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4年“五一”黄金旅游周,笔者赴河南游览洛阳龙门石窟、济源王屋山风景名胜区后,专程自济源前往山西阳城县,观光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近阅《中国方域》(2004年第3期)其封面至封底四个版面的“皇城相府”景观系列彩照,不禁触景生情,总想写点什么,以弥不枉此行。想来想去,还是从地名与旅游的学术角度着笔,题目权且就叫——“皇城村”名称寻脉追踪。  相似文献   

2.
张志文 《中国地名》2009,(8):102-103
以前盛京(今沈阳市)皇城外曾有“四城”之说,亦称“四扇御门”,即南有辽阳城,北有铁岭城,东有抚顺城,西有新民城。这四座城池距盛京的里程虽然备不相同,但却因地依势而成为盛京皇城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门户,它们恰如布置于京畿要地周围的四名守护“卫士”,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3.
中街,沈阳著名的商业街,是沈阳最早形成的商业中心。中街,为城市中央之街,其时,沈阳只有一座方城,中衔位于其中央,于是得名。这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商业一条街。在沈阳古城的中心地带,有一个由东、西、南、北顺城街路围成的区域,被称之为“方城地区”。  相似文献   

4.
范晓君 《中国地名》2010,(11):31-32
沈阳铁西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城区,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物质记忆和文化积淀,也是城市形象和地方感的浓缩。沈阳铁西区是老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城区,素有“东方鲁尔”之称,工业文化底蕴深厚,跨越了近百年的工业历史时期。本文将通过对沈阳铁西区工业遗产形成过程及文化内涵的梳理,探讨沈阳工业景观遗产化的过程,研究工业遗产的价值、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吴潼  詹嘉  郭雅坤 《地理科学》2022,42(5):907-917
采用实地考查、信息采集、测绘数据、文献整理等研究方法,以越南阮朝顺化皇城修复的主要宫殿为例,从文化地理学和设计学的角度提取识别越南顺化皇城空间格局、装饰题材、色彩配置的景观特征,揭示其与中国岭南嵌瓷装饰的内在关系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顺化皇城嵌瓷在岭南建筑装饰中融入本土文化,之所以形成越南官署嵌瓷样式,是因为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建筑陶瓷的区际辐射和阮朝统治阶层的青睐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嵌瓷装饰的文化表征集巧丽繁缛于一体的,彰显出宗法礼教与国家意志的皇权空间特质,成为东南亚王宫建筑景观的典范。为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活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旧沈阳县治以南4里处,有浑河的支流“沈水”,亦称“小沈河”,俗称“五里河”。于是,辽、金的“沈州”,元代“沈阳路”,明代“沈阳中卫”,近、现代的“沈阳县”、“沈阳市”,其名称中的“沈”或“沈阳”皆因其坐落于沈水之滨。  相似文献   

7.
沈阳古城,原有四塔,东西南北各占一方,风格统一,始建于清朝崇德八年,塔高24米,基座四方形,每边12米,砖筑、实心、白色,为藏式塔,亦称喇嘛塔。西塔,和平区西塔街西侧,1968年“文革”中被拆除,致使30年无西塔。为再现沈阳古城新貌,古为今用,审建委投资400余万元,在西塔原地,按老西塔原貌,建成新塔,塔身为白色,设有上心室、中心室、下心室、地宫、石雕、砖雕,工艺十分精美。塔前后并设有古庙。如今,新西塔已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沈阳又有了新西塔@刘晓谦  相似文献   

8.
沈阳一名最早出现在元朝。元统一全国后,于1269年开始对全国区划进行重新整治。1926年,元廷把“沈州”改为“沈阳路”,将毁于兵火的辽建土城重新修建,并将治所设在了沈阳的古城内。那么,为什么叫沈阳呢?因为沈阳地处沈水之北,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9.
张仁民 《中国地名》2009,(8):140-142
我第一次听到“沈阳”这个地名时,还是孩童时代。父亲指着在北陵公园那尊石狮子前照的黑白照片告诉我:“辽宁省的省会在沈阳。”我仰着脸问:“什么叫省会?沈阳大吗?那狮子不咬人吗?”父亲的回答似乎永远也满足不了我脑海中的“十万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美国好莱坞有一条著名的“星光大道”,沈阳市铁西区也要修建一条“星光大道”,不同的是,沈阳这条“星光大道”的主角是沈阳籍全国劳模的雕像。这是一条长430米,宽21米的林荫路,全国闻名的“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焊接大王”阎德义、“技术革新大王”张成哲等沈阳籍全国劳模雕像,将首批“走”上“星光大道”,留下的空白位置将留给其他沈阳籍全国劳模。据了解,这条劳模大道从2005年7月初修建,预计“十·一”竣工。  相似文献   

