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贵州独山改造型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学焜 《地质论评》1995,41(1):61-73
独山锑矿田位于独山箱状背核部及其向其南倾没部位。矿床受断裂控制。其中半坡大型锑矿床产于下泥盆统丹林组,以陡倾斜大脉产出;巴年中型锑矿产于中泥盆统独山组,为缓倾斜顺层产出的层状似层状矿体。矿石组成简单,为单一型锑矿床。成矿元素具区域性浓集特征;地层中锑含量比地壳中的高数倍至百余倍;锑来自矿源层。δ34S具海水硫酸盐和生物特点;成矿流体为加热了大气降水;铅模式平均年龄为450.1Ma,为多源铅。矿床成  相似文献   

2.
独山抬升与“巴年式”锑矿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约 《贵州地质》1997,14(2):153-159
贵州独山地区的“巴年式”锑矿属层控沉积-改造型锑矿,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于泥盆统鸡窝寨组下部的“巴年层”中。鸡窝寨组沉积前的独山抬升为“巴年层”形成矿源层作了物质来源和沉积盆地的准备,并与其后的海侵为“巴年式”锑矿的形成提供了金属矿床的矿源,迁移和地球化学障壁等成矿条件,成矿后再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聚集就位。  相似文献   

3.
长城岭锑矿位于湘东地洼列,酃县、汝城地穹的西南侧。矿区地层、断裂均呈北东向展布。锑矿分布受断裂破碎带的控制,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棋梓桥组硅化灰岩中。组成矿体的锑不是来自地层而来自花岗斑岩(石英斑岩)体,这些岩体是隐伏大岩体的岩枝的一部分。锑矿床是典型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4.
干河坝金矿床产于勉略构造带中,赋矿地层为泥盆统三河口组乔子沟浅变质基性火山碎屑岩,矿体受地层及构造共同控制。其中,与区域性大断裂平行的次一级断裂(F3)是岩浆及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断裂带旁侧的次级韧性剪切构造带是金矿体最有利的赋矿部位。构造应力分析表明,成矿前矿区应力以南北向挤压为主,燕山期为主要成矿期,具顺时针方向的剪切应力,导致矿体地表呈雁列式分布,深部向东侧伏。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成县李家沟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家沟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厂坝级变质的碎屑岩加碳酸盐岩建造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地整合产出。矿石具条带磁状构造。地层、岩石、岩相古地理和相变带是主要控矿因素。矿石硫化物富集重硫,铅同位素基本上属较均匀单阶段演经的正常铅。本方石怀围冉方解石的氧、碳同位素值相近。原始成矿溶液为高盐度的氯化物型热卤水。该矿床应属地下水 水喷益-沉积变质层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
新疆查汗萨拉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查汗萨拉锑矿床位于西南天山中部的萨阿尔明晚古生代沟弧带的西段,它与萨瓦亚尔顿金锑银矿、卡拉脚古牙锑金矿、古勒克达坂卡堤锑金矿等构成查汗萨拉锑金矿带。矿区总体受控于一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带,处于查汗萨拉锑异常区浓集中心域内。矿体产于下泥盆统阿尔腾克斯组含炭碎屑岩中,显示多元素多阶段成矿特征。成矿物质来自于赋矿地层,成矿热液则是由岩浆水和天水组成的混合水,属沉积曲浩犁锑银名余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赣南牛岭矿床是一个花岗岩外带型铀矿床,矿化产于马岭岩体南西外接触带上泥盆统三门滩组砂岩中,北东向再里断裂、野坑山断裂和岩体接触带构造共同构成矿区的构造格架,花岗岩体"超覆"于上泥盆统地层之上。野外调查表明,野坑山断裂走向为NNE-NE,倾角70°~87°,构造面平整,见水平擦痕,构造带由胶结松散的构造角砾岩组成,具有矿后新构造特征。根据牛岭矿床层控成矿特点和野坑山断裂左行平移性质,认为野坑山断裂东盘与西盘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剥蚀程度,是牛岭矿床深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锑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及典型锑矿床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对比中国典型锑矿床控矿因素,从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岩系、控矿构造等方面对该地区锑矿的成矿规律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内蒙古地区锑矿的成因类型可以划分为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火山热液型两种类型;各矿床中含矿岩系多为晚古生代泥盆系至二叠系之间,具有近东西向线性分布的特征;矿(化)体主要受控于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带,成矿作用可能与板块碰撞过程中的俯冲增生造山作用有关;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下的还原条件中形成的暗色细碎屑岩系是赋矿的有利层位;锑矿热液的形成可能与深部偏幔源-幔源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贵州独山锑矿形成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贵州独山锑矿,经过多年的普查勘探工作,已探明为大型锑矿床,矿床外围还有一批矿床和矿化点,随着锑矿资料的不断积累,矿床成因问题日渐为人们所关注,先后提出过:远成低(中)温热液锑矿床,沉积一再造层控矿床及断裂成矿等观点。本文拟从独山锑矿地质特征出发,用成岩后生成矿和深层热卤水成矿的观点探索和分析锑矿的形成机理。由于笔者水平所限,谬误之处难免,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秦岭风太矿田的层控铅锌矿床,主要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之间的硅质岩中,具有稳定的层位。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层的循环热液,成矿方式有同生热液沉积和后生充填交代两种类型,成矿元素具有分带特点,反映出矿床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层位(时控)、古构造背景(裂谷盆地与同生断裂)和古沉积环境(台地边缘洼地)的控制。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确定的矿床勘查标志,对于寻找和预测新的矿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林江  满昆良 《云南地质》1994,13(2):133-138
广南木利锑矿床为—产于下泥盆统坡脚组中段硅质岩中的热水沉积一改造富集而成的层控矿床。受下列因素控制:①大陆边缘裂谷带中由深大断裂(那外-西洋江断裂和富宁断裂)控制的断陷槽为热水沉积作用提供了古构造和古地理条件;②坡脚组中段的热水沉积硅质岩富含锑,是成矿的物质基础,并在局部由沉积。成岩作用成矿;③背斜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矿体主要产于背斜核部虚脱空间;④硅化与矿化关系密切,强硅化作用有利于富矿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对渣滓溪锑矿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矿床赋存于元古代火山—沉积岩系中,赋矿地层具有成矿元素高含量、高离散和双峰态分布特征。成矿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脉成群、成组、带状分布,侧伏延深,属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锑矿床。考虑到湖南锑矿找矿现状,该类型矿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贵州独山锑矿田成矿元素含量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山锑矿田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华南褶皱带接合部位,是我国华南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许多学者对矿田内的典型矿床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成矿物质来源还存在很大争论。本次工作总结了矿田内各类地质体中Sb、Hg和As等成矿元素含量特征,结合区域基底岩石中成矿元素含量的分析资料,探讨了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矿田各地质体均相对富集成矿元素,其中下泥盆统丹林组(D1dn)和中泥盆统独山组宋家桥段(D2d2)石英砂岩、碳酸盐岩具有矿源层意义,但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区域基底岩石。  相似文献   

