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古大陆西南边缘构造格架与成矿系统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汤中立  白云来 《地学前缘》1999,6(2):271-283
根据本区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特点,在“系统论”、“活动论”思想指导下,厘定华北古大陆西南边缘的构造格局如下:龙首山陆缘带、河西走廊弧后盆地、北祁连缝合带、中祁连离散型岛弧地体、南祁连弧后盆地、柴达木地块。根据构造发展阶段和成矿作用特点,确定本区成矿系统及组合如下:(1)华北板块西南边缘太古宙—中元古代裂解期前成矿系统:东大山铁成矿组合,金川镍铜成矿组合;(2)柴达木板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解成矿系统:桦树沟—柳沟峡铁成矿组合;(3)加里东期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早期岛弧裂谷成矿组合(白银厂—清水沟铜及多金属成矿组合),中、晚期岛弧成矿组合(红沟—蛟龙掌铜及多金属成矿组合),弧后扩张盆地成矿组合(猪咀哑巴—九个泉—石居里铜及多金属成矿组合),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组合(塔尔沟—小柳沟钨成矿组合,桦树沟—柳沟峡铜成矿组合,大东沟—吊大坂铅锌成矿组合),洋壳残片成矿组合(大道尔吉铬成矿组合,玉石沟铬成矿组合);(4)碰撞造山成矿系统:前陆盆地成矿组合(天鹿铜成矿组合),陆内造山韧性剪切成矿组合(寒山—鹰咀山金成矿组合)。  相似文献   

2.
西藏冈底斯中部铁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圣华  王卓  楼法生  黄建村  熊伟 《地质学报》2014,88(11):2108-2118
冈底斯中部位于西藏高原腹地,地理位置和构造—成矿带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大地构造位于拉萨—冈底斯陆块中部.中新生代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俯冲、雅鲁藏布江洋向北俯冲、碰撞构造背景制约下,产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强大的热动力;多期次火山、岩浆热液的参与,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从宏观上控制了区内金属矿产的形成.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冈底斯中部地区近期地质勘查成果,运用成矿系列理论,以区域构造-岩浆时空演化特征为主导,探讨了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潜力,在冈底斯中部初步建立了燕山期与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铜—铁—铅锌—银矿床成矿系列和喜马拉雅期与中酸性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铜—铁—铅锌—金矿床成矿系列等2个矿床成矿系列和6个成矿亚系列;划分了洞错—尼玛锑铜多金属矿带、江马—文部铁铜多金属矿带、达雄—甲谷铜铁多金属矿带、隆格尔—尼雄—措麦铁铜矿带和杰萨错—查孜铜、铀钍多金属矿带等5条铁铜多金属成矿带和22个成矿远景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部贺根山断裂与西拉沐伦河断裂之间,处于古亚洲洋构造与古太平洋构造的叠加部位。具有双层结构特征(基底以二叠纪地层为主,盖层为侏罗纪早白垩世地层),发育了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以及众多的多金属矿床。区内矿床以多成矿元素共生、伴生为特点,按成矿作用特征划分为4个成矿系统(斑岩、矽卡岩、热液脉状、碱性花岗岩成矿系统)。斑岩成矿系统包括斑岩钼多金属、锡多金属2个亚成矿系统,矽卡岩成矿系统包括矽卡岩型铁锡、铅锌银2个亚成矿系统,热液脉状成矿系统包括银多金属、铜多金属、锡多金属3个亚成矿系统,碱性花岗岩成矿系统为稀有稀土成矿系统。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矿床形成于2个主要时期:晚二叠—世三叠纪、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两期成矿作用均与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来源既包括深部岩浆带来的物质,也包括区内地层,具有多来源特点。晚二叠—世三叠纪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良好的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异常表明大兴安岭南段仍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威溪钨铜多金属矿是处于湖南省城步县长槽里岩体和苗儿山岩体中间地段的一个矽卡岩型钨铜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严格受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矿床成矿经历了:矿源层雪峰期热液接触交代成矿—加里东期叠加富集—加里东期充填交代成矿等过程。初步总结了威溪钨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并分析了矿床成因,以期为今后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阐明了该区铜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容矿围岩、与成矿有关岩体和成矿时代,运用区域成矿学研究方法将该区铜多金属成矿初步划分为燕山期斑岩热液、印支—燕山期动力热液和晚华力西—燕山期热水喷流沉积叠加后期热液3个成矿系统。研究表明,本区应重视在侏罗世—白垩世火山岩区寻找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加强在已知矽卡岩型或热液脉型矿床的深部和外围寻找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江西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床(田)成矿地质条件独特且复杂,目前对该区成矿具有重要意义的燕山期构造、岩浆岩缺乏系统研究。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大湖塘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特征,并系统分析其与成矿的关系。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与钨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是该区构造阶段性演化的结果,其中成矿构造经历了“深层次挤压(压缩)→浅层次张裂(伸展)”过程,成矿岩浆—流体经历了“深层次陆壳重熔→中浅层次流体混合—自变交代—卸载成矿”的演化进程,成矿结构面则只经历了“相对封闭—相对开放”的突变过程,它们集中出现在同一构造层次,并在成矿期构造控制下形成了总体规模巨大、钨铜共(伴)生、多种类型复合、平均品位不高,但单体资源储量相差较大、局部特高品位随机产出的大湖塘式钨铜多金属矿床(田)。  相似文献   

7.
