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藏羊八井—青龙地区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值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系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背景值是地球化学找矿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对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西藏地区一直缺少以区内微景观区表层物质为基础建立的多元素背景值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已有水系沉积物异常的认识水平。本文分析了羊八井—青龙地区约12000 km2内2800件水系沉积物组合样品中69个元素背景值及分布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全国水系沉积物和中国南方地区水系沉积物平均值相比,研究区自北向南分布的班戈—八宿、隆格尔—南木林、拉萨—察隅三个地球化学分区内SiO2的含量普遍较高(68.6%~77.0%),SiO2高含量与区内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及中酸性岩体的大面积产出有关。其他元素的含量普遍偏低,且各分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北部班戈—八宿分区以富集与高温热液或气液有关的Li、Sr、B、N、Cl元素为特征,中部隆格尔—南木林分区以富集铁族元素、稀有元素(Zr)、稀土元素(Sc)为特征,南部拉萨—察隅分区以富集造岩、轻稀土、稀有、分散元素及亲铜成矿元素为特征。元素含量分布的差异与各区地层、岩体、矿床和矿化点密切相关。本次研究提供了羊八井—青龙地区水系沉积物中69个元素背景值,如亲铜成矿元素Au、Ag、Cu、Pb、Zn的背景值分别为0.26 ng/g、41 ng/g、4.04"g/g、25.2"g/g和25.6"g/g,这些背景值的提出弥补了该微景观区化学元素背景值的空白,为羊八井—青龙地区及其邻区区域地质研究及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湘西南苗儿山地区地层发育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分析研究了苗儿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元素分布、元素相关性、异常元素组合及异常成因等,认为W、Mo、Bi、Cu、Pb、Zn元素为区内主要成矿元素,异常按地质成因可分为与花岗岩有关的异常、与北东—北北东...  相似文献   

3.
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是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找矿工作的基础, 分散元素作为一类新型的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已在勘查找矿工作中显示出显著的效用。西藏地区研究程度低, 以往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中, 多以主成矿元素及伴生有益元素研究为主, 一直缺乏对分散元素组成特征的研究。本文首次报道了西藏羊八井—宁中地区680件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从区域上看, 研究区内水系沉积物中强烈富集Cd、Se、Te元素, 其它元素分布均匀, 无富集。与羊八井—宁中地区水系沉积物中分散元素平均值相比, 区内二叠系洛巴堆组地层中强烈富集Cd、In、Se、Te元素, Tl仅在第四系中富集, Cd、In、Se、Te元素的富集可能是由洛巴堆铅锌铜矿床中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的风化作用引起的, Tl元素的富集与羊八井—宁中一带地热资源的热水沉积作用有关; 不同时代侵入岩区水系沉积物中分散元素含量接近研究区平均值, 仅有In、Tl呈现弱的富集。Cd、In、Se、Te元素作为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可指示铅锌矿化体的产出范围, 为区内开展铅锌多金属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区位于库车前陆坳陷盆地砂岩型铜矿带上,且与滴水铜矿位于同一成矿带上,具有较好的铜找矿前景.1 ∶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显示,区内Cu元素背景值远低于地壳元素克拉克值,但其在苏维依组(E3s)、康村组(N1-2k)中具有较强的变异系数和较高的离差值,这说明Cu元素在以上地层中得到了富集;从元素多元统计分析来看,Cu...  相似文献   

5.
以北祁连西段吊达坂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含量的概率分布、元素富集与分异、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分析及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的研究,在区内共圈定综合地球化学异常18处,划分出3个铜铅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发现矿点4处。研究结果显示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北祁连西段半干旱高寒山区找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1∶5万水口幅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分析研究湘东南水口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利用DGSInfo软件对元素分布、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W、Sn、Bi、Cu、Ag为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共圈出15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结合综合异常所处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划分为下湾毒砂金锑找矿远景区、联坑—渣村钨钼铜铅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曾子坳—鹰咀岩—田心钨锡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通过对远景区内的综合异常查证,在下湾AS1综合异常区、联坑AS3综合异常区、曾子坳AS6综合异常区均找到了与异常相关的矿化信息。结果表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为研究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夏河县地区位于中秦岭断褶带西段,观音大庄—力士山断裂带南侧、夏河—合作断裂带中部,属夏河—合作成矿带。通过开展1 ∶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并对异常进行查证解释,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重点分析了甘加贡玛—阿姨山地区的水系沉积物金异常,表面该区水系沉积物异常分布与构造展布方向一致,金异常对地层的选择性明显;通过对水系沉积物测量中Au、Ag、Cu、Pb、Zn、As 、Sb、Hg、Cr、Ni、Sn、W、Mo、Bi等14种元素分析结果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区内可选用Au、Cu、Pb、Zn 4种元素作为主成矿元素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8.
