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鹏东山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东面,大亚湾西北岸边,背山临海。这里有座龙头石山,又名鹫峰,山势逶迤起伏,海拔100多米,山脊无树木,长年不生草,光秃发亮,形态酷似巨龙,龙身长约800多米,南北而卧,昂首大亚湾。龙头是一座花岗岩石群,叫做“龙头石”。相传,古时有只巨形大鹏鸟降落此石造化,因而此石叫“鹫峰”。东山寺就建在“鹫峰”南侧山腰,大鹏城也由大鹏鸟的降落而获此美称。  相似文献   

2.
江南古刹寒山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西南约3公里处的古运河畔,为古城游览胜地之一。 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枫桥寺记》又称枫桥寺。唐贞观年间改称寒山寺,因高僧寒山,拾得由天台来此住持故名。在嘉■年间也曾名普明禅院。寒山寺位于古运河畔(这里古为铁铃关),地处水陆要冲,以不靠山自以为高的地理位置和古朴的殿院风貌为胜。历代诗人均有题咏。明代人张继在夜泊枫桥后写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唐以后这千古名诗广泛流传而脍炙人口,寒山寺因此盛名于中外。 这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六朝时期的…  相似文献   

3.
普陀山纪行     
普陀山是越东近海灵秀之地,同时又是我国佛教文化的圣地,素有“海天佛国”的美誉。家母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对普陀山心驰神往五十余年。为实现老人的梦想,我们终于在暮春时节游览了这座佛教名山。 抵达目的地的当天,适逢一场大雨。雨后的普陀山,草色晴翠,林泉幽咽,沲云彩霓,虚无缥缈,胜似人间仙境。 据传说,普陀山是南海观世音菩萨修炼成佛的地方,这里的景点如梵音洞、法雨寺、大乘庵和紫竹林等和观音都有联系。比如在紫竹林路上每隔三步就可以看到花姿各异、栩栩如生的石刻莲花,就是观音修行打坐的用具。莲花在中国古代文人…  相似文献   

4.
阿帕克霍加墓坐落在喀什市区东北部 5公里处的乃则尔巴格乡艾孜热特村。该墓始建于公元 1640年,是今新疆境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伊斯兰教“霍加” (即所谓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圣人的后裔 )之陵墓。因墓主为伊斯兰教依善宗在喀什的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而得名。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此墓还葬有清朝乾隆皇帝的“香妃”,因此在新疆的汉族群众中又称其为“香妃墓”。 阿帕克霍加墓是一个具有维吾尔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古建筑群,占地约 30亩。陵园正门朝南,进门后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庭园,由门楼和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  相似文献   

5.
位于广东北部韶关附近的南华寺,是中国著名的佛寺之一,被誉为“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南华寺在佛门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与禅宗六祖惠能密切相关的。南华寺建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三年(公元五○四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九十多年的历史,原称韶州曹溪宝林寺,后来唐中宗李显改名为“中兴寺”。到了北宋初年,宋太祖越匡胤又改名为“南华禅寺”,此名后来历代相传,沿用至今。六祖惠能与南华寺的关系非常密切,惠能俗姓卢,唐代新州(今广东新兴)人,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六三八年)生,三岁丧父,长大后以砍柴为生供养母亲。…  相似文献   

6.
在京城,报国寺建得不是最早,规模不是最大,而在当年,却是城南一带颇有影响的大寺。几百年的更替,这里有初一、十五、二十五的庙市,有过书市,还有过花市。寺庙的名字有讲究,绝非随意而为。大凡叫报国、护国、崇国一类带有“国”字的寺庙,创建之始.都会含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为个人而建,更会慎重命名。而报国寺之名,就有些反常。这是为什么人物建的寺?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7,(4):47-48
数以万亿计的英镑、欧元、美元和日元在这里汇集、转移,不同国籍的金融人才向这里涌来、立足。伦敦,这个名列美国纽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近年来表现抢眼,大有挑战纽约坐上“头把交椅”的势头。虽然常住人口不足1万,面积仅1平方英里(约合2.6平方公里),但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大区中心的伦敦城却是全球金融要地。人们习惯地称它为“伦敦金融城”。  相似文献   

8.
播放台湾风光、物产等视频和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教师同步解说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由此导入新课:同学们,台湾省在我国的东南部,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炎黄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农耕,建设家园。台湾省由台湾岛及其附近岛屿组成。台湾岛风景秀丽,有险峻的阿里山,迷人的日月潭等自然景观,有妈祖、孔庙、故宫等人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台湾岛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是祖国的水果之乡;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省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六章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相似文献   

9.
赵华阳 《中国地名》2014,(12):77-77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故称“陇中”,东接天水,西靠兰州,北邻白银,南连陇南,并与甘南、临夏接壤,具有承东启西,南连北展的区位优势。大陆性气候明显。定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所经之地。现在是东西大通道的必经之地,陇海铁路和310、312、316、212等国道贯通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定西人文景观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莲峰山等享誉国内外;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齐家、寺洼等文化遗址,战国秦长城遗址,以及海内外李氏同胞寻根敬祖的陇西“李氏章”和通渭温泉等。  相似文献   

