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为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范全市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禹州市自3月下旬起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石灰岩矿山企业综合整治行动。这次综合整治行动是在石灰岩矿产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重点对全市石灰岩矿山企业、无矿山建筑石料加工的机组,以及采石企业周边的生产、生态环境等进行全面整治,以进一步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打击乱挖滥采和非法开采行为,加大企业环境和清洁运输整治力度,改善企业周边环境和公路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矿区复绿不只是“覆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矿区土地整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节约土地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在完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基础上,与农业土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工矿废弃地复垦、新农村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等相结合,构建矿区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 近年来我国矿山开采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且土地修复率(本年恢复面积/累计占用破坏面积)有下降趋势.对此,笔者认为应着力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构建矿区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矿山企业在投产以后,由于管理跟不上,经常会让青山满目疮痍,矿区粉尘弥漫,河道清水变浑……矿区道路灰蒙蒙、树木白皑皑,群众戏称"夏日飞雪"。"如今,上述情况在汝阳县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综合整治,全县矿山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基本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该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似文献   

4.
<正>8月2日,巩义市印发了《非煤矿山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专项整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从8月份起至10月底止,全面治理因露天开采、石料加工、运输等环节产生的粉尘污染和乱倒废石矿渣压占破坏植被、污染环境等问题。该《方案》要求,以"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彻底取缔无证矿点及无照石料加工厂;全面关闭严重破坏污染环境或整治不力的矿山企业,生产设施不达标、乱堆乱放废石  相似文献   

5.
正余姚市金属、非金属和能源资源贫乏,建筑石料资源却十分丰富,分布广泛。据统计,1995年底全市共有采石企业380余家,小散乱现象十分严重。根据浙江省和宁波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自1989年开始颁发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并实施专项整治。通过收购、参股、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推进矿山企业重组。截至2015年底,余姚市现有批准合法矿山企业7家,  相似文献   

6.
省厅要闻     
正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赴木里矿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工作指导省国土资源厅抽调6名专家组成木里矿区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工作专家组,于4月19日至23日赴木里矿区进行调查指导。期间,专家组深入9个矿山企业逐一对渣山整治和采坑边坡地质灾害发育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针对各矿山企业存在的问题,专家组对矿山企业负责人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编制的《固始县东升石材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临时治理方案》《固始县辉煌石料有限责任公司桃花坞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临时治理方案》《固始县金山石料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临时治理方案》《固始县陈集镇土楼村双坟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临时治理方案》在郑州通过专家组评审。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虽然国土资源部门对矿山企业规范开采、粉尘防治、恢复治理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矿山企业主的认知不足且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矿山企业不依照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的现象如超边坡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现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规范普通建筑用石料矿山企业的开采行为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资源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国土综合整治是落实自然资源部门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推进国土空间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的重要平台和抓手。近日,湖北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激活配优各类自然资源要素,释放政策红利,助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5):54-55
济南近日,槐荫区国土资源局结合“世界地球日”活动,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对辖区高速公路两侧“三区一线”可视范围内的腊山、香山、卧牛山遗留破损山体和矿山地质环境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摸清辖区山体整治底数,积极创造条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恢复治理。同时,要求矿山企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指导和督促矿山企业认真履行恢复治理责任,做到开采一片,整治一片,恢复一片。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南丹县大厂矿区外来人员增多、井下盗矿活动屡禁不止、矿业秩序混乱等现象有所抬头。为进一步巩固“7·17”事故后的阶段性整治成果,实现大厂矿区长治久安,南丹县委、县政府决定从5月30日起用一个月时间,在大厂矿区开展矿业秩序综合整治月活动。 此次活动的工作重点是对大厂矿区外来“三无”人员、盲流人员进行清理,严厉打击盗矿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对井下盗采进行全面清理,加强对涉矿废旧物资收购及矿产品流通监管,依法规范各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矿区劳动用工及房屋租赁的管理。 整治活动至今,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禹州市全面启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约3000亩废弃矿点(坑)生态修复任务。禹州市矿产资源丰富,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分布点多面广,为彻底解决矿山地质环境突出问题,该市制定印发《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建立废弃矿点(坑)生态修复工作台账,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责任机制,根据现有山体风貌,结合土质条件,本着宜草则草、宜树  相似文献   

