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天 《四川地震》1996,(4):62-70
由炉霍,道孕,乾宁三条次级断裂左阶斜列组合而成的鲜水河断裂带的北西段。在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中,普遍出现断裂的枢纽运动。在产生的枢纽轴部,是强震发生的最佳地质的构造部位。近代发生的1973年炉霍7.6级地震,1023年炉堆道孕间介促7.3级地震,1893年乾宁7.3级地震,都分别发生在断裂的枢纽轴部,审由于枢纽部易于造成闭锁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1976年盐源—宁蒗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四昌  王绍晋 《地震》1995,(3):275-279
使用地震活动图象和震源机制资料的构造分析方法,研究盐源-宁蒗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结果认为:6.7级地震破裂面是北北东向左旋走滑断层,5.6级6.4级地震破裂面是两条北西西向右旋走滑断层,构成以北北东向断为主干的共轭破裂组合,该序列受弥渡-木里地壳深部活动断裂带控制。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常德1631年地震事件的史料鉴别,尤其是江陵为典型七度震害这一事实,运用震声传播方向和地光物理场以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拟合推断此地震事件的序列主要由安乡北63/4级地震、常德北太阳山7级地震、澧县6级地震、大庸6级地震和澧县-安乡61/2级地震组成,相应的地震地质背景是江汉-洞庭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剩余形变呈四象限分布。若考虑地震-构造相关分布为“Z”字型,则该地震事件的主控构造-太阳山断裂带  相似文献   

4.
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为详细地研究了郯庐断裂带及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其主要结果为:1、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由四个地震活动区段组成,该带活动的主体区段是那城─—渤海─—海城.2、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是形成邦城─—海城区段中强地震活动的主要原因.3、郯庐断裂带中北段(邦城─—海城)M≥6.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迁移规律.4、郯庐断裂带近代小震活动表现出南段随机性,中段呈线性,北段具有密集区带性等特点。5、郯庐断裂带震源深度表现出南、北段浅,中段深,且散度大的特点。6、郯庐断裂带Q值分布表明,沂沭带介质强度的完整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李凡德 《内陆地震》1994,8(3):241-246
根据地形、地貌、地震地质特征以及地震活动情况研究了准噶尔西界山带的地震活动性。认为1990年6月14日原苏联斋桑7.3级地震和同年8月3日6.8级地震应属准噶尔西界山带地震。显然,准噶尔西界山带范围内的地震烈度区划(1990)应该调整。  相似文献   

6.
成都平原最大可能地震能力估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成都平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紧靠龙门山推覆构造带。近代地壳运动,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水平应介于青藏高原活动构造区和四川盆地弱活动构造区的过渡地带。本文从构造类比角度对成都平原的最大可能地震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最大可能地震能力高于该区的地震史载水平。其中,蒲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可达6±0.5级,大邑-彭县-绵竹隐伏断裂可达5.6级左右。  相似文献   

7.
聊考断裂带大震活动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方面分析了聊考断裂带的构造活动背景条件、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性特征。利用地震活动性分析、讨论了该区地震活动趋势、并计算得出聊考断裂带7.0级地震的复发周期为9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8.
李建华 《地震地质》1996,18(3):258-258
利用卫星图像的断层活动信息对包头6.4级地震进行中长期预测李建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笔者利用卫星图像显示的断层长度活动度数值划分华北地区的潜在震源区,于1995年曾预测中心位置为40.7°N,109.7°E,可能发生6.9级左右  相似文献   

9.
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6.9级地震震源破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国英 《地震》1997,17(3):290-296
通过对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6.9级地震余震分布特征的研究,分析了这次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并结合柯坪断裂带的构造运动、区域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以及1972年以来该带的另外3次6级地震的余震分布方向。探讨了柯坪断裂带附近地区不同构造部位震源破裂扩展方向与强震活动的迁移方向。结果表明,本次地震震源破坏为明显的单侧破裂;震源断错以逆断层为主,区内主要受NW向压应力。不同地段强震震源破裂扩展具有明显的区  相似文献   

10.
龙泉山活动断裂带及其潜在地震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测龄样品的断代分析、地壳形变测量以及沿断裂带的地震活动等对龙泉山断裂带的活动性进行了讨论。并根据断层的几何结构分段特征,运用活断层长度与地震震级的关系,探讨了该断裂带的潜在地震能力。结果表明,龙泉山断裂带属一条中、晚更新世有活动的断裂带。有历史地震史料记载以来,发生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67年仁寿大林场5.5级地震,近代地震活动主要以中、小地震活动为主,因此该断裂带属一条中强活动断裂带。从地震活动看,断裂带中南段的活动强度相对北段要大;西坡断裂的活动强度又大于东坡断裂,且西坡断裂具有较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该断裂带上未来可能发生地需的最大震级为5.5±0.5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