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气象次声波     
气象次声波声音是物体发生振动时,通过介质(如大气)的传播,使介质产生波动,让人耳感受到它的存在。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其单位为赫兹(Hz)一个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16—20000Hz振动之间的声音。低于16Hz振动的声音,人耳就听不到,称为次声...  相似文献   

2.
大气非静力数值模式中声波的阻尼和压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气非静力弹性模式中声波的阻尼和压缩方法,分析和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声波的阻尼和压缩能够对模式的解的振幅起到一定的衰减作用,有利于保证模式的计算稳定性和减少计算量。.  相似文献   

3.
叶子祥  朱丰毅 《气象》1981,7(7):9-11
次声是频率低于20HZ、人耳不可闻的声波。由于次声频率低,传播过程中衰减慢、传得远,国内外已有人研究利用雷暴、台风、龙卷、对流暴等天气系统所发出的次声信号作为探测和预报手段。 关于雷暴的次声,早在60多年前国外就有人作过研究。其后,不少人对于雷暴的次声信号频谱作过探讨。Schmidt(1914年),(1952  相似文献   

4.
CO2激光辐射谱线的大气衰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6年8月在成都市实地测量了CO_2激光辐射00°l—10°0和00°1—02°0振动带内40条谱线在大气中的衰减。文中给出了各谱线衰减系数的一般值并描述了衰减特征。在八月份成都地区的特定条件下,水蒸汽的吸收和气溶胶粒子的吸收与散射构成了衰减的主要部分。测得的各谱线的衰减系数可为CO_2激光的大气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潘乃先  刘建强 《大气科学》1991,15(4):116-122
本文计算表明速度场湍流对逾量衰减的作用比温度场湍流的大5倍.在有限宽度声束条件下,引入有效湍流外尺度Le后,计算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逾量衰减系数难以忽略.当波束有张角时,同样的大气湍流状态下逾量衰减系数值随离声源距离增大而增大.过量衰减系数与声波波长关系近似为Ke∝λ~(-2).提供了考虑通量衰减作用的计算C_T~2的简单方法并给了几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6.
王庚辰 《大气科学》1982,6(3):333-337
根据实测的气溶胶粒子谱对大气气溶胶在8—13微米窗区的衰减效应进行了计算,并和利用太阳光谱得到的某些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对不同大气条件下的气溶胶物理特征及其衰减特性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在8—13微米窗区的衰减效应不仅依赖于粒子的浓度和谱分布,而且和粒子的化学成份有很大关系。和洁净大气相比,在工业污染大气中,气溶胶对辐射的衰减效应有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气中湍流引起的声波的散射,可以观测到大气的结构和风速的分布.按此原理制作的声波探测装置称为声雷达(Sodar),它使距地面100 m以上的气温、风速等的观测简单易行,给行星边界层中气象现象的研究带来很大好处.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对激光制导波段的大气透过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大气分子、气溶胶、雾、降雨、水平能见度以及不同探测路径对激光制导波段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6μm激光在大气传输中大气分子吸收衰减作用非常小,基本可忽略不计;气溶胶的影响较大,且透过率随着能见度的降低而减小;雾和降雨对激光的衰减作...  相似文献   

9.
陈景南  李诗明 《气象》1986,12(2):16-18
一、测风声雷达简介 声雷达是低层大气遥感探测的重要工具之一。由于大气对声波折射指数的变化比对电磁波大6个量级,因此,声雷达用于探测大气参数有较高的灵敏度。 声雷达应用于大气边界层中温度梯度与风速、风向的测量。这些参数的测量对大气湍流、大气污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7,(6):9-9
根据声波或电磁波和大气相互作用而设计的远距离测定大气参数的技术,这是人们监视大气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突破。遥感系统的特点是:测定可在远距离进行,即无需将仪器放置在要测定的大气区域内;由单点可取得时空分辨率的一维、二维甚至三维空间分布的大气参数资料;可减少局地和瞬时扰动的失真影响,遥感测  相似文献   

