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彩云之南孔雀己不开屏 芦笙恋歌谁也不愿吹奏 忧伤的黄果树瀑布 挂着几行伤心长泪 美丽壮族姑娘齐腰的长发 到哪里去寻觅清亮的溪流  相似文献   

2.
测定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溢出水校正称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韦昌富  李幻  曹华峰  吴二林 《岩土力学》2010,31(7):2141-2145
在利用压力板仪测定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时,常用的取样称量法、溢出水称量法分别存在实测试样质量与实际试样质量不相等、实测排水量与实际排水量不相等等问题,从而造成试验结果失真。为此,溢出水校正称量法被引入用来消除取样称量法及溢出水称量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取样称量法、溢出水称量法、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同一基质吸力作用下,由取样称量法、溢出水称量法确定的试样饱和度均小于由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确定的试样饱和度,并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随后,对取样称量法、溢出水称量法、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探查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老公营子煤矿Ⅰ03(2)工作面突水机理,从工作面涌(突)水量、含水层地下水位、突水点水质3个参数的动态变化判别了突水水源,认为第四系含水层水的参与使矿井涌水量变大而引发突水;从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有效隔水层性质、基岩风化带厚度3方面分析了导水通道的形成过程,认为由导水裂缝带、顶板含水层水压作用下的渗流通道和基岩风化带组成的复合导水通道是突水发生的原因。揭示了煤层顶板突水是在特定地质、采矿条件下发生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导水裂缝带是否波及主要充水含水层并非突水是否发生的唯一判据。   相似文献   

4.
苏芳  尚海洋  丁杨 《冰川冻土》2018,40(3):625-633
人口的迅速增长、技术的日益进步和消费的不断增加,被认为是产生当前环境危机的最主要的三大原因。由人口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消费的增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直到近年来才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但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水足迹概念的提出,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到食物、工业产品的消费,享受由水资源提供的各种服务。基于水足迹理论,探讨了倡导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同时减少消费水足迹的低水消费模式的必要性,并以德国营养协会推荐的健康饮食模式(DGE)为参考,比较与分析了澳大利亚日常饮食消费模式、典型内陆河张掖市各县区饮食结构的差异,分析了三种消费结构的食物消费量、消费水足迹组分与总消费水足迹特征。研究发现,与DGE健康模式相比,张掖市各县区在肉类、蛋类消费量较高,而蔬菜、水果消费量较低;从消费总水足迹来看,仅有临泽县、山丹县较为接近DGE健康模式,肃南县远高于DGE健康模式;与DGE健康模式的水足迹多样性指数相比,临泽县的多样性指数(1.82)与DGE健康模式的多样性指数最为接近(1.84),在张掖市各县区中,临泽县今后将通过优化、调整当前饮食结构,最先实现德国营养协会推荐的健康消费模式,实现水足迹视角下的低水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5.
岩溶矿井煤层底板突水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论述了矿井煤层底板突水是一种由缺陷诱导的局域失稳,特别强调存在两种时间尺度的缺陷变化过程。一种是缺陷发育过程,缺陷由小缓慢地扩张变大,是慢变化;另一种是缺陷失稳过程,缺陷的薄弱破坏引起缺陷的瀑涨,是快变化,这后一过程就是矿井煤层底板突水。据此构造了塞子模型并讨论了模型的基本行为,定量地给出失稳判据,用实例检验模型得到准确率为92. 6%。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井下钻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的同时,评价岩层阻水性能,确定导升带高度,做到一孔多用。测试区实际观测表明,泥岩、粉砂岩、中砂岩、灰岩阻水性能由大到小,导升高度则由小变大,平均导升高度约32m; 地应力测量表明,该测试区原始地应力状态为SH>Sv>Sh,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NE至NEE。突水临界指数评价表明,-550m水平采煤工作面掘进时突水的可能性较大,应当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9号煤开采为例,对底板岩体质量及阻水性能进行了评价。首先分析了开采煤层的底板岩体地质结构,获取了岩石力学参数;进行了地应力测试,掌握了该区域地应力性质;进行了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研究,获取了工作面的初次垮落步距、周期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在综放和综采工作面进行了底板破坏深度测试,得到了不同开采条件下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采用三维非线性固-液耦合岩石水力学计算方法,以非线性数值模拟软件ANSYS为手段,建立了三维数值仿真模型,根据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分4种工况,对不同开采阶段、不同深度煤层底板应力分布、破坏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从突水的必要条件(底板破裂带贯通)和充分条件(水平应力小于承压水压力)来考察,在本次计算采用的工作面开采条件和正常的地质条件下,突水的可能性由大到小依此为:工况Ⅳ >工况Ⅲ >工况Ⅱ >工况Ⅰ,由此为该矿首个9号煤工作面开采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由谭绩文、沈水平、张发旺等教授撰著的《水科学概论》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将国内外科学家的精华作品按照作者的思维逻辑进行总结、精选而成的,形成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研究系统。该书根据科学的继承和发展的指导思维创建了水科学研究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9.
