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9年以来,平度市国土资源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拓展节约集约用地空间,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邀请专家出谋划策。邀请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专家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用地手续办理、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及企业用地优惠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意见。二是提前介入,分类处置。对清查出的低效利用土地、整宗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分别提出了具体处置意见。  相似文献   

2.
单县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在土地利用上探索挖潜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保障项目建设,搞好优质服务,促进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开发区用地采取了高点定位,合理规划,挖潜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闲置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现有土地,实施利用土地置换,争取城镇挂钩,城中村改造,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等办法,为开发区大项目及时落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查清沂源县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的基本情况,分析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04年12月10日至2005年1月31日,沂源县国土资源局对全县9.个建制镇的闲置、空闲及批而未供的存量建设用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经过调查,全县9个镇共有闲置、空闲存量建设用地9宗,面积29864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为严格建设用地管理,盘活存量和消化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004年我市国土资源系统组织抽调有关人员,在全市范围内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为时半年的闲置存量土地清理处置工作.通过艰苦工作,摸清了底数,处置了一批闲置存量土地,较好地形成了集约用地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宁陵县委、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上半年该县通过招商引资签订合同金额9.7亿元,其中到位资金5.6亿元。经济发展必须以土地为载体,但国务院实行“三个暂停”,对占用农地实行了“急刹车”。该县国土资源局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国有破产企业的闲置用地上,采取“提前介入、主动参与、密切配合、积极引导”的方式,深入挖潜,盘活存量,鼓励投资者在倒闭企业的土地上建厂兴业,走出一条集约用地的发展道路。一年来,先后有五家企业在闲置多年的土地上建起了新厂,共节约土地240多亩,安置下岗职工1000多人。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实行“三个暂停”后,新安县国土资源局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带头利用闲置土地,招商引资,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建设用地及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鹿邑县国土资源局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好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这篇文章,通过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集约用地水平,全县共盘活利用存量闲置土地1200多亩,实现土地收入8499万元,安置下岗职工近3000人,促进了存量闲置国有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依法合理流转,使存量闲置土地由死变活,由废变宝,增加了财政收入,拉动了经济增长,加快了城镇建设,安置了下岗职工,稳定了社会秩序,既保障了全县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又减少了建设项目对耕地的占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禹州市的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年,新上项目多,用地需求量大,如何解决当前形势下经济建设项目用地供求矛盾,加快全市经济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为此,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制定政策,建立机构,着力挖掘闲置土地潜力,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为满足全市经济建设用地的需求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项目建设用地与节约利用土地的关系,实现了项目建设与节约利用土地的“双赢”,确保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用地矛盾逐步凸显。为此,在企业扩建改建时,我们首先把利用闲置土地作为重点,对“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进行专项整治,变废为宝。仅去年以来,就改造闲置土地近千亩,先后为上海玛雅、永仁药业等企业的扩建和县一高、二高等学校的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国有、集体破产停产企业存量土地利用效益较低,新办企业…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舞阳县国土资源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千方百计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较好地解决了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目前该县引进项目5个,需占用土地600亩,全部落户到了闲置土地上。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6.18”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发改委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通知要求,对省发改委确定的符合产业导向、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作用强、成长性好的“6.18”重点对接项目,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安排上优先保证,促进项目落地转化;要积极帮助“6.18”对接项目选址,引导项目在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区位上落地,鼓励企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强、土地资源利用十分严峻的形势下,渑池县国土资源局积极行动,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国土资源管理电视会议召开后,按照省会议精神的要求,日照市对如何贯彻落实省会议精神作了安排部署。①严格土地管理,切实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该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的责任,坚决制止“以租代征”、“小产权”经营房地产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②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经济建设用地需求。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挖潜盘活存量土地,鼓励“城中村”实行平房改楼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枣庄市山亭区掀起重点项目建设百日会战之际,山亭区国土资源分局通过“三个转变”、“五个要地”服务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努力保障项目建设合理用地需求,确保不因土地问题影响工程建设和项目落地。作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该局深感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肩负的责任重大,在全系统树立了“人人有责任,个个当先锋”的思想,从3个方面转变工作作风,服务项目建设。一是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变单纯的管理为管理与服务,既严格规范管理,又积极主动服务,通过服务促进管理。二是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拉动山亭区经济的重要措施,首要问题就是提供用地保障。为此,山亭区国土资源分局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提前介入,跟踪服务。三是从程序型向效能型转变。实行“一线工作法”、“一条龙”服务、“一抓到底”的“三个一”工作机制,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山亭区国土资源分局把保障项目用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保供地。一是向存量挖潜要地;二是向节约集约利用要地;三是向“空心村”治理要地;四是向土地开发整理要地;五是向争取上级用地指标要地。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土地需求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城镇建设用地管理中的重审批、轻监管问题突显,地方政府为拉动GDP盲目圈地,用地企业囤积土地,土地利用粗放、低效甚至闲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现象时有发生。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成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省以下国土资源部  相似文献   

16.
《浙江国土资源》2013,(5):23-23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与省监察厅近日联合开展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工作,以加速消化闲置低效用地,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和国土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已将闲置低效用地处置任务分解下达到每个市(州),确保2013年全省处置闲置低效用地3万亩以上,“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10万亩处置任务。湖北厅采取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的方式,将处置任务逐级分解下达,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块,落实到每个责任主体。设置电子邮箱和举报电话,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促进集约节约、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规范各类建设用地行为,防止土地资源闲置和土地资产流失,2013年以来,山东省蒙阴县实行"四项制度"切实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一是实行建设项目开工、竣工申报制度。土地使用者应在项目开工、竣工时,提出书面申报,由县国土资源局对合  相似文献   

18.
周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近几年来,周口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堵疏结合,一手抓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一手抓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狠抓土地“三项整治”和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工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冢不断收紧“地根”,而枣庄又面临城市搬迁,全市土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此,该市把盘活挖潜存量土地,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化解用地矛盾,保障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点突破方向。一是开展了存量建设用地的调查摸底。在去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今年1—3月份开展了大规模的存量建设用地、低效用地的排查摸底。摸清全市现有各类闲置土地共计2.1万余亩。二是充分挖掘整合往年已经批准的建设用地。对因政策原因不能投资的工业项目,  相似文献   

20.
《浙江国土资源》2006,(7):34-35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对存量建设用地(包括闲置土地和空闲土地。不包括征而未供的土地)实行电子备案与动态管理制度。同时要求各地深入开展存量建设用地的调查摸底工作。在7月底前查清历年来存量建设用地的宗数、位置、面积、类型、闲置原因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