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进行海底浅地层剖面计算机成图的方法,设计了包含数据输入、坐标提取、投影计算及自动加载等功能的VBA程序,实现了海底浅地层剖面的计算机自动成图。  相似文献   

2.
宋显雷  曲志鹏  杨阳 《北京测绘》2020,(8):1085-1088
为了保证海洋石油海底输油管线的安全生产,在海底管线路由勘察作业中,获得管线的赋存状态和管线两侧横截面特征的概况是海洋工程勘察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德国Innomar公司的SES-2000(标准版)浅地层剖面仪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以及使用过程,结合海底管线路由勘察和海洋石油平台油井井场调查两个海洋工程勘察实例,来解释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全站仪在剖面测量中的测量方法及运用VB编程来计算剖面测量的内业数据,解决长期困绕我们在剖面测量中的数据解算问题。  相似文献   

4.
史永忠  姜小俊  王宇东  张杰 《测绘通报》2013,(7):102-104,108
浅地层剖面系统在进行海底探测时,定位数据与声学剖面数据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延迟误差,该误差在进行海底精细探测时将会引起较大的海底目标定位误差。本文提出基于同一测线探测法的延迟校正方法,求取系统延迟值,能够大幅度提高海底目标探测的定位精度。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在水上动态环境中实现海底目标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5.
浅剖数据解译中淤泥层层界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与航道淤泥层层界确定对于港航建设开发与工程实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针对港口航道浅地层剖面仪原始采集数据模糊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原始数据真实性的主要原因,实施了中值滤波法多次波压制与消噪处理,取得了清晰可靠的真实数据图像文件,根据海底声波不同层界反射特征,对比分析了脉冲信号声强图像变化情况,探讨了基于浅剖数据声强图像提取淤泥层厚的方法。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达到当前钻孔资料所能达到的精度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海空重力测量是以舰船或飞机为载体,应用重力仪(或加速度计)测定海面或近地空中重力加速度的重力测量方法,是目前获取地球重力场中高频信息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围绕海空重力测量运动载体精密定位、动态环境效应改正、数据滤波、误差分析处理与精度评估、航空重力数据向下延拓及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展分析论证、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研究了海空重力测量观测模型,完善了航空重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底管缆铺设及掩埋情况复杂、细小掩埋管缆定位及埋深探测困难等情况,本文介绍了线性调频声呐及波束角调节技术在海底管缆探测中的优势,结合EdgeTech3400 OTS浅地层剖面仪在海上风电场小管径电缆探测和沿海航道掩埋输气管探测中的应用案例,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埋深管缆探测识别中的技术难点,分析了管缆探测影响因素与优化措施,对航道通航安全管理、港航工程项目建设及海上风电场建设运维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底勘测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海洋工程建设和国防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浅地层剖面仪是一种能够勘测海底浅表层底质分布的声学设备,目前剖面仪的底质识别精度取决于操作者的主观性,可靠性较差,为提高效率和解译精度,需进一步研究底质层界自动识别模型。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海底底质层界识别且不需要人工干预的区域生长改进算法,即在灰度映射和噪声剔除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根据迭代最大类间差算法提取图像层界骨架信息,将骨架信息作为初始生长点位,以流变特性修正生长指向,结合灰度加权映射曲线和峰谷波长约束生长邻域,通过本文算法分割层界,提取边缘、连接成线,从而实现海底底质层界识别。连云港港航道浅剖实测数据试验证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底质层界,且识别精度达到厘米级,满足海底底质解译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
探讨直接利用平差结果分析GPS网起算点的兼容性问题,达到剔除含有粗差已知点的目的.针对短基线(10~15 km以下)工程测量网,总结GPS工程测量网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估方法.对某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观测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平面点位精度在x方向上优于0.75 cm,y方向上优于0.70 cm,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核电建设过程中测量数据处理采用单一经典平差方法的现状,提出了数据处理应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具体实际,合理选用相应平差方法。以某核电站核反堆厂房变形监测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表明:平差方法的合理选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ArcGIS数据与CorelDraw数据的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飞  王卫 《测绘科学》2009,34(3):181-182
在地图生产制作过程中,地图制作软件的数据共享至关重要。传统的地图生产中没有明确提出ArcGIS和CorelDraw软件的转换方法,本文在总结了以往地图制作软件之间数据共享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ArcGIS与CorelDraw的数据之间转换的实现过程与方法,详细分析了两者数据特点和数据转换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总结了CorelDraw与ArcGIS软件间数据转换仍然存在的不足,从而达到地图数据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2.
高宏兵  刘斌  蒋薇  唐诗华 《测绘科学》2009,34(3):183-185
运用ArcGIS软件和内置VBA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一种土地利用数据中图斑的合并方法。首先按地类等级合并属于同一行政区且相邻的图斑,然后根据本文提出的合并规则合并小图斑到相邻图斑中。实验表明:利用此方法合并图斑,符合数据制作规范、不易出错、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任少华  姜小俊 《测绘科学》2013,38(5):72-73,76
针对海底浅层声学探测中数据管理效率低、数据挖掘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和应用的数据融合方法:首先基于主题进行数据集成,然后对集成数据根据相关特征和应用进行数据融合,最终实现面向应用的数据高效管理和有效融合。在研究数据集成与融合模型的过程中,提出了相关模型评价方法。本研究表明,此方法能够在海底浅层声学探测中有效提高数据管理和信息挖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或生活中应用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样选取恰当的内插方法来满足高程数据建模的需求。不同的DEM内插方法随地貌地区和采样点方式的不同存在不同的误差。本文使用V isual Basic语言将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编写成一套能够快捷方便的获取内插点高程的内插软件系统,可以使应用人员直接捕捉地面点高程,并获得地形的可视化信息,由此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在同一地区相同采样点方式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内插方法引起的内插精度等质量方面的优劣区别,从而获取最优的内插方法,有效地满足DEM的生产、质量控制、精度评定和分析应用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CAD地形图数据向ArcGIS数据转换的需求越来越高的现状,该文以某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地形图为实例,讨论了ArcGIS工具模块、FME软件、C/S转换平台、编程这4种数据转换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利用这几种方法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地形图数据进行转换,并将转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ME软件的转换方法最为简便、可行,在一定的条件下转换的结果精度更高、更可靠。  相似文献   