11.
本利用1998年瓦里关地区太阳辐射资料,计算了大气透明度系数P2和太阳直接辐射在大气中的各种衰减。并对高原清洁地区大气透明度系数和太阳直接辐射减弱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辜旭赞  张兵 《气象科技》2007,35(5):613-620
通过"双三次曲面拟合—时间步长积分—双三次曲面拟合……",实现成为一种双三次曲面拟合新算法数值模式。它对模式大气作非线性(空间二阶可导)描述,是用数值分析(三次样条/双三次曲面)与计算方法近似求解大气运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用Z坐标系高分辨率双三次数值模式,采用原始大气运动方程组和采用欧拉时间积分方案,设置理想扰动,对大气声波Lamb波做数值模拟;采用大气不可压假定,除去声波,对大气重力波龙卷扰动做数值模拟。对比模拟发现:理想Lamb波以声速在水平方向传播,扰动能量频散快,仅能在原地持续数秒钟;理想龙卷扰动则在原地可持续约1 min,且波动内圈(外圈)自下至上始终处于风场辐合(辐散)状态,具冷心结构和气压驻波特征,可因水汽进入扰动与借助凝结潜热释放而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计算了北京、武汉、上海和海口等四个地区月平均气候条件下声雷达回波的分子吸收衰减。结果表明,分子吸收衰减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分析回波时不能忽略其衰减,但可用地面气象资料来订正。本文还计算了考虑声波衰减后,由声雷达探测得出的对流条件下的C T 2廓线,与Kaimal等实验结果更为接近,从而给出了一个求湍流衰减的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大气潮汐与大洋潮汐不同,是指不仅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振动,也包括太阳对大气的热力效应而造成的大气振动,而且从地面气压的周期性变化来说,后者是主要成分。大气中对应于太阳的主要潮汐分量的周期为全日、半日、三分之一日  相似文献   

15.
论小尺度过程动力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巢纪平 《气象学报》1962,32(2):104-118
本文对层结大气中小尺度过程动力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研究。 首先用频率法对线性化后的小尺度运动方程作了分析。分析指出,线性化后的运动方程中包含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波动,即快速传播的声波和相对声波而言的慢波——重力内波。 对于有气象意义的运动而言,声波是一种“噪音”,必须从运动方程中把它滤掉。文中指出,由于静力偏差(非静力平衡)对小尺度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用静力平衡来消除声波的方法对小尺度运动并不适用。文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消除声波的方法,即1)不可压缩条件的应用;2)将解按参数ε’(=V~2/gL)的冪次展开; 3)平衡方程的应用。同时分析了这三种不同滤波方法所带来的误差程度。 作为初值问题,研究了当在某一时刻在大气有限区域内的扰动破坏了静力平衡后所激发出的声波的频散性质,指出,从静力平衡的破坏到其种平衡状态的建立,场的这一适应过程完成得极其迅速。 最后,利用所提出的滤波方法,建立了滤掉声波后的二维非线性运动方程组。  相似文献   

16.
对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锡林浩特地区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能见度10km)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大气能见度微观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近年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主要污染物是PM10,气溶胶散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微观因子(对能见度衰减贡献比例为75.19%),水汽对大气能见度影响非常明显(对能见度衰减贡献比例为21.55%)。  相似文献   

17.
黄润恒 《气象》1978,4(10):33-35
当代大气遥感技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其中的一类是利用光波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来探知大气的各种特性,叫做大气光学遥感技术。大气的各种气体分子以及云、雾、雨、尘埃粒子对光波有吸收和散射作用,除此而外,大气的湍流运动还会引起光波的不规则变化。我们这里所要介绍的是光波通过大气以后发生的强度起伏现象,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现象对大气的湍流运动进行遥感探测。  相似文献   

18.
一、遥感是一种探测的手段它是在不与物体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接收物体发射或散射的电磁波或声波信息,经过反演技术,显现出物体的特性.微波遥感大气是利用接收大气发射出来的微波噪音,用以遥感大气的特性和天气的变化. 由于大气气体分子或水滴中水分子的热运动,使之不断地发射出电磁波辐射,它作为遥感的信息.在大气遥感中经常使用红外波段信息和微波波段的信息.由于微波有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离散功率谱、周期图分析方法对上海地区1873—1972年6月上旬百年的旬平均大气折射指数N单位多频振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α为0.05显著性水平条件下,百年中大气折射指数N单位值最主要振动周期为45—50年和20年。经高通滤波后,又突出了准两年的振动周期。  相似文献   

20.
声波在湍流大气中的散射衰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推导出了改进的大气声散射截面σ(θ)表达式,确定了大气声散射系数αs的解析表达式,并得出改进的大气声折射指数脉动结构系数c2n表达式。实测结果表明,在潮湿大气中,湿度脉动和温湿相关脉动与温度脉动一样是影响声散射衰减的重要因子,而在干燥大气中,湿度脉动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