13.
4月11日至15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国矿业联合会联合组成第七抽查验收组对我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进行抽查验收.抽查验收组一行听取了省政府副秘书长冯波声关于我省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情况的介绍,先后听取了温州、宁波等市政府的情况汇报,查阅了相关文件材料,现场检查了温州市龙湾区底岭下建筑石料整合矿区、宁波市北仑区郭巨长坑建筑石料整合矿区、宁波市鄞州区高桥新欣采石场(整合先进参评矿山),与矿山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听取了有关方面对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整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8月4日,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天凤、状元镇西台、海城街道后岗山和邱宅等四个普通建筑石料矿区的新一轮采矿权以挂牌方式进行有偿出让,经过紧张有序的报价竞争,分别由温州市天柱采石场等四家矿山企业竞得,资源储量13839万吨,出让金额共计241.3万元,开采有效期为两年(西台矿区为2,5年)。此次四宗采矿权的成功挂牌出让,大大推进了该区的采矿权市场化建设,既有利于规范采矿权市场,营造健康有序的矿业竞争,也为废弃矿山的治理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筹集了资金。  相似文献   

15.
废弃矿区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领域之一.当前,治理废弃矿区已逐渐从初级的复绿、复垦转向“多 元共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其中景观评价在提升资源价值、挖掘矿区景观潜力等方面作用明显,为设计介入矿 区全生命周期和矿区综合治理与开发等奠定基础.由于 VRM、VSM 等传统景观评价方法运用于矿区治理存在 指标体系缺乏针对性和评价过程主观化等问题,为此,以大冶铜绿山矿区为例,运用 GIS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并借 鉴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同时兼顾矿区的隐形文化内涵,构建由景观视觉敏感度、景色质量、景观生态、景观格局、 文化价值5小类共17项指标组成的废弃矿区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并以大冶铜绿山矿区为例,通过层 次分析获得景观视觉美学、景观生态以及景观人文3方面的评价结果,以期破解传统矿区治理综合效益低、环境 治理与社会重构割裂等困境,为废弃矿区的规划设计发展和管理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在农村地区以若干个自然村、行政村或以乡镇为单元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系统生态治理,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空间综合整治,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村庄宜居集聚、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和谐美丽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新格局,是农村国土空间治理的有效手段,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诸暨市不断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坚持“整”“创”并举。做到废弃矿山整治与“绿色矿山”创建“两手抓”,治废与创优“齐步走”,全市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该市一方面狠抓废弃矿山治理,大力开展“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  相似文献   

18.
乡村空间治理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乡村空间治理从要素上是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的治理,从功能空间上是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治理。以山东省沂源县流水片区为例,探讨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空间治理路径和方式。乡村生态空间治理,首先构建乡村生态空间网络,强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注重山体、水系等生态空间修复;其次,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再次,优化村落空间结构形态、完善街巷空间组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营造温馨庭院空间,使得人们能够“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4~2022年获取的12期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和矿区修复前后3期无人机影像,对其进行配准、融合、镶嵌等一系列处理后,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研究区域图斑变化信息,用以监测评价谭家山煤矿区经水资源破坏治理、地形地貌景观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修复前后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和治理效果。所提取信息能很好地反映煤矿区自2020年工程修复开始至2022年结束的全过程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并清晰显示修复后的谭家山煤矿区基本实现水系联通与恢复、裸露山体复绿、土地资源恢复提质,修复区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提出采用多源、长时序遥感影像分析矿区变化情况,结果客观、准确,可为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监测监管提供参考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目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对农村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田水林路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对高标准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对美丽乡村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进行集约精准配置,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修复治理,逐步形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