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模糊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将信息扩散方法和BP型人工神经元网络相结合,建立了一类可供地震工程领域使用的模糊人工神经元网络。该模型主要用来对某些物理对象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由于BP网络的良好特性,该模型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模糊数学方法的引用,使该模型不但能处理矛盾样本,而且有信息优化处理的功能。本文以震中烈度识别为例作了演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几种应用于地震活动区一至数年内最大地震震级综合估计的统计方法与模糊数学方法。所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分类概率预报方法、穿过理论方法和改进的极值理论方法。使用的模糊数学方法则有模糊聚类分析、模糊信息检索、地震活动平静异常的模糊识别与模糊自相似等方法。这些大都是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应用实例,文中给出了这几种方法对华北地区1989年最大地震震级的综合估计与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服务于地震预报的工作站辅助系统。该系统借助于数据库和知识库帮助我们检测地震资料中的异常并且对其加以评价,当我们对资料绝对值的变化有举趣时,可根据该资料的样本特性采用诸如AR模型或各种点过程的统计模型。当我们关心资料的定位变化时,采用模糊模型,这些模型可尝试性地检测资料中的异常变化。数据库不仅包括现代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而且包括从历史文件中发现的地震。模糊信息恢复功能是为处理历史文件中的资料提供方法。在知识库方面,以往主要地震研究实例的准则和结果贮存在模糊图中,通过使用三维/二维图窗,该系统的操作得到了简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包括神经元结构、,网络结构及其学习算法-BP算法。然后简要介绍了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地震预报、地震工程、地震信号识别、地球物理勘探及卫星遥感等地球物理等问题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比使用传统的统计方法结果更精确、使用更方便、适应性更强,因而人工神经地网络在地球物理问题的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地震岩相识别概率表征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层岩相分布信息是油藏表征的重要参数,基于地震资料开展储层岩相识别通常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传统方法仅获取唯一确定的岩相分布信息,无法解析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油藏评价的风险.本文引入基于概率统计的多步骤反演方法开展地震岩相识别,通过在其各个环节建立输入与输出参量的统计关系,然后融合各环节概率统计信息构建地震数据与储层岩相的条件概率关系以反演岩相分布概率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文中方法通过概率统计关系表征了地震岩相识别各个环节中地球物理响应关系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融合各环节概率信息实现了不确定性传递的数值模拟,最终反演的岩相概率信息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地震岩相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为油藏评价及储层建模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冯德益  王焕萍 《地震》1989,(5):19-27
本文综合利用统计和模糊识别方法处理了塘18井天然气逸出量连续7年的观测资料。所用的统计方法是方差分析,模糊方法则为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使用统计处理后的曲线比原观测值曲线更容易判别出地震前兆异常。在用统计方法识别出趋势性异常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来识别中、短期地震前兆异常。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用统计-模糊识别方法可重点预测在离该井300公里以内的北东—南西方向上发生的M_s≥4.5地震。 本文最后探讨了用统计-模糊识别方法得出的中、短期地震前兆的某些特征,并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根据不同流体性质在角度道集上所反映特征的差异,构建了多属性角度叠加数据体组合流体识别因子.并将量子粒子群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量子粒子群方法来优化模糊神经网络中的连接权值和隶属函数参数,并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显著提高了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将近远角度叠加数据体组合流体识别因子作为改进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入,流体性质作为输出,同时引入“相控流体识别”的思想,利用碳酸盐岩储集相进行控制,建立了碳酸盐岩流体识别模型.通过塔中实际井区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流体的识别精度,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乾陵地震台部分地磁记录图纸的数字化识别,将Z和H分量的识别结果、原始量图值、识别前的人工量图值三者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数字化识别结果与人工量图结果的平均误差小于0.6mm,据此认为,数字化识别结果基本可满足地磁历史数据的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9.
