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分析了防雷施工项目的特点,列举了防雷施工项目建设中和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雷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对增强防雷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防雷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重视,防雷工程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为防雷减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由于经验不足、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及一些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等问题导致防雷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火灾等惨剧,给社会带来了很大损失,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简要分析防雷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操作问题,探讨防雷安全施工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宿迁建市十多年来防雷安全管理及其技术服务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指出了当前防雷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全市防雷安全工作的现状、特别是对如何做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安全管理法规宣传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防雷安全常规管理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作对策;为全市气象部门依法行使防雷安全管理职能、加强和规范全社会防雷安全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确实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落实防雷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此项工作开展较晚,建设单位往往对雷电灾害认识不到位,在工程项目前期选址、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导致安全防护措施不合理、不完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典型评估实例简要介绍了评估的方法及步骤,并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为项目规划选址、防雷设计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等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并针对目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数据分析、依托"互联网+"技术,建成榆林市防雷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利用GIS技术形成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分布图和防雷检测机构分布图,建设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检测机构信息库和执法人员信息库,并以此为数据支撑,通过生产经营企业、防雷检测机构、安全监管与执法、信用体系和雷电风险区划等5个模块,实现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管理、防雷检测机构服务管理、行政检查执法信息管理、双随机抽查、企业信用管理和雷电灾害风险分析等功能,促进榆林市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防雷工作已成为各级气象部门一项日常性的重要工作。这不仅是法律法规赋予的必须认真履行的行政管理职能,而且对于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雷管理工作和防雷技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嘉兴市气象局从规范管理入手,在防雷工作机构设置、行政管理、人员配置、防雷业务、文书档案、安全生产、财务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有力地推动了防雷工作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年来对建德市化工企业的防雷监督检查管理发现,大部分化工企业在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健全等隐患。化工企业一旦发生雷击事故,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总结分析了多年来对建德市化工企业的防雷防静电检测和安全管理经验,对建德市化工企业的防雷防静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模式,以便更加有力地推进建德市化工企业的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哈密矿产资源丰富,雷电天气分布不均匀;炸药库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设施,完善其防雷设施和做好防雷安全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依据雷电学原理和设计规范.选择磁海铁矿炸药库防雷工程案例,对炸药库直击雷防护、矿山接地施工技术应用以及监控系统电源、信号防雷技术的研究分析,为矿山炸药库的防雷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雷电构成的威胁日趋严重。科学、合理地防范雷电灾害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青海果洛地区,由于对社会管理职能、防雷工程图纸设计审核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加之检测、施工人员对防雷相关规范的理解参差不齐,建筑物防雷工程在施工中常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对防雷工程现场施工监督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办发[1999]16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中“参加建设的单位必须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严禁无证、越级承揽工程”的规定和中国气象局(防雷工程专业设计管理办法(试行》以及(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开展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防雷规范和标准,接受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防雷工程建设资质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方可实施防雷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防雷工程专业设计、…  相似文献   

11.
邹涛 《陕西气象》2007,(2):42-43
1县级防雷工作的内容1.1防雷行政管理防雷行政管理是县气象局行政管理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气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县气象局的三个行政许可项目中防雷占了两个。但防雷工作在县气象局刚刚开展,社会和部门在认知上还有一个过程,需做大量艰苦的工作。县气象局应明确“防雷行政管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防雷减灾中心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新建项目的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工作制订了相应的报检指南,但常常由于建设单位未进行报检或报检程序不正确,造成整个项目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资料不完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在简化建设单位报检手续和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既节省了建设单位的办事成本,又提高了检测单位的工作效率,也使新建项目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资料的完整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王莽  潘步兵 《陕西气象》2015,(Z1):51-53
<正>近年来,防雷减灾社会管理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防雷安全社会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防雷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较好地履行了防雷社会管理职能,防雷减灾工作成效显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进一步简政放权,对防雷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当前防雷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措施应对防雷减灾工作的新挑战,促进防雷工作健康持续发展。1防雷社会管理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主要根据2008年浙江省防雷管理和服务专项大检查工作提出的问题及整改意见和《浙江省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近年来浙江气象部门防雷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和自身工作实践,提出要健全防雷管理和服务工作机构,切实做到防雷管理和服务工作主体清晰、政事分开,在此基础上,明确新建项目防雷行政许可和防雷技术服务的办事程序,依法管理,做好防雷行政许可工作,强化服务,提高新建项目防雷技术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收费,制定收费减免审批程序,及时审慎处理相关投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闪电频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雷电灾害事故加剧,防雷安全形势凸显严峻。为进一步避免或减轻雷电灾害损失,本文根据重庆市防雷安全社会管理工作经验,提出树立公共服务理念、优化内部管理模式、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防雷安全体系强化防雷社会管理的三大措施,运用法律、技术、经济和文化手段加强防雷减灾管理,以期达到强化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社会管理地位,促进防雷安全管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常见问题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室外的工作环境,耐受雷电电涌的脆弱性,部分台站观测场雷电安全防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是近年来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在实施了防雷安全保护措施后仍频遭雷击侵害的根本原因。通过查找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防护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在全面分析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防雷性能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省防雷安全工作始于1989年,之后通过努力于1991年4月省劳动厅、省气象局联合下发了《江西省防雷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从此全省防雷安全工作全面展开.省局的《全省气象部门防雷技术服务实施意见》下发后,各地抽调技术人员,相继成立了开展防雷安全检测的专门机构,形成了覆盖全省的防雷服务网络,随着形势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体的防雷工程崭露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建设项目防雷措施初步设计,可能存在的雷电危害性和危险度进行分析,对防雷减灾安全现状进行风险评估,查找其存在的雷电危险,提出合理科学的安全对策及建议,为防雷细部设计施工提供客观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建筑工程防雷接地施工进行调查,总结防雷接地在建筑工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防雷接地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以此来提高防雷接地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避雷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它是防雷装置设计施工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对建筑物防雷以及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引下线设计施工中做得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对引下线作了明确规定.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避雷引下线数量越多,其分流作用效果就越好,建筑物和电气设备就越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