11.
拥有近百年工业发展史的沈阳,在解放前就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东北解放后,国家积极恢复经济和城市建设,沈阳成为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要重工业基地之一。沈阳工业依靠老技术工人和工业基础,在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飞速发展,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摇篮和装备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名》2011,(12):14-15
“沈阳”一名源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设置的沈阳路。因地处沈水(今浑河)之北(“水北为阳”)得名。春秋战国时期,沈阳成为燕国的属地,为肃慎氏所有。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国在此屯兵戍边,设立候城,为沈阳建城之始。秦代,沈阳属辽东郡境。西汉时,沈阳为中部都尉治所,已初具县邑规模。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地理》2007,30(6):831
2007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主持下,在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对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和沈阳树木园承担的二期创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子项目 “沙拐枣专类园的建立”和“沈阳树木园辉山分园建设”进行了验收,同时,对三期创新“战略生物资源保存与可持续利用”专项子项目“荒漠植物收集与生态景观优化”和“沈阳树木园城市森林适宜树种收集与展示区景观优化”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康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洪德元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副院长陈晓亚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华南植物园、北京植物园、昆明植物园和仙湖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验收和鉴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的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吐鲁番市及相关局领导,以及两园参与项目的研究人罚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邓庆 《中国地名》2009,(8):50-51
沈河区作为沈阳中心城区.与古城同龄,已有2300年的历史。因此,她甚至被称为“沈阳的胚胎”。其诞生地就是今天的以沈阳故宫为中心的周边区域所在,也就是最初的沈阳古城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名》2011,(10):55-55
北京天安门是沿中轴线而建。故宫一带,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参观中国古代建筑的恢弘与伟大。然而如果把时间往前推移,历史上的天安门一带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很多人就不太了解了,能够知晓曾经屹立于毛主席纪念堂一带的“皇城第一门”的人应该就更少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11,(3):26-26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颍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史称“灌婴筑城”。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婴率部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皇城(黄安)寺附近修建了一个方圆10里84步、辟有6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沈阳盛京路位于沈阳沈河区沈阳路南侧,东起朝阳街,西至正阳街。盛京路早在皇太极将国号改为“清”(1635年)时就存在了,如今已有370岁高龄。由于清初至民初,这里一直是重要的官道,所以一般的平民百姓很少往来于此。那么,在这条古来的“官道”上曾发生过哪些故事?谁曾是这里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感受世园     
会标以玫瑰花、地球、机床为基本元素,整个造型似盛开的玫瑰(玫瑰是沈阳的市花)。红色向绿色的过渡象征着沈阳已由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城市发展成为绿色环保的生态城市;地球代表着世界,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沈阳通过世界园艺博览会走向世界。吉祥物为世博园内栖息最多的鸟类——灰喜鹊,名字叫“阳阳”,充分体现了它的真实性、自然性和本地性。喜鹊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喜运”之鸟,展开双翅的“阳阳”象征着沈阳的活力和热诚,也象征着沈阳愿把吉祥如意带给全世界的美好愿望。会歌感受世园  相似文献   

19.
如今,在沈阳的大东区珠林路南有一家门口高悬“龙吐天浆”巨匾的酿酒厂:沈阳市老龙口酒厂(现与新加坡一家公司合资成立“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白酒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它是沈阳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崔涛 《中国地名》2012,(9):15-16
沈阳是一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早在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就孕育着沈阳城市文明的端倪,并在经历了北方民族的形成、发展、壮大,乃至成为雄踞全国的封建王朝——清朝诞生地,乃至成为新中国工业长子的伟大进程中,形成了大量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北方特色、独秀天下的沈阳地名文化,成为沈阳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