普迟亚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西藏谢通门普迟亚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Pb、Zn 、Cu为区内具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推断区内可能的成矿类型为火山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和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优选了展咱木部铅锌找矿远景区和色药铜(钼)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田润 《福建地质》2014,(2):102-111
对平和霞寨—南胜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根据直方图,分析了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通过因子分析对元素共生组合特征进行了探讨,方差极大旋转因子解处理结果显示Mo-W-Bi-Sn、Pb-Zn-Ag-Mn-Cd、As-Sb、Co-Mn、Au-Cu 5组元素组合异常区域套合性较好。研究发现Pb、Zn、Sn、Mo、Au、Ag为区内具有一定找矿前景的元素。根据区内成矿地质环境、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圈定找矿远景区6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区域地质、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和高精度磁测等方面对色药异常区的铜找矿前景进行初步分析。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编制异常图,发现区内Mo、Cu、Bi、Pb、Zn、Sb、Sn、W、Ag、Hg等元素均有不同规模的异常,且Mo、Cu异常规模较大。通过高精度磁测结果显示区内有3个磁异常,已知铜矿化点均位于磁异常附近。通过土壤测量数据研究元素间的组合关系,推断区内可能的矿床类型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并对区内已发现的1号铜矿化点进行重点研究,表明区内寻找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高乐  卢宇彤  虞鹏鹏  肖凡 《岩石学报》2017,33(3):767-778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根本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地表矿、浅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深部矿产资源预测成为地质勘查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数字化、三维可视化及矿产定量预测为主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为当前矿产资源远景预测与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在现代成矿预测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钦杭成矿带下园垌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孔等三维模型,揭示了区内构造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表征及地层岩体要素,据此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矿体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证据权方法对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信息进行融合,运用断裂缓冲区、地球化学异常、东岗岭组沉积岩地层等为证据因子来计算单位体积成矿后验概率,进行立体成矿预测,并圈定出铁锰矿、方铅闪锌矿、铅锌银综合矿等3处找矿有利靶区及估算出预测区内矿产资源储量总量为88710吨。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钻孔数据进行矿区的三维地质空间定位、定量预测研究,可以有效的识别矿致异常信息,圈定找矿远景区,为成矿预测研究领域提供了新方向,可以将此方法应用至其他矿山。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地球化学模型建立与定量预测研究以成矿成晕地质、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各尺度勘查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以现代GIS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研究总结典型矿田(矿集区)、矿床的异常特征,建立成矿带内典型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预测区的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提供类比依据,从而进行资源量预测。在资源量预测过程中加入了相似度、剥蚀程度、衬值等要素,有效地加大了预测靶区遴选的可信度,通过类比法与面金属量法两种预测方法的加权平均,使预测资源量合理。文章对草河掌—桓仁地区铜矿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共新增预测铜资源量21 812.9t。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大干沟一带铜金锑矿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昆仑地区处于中朝、塔里木-柴达木、扬子和印度板块的拼合部位,元古宙以来经历了多期次的裂解和拼合。该区以Au、Co、Cu、Pb、Zn、Hg、Sb、As元素组合为特征,其中多处已证实为矿致异常,共发现矿床、矿点等198处,初步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目前在大干沟一带已发现铜多金属矿化带一条、金锑含矿构造蚀变带一条。矿化特征基本一致,均赋存于中三叠统闹仓坚沟组北西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内及两侧的灰白-烟灰色方解石石英脉内,且具有南侧金锑矿化、北侧铜多金属矿化的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14.
黄凝  徐平  袁晶 《江苏地质》2014,38(4):630-637
江西省分宜县下桐岭钨(钼铋)多金属矿床,以花岗岩体内、外的网脉型钨钼铋矿化为主,并发育少量大脉型钨钼铋矿体。在进行江西省钨矿资源潜力评价时,对该矿床1号、2号花岗岩体及钨矿成矿特征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综合研究。按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预测有关技术要求,将其划归为岩体型钨矿,所在区域的预测类型归入"下桐岭式"岩体型。通过对该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要素、预测要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岩石类型、成矿时代、成矿环境、构造背景、矿体特征、控矿条件、化探和重砂异常是该钨矿的主要预测要素;在此基础上,对该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成矿要素及预测要素等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层、区域主要断裂构造和区域岩浆岩、矿区断裂构造和成矿岩体、矿化类型、控矿断裂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是该区钨矿主要预测要素,并圈定了8个最小预测区。按地质体积参数法估算,其800 m以浅潜在资源量为24.98万t。  相似文献   

15.
