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刘腾飞 《地质与资源》1994,3(4):293-305
该区金矿产于寒武系水口群浅变质岩系砂页岩内,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大类。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两组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硫源应以深源同熔岩浆热液为主,部分来自地层;氢、氧同位隶组成特征反映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混有少量变质水和大气降水;铅同位索组成特征表明铅源以深源为主,混有少量壳源物质,矿床具多源成矿特点。硫、铅、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表明,该区金矿具多源、多成因及多期次成矿特征,矿床成因主要有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复合叠加成矿,而以后者为主。  相似文献   

2.
周传芳 《地质与勘探》2014,50(6):1024-1037
张宣金矿带和遵化-青龙金矿带是冀北地区两个最主要的金矿带,以其金矿床数量多,储量大备受关注。本文整理了两个金矿带内主要金矿床的硫、铅、氢、氧同位素与成矿时代数据。结果显示,两个矿带硫同位素组成上差距较大,通过与大本图解上相应稳定矿物场进行对比总硫δ34S≈0‰,与主要赋矿围岩太古代老变质岩系的δ34S值接近,说明金矿床具有太古代变质岩系与幔源硫特点;铅同位素数据投影点大部分落于地幔、下地壳和造山带铅叠合区域,与硫同位素具有一致性,均来源于太古代老变质岩系和地球深部混合;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时限较大,从燕山早期到晚期均有成矿作用发生,以早中期为主。两者在矿床成因机制上具有相似性,为印支末期-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地壳重熔,太古宙老变质岩系中金活化,并与岩浆活动带入的深源金混合,随岩浆热液一起运移,最终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3.
辽西二道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矿脉产状受断裂严格控制。对该矿床的典型矿脉进行了详细的硫、铅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分析表明:二道沟金矿成矿热液的总硫同位素组成接近地幔硫的值(δ34S≈0‰),反映了成矿热液的硫主要来自深部岩浆;铅同位素206Pb/204Pb、 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变化在17047~17292、15319~15555和36991~37855之间,得出矿石铅主要来源为地幔,且有下地壳铅的混入;二道沟金矿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特征与西对面沟岩体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基本一致,说明成矿物质的来源与西对面沟岩体(或这次岩浆作用)有密切联系。这些证据都证明了二道沟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  相似文献   

4.
针对流口金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表明金矿元素组合以Co,Ni,Bi,Cu,Mo,Sn,Ti,Cr为特征,δFe-δS,δFe/δS-As,(Fe+S)-As,Co-Ni-As等成因标型表明为岩浆热液型金矿.黄铁矿矿体部位元素图解和晶胞参数显示出该矿为中深成矿床,热电性显示成矿温度为中高温.硫同位素值为7.0‰~7.9‰,平均值为7.4‰,数值集中,显示硫的来源单一.Pb同位素206 pb/204 Pb值为16.395~16.703,207 pb/204 Pb值为15.261~15.395,208 pb/204 Pb值为37.364~37.958,在显示为深成的下地壳铅.D-O同位素显示本矿热液为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C-O同位素表明本矿C源主要是花岗岩,其次有部分海相碳酸盐通过溶解作用混入的C源.综上可知,本矿是中深成、中高温岩浆热液型金矿,与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矿具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是产于中-新元古代白云鄂博群变质碎屑岩中的石英脉型金矿,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热液来源复杂,可能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成矿早期的硫来自花岗岩浆,成矿晚期的硫有一部分可能来自地层,铅同位素特征表明铅来自地幔,因此推断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6.
辽吉裂谷区铅锌金矿床S、Pb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波  邢树文  张增杰 《地质学报》2013,87(9):1399-1410
辽吉裂谷区发育有众多大中型铅锌、金等多金属矿床,本文选择该地区的青城子榛子沟铅锌矿、白云金矿、五龙金矿、荒沟山铅锌矿和临江金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其矿石S、Pb同位素分析及其地质意义研究.数据显示榛子沟脉状铅锌矿δ34SCDT值介于-10.3‰~6.8‰之间,白云金矿δ34SCDT值介于-7.7‰~1.9‰之间,五龙金矿δ34 SCDT值介于0.8‰~3.6‰之间,荒沟山铅锌矿δ34 SCDT值介于6.7‰~17.8‰之间,临江金矿δ34 SCDT值介于0.7‰~1.5‰之间.研究区铅锌金矿床的矿石硫同位素主要有两种来源,其一来自于早期火山喷流沉积而成的地层硫,如青城子榛子沟层状铅矿矿体和荒沟山层状铅锌矿;另一类为后期岩浆硫,如青城子榛子沟脉状铅锌矿、白云金矿、五龙金矿以及临江金矿,此类岩浆硫形成过程中,对早期地层硫进行了混染.辽吉裂谷区典型多金属矿床矿石铅同位素值变化较大,206 pb/204 Pb值介于15.72~24.02,207pb/204 Pb值介于15.32~16.43,208pb/204 Pb值介于34.96~39.79,不同的矿床其比值具有不同特点.研究区铅同位素μ值相对集中且较大,显示铅源具有上地壳物质特征,但均受到了不同铅源的混合.榛子沟铅锌矿脉状矿体矿石铅和岩体铅均为混合铅源,矿石铅为上地壳与地幔的混合源铅,而岩体铅则是造山带铅与上地壳的混合源铅;白云金矿床矿石铅为造山带铅,而其岩体铅为上地壳与地幔的混合源铅;五龙金矿的铅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元古宙造山带铅,同时又有幔源铅的混合;荒沟山铅锌矿矿石铅一组为正常铅,微偏钍铅,来源于统一矿源层,另外一组铅为放射成因铅,即铀铅,而临江金矿矿石铅属于放射成因铅.  相似文献   

