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川藏公路拉月滑坡的块状破坏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孔纪名  张小刚  强巴 《山地学报》2003,21(2):228-233
拉月滑坡位于东久河左岸,为典型的高位岩质滑坡。1967—08—29拉月一带山体突然发生特大型滑坡,体积超过千万立方米,是川藏公路线上著名的“拉月大塌方”灾害。文章应用块状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同结构岩石块体相互嵌合、形成具不同稳定状况的的岩体结构、控制了滑坡的发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法判别岩质滑坡的稳定性是非常有效的。岩质滑坡在西藏与西南地区都十分普遍,因此,通过对拉月滑坡块状破坏过程的分析,对其它岩质滑坡的稳定性判别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土地区灌溉水诱发滑坡群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王家鼎  惠泱河 《地理科学》2002,22(3):305-310
以甘肃省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库区的黑方台台缘灌溉水诱发黄土滑坡群为例。论述了此类型滑坡在黄土高原的普遍性、滑坡的特征、形成机理、运动特征、斜坡稳定性以及适用于当地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川藏公路龙胆溪1#滑坡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燕 《山地学报》2003,21(6):731-735
特大型滑坡如同其它事物一样经历着从发育、成长到灭亡以致循环往复的演变过程。本文从代表性的川藏公路龙胆溪特大型滑坡的发育机理研究出发,分别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工程结构与滑坡的相互作用分析、大规模立体原位测试等多种手段,模拟、数据展现和结构调控了该滑坡的发育演变过程。为藏区的减灾环保和我国西部建设的发展作一些科学的储备。  相似文献   

4.
川藏公路拉月滑坡破坏过程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纪名 《山地学报》2003,21(Z1):133-138
拉月滑坡是川藏公路线上典型的岩质滑坡。拉月一带斜坡岩体中节理裂隙十分发育,节理、裂隙间相互切割、组合,形成具不同块状结构特征的岩体,特别是不同结构特征的岩石块体相互嵌合,形成具不同稳定状况的的岩体结构。拉月滑坡的发生机理是因块状破坏而引发的滑坡,拉月滑坡破坏过程模型试验就是从机理上分析滑坡的发生过程。拉月滑坡模型试验采用了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方法,建立相似的试验模型,重现滑坡体的受力状态、变形和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5.
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泥石流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藏公路 (西藏境内 )近 10年来几个典型泥石流、滑坡调查整治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6.
高校地理教师教育承担着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地理教师的重任。当前,高校地理教师教育课堂存在目标定位不明、课程实施割裂、教学方式单一、评价缺乏创新等育人困境,地理师范生培养出现难以满足基础教育需求、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范生内生动力缺失、反思改进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立足高校、中学两个培养地理师范生的关键场域,通过构建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四个方面探索“双线”育人路径,促进高师地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对汶川地震诱发的典型滑坡进行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滑坡的运动特点和运动方式的不同,将滑坡分为4种基本类型:滑动型滑坡、滑动-流动型滑坡、坠落-滑动型滑坡及坠落-弹射-滑动型滑坡,其中滑动型滑坡又按照滑动特点、物质组成特性以及滑体宏观破碎程度的不同,分为整体滑动型滑坡、碎裂滑动型滑坡和碎屑滑动型滑坡,并通过不同类型的典型滑坡实例对每一类滑坡的基本特征,特别是运动特征及运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这不仅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地震滑坡的类型和特征,而且也为今后减轻和预防地震滑坡灾害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小刚  强巴 《山地学报》2003,21(Z1):139-142
友谊桥滑坡位于中尼公路樟木口岸至国界友谊桥之间,中尼公路(中国境内)最末尾一段。友谊桥滑坡每年雨季时常造成断道,严重地威胁公路的运营和口岸通道的开发。根据地貌形态、坡体结构以及坡体稳定性等因素综合分析,友谊桥滑坡为一处巨型的古滑坡。首次古滑坡活动后,在该区域又多次发生次级的滑动,友谊桥现代滑坡病害发育在古滑坡的背景中,具有多期、多层、多条、多块、多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鬼招手滑坡位于“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彭州市内,是地震4a后暴雨诱发的高速滑坡.剖析了主滑体和堆积区Ⅰ、Ⅱ、Ⅲ的特征;分析了影响该边坡稳定性并诱发滑坡的6大因素,包括地层岩性、河流及泥石流冲刷掏蚀坡脚、暴雨及雨水下渗、断裂及“5.12”汶川地震、地貌、人类工程活动,其中持续暴雨是滑坡主要诱发因素;计算了主滑体抛射初速度为40.41 m/s,运动距离为137m,定义了主滑体的破坏模式为滑移-抛射模式;总结了滑坡的破坏过程,分为坡体累积破坏、坡体启动、坡体运动、坡体堆积稳定4个阶段;对比分析了暴雨和地震诱发的高速滑坡的不同之处,对于地震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8,(9):48-48
“船被鲸群围攻啦!”当地时间22日16时(北京时间22日12时),正漂浮在白令海上进行作业的“雪龙”号甲板上忽然沸腾起来,科考队员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西安翠华山古崩塌性滑坡体的沉积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南凌  崔之久 《山地学报》2000,18(6):502-507
西安翠华山风景地貌由古崩生滑坡体高速运行堆积而成,堆积体存在一些反映其运动和动力状况的沉积特征,将崩塌性滑坡体的平面堆积体划分出5个平面相带;中央相带、边缘相带、抛掷相带、气浪溅泥相带和特殊的残留相带,各带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反映出调整运动中的崩塌式滑坡体动力过程和沉积过程在平面上分布的差异,通过研究该古积物的粒径变化、砾石组构和沉积结构、构造的差异,认为该崩塌式滑坡体在运动和沉积过程,存在前后部位  相似文献   