The Caixiashan-Weiquan area is an important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n the eastern Tianshan metallogenic belt. Firstly, this paper studies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1564 samples of 1:200000 stream sediments of the Matoutan mapsheet, where the Caixiashan and Weiquan deposits are located. Processing,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 exploration geochemical dat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dure of finding the ore, which are related to whether the measured elements content of geochemical samples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work of mineral exploration. As a highly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 the neural network is more analogous to the human brains in terms of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geochemical approaches. It can adapt itself to the environment, sum up laws, complete pattern recognition. Secondly, the authors used the Kohonen neural network to classify all samples based on 10 mineralization elements of stream sediment samples in order to determine possible mineral ores, reduce the scope of ore targets and study indicator elements of the ninth group of samples, which is the mostly closest to the depos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ural network can delineate metallogenic prospective areas and is effective in the discovery of deep geochemic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降低勘查风险、实现科学找矿一直是国内外矿产勘查界不断探索的前缘领域和研究热点,而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将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物化探测量和专题研究等综合方法,预测推断矿体赋存位置,最后通过工程施工,发现并查明工业矿体(矿床)。依据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四川拉拉铜矿、新疆玛尔坎苏锰矿带穆呼?玛尔坎土锰矿及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敖脑达坝地区锡多金属矿开展找矿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黑山头铜多金属矿是喀喇昆仑阿克赛钦地区新发现的小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床初步地质勘查表明,铜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长城系甜水海岩群和志留系温泉沟组粉砂岩中,受NW向断裂控制,共圈定矿体4条,其中Ⅱ-1和Ⅲ-1号等主矿体长100~650 m,厚1.29~4.07 m,呈脉状、透镜体状、似层状,成矿元素为Cu、Au、Pb、Zn、Ag,总体上矿石品位不高,矿化不均匀。矿石矿物主要为孔雀石、铜蓝、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绢云母,石英、方解石和泥质等。围岩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根据矿体赋存特征和围岩蚀变特点,推测成矿与热液活动有关,矿床成因为构造热液型。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归纳出矿区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层岩性矿物组合、构造、围岩蚀变等找矿标志,为下一步勘查评价和区域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叶尔果茹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隆起带的东萨彦—比留萨地垒中,含矿地层为古元古界阿尔哈德尔岩组第一岩段,金多金属矿体产于矽卡岩化带和多组韧性-脆性断裂破碎带内。矿区共分为7个矿段,现已圈出50余条矿体,主要产于1号—4号矿段和7号矿段,矿化分为产于矽卡岩化带中的缓倾斜似层状矿化和产于构造破碎蚀变岩中的陡倾斜脉状矿化,两种矿化在空间上多为交错关系,并在矿物组合、矿石构造等方面有明显区别;矿化元素主要为Au、Ag、Pb和Zn,伴生丰富的Cd、Cu、Co、Bi和S等元素可回收利用;叶尔果茹矿区的成矿作用受到地层层位和特定岩性、岩浆-火山作用、褶皱和韧-脆性断裂作用的共同控制,矿床属于与泥盆纪岩浆(火山)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金多金属矿床。由于该矿区研究程度较低,勘查深度较浅,其深部及外围还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9.
黔西北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铅锌矿集区中部,是矿集区内很具代表性的中型矿床。本文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垂向变化、岩浆活动、地球物理以及与区内同类型代表性矿床对比等方面分析了矿区深部的找矿潜力。认为该区深部可能存在一定规模的原生铅锌矿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地球化学块体的确立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东昆仑是我国西部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之一,白干湖钨地球化学块体的确定及白干湖钨锡矿床的发现成为该区矿产勘查中突破性的进展.文章概述了白干湖钨地球化学块体的地质、矿产及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块体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钨地球化学块体为白干湖钨锡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钨的成矿与岩浆的演化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指出白干湖钨锡矿床有望成为超大型矿床,新疆东昆仑地区有望成为我国一个新的钨矿远景区和新的钨矿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