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原地区TM影像为实验数据,利用遥感分类软件通过最大似然法作为平行六面体判别规则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并通过遥感影像地图代数和拓扑运算,完成了土地动态监测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遥感影像为代表的栅格数据分辨率越来越高,遥感影像处理呈现出数据量大、复杂度高的特点。近年来,通用GPU的运算性能不断提高为加速密集运算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采用GPU并行技术进行遥感影像处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基于GPU并行计算的巨幅遥感影像坐标转换方法,实践证明,相比于传统的转换方法基于GPU的算法有较为明显的提速。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适合航空影像区域分割的水平集运算策略,将原始影像首先进行格网分类,对分类后的海岸线格网进行水平集运算提取精确海岛(礁)边缘,并采用多核编程策略提高运算效率。实验表明该方案效果理想,能够正确提取海岛(礁)区域。  相似文献   

4.
对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论述,如区域网平差、正射纠正、影像融合、波段提取与组合、波段运算、匀光匀色、影像镶嵌等,并根据生产中的技术经验,对一些生产方法进行了分析,为正射影像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烁  王慧  耿则勋  于翔舟  卢兰鑫 《测绘学报》2018,47(12):1621-1629
针对遥感影像内部亮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范数约束的亮度不均变分校正方法。首先分析了单范数变分Retinex方法的不足,根据反射影像和光照影像的特性构造新的变分模型,利用L1范数约束反射影像的纹理和细节信息,利用L2范数约束光照影像的光滑性。为了提高运算效率,采用分裂Bregman方法将变分模型的求解转换为3个子问题交替迭代计算。再对分离出的光照影像进行Gamma校正,取其均值与反射影像进行乘积运算,最后对重建影像进行对比度拉伸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切实可行,与单范数约束的变分Retinex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可以更好地消除亮度不均匀现象和保持影像的纹理和细节信息,同时具有更高的运算效率,速度提高7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人机拍摄的影像偏角大、投影差明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影像分割与匹配特征的无人机影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匹配的特征点和分割的单元,以配准误差为缓冲半径进行相关运算,并提出了双向互相关方法来抑制影像分割不一致对变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无人机影像变化检测的精度,对无人机影像由于大倾角所带来的配准误差问题有较好的容忍度,并削弱了无人机影像的投影差对于变化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形态学测地重建与开闭重建运算,提出基于微分形态学断面的影像分割方法。首先生成原始影像的微分形态学断面影像,然后比较得到像点的微分断面特征,最后以微分断面特征为基础实现影像分割。以IKONOS卫星影像为例,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割噪声严重、反差较低的遥感影像,同时在保持物体的形状、大小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MPI的海量遥感影像并行处理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处理海量遥感影像数据,是解决遥感产品生产系统的大规模复杂应用的关键。针对目前通用的顺序处理已不能满足海量数据运算要求的问题,基于MPI并行处理开发环境,采用分级、分块的金字塔技术来对遥感影像数据做预处理,进而进行海量遥感影像切片、分块计算、并行处理和影像合成,有效地提高了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运算速度,为海量遥感影像并行处理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汤耶磊  刘荣  王鸿燕 《北京测绘》2018,32(5):499-503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变换影像融合过程中变量降维信息损失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通滤波的主成分分析(PCA)变换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高分辨率影像在高通滤波模块上进行卷积运算,然后将滤波过后的影像与主成分变换后的第一主分量进行直方图匹配和加权平均运算;最后用直方图匹配过的高分辨率影像代替第一主分量与其他分量经K-L逆变换得到融合结果。选取北京二号卫星影像进行试验,通过将PCA变换和HPF融合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很好地提高了影像的空间细节信息与光谱保持能力,实验结果将为后续高分系列卫星影像处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松  张一鸣  龚辉 《测绘工程》2007,16(4):33-36,40
介绍形态学测地重建与开闭重建运算,提出基于微分形态学断面的影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生成原始影像的微分形态学断面影像,然后通过比较得到像点的最大微分断面值以及相对应的特征结构元素,最后以特征结构元素为层次,逐层分割影像。以IKONOS卫星影像为例,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影像的分割,在分割较低反差的影像部分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黄文骞 《测绘工程》1997,6(4):21-24
着重讨论地图模式信息的数据库管理,采用C++语言开发了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主要操作函数,可视化问题和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2.