宁仁祖  强小虎 《江苏地质》1991,15(4):203-208
作者参加了“75—55—02—09(B)专题”研究工作。根据苏州西部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全区多金属矿床矿化特征、典型矿床解剖和矿床成因的研究,建立苏州西部地区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周缘金属矿床成因类型、成矿规律与成矿系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位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古亚洲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结合部位的柴达木盆地周缘地区,是一个具有复杂构造演化历史的多旋回复合造山区.同时,该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极富潜力的金属成矿带.在综合分析以往多年工作成果基础之上,较系统总结研究了区域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区域构造演化、主要矿床类型、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系列.结果表明:该区地质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前寒武纪古陆形成、早古生代造山、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和中新生代叠复造山等4个构造旋回.其中,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旋回与区内金属成矿关系密切;总结出6个主要矿床成因类型,分属于拉伸裂解构造背景的喷气-沉积矿床组合(包括VMS型、SEDEX型)和与造山过程有关的造山矿床组合(包括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造山带型金矿等);该区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矿种和多类型的特点,初步总结划分出5个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即与新元古代—寒武纪裂解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奥陶—志留纪裂解有关的铜钴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晚加里东陆-陆碰撞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晚古生代裂解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晚华力西—印支期造山有关的铁铜铅锌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
安徽庐枞火山岩矿集区东南部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邬宗玲  盛勇  黄博  杨艳 《华东地质》2017,(3):194-202
安徽庐枞火山岩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铁铜硫多金属成矿区。文章基于近年来在该矿集区东南部取得的找矿成果,提出该区有4个成矿系列:与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铜、金硫成矿系列,与橄榄安粗岩系有关的火山—次火山热液脉状铜多金属、铁成矿系列,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沉积—叠加改造铁铜成矿系列和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铁、铜铅锌、铀成矿系列。分别论述了4个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认为成矿时间为两期三阶段成矿,成矿空间受盆地基底地层石炭系—侏罗系、基底断裂、火山机构及东南部"A型"花岗岩带和高钾钙碱性侵入岩带的控制,提出了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滇中元古宙昆阳裂谷系铜矿成矿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家申  李天福 《云南地质》1996,15(2):205-219
昆阳裂谷系铜矿成矿系列可归结为两期火山—喷流—沉积成矿和两期改造、再造成矿。原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是矿化富集的主要因素,也是后期改造、再造成矿作用的基础和前提。矿化富集中心(带)受多期活动的同生断裂(带)控制,表现为多期多类型矿化发育、同位多阶成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南岭钨锡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岭钨锡花岗岩按主要成矿金属可分为钨成矿花岗岩,钨锡铌钽成矿花岗岩,钨锡多金属成矿花岗岩和锡成矿花岗岩。中生代是本区钨锡花岗岩的主要成矿时代。各类钨锡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性反映了它们相互之间成因上的区别和联系。本区钨锡花岗岩的成岩成矿作用特征是:①复式岩体分异完善多期多阶段成岩晚期成矿型,②复式岩株活动频繁多阶段成岩多阶段成矿型,岩浆杂岩组合酸性花岗岩成矿型,④火山—侵入作用的次火山—斑岩成矿型,⑤深成混合岩化花岗岩化超变质岩区花岗岩浆高侵位斑岩成矿型,⑥古老花岗岩体成矿型。钨锡花岗岩的地质和成矿作用特征是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的区域地质构造性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中南半岛位于特提斯成矿域和西环太平洋成矿域的相交地带,在印支—喜山期发生了多期次俯冲、碰撞造山成矿作用,发育多个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锡(钨)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形成了世界著名的东南亚中南半岛锡矿带。研究区自西向东依次可划分为抹谷—毛淡棉—德林达依—普吉锡矿带、景栋—清莱—清迈锡矿带和越北—长山—昆嵩—大叻锡矿带三大锡矿带及7个锡矿亚带,锡矿化花岗岩多为高度分异演化的重熔型铝过饱和花岗岩类,具有多硅、富碱、多挥发分、高钾、87Sr/86Sr初始比值高、Rb/Sr值高、相对明显富集Be、Bi、Cu、Mo、Pb、Sn、Y、Zn等元素的特点。锡矿体主要分布于S型花岗岩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锡矿床成矿类型主要有热液脉型、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型、云英岩型、伟晶岩—细晶岩型等。从海西晚期到喜山早期都有锡的成矿事件发生,以燕山期锡成矿作用为主,成矿构造环境主要为岛弧环境和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13.