7.
湘西合仁坪金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柳林汊一带广泛分布钠长石_石英脉型金矿,合仁坪金矿床是其典型代表。文章对合仁坪金矿床的硫、铅同位素进行了研究,并与区域石英脉型金矿床进行对比,探讨了该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并初步确定了其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合仁坪金矿床硫化物的δ34S值范围较窄(-4.8‰~4.4‰),平均为-0.6‰,该矿床的硫为深源硫,由深部变质流体带入;铅的同位素组成较均一,并表现出明显的造山带铅的特点。结合区域成矿作用,进一步研究揭示,合仁坪金矿床为一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其成矿可能与湘西雪峰山地区加里东期的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西成地区分布有多种类型的铅-锌矿和金矿,已探明海底喷流型(SEDEX)铅-锌矿资源量超过1300×10^4t(金属量)。金矿主要分布于盆地中西部泥盆系厚层碎屑岩中.受控于韧性剪切带。对矿床中硫化物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西成铅-锌矿田北矿带的后期改造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实现的、而南矿带铅-锌矿则有部分外来物质的参与,但并未发生明显的分异,同时,两个矿带喷流(气)-沉积过程的不同,这也是导致硫同位素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印支期的成矿过程中金矿具有明显独立于铅-锌矿的地质特点与硫、铅同位素演化过程,硫主要源自区内的围岩,而铅同位素中则有较多放射性成因铅的加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张宣地区金矿床硫、铅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阐明该区形成金矿的主要物质来源为太古界桑干群地层,其成矿时代为燕山运动时期,基于矿床地质及硫、铅、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研究,建立了本区金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山东龙泉站金矿区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龙泉站金矿区的金矿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主裂面下盘的糜棱岩化碎裂岩和花岗质碎裂岩中。对区内典型金矿床硫、氢、氧、碳和铅等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表明:黄铁矿的δ34S值的变化为 2.7‰- 4.4‰,δ18OH2O值为-1.78‰- 4.07‰,δD(SMOW)值为-74‰--77‰,δ13C平均值为-4.18‰--5.1‰,铅同位素具有正常铅的特点,说明区内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地下深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降水为辅。  相似文献   

11.
李存有 《地质与资源》1994,3(2):123-130
高龙金矿是桂西北地区一典型的超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本文对其硫、氢、氧、铅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总结了同位素组成特征、演化规律,并结合野外地质研究,推知高龙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地层,成矿热液由雨水下渗形成的深循环地下水和岩浆水组成,矿床形成于开放环境,且越到后期开放程度越大,成矿时代大约为中生代,矿床成因为雨水下渗并淋滤围岩地层中的金形成深循环的地下含金溶液,与岩浆热液汇合,沿高龙隆起边缘环状断裂上侵,并在断裂中及围岩孔隙、裂隙中沉淀聚集、富积成矿。从而确定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高龙金矿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位于内蒙古中部,是一个产于中-新元古代白云鄂博群变质碎屑岩中的中型石英脉型金矿.本文通过对氢、氧、硫、铅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后认为,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水(图1),硫同位素具有花岗岩的特征,铅同位素特征表明铅来自地幔(图2),因此推断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3.
镰子沟金矿是小秦岭驾鹿金矿田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金矿床,主要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秦仓沟组深变质片麻岩系中。金矿体受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主要呈脉状产出,走向与矿区主要断裂方向(北东向)基本一致。在金矿体两侧由内向外可见以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特征的蚀变分带现象。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氦氩同位素结果说明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点。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石硫明显富集轻硫的特征,可能和成矿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作用有关。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可能来源于太华群围岩。氢、氧、硫、铅同位素均指示了成矿过程中的水-岩反应:成矿流体在早期为富含K+的碱性热液,在上涌过程中与浅部流体逐渐混合,同时与围岩发生充分接触,通过水-岩反应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矿体和围岩接触带形成了以钾长石化为特征的蚀变分带。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含矿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同时金可能以Au(HS)2-和Au(HTe)2-形式在流体中迁移,最终在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4.
五道沟金矿位于太平岭金-铜多金属成矿带,矿体呈脉状赋存于下二叠统双桥子组碳质板岩中,并严格受NE向断裂控制。根据野外观察和岩相学研究,将五道沟金矿成矿划分为早期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3个阶段,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金成矿期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含CO2流体。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是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区内黄铁矿为岩浆热液成因;矿石硫同位素数据显示其具有岩浆硫和地层硫的混合特征。铅同位素组成图上,矿石铅、围岩铅和岩浆岩铅三者呈线性关系,具有同源特征,矿石中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明显高于围岩的相应值,暗示了矿石铅为围岩铅淋滤产物。矿石同位素特征表明双桥子组碳质板岩应为金矿矿源层。综合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分析,认为五道沟金矿为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湾岛金矿是近年来广西东南部大瑶山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古袍金矿田内发现的中型矿床,其物质来源及成因尚存在较大分歧。根据详细的坑道及岩矿相学观察,将湾岛金矿成矿分为2期3阶段:钨钼铜金成矿期和金主成矿期(分为金主成矿阶段和金晚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金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低密度的含CO_2和CH_4流体。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金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中水主要为变质水,钨钼铜金成矿期成矿流体中水可能为岩浆水及变质水的混合。矿石矿物硫同位素数据显示,钨钼铜金成矿期硫同位素值为小的正值,可能为深源硫;金主成矿期湾岛矿区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大而均值较小,推测钨钼铜金成矿期成矿物质来源以深源硫为主;金主成矿期为岩浆硫与地层硫的混合硫。初步认为湾岛金矿属于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  相似文献   

