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重庆市总悬浮颗粒物来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重庆市污染源和浓度的监测资料,分析并阐明了大气悬浮颗粒物(TSP)的来源、各类尘源的贡献率及悬浮颗粒物的物理特征,得到了总悬浮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日变化规律,为发展城市大气污染模式和控制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环境监测资料和同步气象资料分析了天津市大气污染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气象条件和污染源排放综合作用下,天津市大气污染物的地面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冬强夏弱,早晚污染严重;年际上SO2趋势减弱,NO2呈增强趋势,TSP趋势基本趋于增强同时也存在波动.空间上,污染物浓度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3.
马艳  郭丽娜  黄容 《干旱气象》2014,(5):773-780
2008年5月28日至6月1日青岛市区出现了持续5 d的大气污染,其中29-30日为重度污染,其余3日为轻度污染。本文基于青岛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以及环境监测站SO2、NO2、PM10监测资料,利用资料分析和中尺度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造成青岛此次持续多日的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大气环流和气象要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主要是外来沙尘引起的PM10污染;持续较强的逆温层结以及近地面层弱南北风频繁交替出现造成沙尘在近地层往复、积聚,最终导致连续多日的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4.
城市大气污染预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鸣 《干旱气象》2000,18(1):24-24,54
1 城市大气污染源要进行城市大气污染预报 ,首先要弄清的基础就是城市的大气污染源。尽管治污投资不断增大[1] ,污染源结构不断变化 ,城市大气污染源仍日益严重。其污染源可分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由自然现象和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所致、如沙尘 (暴 )、花粉、局地扬尘等 ;人为污染源中首推工业污染源 ,它排量大 ,易于掌握 ,污染物为微小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无机物和一些有机物 ,这些物质对人体危害较大 ,所以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污染源物。其次为汽车污染源 ,由于这是一种流动污染源 ,难以掌握和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近年朝阳地区大气污染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朝阳市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朝阳地区大气污染的时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朝阳市存在工业布局不合理,生产工艺、污染处理设施落后等问题,市区大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朝阳地区低空逆温频率偏高,而且贴地逆温强度相对较强,非贴地逆温平均底高相对较低,使得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在逆温层下输送扩散,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6年"珍珠"台风影响福建省期间的酸雨监测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城市降水酸度分布特征及福州市短时段降水酸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海上的台风降水呈偏碱性;登陆后台风对福建省城市降水酸度的影响与其螺旋雨带上降水云团的移动路径及城市周边污染源分布有关;"珍珠"台风的短时段降水酸度并非保持恒定,对福州市降水酸度的影响会随着台风强度、风场结构的变化及螺旋雨带上降水云团途经下垫面城市大气污染排放状况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昌吉地区高温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2—2005年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天气图资料、红外云图资料和欧洲数值预告资料,对昌吉地区的高温天气进行了天气、统计分析,得出昌吉地区高温天气期间的区域高温指数特征、环流特征、红外云图特征以及预报昌吉地区未来24h高温天气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工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焦作市西部工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案例,讨论工业集聚区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及应关注的问题,包括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容量估算、大气污染源强确定、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规划方案大气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述、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等.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预报方法要进行大气污染预报,必须分别预测污染源条件和气象条件,而后综合起来分析,这点已在前面叙述过了。但在实时预报中,进行污染源条件的预测有很多困难,所以,广泛采用的是:预先对对象地域容易产生高浓度大气污染的气象条件进行调查,而后按照是否符合形成高浓度污染气象条件的所谓潜势预测法进行预测。这种预测最简单的是选出过去比标准指标高的高浓度污染的高浓度污染日的天气图,进行气压分布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大鹏半岛为代表(大鹏炼油厂是该区域主要污染源),探讨了山地、海陆综合影响下之大气污染分析预测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南方沿海丘陵地段的大气环境预测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1)地形调整风场模式及风场特征;(2)复杂地形扩散模式。分析表明所得出的结果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庞博  汪喜江 《黑龙江气象》2011,28(2):7-9,11
利用2006~2008年2月逐日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以及逐日的污染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哈尔滨市2月风速、逆温和大气稳定度与大气污染的概率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2月的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风速〈3 m/s,污染物浓度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哈尔滨市2月的污染主要是局地污染物的累积;发生大气污染时一定有逆温出现,但有逆温时不一定就发生大气污染;大气稳定度增加,大气污染概率增大。  相似文献   

12.