红山铜钼铅锌银金多金属矿区位于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之印支期义敦岛弧带内.矿区主要出露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地层,岩浆活动强烈.燕山晚期酸性岩浆活动是该区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成矿作用,并有后期成矿作用叠加复合成矿.并依据矿化、蚀变及成矿的分带性特征,初步建立起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的综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西南三江锌铅银铜锑金成矿带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三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之一,锌铅银铜锑金等多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从西南三江成矿带范围、成矿地质条件、主攻矿种、矿床类型和矿产资源潜力等方面概述了西南三江成矿带的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西南三江成矿带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部,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结合带,大地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西南三江成矿带划分了与富碱性斑岩有关的金铜钼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碳酸盐岩—碎屑岩系有关铅锌矿床成矿系列和与碰撞造山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镍铬矿床成矿系列等二十个矿床成矿系列,主攻矿种为锌、铅、铜、银、金和锑,发育有斑岩型、沉积-改造型和MVT型等多种矿床类型。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和鹤庆北衙超大型金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多期多类型叠加成矿的典型矿床,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矿床地质特征。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最新成果,本文按预测深度汇总了西南三江成矿带锌、铅和铜等20种矿产的预测资源量,划分了青海多彩地区铜多金属、西藏夏日多—多霞松多铜钼、云南兰坪—云龙铅锌铜和云南鹤庆—祥云金多金属等24个成矿远景区,初步总结了其中13个重点远景区的主攻矿种、主攻矿床类型和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5.
杜建文 《福建地质》2015,34(1):17-26
闽北地区花桥—小湖地处武夷山成矿带北段、闽西北隆起带东缘,是重要的铅锌钼钨铜金银多金属矿成矿区,区内成矿主要有块状硫化物型、岩浆热液交代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火山-次火山热液型4类,主要成矿时代为元古代和侏罗纪—白垩纪;区内可划分为水吉、仓场—小松、院前—石埠、郑墩—东坪4个成矿远景区,初步圈定19个找矿靶区,其中井后—路口等12个靶区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成矿序列理论、成矿元素组合律,以及某些成矿模式,并结合现有资料论证了滇西大东—龙口之间可能存在有含锡多金属矿田(隐伏)。  相似文献   

17.
陕西双王大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成矿规律与找矿前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陕西汉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科研专著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针对双王金矿床所发表的论文资料,经过二轮区划工作认真分析研立后认为双王金矿床的成矿具备多成因、多来源、多期多阶段的特征。它的成因类型成矿模式可以概括为:“层控—构造改造—碳酸岩岩浆热液叠加复成金矿床”。并结合成矿理论和初步掌握的成矿规律研究预测整个双王金矿床的规模有向超大型发展的远景。  相似文献   

18.
福建武夷山山口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兵 《福建地质》2010,29(2):96-100
武夷山山口银多金属矿位于武夷成矿带光泽—宁化铜多金属成矿亚带东北部和浦城—宁德北西向钼多金属成矿带交汇处,矿体贮存于中生代焦坑组中,为沉积改造型矿床,主成矿期为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19.
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与环太平洋成矿域交界地带的扬子陆块西南缘,并广泛分布了全球罕见的碳酸盐岩容矿的后成热液型富锗铅锌多金属矿床,其铅锌品位特高、储量大、富含稀散元素锗和贵金属银,经济价值巨大,备受广泛关注。针对制约该区深部找矿突破的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及其响应机制、矿源—输运—聚集成矿过程、铅锌锗元素超常富集—巨量聚集成矿机制、矿床类型归属与铅锌多金属成矿系统等重大理论问题,历经20余年,通过区域地球物理剖面探测、矿田构造解析、典型矿床精细解剖及矿床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等系统研究,在成矿理论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① 提出了富锗铅锌矿形成于印支期碰撞造山过程的陆内走滑构造系统,解析并厘定了断褶构造组合样式及成矿构造体系,建立了构造分级成矿- 控矿、矿体空间定位模式;② 系统概括了矿化空间组合结构及矿床成矿规律,查明了“矿源—输运—聚集”成矿过程,揭示了铅锌共生分异机制及铅锌锗超常富集成矿机制;③ 提出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会泽型铅锌矿床新类型,建立了矿床成矿系统及流体“贯入”—交代成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陆内走滑构造系统控矿—流体“贯入”- 交代成矿论(构造控矿—流体“贯入”成矿论)。应用该理论研发出适用于该类矿床深部勘查技术方法系列,取得了近些年来川滇黔地区一系列找矿突破和新进展。该研究进展不仅为川滇黔成矿区矿床勘查技术研发及深部找矿突破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将在扬子陆块西南缘乃至特提斯成矿域的类似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查部署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行政区划隶属景德镇市,位于浮梁县和乐平市之间。大地构造位于下扬子陆块江南古岛弧带东南部,钦杭接合带江西段萍乐拗陷带之东端,赣东北深大断裂北西侧(何细荣等,2011)。成矿区带划分上属于滨太平洋成矿域—扬子成矿省—武功山-杭州湾成矿带—萍乡-德兴成矿亚带中塔前—朱溪—赋春成矿带组成部分。是铜铅锌金银钨等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徐志刚等,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