10.
初春三月,正是春游时节。我约几位朋友一起游览了被誉为“江北第一洞”的蟠龙山龙洞。蟠龙山龙洞,原名“东龙洞佛隐寺”。应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蟠龙村东南1.5公里,群山环抱、林木葱茏、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的蟠龙山山腰处。因山形似蟠龙而故名。从山底部起到洞口止,须攀登365个弯弯曲曲的石阶,洞口坐北朝南,呈拱形券门,上方刻有“龙洞熏风”四个字,为康熙十四年五月胡古子所题。关于“龙洞熏风”的由来,据介绍,该龙洞由距会5亿年左右的奥陶系石炭岂经水长期溶蚀而成,洞深约3000余米,洞内有钟乳石、石笋、石幔、石瀑布构…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1994,(3):47-48
象鼻子域——喀士穆 喀土穆是“火炉国”苏丹的首都。在十二世纪初,一批马哈斯人越过沙漠迁徒到这里,在这里定居下来。他们把这个地方起名为“格尔托姆”,意为“河水和泉水的交汇处”.十五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大批南移,格尔托姆成了变通要道和贸易集市,  相似文献   

12.
吴照 《地理教学》2005,(10):19-20
上课伊始,大屏幕投影下图所示漫画,请学生给漫画命名,学生七嘴八舌说出各种名称,待有学生说出近似于“苦难的母亲”的命名后,马上设问“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母亲为什么苦难?”,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习,力争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闽南漳浦县盛产绿豆,乡民心灵手巧,捏馅做饼蒸糕极为可口。其中名点“翰林糕”在海内外市场供不应求,许多海内外乡亲回大陆探亲都忘不了捎带这种糕点回去做为酬谢亲朋的礼品。 “翰林糕”产于漳浦县的旧镇镇,原名叫“自然发”绿豆糕。相传清代雍正年间,这里有个叫张先跻的人,字愧日,庚戍年进士,钦赐翰林院庶吉士,登第逾年,荣归故里,乡人称他为“张翰林”。张先跻德性温和,平易近人,家中士贾工商渔樵常常满座。他待客之物,就是自己配制的“自然发”绿豆糕。这茶点是以绿豆粉为主,配以饴糖、鸡蛋、沙糖、秫米粉等为佐,和香油…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其实,这里所说的最高技巧就是教师要善于“点化”旧知,从而启发学生对旧知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5.
奉国寺始建成于了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据寺内老僧讲,光绪八年修正殿时,从梁上坠下一根丈余长的“八门尺”上书“辽开泰九年正月十四日起工”。诗曰:“借问老僧何代寺?有辽开泰九年中”。  相似文献   

16.
郴州史称五岭明珠。“郴”古写为“林邑”、它由“林”“邑”二字合成,意为“林中之城”。地处珠江、赣江和湘江上游,五岭山脉北麓,毗邻广东、江西。山川之秀甲湖南,历代视为战略要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常绿。  相似文献   

17.
距河北省玉田县城东20公里处,有一座清代所建的庙宇——净觉寺。该寺占地100亩,规模宏伟壮观、工艺精巧,独具风格,现为河北省重点古迹保护单位。 这座古刹,最初取佛教净业悟真空而得名。据乾隆年间《重修碑记》载:“惟兹净觉寺,僧众师祖居于此,传始于唐,阅乎五代炎宋,历元明而底于今。”可知其历史久远,  相似文献   

18.
余若 《地理教学》1994,(4):41-41
苏格兰是国际电子工业的主要发展中心之一,生产的个人电脑产量占欧洲市场的35%,世界的10%。世界十大顶尖电脑公司有7家在这里设厂。苏格兰的半导体制造、电讯工业具有“弹性调整”与“灵活应变”的特性,使电子工业发展快速而稳健,有90%的电子产品销往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19.
国家考试历来被社会视为衡量学科地位的“试金石”。初中在我们这里自实行地理会考制度并计入升学成绩后,学生、家长及班主任教师等普遍较重视,地理教学质量有相当大的提高,初中毕业生化素质也得到同步提高。我国地广人多,是个社会主义大国,发展经济不能走依赖他国资源之路,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旅游景观的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地处中原,气候资源的南北过渡性,地质构造的地域差异性,地貌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孕育了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景观时代蝉联,既有峰、石、谷、洞、瀑、溪、泉、林等大自然天斧神工的绝妙佳作,也有窟、寺、塔、陵、亭、台、楼、阁等后人巧夺天工的历史陈迹。旅游景观分布以“两山”为依托,以“两河”为纽带。这些景观既有体现自然美的韵律美、新奇美和意蕴美,又有体现人文美的艺术美和社会美、自然美、人文美的彼此交织,完美结合,便赢得了河南省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