14.
贵州独山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独山锑矿床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以及矿物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含矿层(中下泥盆统)中成矿元素含量很高,构成了重要的矿源层;硫来自含矿层;有机炭在成矿中起了重要作用;成矿流体中的水应主要为大气降水;铅主要来自泥盆系围岩。因此认为,成矿物质应主要来源于地层,矿床的形成是地下水环流热液强改造成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独山锑矿田位于贵州南部,扬子古陆的西南缘与雪峰山隆起的嵌接部、黔南坳陷东部独山鼻状凸起中。以区内主要构造为对象,分析其区域构造背景、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总结构造控矿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本区找矿潜力。认为区内主干断裂可以分为三级:Ⅰ级构造不仅形成地垒骨架,同时也联合Ⅱ级构造控制了矿田的分布,Ⅲ级构造则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矿田主要锑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晚期陆内造山挤压向板内伸展转换的环境;独山锑矿田具有形成大型矿集区的地质构造条件,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矿区锑矿体均产于楚格扎断裂(F_2)旁侧的次级北西向层间破碎带中,楚格扎断裂(F_2)为导矿构造,北西向次级断层破碎带为主要容矿和储矿构造;上三叠统麦初箐组(T_3m~1)碎屑岩是锑矿体的近矿围岩;该矿床属地层及构造双重控制的热液型脉状锑矿床。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是我国重要的锑矿分布区,近年来先后发现了广南县木利锑矿、开远大庄都比和余米都锑矿床。开远上米者锑矿(点)是近期矿产地质调查中发现的锑矿(点),锑矿体赋存于个旧组下段碳酸盐岩与飞仙关组碎屑岩组成的断裂破碎带中,主要矿体靠近飞仙关组一侧,赋存于泥质粉砂岩与碳酸盐岩的界面上,属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开展矿区地质、物化探找矿工作,在综合研判成矿地质条件基础上圈定了上米者锑矿预测区;该预测区内锑元素异常强度大、浓度分带明显,且与成矿地层、构造条件叠合程度高,值得开展进一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
推覆构造位于东昆仑阿尔格山北麓。卷入推覆构造的地层有中泥盆统砾岩、上石炭统变质碎屑岩和下二叠统灰岩。构成推覆构造的主断裂位于中泥盆统、上石炭统与下二叠统之间,断裂总体呈EWWNW向展布,向南倾斜,倾角40°~50°,局部小于30°,中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依次向北逆冲  相似文献   

19.
陕西马鞍桥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鞍桥金矿是南秦岭泥盆系铅锌金(银汞锑)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金矿床。矿床产于上泥盆统桐峪寺组上部浅变质细碎屑岩系,层位稳定。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前沿盆纪基底的地层和岩石,成矿溶液主要为盆地同生水与变质水及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成矿经历了同生沉积、韧性剪切变质变形、矿质活化迁移聚集和构造-热液活动叠加富集的多期成矿过程。综合分析确定,该矿床属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地下  相似文献   

20.
陕西旬阳公馆—青铜沟汞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旬阳公馆—青铜沟汞锑矿床位于南秦岭东部,矿床受赋矿的泥盆纪白云岩地层和发育于其中的断裂的双重控制,矿体呈脉状,矿石主要由辉锑矿、辰砂、石英、方解石组成。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大气水。碳氧同位素显示热液方解石的形成与地层碳酸盐关系密切,并有少量有机碳参与成矿。矿石硫来源于地层中硫化物的分解或硫酸盐的还原作用。锶、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其与成矿物质汞、锑共同来源于下覆基底地层。综合研究表明公馆-青铜沟汞锑矿是一种受断裂控制的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