16.
17.
冯杭建  麻土华  刘伟宏  潘雅辉 《测绘科学》2007,32(3):181-183,82
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成果主要以MapGIS和Geodatabase(GDB)格式进行存储,两者之间的数据转换十分频繁。经测试表明,MapGIS通过中间格式向GDB转换存在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直接读取MapGIS加密二进制文件,通过MapGIS SDK和ArcGIS Engine相结合开发转换程序的技术路线,实现MapGIS数据批量自动转换到GDB。在分析MapGIS数据组织、GDB数据组织、实体几何类型对照、几何对象转换对照、属性字段对照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SIMS)进行程序设计,对转换流程进行优化,开发出了MapGIS到GDB的数据转换软件MapGIS2GDB,该成果能够满足省市级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对MapGIS数据转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纬度坐标的ArcGIS配准问题分析与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韩雪培  朱春节 《测绘通报》2009,(4):29-31,53
栅格图像的配准是进行地图矢量化的重要步骤,针对在ArcGIS环境中对不具备地图直角坐标的栅格图像配准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配准的原理及其他GIS软件中配准过程的启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VRML文件数据的数据库存储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VRML技术及其数据格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据库,用以存储虚拟现实和3D G IS所需要的三维数据。同时,首次提出一种数据转换算法,抽取VRML文件中同一建筑物的点、面数据信息,存入数据库,并以某种方式优化数据库,动态加载数据,以加快应用程序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