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接连推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到党的十九大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步步深入、层层加大,为实现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规划了生态蓝图。  相似文献   

2.
如何科学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区监测体系并实现动态监测,是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落地"的关键性命题.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和管控要求等特点,构建了以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以及相关部门专题数据为主要驱动的海南生态保护红线动态监测指标体系,能支撑海南省自然资源管理和监测,持续服务于海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确立土地管理的数量红线、质量红线、生态红线;实施空间管控战略,推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土地利用格局;划定城乡发展边界,推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乡发展格局;还应强化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维护权益、保护生态,形成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财富之源、生态之依,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并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结合扬州市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作为一种更具前瞻性、世界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面临着许多有待开拓的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实践、思考,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和路径。在这方面,地处辽宁东部山区的清原满族自治县,从2002年起就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超前的探索和实践。几年来,清原人民紧紧围绕建设辽宁生态大县这个总纲,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特色经济,以此为基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建设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水源基地、休闲娱乐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努力将清原打造成辽宁生态大县、工业强县、绿色食品基地县和一流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法》生态价值承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法》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更多体现的是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对矿产资源的生态价值只做出少许原则性规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以及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矿产资源法》出现了一些"不适症",其中生态价值的缺失就是一个重要表现。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从而要求正在修改的《矿产资源法》成为生态价值承载的重要法律,以利于真正实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制度建设和治理效果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为此,在“十四五”时期应当依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展和试点情况,明确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实施途经和重大举措,构建权责清晰、集中统一、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治理长效机制,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妥善处理国土资源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有利于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代际补偿机制、国土开发理念、资源安全保障格局。开展国土资源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科学发展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构建和谐人地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重新认识土地的价值,将人类的伦理观推广到整个土地生态系统是人类道德思想的伟大进步.论文阐述了生态文明和土地伦理的内涵,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总结了土地伦理利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实现土地伦理利用的基本路径,包括:思路路径、制度路径、技术路径、经济路径和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文明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预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自提出以来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归纳和总结;重点以政府管理实践中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为例,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内涵,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组成的"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当前及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因此,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国务院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并按照"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原则,及时进行成果应用分析,发布监测分析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紧紧抓住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战略契机,以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201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上提出的13个重要观点:深圳围填海损失巨大、利用土地整治的契机实现“确权确股不确地”、农户对宅基地整理的认识存在偏差、目前的生态补偿标准偏低、北京天津人口承载力已基本饱和、集对分析法可作为现有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有效补充、耕地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统筹和协调、目前政府宜在农地流转中发挥中介的作用、制度不完善催化地方政府违规用地、美国用地役权制度保护耕地及生态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建设用地减量化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边境贸易发展并非来自边境城市的建设用地扩张、应依据不同的绿地建设情况征收不同的房产税.  相似文献   

1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张家口市实现绿色崛起和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更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崛起,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大国土、大资源、大地质、大生态的理念,树立国土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理的理念,立足全市地质环境保护的实际与特色优势,全力打造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升级版,为实现绿色崛起和北京市与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张建龙 《今日国土》2008,(10):21-21
既然选择了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通向未来的发展探索中,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被赋予重大使命。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一是林业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迈上发展新台阶、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战略抉择。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能源来源、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实现美丽中国梦,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中央交给审计机关一项生态文明建设新任务——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项工作针对地方各级党委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根据各地主体功能区定位,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评价,重点涉及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发现问题将对领导干部终身追责,并纳入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结果报告,作为干部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破解社会发展问题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大农田、大湿地、大森林、大湖泊、大草原、大界江、大冰雪等特点,围绕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根本需求,论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千年大计,事关国家安全,事关永续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工程. 2018年底,"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获批入围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试点区域为"一岛两江三谷四山",主要涵盖区域生态系统治理、两江沿线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以来,我国土地利用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受经济放缓影响,建设用地供应有所下降,供地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遏制了耕地过快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的势头,为粮食生产实现12年连续增产奠定了基础;加大生态用地保护力度,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国土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但闲置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审计,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客观、科学、准确地进行生态审计,需从客观的地理国情出发,实现对资源环境、生态状况等的动态监测和客观评估,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效的地理国情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