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铁矿是吉林省的重要矿产,已发现249处矿产地.根据《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技术要求,吉林省的铁矿床被划分为岩浆型、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受变质型、化学沉积型和风化型6个成因类型.文章系统总结了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并对不同地质时代产出的铁矿床类型、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系统分析了主要含矿建造、成矿构造条件、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对铁矿成矿的制约,并以地质事件为主线,阐述了地壳演化与成铁作用的内在联系,系统论述了吉林省各种类型铁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对了解吉林省铁矿成矿规律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铁矿成因类型、分布规律等。认为吉林省具备铁矿成矿的地质条件,铁矿的资源潜力较大,实现铁矿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并按A、B、C三类进行了资源量预测。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呼斯特岩体矽卡岩型铜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呼斯特岩体成矿地质背景,以艾木斯呆依铜铁矿床为例,叙述矽卡岩型铜铁矿成矿地质特征,从岩体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含矿性出发,指出岩体主攻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主攻矿种为铁、铜、铅锌、钼、钨,找矿有利地段为岩体南东部凹陷部位,总体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铁矿资源贫乏,目前的矿石储量不能满足钢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成矿规律、典型矿床特征及航磁异常、重力异常分析研究,认为吉林省具备铁矿成矿的地质条件,只要科学部署、加大勘查力度,实现铁矿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找矿方向应以寻找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主,兼顾夕卡岩型铁矿及其他新类型,如岩浆型、火山型等.应该加强在吉南地台区、元古宇塔东群出露区、沿深大断裂分布的基性杂岩体及航磁、重力异常叠加区、玄武岩覆盖区及中生代沉积盆地结晶基底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
旗那铁矿是阿尔金山地区一种重要的铁矿类型。通过对该矿区所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进行分析,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加强综合找矿,可望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辽宁鞍本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鞍本地区铁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矿成矿规律,并对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预测.研究表明:鞍本地区铁矿均为变质条带状铁矿,矿体具有层控性,该地区铁矿资源潜力巨大,实现铁矿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在得出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7.
杏子沟铁矿是西昆仑地区一种重要的铁矿类型。通过对该矿区所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进行分析,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加强综合找矿,可望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郑洪举 《云南地质》2012,(2):204-207
巴哟磁铁矿矿化露头多,矿床小而散,属风化残坡积型,原生矿成因类型较复杂,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铁矿找矿潜力较大,具大型富铁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晋红展 《江苏地质》2013,37(2):308-312
新疆契列克其铁矿位于阿克陶县.目前,矿区内发现2个矿体、12个铁矿矿脉,赋矿地层为奥陶—志留统下组(未分)的第一、第二岩性段.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碳酸盐型菱铁矿.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找矿标志的研究、分析,阐述了矿区地质、矿床、矿石特征和矿体找矿标志,为矿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董家铁矿床位于磐石—双阳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中南部,是吉林省较重要的铁矿成矿区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董家铁矿床的区域地质概况、地质特征、矿石类型、矿床的物探特征,估算了铁矿石资源储量。确定了该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同构选初生型金矿床发现三种类型:条带状铁建造型。层控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这些类型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一侧,具有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典型地质特征,可概括为火山喷气-变质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或再造的层控矿床,它们共同构成五台山太古亩绿岩带Fe-Au-CU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矿成矿规律及重点矿集区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矿是中国重要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和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总结了中国铁矿资源的禀赋特征;将中国铁矿床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6种成因类型和40个矿床式,并建立了鞍山式沉积变质型、大庙式岩浆型、蒙库式海相火山岩型、大西沟式沉积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划分了36个中国铁矿成矿区带,编制了成矿区带图,总结了不同类型铁矿和不同时代铁矿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了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和矿石类型的时间分布规律;最后,探讨了7个重点成矿区带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
王吉琚  余和勇 《矿床地质》1992,11(4):331-340
青龙—阜新构造岩浆成矿带,展布2类5型中生代花岗岩27处,分5次侵入,燕山期第2序Ⅰ型细粒二长花岗岩与成矿直接有关。两大矿源层——建平群中的钼铜金硫和长城系中的铅锌锰铁。壳源重熔花岗岩浆以多种方式将多源成矿物质汇集成多种类型的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形成紧密共生有规律展布的花岗岩成矿系列。在水平方向上以花岗岩体为中心划分出四个成矿带和相应的三套围岩蚀变组合。火山机构中由下而上呈现两层楼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地区古河道型铀矿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 3个具有工业意义的古河道型铀矿化发育区 (外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 )的地质背景、铀矿化特征和铀成矿条件 ,指出切割到基底中的古河道型铀矿床 ,既可产于跨地区的造山带周围 ,也可产于活化的年青地台和古老地盾 ;既可形成于干燥的气候条件 ,也可形成于潮湿的气候条件。古河道型铀矿化可以从含矿层的沉积开始一直延续到被泥岩层或玄武岩层完全封盖。古河道的后成氧化分带有两种形式 :氧化带 铀矿化带 原生灰色岩石 ;氧化带 氧化铁再沉积带 漂白带 原生灰色岩石。古河道型铀矿床具宽广的元素谱 ,这主要是与含矿围岩富含有机质和在氧化带尖灭处存在各种地球化学障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有关长江下游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中铁矿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炳焙 《矿床地质》1982,1(1):25-34