实测阻水系数评价奥灰突水危险性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采受奥灰水威胁的煤层时,通常都把突水系数作为安全评价的依据,此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采用室内小尺寸水力压裂试验测得煤层底板的阻水系数;用实测的阻水系数对兴隆庄煤矿首采区下组煤(16煤、17煤)带压开采时奥灰水的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奥灰突水危险性直观、清晰、简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辉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Z1):43-44
以东 欢坨 矿 北 一 采区 2188采面 回 采 时 发生 突 水 为 例,通 过 观 测 孔 水 位 、水 质 化 验 、瞬 变 电 磁 对 突 水 水 源 进 B行 了分 析 ;通 过顶 底板 的 破坏 机理 对 突水 通道 进 行了 分析 ,并 通过 实 践找 出了 防 治水 方法 。  相似文献   

11.
对6个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中的粒间金红石进行了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观察和电子探针(EMP)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金红石颗粒都在3280cm-1和3295cm-1出现强的吸收峰,少数颗粒在约3360cm-1出现较弱且宽的峰,这3组峰都是由金红石中的结构OH引起的。与高温高压合成实验结果比较发现,3280cm-1峰主要是由Ti3 H Ti4 取代引起的,3295cm-1峰可能是由Fe3 H Ti4 造成的,而约3360cm-1的峰与Mg2 取代Ti4 的电荷补偿有关。由目前认为较可靠的两个金红石红外吸收系数获得结构水的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61×10-6~854×10-6和202×10-6~1075×10-6,不同的IR吸收系数导致计算的水含量相差4~5倍,因此,前人所得到的金红石高水含量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与共存的石榴石和绿辉石相似,不同样品间的金红石水含量也表现出不均一分布,指示着超高压过程中有限的流体活动和快速的板块俯冲-折返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系统理论的观点,较详细的剖析了底板岩溶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底板岩溶水赋存于由裂隙、溶隙、溶孔等构成的多重介质,为裂隙溶洞型储水类型;地质构造、岩性差异对系统结构空间格局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底板岩溶水可分为一个地表汇水系统和三个地下水系统,均属于浅层水循环系统:岩溶水主要补给来源于降水,以集中式点状排泄,各系统水动力特征参数相当,平均径流模数在2.29~4.99L/(s.km2);系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或HCO3-Ca.Mg,矿化度低,循环周期短。针对7号煤层开采的可行性,初步采用模糊边界进行了安全分区。以上结论对木孔煤矿采掘过程中底板突水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断层破碎带突水的时效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突水属重大地质灾害 ,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突水瞬间表现一个综合效应下的瞬时地质事件。突水前表现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地质作用过程。事件与过程都受多因素的影响 ,而且工程地质作用过程和突水瞬间与岩体由弹性变形 -阻尼变形 -常速流动变形 -加速流动变形相对应。突水具有时效特征。  相似文献   

14.
