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地槽区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域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和古亚洲构造域中亚-蒙古地槽区的天山-兴安地槽的东段.从地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南部太古宙或中元古宙处于地槽阶段,从晚元古宙起开始转化为准地台阶段;北部从寒武纪开始发展为地槽,到早迭世末逐渐隆起上升为陆,经过晚二迭世一早三迭世过渡阶段,于早三迭世末发生褶皱造山运动,结束了北部地槽发育的生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面积约187400平方公里。根据自然地理状况可以分为两部分,西部以松辽平原为主,约占60000平方公里,东部以张广才岭、长白山区为主,约占127400平方公里。吉林省的地质构造,横跨两个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南部为中朝准地台的辽东地块;北部为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的吉林加里东褶皱系、华力西褶皱系。在矿产方面,吉林省位于东西向展布的中朝准地台北部边缘成矿带、天山——兴安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东部山区的北部地区,隶属天山一兴安地槽褶皱区。长期以来认为二迭纪末的华力西晚期构造运动是这一地区地槽全部活动的结束期,未曾有过争议与讨论。近年,我们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构造地质基础实际资料表明,本区二迭纪末的华力西晚期运动并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大地构造位置横跨中朝准地台和天山一兴安地槽区两大构造单元。南部台区从青白口纪到二叠纪末处于地台发育早期稳定阶段,而北部地槽区从寒武纪到早二叠世末则经历了地槽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时期。早二叠世末,由于北部槽区大面积升起,大规模海浸业已结束,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横跨中朝准地台北缘及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东部的两个性质不同的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分界线是辉发河——古洞河深大断裂带。中朝准地台在吉林南部出现,其二级构造是吉南台隆(简称南部台区),基底由太古界和元古界变质岩组成。地台上的古生界沉积盖层组成具有四级构造特征的柳河样子哨地堑及浑江上游断陷区等。辉发河——古洞河深大断裂带北侧地槽褶皱区(简称北部槽区)发育的二级构造有由南向北出现的吉林加里东褶皱系及华力西褶皱系。前者为中下古生界岩层组成,后者为上古生  相似文献   

6.
天山运动特征及区域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汲清(1959)认为,在天山蒙古地槽褶皱系中,华力西运动是主要造山运动,有三期:早期在晚泥盆世末、早石炭世初;中期在中、晚石炭世之间,又称为天山运动;晚期在二叠纪末至早三叠纪初.胡冰等人(1976)提议用天山旋迴取代华力西旋迴,并认为它是从早、中泥盆世,到晚二叠世、三叠纪之间的运动,共包括九个褶皱幕.尹赞勋(1978)认为天山旋迴是从中、晚泥盆世到二叠、三叠纪之间的运动,共包括八个褶皱幕.胡冰、张良臣(1978)、罗发祚(1979)等人,根据天山是我国典型的华力西地槽褶皱系,并可见九个褶皱幕,再次建议将华力西运动命名为“天山运动”之后,曾亚参等(1983)认为天山运动可分八幕,并积极赞同以天山旋迴取代华力西旋迴.笔者于1982—1983年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00万地质图”编图工作,有机会进一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地处古亚洲构造域和中朝准地台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其构造位置在中国东北占有重要地位。从地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吉林南部从太古宙到中元古代处于地槽阶段,从晚元古代开始转化为准地台阶段;吉林北部从寒武纪开始发展成为地槽,到早二叠世逐渐隆起上升为陆,经过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过渡阶段,于早三叠世末发生褶皱造山运动,自晚三叠世开始,与南部准地台一同进入滨太平洋大陆活化阶段。这一总的地质构造背景导  相似文献   

8.
一、北祁连地质构造概论位于中朝准地台西南部的北祁连山,是一较为典型的优地槽褶皱带。它北邻陆棚海型冒地槽——走廊过渡带,与阿拉善台隆相望;南侧是祁连中间隆起带;西北隅衔塔里木地台;东南与秦岭褶皱系毗邻(图1)。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与走廊过渡带、祁连中间隆起带,南祁连褶皱带,共同构成祁连褶皱系。北祁连地槽演化从中寒武世开始,经历晚寒武世、奥陶纪和志留纪地槽发展阶段,沉积厚达2万余米,于志留纪末褶皱成陆,结束地槽期。地槽内有多期蛇绿岩侵位和蛇绿混杂岩  相似文献   

