年5月25日到26日在北京十三陵培训基地召开了1988届《物探与化探》、《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和《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专报文集》三个编委会会议。出席会议的编委们都是我国物化探界在勘查、科研、仪器制造和教学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因此,实际上是物化探成果出版一次高层次的技术咨询会议。  相似文献   

13.
1998年9月21日至25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了第六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地矿、有色、冶金、黄金、石油、核工业、中科院和院校等系统的代表,共121人。大会收到科技论文110余篇,其中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99篇,能源矿产地球化学勘查...  相似文献   

14.
21届勘查地球化学国际会议(IGES)于2003年8月29~9月3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共有来自27个国家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主要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各40人左右),中国只有作者一人参加,而原地球化学强国俄罗斯及前独联体国家无人入会。从提交论文数和大会发言看,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相对活跃的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相似文献   

15.
汪明启 《物探与化探》2005,29(2):96-100
第21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会议于2003年8月29~9月3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本次会议由于见证勘查地球化学历史转折事件而被载入史册。本次会议的常规化探方法如土壤、水系沉积物测量等成熟方法研究较少,岩石、水化学方法再次受到较大关注;而覆盖区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及其机理成为各国研究热点,代表现代勘查地球化学发展方向;一些特殊方法如矿物、同位素、生物等勘查方法在特殊景观区寻找特殊矿床发挥作用;在分析上,全面进入ICP/MS时代。虽然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经多年努力在环境领域有所进展,但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儿月2~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来自地矿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石油天然气工业总公司、武警黄金部队、中科院及大专院校150多个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279名代表(含特邀代表6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湖北省科协的有关领导到会表示祝贺.本届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阮天健教授致开幕词.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回顾与检阅近4年来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界取得的成绩与进展,展望与探索改革开放的90年代对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会议期间有32名代表作大会发言,152名代表分别在区域地球化学、矿区地球化学、金矿地球化学、能源地球化学、新方法和环境地球化学勘查5  相似文献   

17.
1980年5月,在浙江莫干山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简称化探)学术讨论会.这是化探界的一次盛会.来自各部门各条战线的近300名代表,从区域化探、矿区化探、某些矿种与方法、化探分析技术和化探电算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并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会上谢学锦同志介绍了4月赴西德参加第八届国际化探会议的情况.这次会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无从一一叙及,仅摄取几个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地质论评》1980,26(6):553-553
第一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简称化探)学术讨论会暨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0年5月21—30日在杭州莫干山召开。这是我国化探界的一次学术讨论盛会。会议收到论文180多篇。内容有区  相似文献   

19.
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 ,使地球化学学科更好地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 ,为西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元素地球化学与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与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共同发起主办 ,由青海西部矿业公司、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承办 ,于 2 0 0 1年 9月 2日至 4日在西宁市召开“西部矿产勘查开发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有关地学单位的 6 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宗旨是加强学术交流、增进同仁友谊、建立科研—生产合作关…  相似文献   

20.
经过几年紧张的准备,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第十五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于1990年6月28日至7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鹏到会讲话,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出席,地矿部部长朱训主持开幕式。国际矿物学协会主席P.J.Wyllie教授在开幕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