12.
舒长根  罗先诚 《热带地理》2002,22(4):367-370
利用天气图和500hPa高度距平资料,对赣北梅雨期多雨年和少雨年中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异常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出赣北梅雨期的长短及降水量的大小,与副高第二次北跳早晚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副高第二次北跳为什么有早有晚这一关键性问题。结果显示,副高第二次北跳早晚在一定程度上受青藏高原夏季热力状况影响。当青藏高原5月温度偏高时,高原上空的高压偏强,且东移偏早,从而引起副高第二次西伸北跳偏早,赣梅雨期降水偏水。反之,降水偏多。该结合与某些“青藏高原对我国东部天气影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从而为预测鄱阳湖平原旱涝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湄公河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澜沧江-湄公河近似南北向发育,干流长4880km,面积81×10 ̄4km ̄2,流经了各种各样的气候区和多种地理环境,其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分布,地域差异极大,主要控制因素是西南季风和南北向山脉。本文对该区全流域的水文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可为流域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4.
贵州"数字林业"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林业发展的应用需要,对“数字林业”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根据当前贵州省林业管理实际,遵循数字化林业建设的原则,提出贵州省数字林业系统建设的目标、内容和系统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详细描述舟曲南桥村西滑坡的物质组成,地质特征及其变形过程,并据变形迹象及勘探资料分析了组成滑坡的各块滑体受力特征及其之间的力学联系,通过稳定性计算。获得了滑体不同部位的稳定程度,为减灾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利用工程地质比拟法,结合室内实验资料,提出了隔水、排水、疏水及减载反压等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地学数据特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军  周成虎 《地理科学》1999,19(2):158-162
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地学数据的使用大为扩展,但关于地学数据的一些基本认识,如地学数据概念,地学数据的基本特征等并没有达成共识,在分析地学数据概念和来源的基础上,对地学数据的基本特征,如多尺度特征,分布式特征,空间拓扑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孙根年  韩宇平 《山地学报》2000,18(2):110-114
在野外调查和时、空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宁夏监泥河流域古滑坡地貌与村落建设、水利工程及农业土地利用的关系。结果发现:由于滑坡能改变原地形地貌,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当地塑新地貌资源的驱动力,当古滑坡体稳定后,为村落建设和农业利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土地,并为修建水库提供了许多优良坝址,这一结果,为辩证认识滑坡灾害,合理利于古滑坡体提供了新素材。  相似文献   

18.
丽江旅游开发30年呈现表象的商业化与内在的文化自觉两条线索.基于访谈样本,认为丽江古城独特的地方智慧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这使其呈现世界休闲古都的文化意象.最后进行两点学术讨论:(1)丽江古城遗产保护,应该兼顾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丽江古城作为茶马古道的重镇,其未来的发展不应该摒弃纳西族文化、马帮文化、人-水-城-大环境四合一的中庸文化等特质,高品质的深度旅游和文化传承才是符合世界遗产旅游的潮流和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9.
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右岸滑坡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判断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右岸斜坡的性质(是变形体或滑坡),并有利于指导工程施工,在进行了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之后,作者分析认为该斜坡实际上为一古滑坡。在地表及平硐调查中所见滑坡周界清晰,变形破坏现象明显,为查明滑坡性质提供了客观证据。近两个月的位移监测资料亦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工程的重要性及施工时间的紧迫性,作者建议对底滑面以上的滑坡堆积体予以全部开挖清除。  相似文献   

20.
近46年来昆明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昆明市1961~2006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与日照百分率、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和地面定时能见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的减少幅度为115 h/10 a,其中又以春、夏季减少最快。年日照时数存在突变现象,突变点在1980年。日照百分率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相一致。年低云量、总云量、水汽压略呈增加趋势,总云量和水汽压与日照时数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是昆明市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因素。地面能见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大气气溶胶含量上升,影响日照时数变化,但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