9.
秦岭地区(北纬32℃—35℃)横亘我国中部,地处中朝准地台、扬子准地台两个相对稳定的地质单元之间,为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形成了我国南、北气候的天然分界。这里所谓扬子准地台应包括摩天岭台隆、若尔盖中间地块,后两者是从前者边缘分离出来的。秦岭地区古褶皱形态即是其本身构造运动的产物,又反映了中朝准地台、扬子准地台两者的相对运动。因此对南秦岭冒地槽褶皱带(以下简称秦岭南带)晚加里东构造运动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其运动性质、波及范围、形态特征及对其褶皱后古地形地貌的  相似文献   

10.
西南天山构造地层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高俊  肖序常 《地层学杂志》1995,19(2):122-128
西南天山造山带可划分为伊犁中天山、中天山南缘、南天山和塔里木4个构造地层区。伊犁中天山区出露早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及晚期地台型稳定盖层。中天山南缘区产出一套早古生代变质俯冲杂岩。南天山区早古生代为陆坡、陆棚相被动陆缘沉积,晚古生代发育洋壳建造。塔里木区北部出露中晚元古代“优地槽建造”的变质结晶基底和早震旦世后稳定盖层。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沉积建造特征及大地构造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是欧亚大陆壳的南缘。作者主要依据沉积建造特征及其演化、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属性,并结合岩浆活动等重要标志,认为海南岛经历了地槽、地台、地洼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以岛南九所—陵水深断裂为界,岛中岛北现阶段属东南地洼区,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为地槽区,晚古生代为地台区;深断裂以南为南海地洼区,前寒武纪时为地槽区,古生代演化为地台区。全岛早三叠世末同时进入地洼发展阶段。岛西石碌铁矿和近年发现的戈枕金矿成矿带皆位于前寒武纪地槽构造层内,皆受地洼构造叠加改造影响,皆属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东部北处中亚蒙古地槽的东南缘,南属中朝准地台的北缘,南、北两区经历了不同的地史演化及生物变迁。华力西末期中亚蒙古地槽区褶皱回返,与南部地台区连成一体,构成亚洲古陆的雏型。此后,进入了印支旋回、燕山旋回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新的盖层。本文专门讨论燕山运动所形成的盖层—即燕山运动期次的划分,各期盆地形成与发展以及生物组合特征。笔者近年来对吉林省主要盆地进行了实地考查,根据全省三十  相似文献   

13.
内蒙地轴为中朝准地台的二级构造单元,其南北均以大断裂分别与内蒙华力西晚期地槽褶皱带和鄂尔多斯拗陷为界,地理位置西起内蒙乌拉特中旗海流图,东至集(宁)二(连)铁路线,东西长400公里,北起白云鄂博(约42°),南到北(京)包(头)兰(州)铁路线,南北宽120公里,展布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图1)。  相似文献   

