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将"云教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是教育创新与变革的一大举措。结合武汉市第十六中学建设的地理"云教室""地理学科基地"网络学习平台和"热力环流"一节优质课,对地理"云课堂"的构建作进一步分析,探讨"云课堂"带来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孟勇 《地理教学》2021,(7):48-52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中学地理优质课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级比赛精品迭出,精彩纷呈。笔者依据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从研究与解读课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与核心素养的培育、优先把控整体设计方向等八个方面,就“中学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策略”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学地理是一门探讨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强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对其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随着以高耨技术为核心、以知识创新为动力和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必须以全新的观念来认识和发展人地关系,并构建符合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人地关系模式。因此,培养能驾驭高新技术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而创新教育往往是中学地理教学的薄弱环节。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地理教学方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下面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12,(17):2
2012年4月11日~13日,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组织的全省中学地理课堂观察观摩研讨活动在江苏省丰县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扬州、镇江和徐州三个地市相关教师组成的课堂观察团队进行展示。本次活动采用过程展示的形式,在活动现场由各团队分别对一堂公开课进行  相似文献   

5.
李军杰 《地理教学》2012,(24):37-39
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高中地理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观察目前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堂教学内容对高一内容的简单重复;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虚化;课堂教学方法传统,气氛沉闷;缺乏地理思维养成和地理能力训练的要求。笔者以一堂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目标达成反馈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尝试探讨了基于地理思维与能力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课堂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而核心素养的落实关键在于如何将其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于如何将每项核心素养细化,使培养目标和学生最终要达到的水平既科学合理又具备可操作性。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针对区域认知素养,尝试构建一个面向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区域认知培养体系。该体系从区域视角、区域方法和区域评价三个方面构建,并根据具体情况将这三方面分为多个维度,提出每个维度不同水平层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曾昭鹏 《地理教学》2011,(24):46-47
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已成为重要的课程理念,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是由课堂教学以及地理问题的开放陛来支撑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有关开放式课程理念的强调,以及近几年高考中对开放性试题的侧重,使得开放性地理问题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推崇开放性地理问题教学的目的。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又使得开放性地理问题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汪红艳 《地理教学》2014,(12):47-50
从电子白板、三维GIS地理案例、数字星球系统与中学地理教学整合三个方面阐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归纳得出结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恰当地整合,能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创设高仿真的地理学习背景,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能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空间概念,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一、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五个一"模式的图示构架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五个一"模式,是笔者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二十余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该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14日进行了同课异构的优质课评比活动,课题为湘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赛教师共4位,来自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校。上课地点为一所普通高中。本人从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观察维度参与了听课。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语言反馈行为进行分类、编码,并对19节中学地理优质课中的相关教学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地理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教师努力改进课堂反馈的方式,在课堂上较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呈现师生互动的倾向;教师在课堂中仍占据主导地位,简单评价性反馈是教师反馈行为的一种主要方式;课堂中学生主动发起的反馈行为很少,反馈行为以被动反馈为主。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地理教师教育承担着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地理教师的重任。当前,高校地理教师教育课堂存在目标定位不明、课程实施割裂、教学方式单一、评价缺乏创新等育人困境,地理师范生培养出现难以满足基础教育需求、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范生内生动力缺失、反思改进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立足高校、中学两个培养地理师范生的关键场域,通过构建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四个方面探索“双线”育人路径,促进高师地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GIS走进中学课堂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分析了天地图的主要功能,并对天地图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期为创新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评估是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中学地理国情教育是整个中学地理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中学地理国情教育评估体系,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提供了开展这一工作的必要机制,提供了督促落实这一教育措旋的主要手段,也提供了指导开展这一教育的良好方法。从而才能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地推动这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提高中学地理国情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吴华锋 《地理教学》2011,(10):60-61
2010年11月,有幸去台州临海回浦中学,观摩学习地理省优质课,收获颇多。期间不仅领略了各参赛选手的精彩教学和专家学者的精彩点评,从中还感受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裘华英 《地理教学》2011,(18):27-28,24
2010年11月的浙江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一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演示实验——“植被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使我耳目一新,颇有感触。教师在教学中以课堂演示实验为载体,巧妙地将知识建构与探究融为一体,并突显了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所折射出的教学思想对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很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成继龙 《地理教学》2000,(12):18-20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目标结构,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新型目标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13,(12):64
为促进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的推进,发挥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推动地理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学会依据2008年福建南安理事扩大会议的意见,决定在2013年开展第三届"全国地理课优质课评选活动"。推选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承担。一、推选程序1.研究会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理事作为本地区优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中学新课程改革中,已经确定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三个层次的教材体系。在中学地理教材体系中,国家教材已经采用“一纲多本”的方式,出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湖南教育出版社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版、中国地图出版社版等等中学地理教材;原有的地方教材《乡土地理》也有所发展。有的学校根据本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彭俊芳 《地理教学》2022,(11):16-20+33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新增海洋教育内容,占比之大、层次之高,可谓空前。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越来越注重海洋安全,高中地理新课程为落实“立德树人”加强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教育,很大程度上倚重的是海洋教育,但我国中学一线地理教师的海洋教育素养尚有不尽人意之处。本文深入分析了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新增的海洋教育重任,突显“夯实明晰的知海基础”和“促进素养水平的进阶”两大新职能,进而提出构建规范的海洋地理概念体系、完善海洋地理的综合思维路径和树立科学正确的海洋意识三项海洋教育的创新对策。此外,强调尽快弥补中学地理教师海洋教育的素养短板,提出高师地理专业加强海洋教育的教学管理改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