水泥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水泥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它是由水泥,土料和水三种材料构成,它不仅具有土工的一些特点,诸如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度,同时也具有混凝土的某些性质,诸如水硬性,强度随时间增长等;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对水泥土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得出水泥土的一些性能特点,有助于在岩土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骨料灌注法进行动水巷道截流堵水是矿井淹没后进行救援和复矿的重要方法。为研究骨料灌注截流堵水机理,基于水头高度、流速、巷道尺寸、倾角、糙度、骨料粒径、灌注速度等因素建立大型骨料灌注截流试验平台,并依托平台进行单孔、多孔灌注试验,分析动水巷道骨料运移堆积规律。结果表明:骨料正常灌注期间堆积体具有向下游运移生长的特性,迎水面和背水面由涡流控制的坡脚形态存在差异化现象;低流速条件下骨料会快速接顶且孔间存在空腔,高流速条件下孔间堆积体逐渐接龙、灌注量在下游相互叠加;残余过水通道沿截面呈U形分布,存在扰流接顶效应、空气掏蚀效应、堵孔效应、溃坝冲刷效应等典型动力学现象;结合解析法和数值法,对骨料颗粒的起动速度及典型现象进行计算和模拟,验证了试验平台的可靠性;通过浆液灌注实验验证浆液配比和骨料粒径对注浆效果存在重要影响,浆液在骨料堆积体中存在“上多下少”的空间分带性。试验平台的研制对截流堵水工程技术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疆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相对短缺。随着经济振兴、工农业发展和石油的勘探开发,需水量巨增,如何有效合理开发盆地的三水资源是当务之急。吐鲁番盆地当今地表水平均引水率74%,平原地下水的开采量占可开采资源量的99%,地面已出现季节性的局部降落漏斗,而机井还仍在逐年增加,且成井深由100m增加到300m。为了实施水环境保护,必须开源节流,调整地表水、地下水开采比率;贯彻水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提高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虚拟水理论方法与西北4省(区)虚拟水实证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虚拟水是水资源管理研究中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粮食)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的安全。引入了虚拟水的概念,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虚拟水研究进展和计算方法。同时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资料的可获得性,计算了2000年新疆、青海、甘肃、陕西4省(区)居民消费的虚拟水数量和人均虚拟水消费情况,并分析了虚拟水战略对西北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政策涵义,最后分析了虚拟水战略的优劣,并提出了西北地区应用虚拟水战略的前景和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绪新 《地质与勘探》2018,54(2):376-380
为分析不同饱水条件下露天矿坑边坡稳定性,基于尖点突变理论,考虑矿坑水位变化对滑坡面岩体的劣化作用,构建饱水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尖点突变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饱水条件下对边坡岩石力学性质产生损伤,损伤演化方程符合负指数变化规律,并根据弱化规律建立非线性饱水弱化函数;对饱水滑面介质建立本构方程,引入饱水弱化函数,构建不同饱水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尖点突变模型;根据尖点突变模型判别式得到,饱水作用对岩石损伤越大,判别值逐渐趋于0,边坡状态由稳定向失稳方向转变。研究成果可为边坡体内部含有的地质构造,如软弱结构等,以及受水位影响的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果  许模 《地下水》2011,(1):25-26,51
在西南岩溶山区,分布着许多断陷盆地,是主要的人口聚居区和经济发展区.由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所决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每当旱季或遇上干旱年,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紧缺,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南盘江上游草海断陷盆地为例,揭示断陷盆地岩溶水赋存规律,为断陷盆地岩溶水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疆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相对短缺。随着经济振兴、工农业发展和石油的勘探开发,需水量巨增,如何有产合理开发盆地的三水资源是当务之急。吐鲁番盆地当今地表水平均引水率74%,平原地下水的开采量占可开采资源量的99%,地面已出现季节的局部降落漏斗,而机井还仍在逐年增加,且成井深由100m增加到300m。为了实施水环境保护,必须开源节流,调整地表水、地下水开采比率;贯彻水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