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盟县新厂银铅锌矿体产于允沟组第三段中亚段(Pt_3y~(3-2))结晶灰岩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呈脉状,矿体的围岩蚀变较弱,成矿温度低,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作用与矿化关系密切。该银铅锌矿床为断裂破碎带控制的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邹绍丹  赵贤  赵庆红 《云南地质》2014,33(3):336-339
来龙铅锌矿属热液脉型铅锌矿床,矿体产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T3s)灰岩层间破碎带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明显.围岩蚀变有硅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炭化、褐铁矿化等.其中白云石化、方解石化、褐铁矿化与成矿较密切.  相似文献   

3.
火山村铅锌矿属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矿体产于构造裂隙带中,围岩蚀变有碳酸盐化、硅化、褐铁矿化、萤石化、泥化.其中尤以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萤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耿马县老厂铅锌矿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局部为囊状产于晚古生界孟定岩群的浅变质岩系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体主要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矽卡岩化,矿床成因属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矿体露头及物、化探异常高值区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青云山铜金矿为次火山低温热液矿床,矿区共有6个工业铜金矿体,矿体受断裂及构造蚀变带控制,Ⅰ号矿体为石英脉型,其余皆属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区东矿段天花寨一带的不整合面、西矿段的深部、F37和F3断裂及旁侧次级断裂在走向(倾向)上的变化部位是下一步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二垭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奥陶系下统南津关组第二段(O1n2)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与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见硅化,该矿床为层控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
云南镇康放羊山铅锌矿,矿体呈不规则扁豆状、似层状赋存于北东向断裂及其旁侧次级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比较明显。矿体近矿围岩为上寒武统柳水组(∈3l)条带状灰岩。矿体矿化不均匀,围岩蚀变发育。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金矿体赋存于碎屑岩系与岩体接触部位构造破碎蚀变带中,成矿作用与超基性岩蚀变作用密切相关,矿床属于受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的蛇绿岩中-低温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西吉诺山多金属矿点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武广  权恒  李广远 《地质与资源》2001,10(4):226-234
西吉诺山多金属矿点位于大兴安岭呼中区白卡鲁山林场.矿床产于得尔布干断裂带的北西近侧额尔古纳隆起区内的次级火山盆地中.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安山岩和上库力组酸性火山碎屑岩,侵入岩不发育,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为容矿构造,矿化和矿脉均分布于塔木兰沟组内的北西向破碎带中.已圈出Cu、Pb、Zn、Au、Ag和W矿脉30余条.矿脉呈带状、透镜状,沿北西向蚀变带平行分布,为多金属硫化物蚀变安山岩和石英脉等.金属矿物组合比较单一,主要为金属硫化物.西吉诺山矿区围岩蚀变普遍较弱,围岩蚀变由两期叠加而成,早期为青磐岩化,晚期为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本区矿化亦可分为两期,一是由塔木兰沟中早期火山热液引起的塔木兰沟组地层矿化;二是由于晚上库力期的侵入岩浆热液引起的矿化.矿床形成温度为148~230℃,大部分在200℃左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塔木兰沟组火山岩.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早白垩世.晚侏罗世塔木兰沟期火山热液使成矿物质初步富集,早白垩世上库力晚期,由于次火山热液和超浅成侵入斑岩体热源的影响,在大气降水的参与下,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在断裂破碎带沉淀就位形成矿体.矿床类型为次火山热液-侵入岩浆热液复合类型.  相似文献   

10.
程加云  卫成治 《安徽地质》2010,20(2):109-111
通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赋存规律、矿化蚀变,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等分析,初步认为本矿床应与双庙旋回晚期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初步认为下步找矿方向应继续在龙门院组底部的第一岩性段的矿化蚀变带中沿矿体倾向方向深部和沿走向方向寻找深部矿体.  相似文献   