引言长江下游南京-芜湖(宁芜)和庐江-枞阳(庐枞)两个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盆地中的铁矿,经过近年来各部门的地质队伍、科研单位及院校的详细工作,基本上查明了矿床的赋有状态、蚀变特征、矿石特点和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在宁芜地区根据各种类型铁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建立了“玢岩铁矿”模式。虽然对“玢岩模式”的名称还有不同意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绿岩带中 ,与变质火山 沉积岩系直接相关的金矿化分布广泛 ,具有多种成矿和控矿机制。但就两种主要类型金矿———剪切带型金矿和铁建造型金矿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和赋存的构造部位来看 ,它们都明显地与剪切变形 (韧性的或脆性的 )所产生的构造 热液活化作用有关 ,具显著的构造控矿意义。区域构造分析表明 ,五台山绿岩带的构造格架是一个多级和多期褶皱与断裂的组合 ,总的构造样式是一个紧闭程度向中心增强的复式倒转向形。它们是在北西 南东向挤压作用下递进变形的结果。在这一区域应力场作用下 ,处于不同构造部位的岩石发生变形分解作用 ,从而在紧闭褶皱的翼部产生一系列剪切变形带 ,构成了五台山绿岩带构造控矿机制。本文将以两类绿岩金矿的典型矿床为例 ,对这一控矿构造机制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姜福芝 《矿床地质》1983,2(4):11-18
建国以来,我国在火山矿床的地质勘探和研究工作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且有不少关于矿床成因和类型划分方面的叙述。作者近几年来有机会接触到一些这方面的工作。这里试将海底火山活动的重要产物之一——海相火山铁铜矿床作一个比较系统的成因类型的划分。限于水平,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鞍本太古代绿岩盆地铁矿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铁矿产区。对于本区鞍山式铁矿的成矿特征,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三年多的调查研究,认为本区鞍山式铁矿不是一种单一的矿床类型,而是赋存在不同时代、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两种矿床系列,即属于阿尔戈马型铁矿系列和苏必利尔型铁矿系列。并在划分成矿系列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type of iron deposits (BIF) is the most important type of iron deposits in the world, and super-large iron ore clusters of this type include the Quadrilatero Ferrifero district and Carajas in Brazil, Hamersley in Australia, Kursk in Russia, Central Province of India and Anshan-Benxi in China. Subordinated types of iron deposits are magmatic, volcanic-hosted and sedimentary on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super-large iron ore clusters in the world. The proven reserves of iron ores in China are relatively abundant, but they are mainly low-grade ores. Moreover, a considerate part of iron ores are difficult to utilize for their difficult ore dressing, deep burial or other reasons. Iron ore deposits a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in 11 metallogenic provinces (belts), such as the Anshan-Benxi, eastern Hebei, Xichang-Central Yunnan Province and middle-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The main minerogenetic epoches vary widely from the Archean to Quaternary, and are mainly the Late Archean to Middle Proterozoic, Variscan, and Yanshanian periods. The main 7 genetic types of iron deposits in China are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type (BIF), magmatic type, volcanic-hosted type, skarn type, hydrothermal type, sedimentary type and weathered leaching type. The iron-rich ores occur predominantly in the skarn and marine volcanic-hosted iron deposits, locally in the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type (BIF) as hydrothermal reformation products. The theory of minerogenetic series of mineral deposits and minerogenic models has applied in investigation and prospecting of iron ore deposits. A combination of deep analyses of aeromagnetic anomalies and geomagnetic anomalies, with gravity anomalies ar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eeking large and deep-buried iron deposits. China has a relatively great ore-searching potential of iron ores, especially for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skarn, and marine volcanic-hosted iron deposits. For the lower guarantee degree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hina should give a trading and open the foreign mining markets.  相似文献   

20.
立足国内保障国家铁矿资源需求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铁矿床类型齐全,以沉积变质型、岩浆型铁矿成矿潜力最大,但品位较低;矽卡岩型和火山岩型铁矿规模较小,但富矿较多;沉积型铁矿多为难选冶的铁矿,风化淋滤型铁矿的成矿潜力很小。全国已查明的铁矿资源储量丰富,多属易选铁矿石类型,多分布于东部铁矿生产基地及其附近,如果铁矿石50%立足国内供应,则基础储量可以保障供应超过10年,还有大量资源量可以转化为基础储量,延长保障年限。中国还有大量铁矿点、矿化点有待进一步评价,有大量磁异常有待查证,已知铁矿区的深边部近年来找矿不断取得突破,西部地区铁矿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巨大,具有立足国内长期保障铁矿资源供应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