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赣西地区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西地区泥盆纪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属东南地层区,因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有差异,故可进一步划分出3个地层小区,文中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及其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震旦纪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大致以广丰一宜丰一线为界,北部称扬子地层区,南部称东南地层区,扬子地层区为浅海相,东南地层区为斜坡相。因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有明显差异,故可进一步划分出6个地层小区:(1)修水地层小区;(2)皖浙赣地层小区;(3)广丰地层小区;(4]赣中南地层小区;(5)北武夷地层小区;(6)南武夷地层小区。文中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划分依据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与联系,并分别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及其划分与对比,补充了较丰富的微古植物资料;并对江西省震旦纪地层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探讨。此外,对洪山组正层理剖面讲行了重新调研。并修订了原洪山组的合义.  相似文献   

3.
赣中南地区青白口纪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广泛,属东南地层区桂湘赣地层分区.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2个地层小区:新余小区和兴国小区.分别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划分依据、存在的差异与联系、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及其划分对比,补充了较丰富的微古植物资料,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赣中南地区青白口纪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广泛,属东南地层区桂湘赣地层分区。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2个地层小区:新余小区和兴国小区。分别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划分依据、存在的差异与联系、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及其划分对比,补充了较丰富的微古植物资料,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兼海  王国平 《福建地质》1995,14(4):203-256
本文按照地层的多重划分概念和原则,对福建省各类地层单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清理研究,划分出前泥盆纪、泥盆纪-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新第三纪3个断代地层和各地层小区岩石地层单位名称、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对比,提出本省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78个,建议不采用的土  相似文献   

6.
福建侏罗纪生物地层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曹宝森  粱诗经 《福建地质》1989,8(3):198-216,T001,T002
福建侏罗纪地层广泛分布,本文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资料综合分析,着重论述了福建侏罗纪地层分区、地层划分和代表性剖面的层序、岩性以及生物群特征。对福建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概况作了简略论述。福建侏罗纪地层分区,划分为含有海相地层的闽中-闽西南地层小区,该区早侏罗世火山岩发育。陆相地层的闽北地层小区以及中侏罗统发育较好的闽西地层小区。下侏罗统生物群,双壳类在下部为海相的 Parainoceramus-Hunanonectes 动物群,上部为 Qiyangia 动物群;陆相植物下部为 Otozamites-Thinnfeldia 植物群,上部为 Conipters-Phoenicopsis 植物群;叶肢介下部为 Euestheria shandanensis-Palaeolimadia hojiensis 动物群,上部为 Eosolimnadiopsis-Asiolimnadiopsis 动物群;介形类下部为 Gomphocythere rhomboidalis-G?yubacumensis 组合,早侏罗世早期还含有菊石 Arietites 和 Coroniceras。中侏罗统生物群,植物组合不太明显,双壳类 Pseudocardinia-Tutuella 动物群,其中下部含有 Cuneopsis-psilunio-Eolamprotella 动物群;叶肢介为 Euestheria yanjiawanen-sis-E·camplanata 动物群;介形类在中下部为 Darwinella sarytirmanensis-D·magna 组合。此外,本文概述了福建早侏罗世南海北陆的古地理面貌。  相似文献   

7.
桂东北富川地区泥盆纪地层分布广泛,发育齐全。根据大量野外露头、实测剖面和分析测试资料,对泥盆纪沉积相和层序地层进行了研究,将该地区泥盆系划分为滨岸碎屑岩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两种沉积相区,细分出若干相带;并自下而上将泥盆纪地层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通过对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格架的详细分析,阐述了各层序的体系特征及海平面变化,探讨了该地区古地理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的三叠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凯蒂 《甘肃地质》1993,(Z1):50-100,135,136
根据地层区划分原则,将省内三叠系划分为海、陆2个地层区和6个地层小区,阐述了各地层区特征,对顶、底界及统界进行了合理划分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划分意见,对个别地层时代,据新资料进行了修改、厘定;建立了地层系统和地层层序,统一了地层单位和名称,选出代表性剖面,系统论述了岩性、岩相、厚度、古生物组合、接触关系及合矿性等特征;首次将三叠纪划分为海、陆两大生物区系,南部海相区,早、中三叠世主要属特提斯型生物区系,混有少量北方及环太平洋区系分子,北部陆相区的三叠纪及南部的南祁连小区和西秦岭小区的晚三叠世主要属北方型植物区系,仅西秦岭小区属不典型的南方型植物区系,两区间为混合型植物区系;按海、陆相各世分别总结了各门类古生物组合特征及与国内、外进行了对比;按海、陆相三叠系分别与国内、外有关地层进行了概略对比;按世分别编制了岩相古地理略图,并探讨了各地层小区内岩相古地理及古气候特征;概述了三叠纪沉积矿产煤、石油及层控矿产汞、锑等13种矿产的分布、含矿岩系及储存层位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赣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赣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广,属东南地层区桂湘赣地层分区,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若干地层小区,并 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划分及对比,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量的钻探、测井、露头数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标志层的岩电特征、层序地层意义及形成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灰岩、砂岩、泥岩及煤层标志层,依据层序界面的特点将研究区上古生界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12个三级层序,其中SQ1—SQ5属于海相地层层序,SQ6—SQ12为陆相层序。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总体上经历了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标志层受沉积相横向变化的影响,主要形成于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河流、湖泊、障壁海岸以及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在划分地层及地层对比过程中,可通过控制标志层、对比相邻井、参考厚度变化等,合理、准确地划分地层。  相似文献   