徐祥文  黄崇福 《地震研究》1993,16(2):187-192
本文针对专家评定意见有一定伸缩性的特点,将专家意见表示为评定论域上的模糊子集,利用可能性相加原理,对专家意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综合性的意见。结果表明,利用伸缩性提供的丰富信息,可以较好地总结专家意见。基于几种模型的仿真可靠性分析结果,本文推荐可靠性最高的模型作为城市平房震害预测统计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分别使用模糊识别法、统计识别法及速率识别法对塘沽18号井天然气逸出量、溢油量和水位三项肖净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识别出震中距500Km范围内Ms≥4.5级地震前的中短期前兆异常,并对异常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经验关系式。据对已发生的地震样本进行统计检验的结果,中期或短期映震率可达80%以上。结果表明,利用单井多项前兆对比观测可提高地震综合预报的能力,并为前兆机理及地震孕育过程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模糊数学中多级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专家调查打分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结合茶园沟泥石流灾害的具体特点、成因和机理,选取典型的评判因子,建立二级评判模型,对茶园沟泥石流易发性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2.
章纯  林命周 《地震》1998,18(1):28-32
把模糊数学方法引入地震预测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众多的结果中选择模糊编网、灰色模糊模型、日本海沟和本地区的模糊相关及显著地震发生后的模糊跟踪,作为长、中、短(临)和震后趋势判断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地震的模糊预测方法。1996年11月9日(简称“11.9”飞下同)长江口以东海中6.1级地震前后,根据模糊方法作了各阶段预测,分别列入近几年的上海市地 震局地震会商报告中,震前预测和震后跟踪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可以说这次地震是模糊方法取得较为成功的一个震例。  相似文献   

13.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模糊集理论与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守煜  熊德琪 《湖泊科学》1993,5(2):144-152
根据湖泊(水库)营养化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的模糊集理论与模式,并首次提出富营养化指标综合权重矩阵概念及其确定方法。应用该模式对我国12个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为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治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理论与模型原则上亦可在其他环境评价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用于检测日本东海地区地震活动性、体积应变、地下水位、地下水氡含量、地倾斜和潮位中的前兆变化。此方法可消除诸如降雨和气温变化等干扰,使我们能更清晰地识别出地震前兆。此外,还把模糊相似方法和模糊聚类方法应用于识别地震空区及检验地震活动随时间变化的相似性。上述方法在日本其他地区同样有效,即将编入日本气象研究所板内地震预报计划中的计算机系统内。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报地震的模糊数学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特征因素和预报指标二个论域进行多相模糊统计;(2)对所得的隶属函数进行直积运算,并用条件概率公式建立模糊关系矩阵;(3)通过模糊变换和最大隶属优势准则得出预报意见。对云南地区近期地震活动的预报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详细介绍模糊信息分配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模糊近似推论及信息集中原理,以地电手段为例,将模糊信息处理法应用于地震的三要素预报,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实践证明这种新方法在地震预报的各种手段中均有推广价值,方法本身具有客观、自完善功能,并可用于其它领域的模糊关系处理上。  相似文献   

17.
模糊集的概念和方法是十多年前才提出来的,现在已在很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应用。作者试图把模糊数学的知识引入地震预报。为此采用模糊语言对“正常”、“异常”作了初步探讨。初步确定了单项前兆异常和多项前兆异常的隶属函数。从方法上对编制预报程序作了大胆的设想。并以两个简单实例为样本作了内检,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我们认为,采用模糊数学技巧具有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震地面运动的模糊随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光远  欧进萍 《地震学报》1988,10(3):308-316
未来地震地面运动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具有强烈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是由于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类別的定义和评定标准的模糊性所引起的,在其模型中应该予以考虑。 本文从不同特征和条件的工程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上述模糊性和随机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震地面运动的两种模糊随机模型。第一种模型是在预测地震烈度和应用地震反应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二种模型是在现有的随机过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进适当的模糊参数而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缪升  刘本玉 《地震研究》2000,23(1):63-66
针对云南省最近几次地震破坏中采用的震害指数评定方法,运用模糊数学的分析方法,对震害等级评定作了较详细的定量分析,为震害等级的模糊评定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地震活动性分区综合评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本文选用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渭河盆地地震活动性分区模糊综合评定模型与评判指标及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模型。通过综合评定,分选出了与渭河盆地地震活动性相吻合的弱活动性区、中等活动性区、较强活动性区和强烈活动性区,其结果较好地反映出了本区地震活动的实际强弱程度。为该区的地震预报及开发建设之布局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