11.
勒马戈山铅锌矿产于凝灰岩与二长花岗岩接触带的张性断裂带中,受NW向断裂的控制;矿体主要赋存在碎裂蚀变次火山岩、隐爆角砾岩中,矿体连续性较好,呈脉状,矿体为半隐伏状,埋深不大;矿床属于次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宁南县跑马铅锌矿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跑马铅锌矿为产于下寒武统麦地坪白云岩中的层控矿床,主要受层间破碎带控制,有两个含矿层,多呈层状产出.麦地坪段在沉积过程中铅、锌相对富集形成源层,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成矿,为沉积改造型似层状(不规则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西灶沟、老代仗沟及王坪西沟铅锌矿是河南汝阳南部铅锌矿田中的3个典型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铅锌矿床。电参数测试工作表明矿区各种岩矿石具有不同的电参数值,铅锌矿石激化率最高、电阻率最低,其他金属含量低的岩石则相反;激电异常呈明显EW向带状分布,其展布方向与矿化的蚀变破碎带一致;近场源三极激电测量反映浅部或埋藏较浅的铅锌矿床找矿效果较好,电法测量是寻找铅锌矿床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西灶沟铅锌矿床岩矿石的电参数等地质-地球物理信息,建立了汝阳南部铅锌矿田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4.
骑马沟铅锌矿赋存于熊耳群条纹状硅质大理岩与火山凝灰岩之间.通过对矿床地质、岩石、矿物组合特征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为热水沉积-热液改造成因铅锌矿床,其成矿主要与熊耳期火山岩及火山气液作用有关.这是在河南熊耳群火山岩中首次发现的该类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宁南县跑马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南跑马铅锌矿集中产于下寒武统麦地坪段潮坪一泻湖相的粘土一藻白云岩一硅质白云岩组合中,受平行不整合面和褶皱的层间破碎带、裂隙密集带、断裂等控制,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型矿床;矿床经历了沉积和改造两个成矿期,即在麦地坪段沉积过程中铅、锌初始富集形成矿源层,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成矿,矿区具备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坦桑尼亚的Nykisirbri金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在该区进行的传统电阻率法不同装置类型的试验性工作表明,构造带与背景岩石的电性差异明显,构造蚀变带和金矿体具有"低阻"特征,具有在背景岩石中寻找构造蚀变带的物探电性基础。运用视电阻率参数确定了构造蚀变带的延伸方向和规模;取得了矿脉群上的电性异常反映,从而进一步确定了金矿床的赋存空间和可能的产出位置,为钻孔的布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江”北段沱沱河地区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成矿带的北段沱沱河地区是中国首批整装勘查区之一,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亟待了解。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发育3期成矿事件,形成5种主要矿床类型。早期成矿发生在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为龙木错-双湖洋向北俯冲下的弧间或弧后盆地环境,形成开心岭火山岩容矿块状Fe(-Cu-Zn)矿床(VMS型);第二期成矿作用发生于新生代40~25 Ma期间,对应印-亚大陆晚碰撞环境,形成那日尼亚与钾质火山岩岩浆活动有关的脉状PbZn矿床、扎日根玢岩型铁矿床及扎拉夏格涌与碱性斑岩有关的热液脉状Pb-Zn矿床;第三期矿化出现在新生代23Ma以来,对应印-亚大陆后碰撞环境,形成以茶曲帕查为代表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Pb-Zn矿床。综合分析表明,区内应优先寻找MVT型矿床,在区域逆冲带的前锋带中,老于新生代的碳酸盐岩内、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地层界面附近是找矿的主要方向;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及晚三叠世地层中双峰式火山岩建造是寻找VMS矿床的有利部位;新生代闪长玢岩分布区的正磁异常、Cu化探异常、发育绿帘石和绿泥石化的地区有利于寻找玢岩型铁矿床;而热液脉状Pb-Zn矿床的成矿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宁南县跑马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南跑马铅锌矿集中产于下寒武统麦地坪段潮坪-泻湖相的粘土-藻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组合中,受平行不整合面和褶皱的层间破碎带、裂隙密集带、断裂等控制,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型矿床;矿床经历了沉积和改造两个成矿期,即在麦地坪段沉积过程中铅、锌初始富集形成矿源层,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成矿,矿区具备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新疆塔吾尔别克金矿床位于西天山吐拉苏金-多金属矿集区,北距阿希金矿仅2.5km;金矿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上部的安山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中,金矿化分别产于5条构造蚀变带内,宏观上受NW向构造破碎带的控制,同时还受到爆破角砾岩、隐爆角砾岩和次火山岩相斑岩体的联合制约;在金矿形成过程中,与早石炭世火山活动有关的地层、构造(火山机构和断裂构造)、次火山相斑岩和围岩蚀变对成矿具有程度不同的控制作用。文章认为,在进一步的找矿工作中,需要从找矿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拓展找矿范围,总结多类型(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和角砾岩型)金矿床的复合成矿规律,探索矿体深部由金向铜(多金属)的矿化分带规律,深入挖掘矿床的成矿潜力;根据矿区成矿潜力的分析结果,预测了7处可供进一步找矿的勘查靶区。  相似文献   

20.
尹家坪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北缘,矿体赋存于海西—印支期侵入的闪长岩岩体及围岩接触部位。文章分析了尹家坪金矿体产出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认为地层岩性及火山喷发、断裂构造、岩浆岩作用三位一体控制着尹家坪金矿金的富集与成矿,特别是F2断裂破碎带是成矿的关键构造条件;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西中-晚期闪长岩,源自地壳深部,热液来源有岩浆热液、大气降水。尹家坪金矿为浅层中低温热液活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