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1998,(4):20-21
1 序言 莱钢1#750m~3高炉是在620m~3高炉基础上改造而成。620m~3高炉是1975年建成投产,1994年第2代炉龄结束。工艺装备落后,双钟炉顶、火车上料、人炉碎矿多、煤气净化采用洗涤塔电除尘方式。高炉全部为手动或半自动操作,能耗高。莱钢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年产200万吨钢的发展目标,利用“亚行”贷款,借620m~3高炉大修之际改造成750m~3高炉。并于1995年5月建成投产。在设计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蓝晶石矿采用脱泥-碱性介质浮选-磁选和脱泥-磁选-酸性介质浮选两种工艺流程进行可选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酸性介质浮选的分选效率和选择性较好。该矿采用脱泥-磁选-酸性介质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3.
川藏公路前-龙段Ⅰ#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藏公路前-龙段位于二郎山东坡,天全河上游,全长22.8km。该段河谷深切、地形陡峻、雨量丰沛、灌木丛生,线路沿河流右岸逆流而上。1994年该段公路进行技术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大部分路段裁弯取直,下挖降坡,以直接切坡方式通过岩性破碎、构造复杂的区域。由于破坏了原坡体的稳定性,加之雨季施工,因而相继发生了大柏牛崩塌、严江坪滑坡、门坎山滑坡、鸳鸯崖滑坡、龙胆溪滑坡。1997年雨季,此段又发生了1#、2#及3#滑坡。其中,1#滑坡范围大、危害严重、滑体十分破碎、戎因复杂、极具代表性:文章介绍了前一龙段地质情况及滑坡分布,重点研究Ⅰ#滑坡,对其稳定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该滑坡整治工程非常必要、切实可行的,它已经起到了作用的结论。并指出该滑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了山区道路建设地质选线和滑坡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苏斌 《岩土力学》2004,25(2):147-150
对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尾水2# 洞洞口坍塌的原因作了详细分析,认为除其它因素之外,爆破振动是引起坍方的主要因素,为此,精细地设计了爆破参数,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使隐患得以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尾水2# 洞洞口坍塌的原因作了详细分析,认为除其它因素之外,爆破振动是引起坍方的主要因素,为此,精细地设计了爆破参数,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使隐患得以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集煤矿1#煤开采底板突水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集煤矿1#煤层储量大、煤质好,对其进行开采是稳定和扩大产量、提供优质煤炭资源的保障。开采1#煤层遇到的最主要威胁是下伏太灰承压水突出。文章在分析淮南煤田和新集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新集煤矿太灰岩富水性、底板岩层隔水能力以及构造控水特征等进行初步研究,判断1#煤开采过程中太灰水突出的危险性,分析可能的防治措施,为安全、高效开采1#煤层提供前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在对焦柳线南阳车站南岔区2#和4#两组渡线道岔由9号更换为12号并引起相邻道岔向外平移,且相应地对南阳市二胶化工厂专用线的两个同向曲线进行改造时,以桥梁和桥梁所在的曲线作为不动控制点,相应扭转两组同向曲线的公切线,这为类似同向曲线改造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磷矿属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主要具有胶状泥晶结构和磷质砂屑结构,以条带状构造为主。采用单一反浮选选矿工艺,使用硫酸为抑制剂、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研制的K-02为捕收剂,在常温条件下取得较好的选矿工艺指标。进行了实验室重液浮沉试验。  相似文献   

9.
规划设计要强化弹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和城求正发生变化;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生态建筑,智能建筑正向我们走来。人们应运用弹性思维,克服传统思维的局限,在规划设计中适应变化,留有灵活性和可改造性,既能满足当前之需又对以后发展留有空间。  相似文献   

10.
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节理岩体高边坡3DE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区布置有高线、上线和低线三层公路.在高线公路开挖期间,6#山梁上部发生了局部滑塌.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结果显示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主要发育两组节理(陡倾坡外与缓倾坡外),并且6#山梁的变形破坏和发展演化将主要受这两组节理的控制.为了明确6#山梁的变形破坏机制,建立了6#山梁的3DEC模型,开展了6#山梁节理岩体高边坡在静态荷载下的反应以及变形破坏的全过程模拟,得出6#山梁高边坡的变形主要是结构面的剪切滑移造成的,其将会继续沿着节理面发生累进性变形,坡体应力会逐步调整,将有可能沿着1 100m高程左右的潜在剪出口发生整体变形破坏,最后提出了剪出口部位应作重点支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平塑露天矿的露采煤层,即11^#和9^#煤层是上石炭统太原组Ⅱ-Ⅲ层段扇三角洲-泻湖及扇三角洲-潮坪环境的产物。厚4m的11^#煤层形成于扇三角洲-潮坪环境中,厚15m的9^#煤层形成了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北西部)以及覆水较深的泻湖(中南部)环境中。  相似文献   