14.
甘肃北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北山金矿位于天山褶皱系北山褶皱带,该带分为华力西红石山地向斜褶皱带(北带)、加里东马鬃山地背斜褶皱带(中带)和华力西红柳园—音凹峡地向斜褶皱带(南带)。金矿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褶皱带内。成矿母岩为华力西中、晚期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金矿对地层的选择性十分明显,首先为晚古生代的中—酸性火山岩,次为早古生代的深变质岩。金矿床(点)绝大多数属中—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型,产于华力西中、晚期酸性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矿石类型以黄铁矿—石英脉型为主,伴生矿物有黄铁矿、含铜黄铁矿、孔雀石、铅族矿物及毒砂。围岩蚀变为硅化、褐铁矿化、云英岩化、碳酸盐化、泥化、绢云母化及绿泥石化。文中还对金矿控矿因素作了分析,认为在北山地区找金是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15.
四川的地层发育齐全,从上太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全省具双层结构特点的前震旦系基底。在晚震旦世一三叠纪,四川东、西部地区地质发展迥然不同,东部地区进入地台发展阶段。而西部仍处于地槽活动状态。变质岩主要分布在西部及东部的西边缘。东部仅有前震旦系变质,而西部三叠系以下地层均已变质。晋宁、印支、喜马拉雅运动是四川重要的构造运动。全省可分为四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杨子准地台、松潘—甘孜褶皱系、三江褶皱系和秦岭褶皱系。杨子准地台自震旦纪开始进入地台发展阶段,松潘—甘孜褶皱系与三江褶皱系经历两次地槽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地台区的海进、海退 ,分别与相邻地槽区的造盆和造山运动伴生这一普遍现象 ,主要是在重力均衡作用下 ,上地幔流变层 (软流层 ,异常地幔 )物质侧向迁移所致。地槽区造盆运动 ,造成该区地壳减薄 ,从而在重力均衡作用下 ,相邻地台区的上地幔流变层物质便向该区顺层流入 ,促使其上地幔隆起。地台区上地幔流变层物质大量他流 ,势必引起地壳沉降 ,产生海进。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整体沉降 ,形成了中国重要的石炭二叠纪聚煤区 ,便与其南北两侧秦岭和中亚蒙古地槽区在该时期的造盆运动有关。地槽区的造山运动 ,造成该区地壳加厚 ,从而在重力均衡作用下 ,该区隆起的上地幔流变层物质 ,又流回相邻地台区 ,促使地台区地壳抬升 ,产生海退。华北地台区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抬升剥蚀和从早二叠世晚期起转入陆相沉积发展阶段 ,便分别与南北两侧的秦岭和中亚蒙古地槽区于加里东早期和华力西晚期的造山运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山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天山花岗岩类具明显的时空分带特征,以古生代最为明显.它们可分为:1.中天山南缘中加里东期花岗岩带:2.中天山北缘晚加里东期花岗岩带;3.中天山南缘早华力西期花岗岩带;4.中天山北缘中华力西期花岗岩带;5.马宗山南缘晚华力西期花岗岩带;6.南天山南坡晚华力西期花岗岩带.在时空上,花岗岩类在中天山陆壳南、北缘呈交替分布的格局,显示出与天山陆壳南、北张合呼应、交替演化的和谐一致关系.中天山花岗岩类是几个地槽主旋回的产物.天山花岗岩带与蛇绿岩带成“对”分布,沿“中天山南缘深断裂”,及“中国天山主干断裂”两侧延伸,二者互相平行.天山花岗岩类是多成因的.分为洋壳重熔型、陆壳重熔型及洋壳陆壳混合重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8.
地台区的海进,海退,分别与相邻地槽区的造盆和造山运动伴生这一普遍现象,主要是在重力均衡作用下,上地幔流变层(软流层,异常地幔)物质侧向迁移所致,地槽区造盆运动,该区地壳减薄,从而在重力均衡作用下,相邻地台区的上地幔流变层物质便向该区顺层主,促使其上地幔隆起,地台区上地幔流变层物质大量他流,势必引起地壳沉降,产生海进,华冱地台中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整体沉降,形成了中国重要的石炭-二叠纪聚煤区,便成该区地壳加厚,从而在重力均衡作用下,该区隆起的上地幔流变层物质,又流加相邻地台区,促使地台区地壳抬生,产生海退。华北地台区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抬升肃蚀和从早二叠世晚期起转入陆相沉积发展阶段,便分别与南北两侧的秦岭和中亚-蒙石地槽区于加里东早期和华力西晚期的造山运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处扬子准地台西侧与松潘—甘孜褶皱系东侧的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成矿地质背景对形成铅锌等多金属矿产十分有利。 东部地台区,晋宁—澄江运动结束了早期地槽历史之后,在古老基底之上从晚震旦世直至中三叠世,连续沉积发育着厚达8000米以上的碳酸盐岩—碎屑岩盖层,进入较稳定的地台发展时期,铅锌矿赋存于各地层层位中,绝大多数为层控型矿床。西部地槽区,印支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五年,黄汲清教授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中,把吉林省北部地槽区划为古亚洲构造域天山——兴安地槽区的吉黑褶皱系和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然而,从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区域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地质资料。笔者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任纪舜、姜春发同志的具体指导下,于1981-1984年对吉林省及其邻区前人积累的区域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吉林省北部地槽区是以递进式转化的华力西地槽(早) 印支褶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