11.
最新地质调查与研究表明,赣东北江南次级盆地新元古界南华系是一套沉积超覆于基底变质岩系之上的裂谷系“楔状地层”。桃源组陆相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是该“楔状地层”的最低层位,代表了南华裂谷系江南次级盆地新一轮沉积旋回的起点。取自桃源组流纹岩样品的结晶锆石SHRIMP U Pb同位素年龄为803±9 Ma,这一年龄值基本上代表了该次级盆地新元古代盆地的开启时间。沉积相研究表明,江南次级盆地沉积作用主要由四个沉积相组合构成:(1)陆相火山岩组合;(2)冲洪积相及河湖相组合;(3)滨浅海-次深海相组合;(4)冰碛岩相组合。与扬子东南缘其它次级盆地相比,江南次级盆地沉积作用以陆相为主,但两者的剖面沉积演化序列非常相似,都经历了一个由陆相至海相的沉积超覆演化过程,代表了新元古代南华期华南古大陆解体之后扬子地块东南缘典型的裂谷盆地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山西大同晚古生代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及其层序地层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山西大同晚古生代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及其层序地层学意义,该区的含煤地层虽包括碎屑-碳酸盐屑混合滨岸沉积,三角洲沉积及河流沉积三大类,但以河流沉积为主,通过这些沉积相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基准面升降沉积相带的迁移规律,总结了碎屑储层和沉积相带分布与层序界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九瑞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之西段,南北分别与江南台隆、淮阳隆起毗邻,处于构造转折部位。已知矿床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和层控型,其中层控型矿床的空间分布受区域地质背景中特定地层、岩相及构造部位的控制,具层、相、位控矿特点。矿床周围有大片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出露,局部出露奧陶系地层。前奥陶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分布于西南及东南边缘。区内构造发育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地槽发展阶段、准地台发展阶段和大陆边缘活动阶段,具多元结构特点。晋宁运动使前震旦纪地槽型沉积褶皱回返转为准地台,形成近EW  相似文献   

14.
印支期构造运动在赣西北地区的早期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雄飞  熊清华 《江西地质》1998,12(3):222-226
本文论述了印支期早期构造幕在赣西北地区的表现特征,它不但造成早三叠世地层内部沉积相突变,而且缺失中、上三叠世地层。该早期构造幕的发现,在地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江西北部的奥陶系研究程度较高,但存在扬子地层区(介壳相)与江南地层区(笔石相)之过渡带的地层划分对比及与志留系的接触关系。我们在德安夏家铺于过渡带内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西修水地区震旦系南沱组地层、沉积相的研究,识别出5种沉积相类型:碎屑流沉积相、滑塌沉积相、冰筏海洋沉积相、陆架砂泥互层相和陆架泥岩相,重力流沉积分布在该组下部。确定其主要为一套叠加在陆架、陆坡背景沉积之上的冰成岩系。按演化自下而上可分为:先驱冰期、间冰期、主冰期及余冰期几个阶段,与邻区能很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17.
塔中地良奥陶系地层格架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中部地区奥陶系大致以Ⅰ号断裂为界分东北和西南两个地层分区,自下而上分白云岩段、灰岩段、泥质灰岩段、泥岩夹灰岩段、泥岩夹砂岩段、砂砾岩段、泥岩夹砂岩段、泥岩灰岩互层段和砂岩段等9个岩性段。早奥陶世,塔中地区以碳酸盐岩台地相为主,自西向东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和深水斜坡相。中——晚奥陶世,塔中地区西部以混积陆架相为主,东部以深水斜坡相为主。中—晚奥陶世,塔中东部及塔东地区在构造上具弧后前陆盆地性质。中—上奥陶统地层完整地记录了该盆地从形成发展到消亡的过程,即早期为深水斜坡相复理石活动沉积,晚期演化为浅海陆架相稳定沉积。  相似文献   

18.
赣东北石溪组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从赣东北石溪组及其有关地层的沉积特征分析,弋阳北部原石溪组下段为湖泊相沉积、上段为河流相沉积,赣东北其它地区的石溪组为湖泊相沉积。依据岩性岩相特征,结合石溪组的原意及命名地石溪组的特征,弋阳北部石溪组的上界应下移至原石溪组上段的底界处。依据岩性岩相特征,结合化石组合特征及邻区相当地层的接触关系,石溪组与上覆周家店组在东乡—广丰深断裂带以北地区应属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各类层序界面的识别,以沉积特征、副层序和体系域与结构转换面等层序分析,进行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将湘西北慈利—大庸地区台缘斜坡相区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划分为11个Ⅲ级层序,其中上震旦统7个、下寒武统4个,主要是Ⅱ型层序。在区域层序地层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初步讨论了露头层序地层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