1.引言大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扩大了对城市空域状况进行综合研究的可能性,并使所取得的这方面资料更加确切。同时,分析和处理大气污染数据集及有关天气形势的数据时,需要利用大量资料,并用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加格达奇区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研究了市区198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加格达奇区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次为SO2。PM10月均值总体呈非采暖期小于采暖期的趋势,表明加格达奇区大气污染以燃煤污染为主。总体上,从2003年开始PM10和SO2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显著下降。污染源综合整治对减轻环境空气污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气溶胶PM2.5粒子浓度的相关因子及其估算模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中运用统计分析和气象统计预报的方法 ,使用北京白石桥小区的污染物观测资料和同期北京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 ,对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分别建立了气溶胶PM 2 .5粒子浓度与气体污染物、气象要素场的两类统计相关拟合模型。发现气溶胶PM2 .5粒子浓度与气体污染物浓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且与气象条件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此类时空变化及其量化估算模型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通过确定气象要素场和气溶胶浓度的关系可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的污染物输送和污染源扩散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全氟碳化合物示踪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示踪技术是研究环境污染传输和物质交换规律的重要手段.作者简要综述了全氟碳化合物示踪技术,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在大气污染传输、泄漏监测及漏点定位、地下污染迁移途径等研究领域的应用实例,同时阐述了其在建筑物空气渗漏和能量交换监测、污染源定位、污染水平评估、地质及水文学研究、火灾预警、爆药标记、汽油产品鉴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对合肥地区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了合肥地区大气污染物SO2质量浓度场,通过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性,并根据模拟结果研究了不同排放源对合肥地区大气污染的贡献情况,建立了大气污染物传递矩阵;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区域的大气扩散能力、污染源贡献和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等,采用线性规划模型测算了合肥市的大气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城市酸雨形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宏娅  李霄 《贵州气象》2009,33(4):29-30
分析2007-2008年贵州省10个城市的酸雨观测资料,结果表明贵州省城市降水的PH值与主要空气污染源分布、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季节变化、城市地形及风向频率分布以及降水性质等因子关系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南京市PM_(10)浓度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南京市2005年的PM10日均浓度和气象观测资料,利用Maflab小波分析工具,对PM10浓度的年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了该地区PM10日均浓度的变化规律:2—5月较大,6-9月较小,10—12月较大;并且全年共有5个突变点。结合HYSPLIT4污染扩散模式,对污染源进行追踪,结果表明:造成南京市大气污染主要有局地污染物的排放和外来污染物的输送两种类型;在垂直方向上,污染物的长距离输送一直稳定在低层。  相似文献   

19.
李喜仓  白美兰  马玉峰  刘克利  冯晓晶  杨晶 《气象》2011,37(12):1572-1577
基于呼和浩特市近50年逐日定时地面气象资料、2002—2006年的逐日07时和19时各标准层探空资料、2001—2006年逐日主要污染物浓度和主要污染源源强、1961—2006年社会经济数据、2002年城区建设现状及1996—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资料,利用区域边界层模式模拟方法,研究了呼和浩特市城区建设发展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呼和浩特市城区发展后(规划后)气温高于现状(规划前),城区中心气温与周边地区气温差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2)呼和浩特城区规划后冬季气流汇集辐合区域增多,辐合能力增强,从而使冬季大气污染加剧;(3)呼和浩特市城区扩展后引起的下垫面热力与动力参数变化,将导致气流场发生显著变化,使得污染物的辐合能力增强。总体而言,呼和浩特市城区规划后虽增加了部分绿地等面积,但建筑物的增高增密、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将使大气环境扩散能力减弱,大气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国家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指标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Community M ultiscale Air Quality,WRF-CM AQ)的模拟结果,对2015年12月大连市大气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和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气污染天气条件下有效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2015年12月大连市出现5次大气污染过程,累积污染日数为13 d,占12月总日数的41.94%,且日平均最低能见度为2.27 km。出现大气污染时,近地面温度均略有升高,大气层结稳定,因此,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时,宜选用增雨火箭和增雨飞机,从而保障催化剂可以播撒到高效核化层高度(-15℃~-10℃);同时,模拟结果表明,污染天气条件下一定量的细颗粒物在大气各种扰动下可以扩展至3.00 km以上,对具有增雨(雪)潜力的冷云实施作业时,应考虑催化剂量在常规作业剂量基础上适当减少。通过对2015年12月大连市的一次重度大气污染个例分析发现,大连市形成重污染的大气气溶胶物种主要为硝酸盐、铵盐和硫酸盐,其中硝酸盐占比最大,可以达到51.27%,说明除了相关工业源和燃煤排放,交通源排放也是大连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