16.
云南兰坪盆地西缘脉状铜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由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的碎屑岩建造中.为了查明兰坪盆地西缘脉状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对盆地西缘四个典型脉状铜多金属矿床(科登涧、连城、金满和水泄)的硫、铅同位素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总体变化较小,且大部分落在盆地沉积地层铅范围内,金满、连城铜矿床可能有部分深源铅的加入.硫同位素特征表明,兰坪盆地西缘脉状铜多金属矿床的硫主要来源于地层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其中金满铜矿床和连城铜钼多金属矿床可能有深源硫的混入.各矿床硫同位素不同的特点,除反映各矿床源区硫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外,可能还与各矿床成矿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氧逸度、pH 值和离子强度等)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7.
蚌埠-五河地区绿岩带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铅、硫、氢、氧同位素以及不同层位、岩石金丰度的大量统计,成矿与构造、岩浆岩关系研究,表明金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来源、多成因、多阶段的特点,金矿有明显的层控性,晚太古代西堌堆组绿岩是金的矿源层。区域东西向复式背斜和南北向韧性剪切带分别控制了成矿区和矿田、矿床、矿体的分布。金矿主要形成在燕山期中温、中深成条件下的脆一韧性变形环境。  相似文献   

18.
大庄子金矿成矿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胶东平度大庄子金矿床产于胶莱盆地西北缘荆山群变质岩中,主矿体的展布受一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控制,该断层发育于黑云二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所夹持的透镜状大理岩中.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庄子金矿δ34S组成比胶西北其他金矿高,且高于老地层和中生代花岗岩的δ34S值,反映大气降水循环淋滤作用使硫同位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馏;矿石铅为异常铅,铅同位素组成与同胶东群及玲珑、焦家等中生代花岗岩有关的金矿相比,范围变化大.碳氧同位素组成介于岩浆碳酸岩与荆山群大理岩之间.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具多源性,这与该类金矿所处的构造边缘(转换)环境有关.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0~160℃,包裹体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成矿流体来自变质水、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带硫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乌拉山金矿带西段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参照前人对东段硫同位素研究成果,对比东、西两段硫同位素组成特点。同时计算了硫化物沉淀时同位素的平衡温度,探讨了硫的来源。认为硫主要来源于深源重熔岩浆热液。在乌拉山金矿形成过程中,亦有非岩浆物质——变质岩中轻硫成分的混入。  相似文献   

20.
山东蓬家夼金矿硫铅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位于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的蓬家夼金矿,受基底元古宙荆山群变质杂岩中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控制,金矿化类型属蚀变构造碎裂-角砾岩型。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蓬家夼金矿硫同位素组成与胶东其它典型金矿相似,以富集^34S为特征,矿石硫一般稍高于老地层和中生代花岗岩的δ^34S值,反映大气降水循环淋滤作用使硫同位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馏。铅同位素组成范围变化大,表现为异常铅特征。蓬家夼金矿床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组成不同于胶东金青顶、三山岛等金矿,介于岩浆碳酸岩与荆山群大理岩范围之间,说明蓬家氚金矿的碳质来源于沉积碳酸盐岩和深源热液的混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成矿物质的多源性,这与该矿床形成时所处的构造边缘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