杨树文  刘涛  冯光胜  谢飞 《测绘科学》2013,38(3):166-168
本文在分析冲积扇与其他地物光谱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针对Landsat ETM+影像中红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的比值能够增大冲积扇与其他地物间差异的特征及地形阴影在蓝绿光波段亮度值降低速率差异较大的特征,基于比值运算、差值运算,构建了冲积扇指数;并利用该模型阈值自动选取算法将冲积扇信息从其他地物及阴影中分离出来,然后根据数学形态学膨胀滤波算法进行空洞填充。经过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自动地提取华南山区的冲积扇信息。  相似文献   

13.
坡体是自然地形实体的基本组成单元,利用综合性坡体因子分析和挖掘地形隐含信息,有助于区域地形地貌分析及规划利用。本文针对当前坡体综合表达因子(LS)未顾及坡宽因子的缺陷,采用归一化几何运算法将坡长(L)、坡度(S)、坡宽(W)进行融合,获取了一种新的坡体融合因子LSW。以DEM为数据源、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局部范围为典型研究区,在提取L、S、W及LS因子的基础上,分别以L×S×W、L+S+W、LS×W及LS+W共4种方式进行融合试验。结果表明,L+S+W融合方式获取的坡体LSW因子标准差矩阵均值最小,为0.234 4,有效平衡了各单地形因子对融合坡体因子LSW的贡献度,信息熵值计算分析也实证了L+S+W融合方式具有最优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市级测绘部门在多年的外业测量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像控点数据.由于早期像控点数据以文件方式管理,点之记录入时未统一标准,因此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像控点精细管理.本文针对像控点管理工作,基于ArcGIS Web AppBuilder框架,以ArcGIS Enterprise为后台,采用ArcGIS ...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ASP.NET技术为核心,结合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Visual C#语言,开发和构建了基于Web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课程,实现了GIS专业知识与网站的融合;同时在外观设计上,系统运用DIV+CSS进行布局,并注重界面的友好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系统的实现对B/S结构系统的开发及如何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应用于网络课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互联网+地质工作”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地矿部门积极推进智慧地矿工程建设。地质大数据已在城市地质、海洋地质、农业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了地矿业务系统的开发、全业务网上运行和监管提供统一的基础技术平台和运行环境,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与地矿信息共享,亟须构建基于地质大数据的智慧地矿业务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传统地籍是基于某一时刻的土地二维剖分,不支持立体产权管理和时空权属查询,需要探索四维(三维空间+时间)地籍。四维宗地是四维地籍的登记客体,是宗地在四维空间的扩展,其创建、分割、合并与注销等操作是四维地籍最常用、最基本的功能。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地籍管理需求,分析时态产权特征,用UML建模四维宗地数据模型和基于拓扑数据模型的四维宗地操作算法。研究内容包括:①提出四维宗地数据模型;②提出基于"拉伸"的四维宗地创建算法以及基于分段时间的共享拓扑基元处理方法;③提出四维宗地的分割、合并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四维宗地的构建为追踪产权的时空变化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技术支持,也使得地籍管理向四维地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
在同步协同GIS中,GIS图形显示的同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GIS图形操作的特点,分析和研究用XML对GIS图形操作进行描述;研究GIS图形操作封装的基本原理,实现GIS图形操作的封装;根据GIS图形操作封装的结构研究GIS图形操作解析方法,实现GIS图形操作的解析。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卫星高度角对GP S/GLONAS S/BDS/Galileo(G+R+B+E)融合定位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采用MGEX(Multi-GNSS Experiment)提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经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G+R+B+E组合使得参与定位的有效卫星增多,在不同的卫星高度角下均能保证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线状符号的特征,介绍代数运算在绘制地图线状符号中的应用。利用二元运算,将符号图案和线状要素的轴线作为运算元素,从而使符号的配置过程独立于具体的符号或图形。同一程序几乎能完成所有线状符号的绘制。利用变换作为运算定义的基础,分析了变换在符号配置中的特点,使二元运算的定义简单清晰。最后还根据运算的特点,介绍了解决线状符号在交叉处衔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