12.
赵海山 《云南地质》2011,30(1):61-63,21
结合北金大道5#、6#路与20m规划路间高填方路基的工程实例,分析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过程及各个参数的取值,对CFG桩复合地基的一些设计和施工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介绍苏州粤海商业广场3^#、3^#基坑支护工程,从方案选择设计到实施的过程。阐述基坑支护应是多方法,多手段的综合应用,强调施工方案相对于设计方案应紧扣现场诸条件,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做到合理与经济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积累和吸收本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特点和成熟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首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形成体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地质、地震、形变、地应力测量等方面对三峡库首区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并用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认为三峡库首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属于纯剪切变形体制,即:在来自西部NE-SW方向主压应力挤压的基础上,同时叠加有因江汉-洞庭盆地拉张而引起的NWW-SEE向主张应力的作用,这两种力源近于直交,可以分别作为研究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σ1)和主张应力(σ3).   相似文献   

15.
社会老龄化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是我国目前城市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笔者就在城市建设中为什么应重视无障碍设计和如何进行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与健康公民一样的平等权利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对别人的依赖,满足他们自立、自尊的心理要求,达到共享社会进步成果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焦家金矿是一座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老矿山,随着采矿深度和力度的加大,保有资源量已经不足,在黄金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焦家金矿提出了开发利用低品位资源的计划。文章利用成本收益比较法计算出了焦家金矿低品位下限为1.067×10^-6,并估算出了1.00×10^-6~1.50×10^-6范围的资源量为226.38万t(矿石量),金金属量2600.86kg,平均品位1.15×10^-6,可有效地延长矿山服务年限4.5年。  相似文献   

17.
构造应力场控矿原理及控矿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从成矿构造应力场入手,研究了成矿构造应力场控矿的应变能原理及矿液运移原理,认为主应力和(σ12)与主应力差(σ12)决定了应变能的大小和矿液运移势的高低,它们都体现了能量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矿床中经常出现的4种典型构造在不同边界条件下进行了全息光弹模拟实验,发现应变能的分布、成矿流体的运动和集中与构造应力场密切相关,应变能的高梯度区和成矿流体运移势的低值区是成矿的有利构造部位。文中还介绍了一些控矿实例。   相似文献   

18.
地球圈层耦合扭转机制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扭转构造体系不仅是球面现象,而且波及整个地球.本文着重指出地球圈层耦合扭转的机制,揭示该机制对于板块构造的控制规律.赤道面与银道面的交角达62°36′,当银心从北天球移动到南天球时,在公转离心力的驱动下,塑性地幔将向南半球运移而大陆板块则向北半球漂移,从而导致南、北半球的非对称性和两半球的相对扭转.地球的大陆漂移的节律与银河系涡旋周期一致,太阳系内旋转状态相同的行(卫)星与地球同步扭转.  相似文献   

19.
新疆富蕴县柯鲁木特锂-钽-铌矿床228号脉地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泰德  程剑 《矿产与地质》2004,18(5):428-431
通过对柯鲁木特锂-钽-铌矿床228号矿脉的普查,发现该矿脉锂、钽、铌的含量较高,矿脉规模大。为了进一步在该区开展找矿工作,阐述了228号含矿伟晶岩脉的共生结构分带的产出特征、结构带内部特征、稀有元素含量变化及其不同矿化类型等,在总结了228号及其相似的113号、116号含矿伟晶岩脉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伟晶岩的主要形成阶段和矿化阶段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地质环境中生成的,并认为含矿伟晶岩脉的形成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汪卫东 《安徽地质》2007,17(3):210-212
我国县乡桥梁的设计承载能力普遍较低,很少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设计值,即使有的达到了,某些指标又有所下降.所以当重车或地震出现,桥梁的安全性能就受到严重的威胁,导致桥梁因超载而倒塌等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为提高县乡桥梁的抗震能力,不仅要完善设计制度,而且要不断提高设计标准及承载能力.文章分析了桥梁震害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设计建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县乡桥梁减震防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