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中国独立发展的北斗系统已经具备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能力,为研究以北斗系统为主的车载导航技术的应用精度,采用伪距单点定位的方法分别对车载GPS,BD2,GPS\BD2 3种导航模式下的二维导航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定位精度分别为:3.66m,4.76 m,3.01 m,可以看出基于单点定位的北斗二维平面导航精度已达到5 m内,完全满足大众日常的出行要求。组合系统与GPS导航系统对比,组合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是较好的导航模式。并基于visual studio平台编写定位软件,实现对车辆位置和速度信息的提取,监控车辆是否超速。  相似文献   

2.
借鉴目前常用车辆导航系统中GPS实时信息在数字地图上的匹配算法和经验,分析了我国"北斗一号"导航系统现状,针对"北斗一号"导航系统定位特点以及道路复杂等因素而可能造成直接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北斗一号"实时定位信息进行地图匹配的可行性,并初步构想了地图匹配的算法,从而提高导航监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北斗行驶记录仪的组成和功能,对定时1 s和定时60 s报送或存储进行了对比和优劣分析,根据道路匹配特性,给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北斗行驶记录仪数据存储算法,将马尔科夫链上的节点(拐点)作为记录仪存储或传输的位置点,通过采集车辆状态信息和定位模块输出信息对“拐点”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推导,并通过多次实际跑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定时1 s报送或存储相比,节省率可达到90%以上,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或者通信费用,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网络的北斗位置信息服务的概念和特色和国内外基于位置的服务发展现状,详细描述基于网络的北斗位置信息服务体系架构设计中的用户端、通信方式、网络服务端,并阐述其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管道铺设作业的日益增多,提出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吊管机管道定位系统设计构想。采用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地获取作业吊管机的位置信息,从而对单根管道进行单点定位。同样的,管道中可放置携带北斗定位模块的管道爬行器,通过连续采点将位置信息传输出来可以绘成管线图。这样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监控了管道铺设范围,后期还可结合其它仪器对管道状态进行监控并做一些必要的维护和紧急处理,为优化管道施工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北斗”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车辆管理是管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在车上装上“北斗”系统,可以实时掌握车辆的准确位置,基本实现了远程指挥监控。并对“北斗一号”车辆管理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载人航天应急搜救中,及时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并准确掌握搜救载体的动态信息至关重要。目前,目标位置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地面测控系统提供,而搜救载体的位置信息则是基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的。从简化信息传输环节、增加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保障航天员安全出发,提出了基于我国“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构建的载人航天应急搜救体系,并论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测绘外业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较高等现状,结合外业车辆和人员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二代系统的移动智能安全监管系统,文中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的架构设计,并介绍了系统的关键技术。系统通过北斗二代终端设备实现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对车辆和人员进行实时监管,建立了按院管车、以车管人的外业生产安全监管机制,实现了车辆与人员管理的实时化、可控化、智能化,为人财物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技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9.
采用北斗导航终端,基于百度地图API,研发了燃气车辆监管原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车辆的分配调度、实时监控,行驶轨迹回放、电子围栏报警等功能,解决了业务车辆的定位和监管难题,并实现了与公司应急抢修等现有业务系统的对接,为加强公司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刘波  周炯  李歆  张钊 《四川测绘》2012,(3):111-113
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和通信功能,并利用嵌入式地理信息技术、SOPC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接口通讯控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车辆管理系统。通过对该系统中各项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实现了车辆终端自主导航、车辆信息管理、车辆远程控制和路线监管等车辆管理功能。研究表明,本文关键技术可以推广到多项基于北斗系统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11.
基于GPS浮动车采集交通信息的路段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GPS浮动车采集交通信息的路段划分方法大多忽略交叉口不同行驶方向车流运行条件的差别,且假设路段不同位置的交通状态均衡,从而导致交通信息质量偏低,无法有效满足交通状态判别和车辆动态导航系统数据需求的问题,设计了能够区分车流不同行驶方向统计交通数据的方向路段划分方法与区分路段不同位置统计交通数据的子路段划分方法,以便从路网空间数据结构方面改善交通状态判别和车辆动态导航系统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给出边缘检测性能判断标准和传统的模极大值点筛选的缺陷之后,基于边缘检测提出了改进的小波变换模局部极大值点算法。在这个基础之上,又针对交通系统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边缘信息的车辆检测算法,使得对运动车辆的边缘检测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本论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多帧道路图像的边缘,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边缘检测方法在边缘检测时会出现伪边缘和有意义边缘损失这两个问题,对将来车辆交通监控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区域物流配送中车辆路径选择的GI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物流配送中车辆线路选择问题(VRP),就是最短路径的选择问题。在大区域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影响车辆最短路径选择的主要是公路网络中的交通流量和公路网络的可行路径。本文讨论了基于交通流量变化的VRP的分配模型。研究了交通流量、车速和公路技术等级之间的关系。提出用路段的技术等级作为最短路径选择的路阻权重。试验表明基于公路技术等级路段权重信息的最优路径搜索与单纯从道路长度考虑的最短路径分析相比,显然更实用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Exposure to traffic‐related pollutants is associated with bot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Because vehicle‐exhaust are highly localized, within a few hundred meters of heavily traveled roadways, highly accurate spatial data are critical in studies concerned with exposure to vehicle emissions. We compared the positional accuracy of a widely used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roadway network containing traffic activity data versus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validated road network without traffic information; developed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based methodology for producing improved roadway data associated with traffic activities; evaluated errors from geocoding processes; and used the CALINE4 dispersion model to demonstrate potential exposure misclassifications due to inaccurate roadway data or incorrectly geocoded addresses. The GIS‐based algorithm we developed was effective in transferring vehicle activity information from the less accurate USGS roadway network to a GPS‐accurate road network, with a match rate exceeding 95%. Large discrepancies, up to hundreds of meter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roadway networks, with the GPS‐validated network having higher spatial accuracy. In addition, identifying and correcting errors associated with geocoding resulted in improved address matching. We demonstrated that discrepancies in roadway geometry and geocoding errors, can lead to serious exposure misclassifications, up to an order of magnitude in assigned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5.
LiDAR在车辆检测与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交通路口往往是交通管理的重点难点,传统的基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的交通流信息检测系统,由于其安装简单、获取的信息丰富、便于维护等优点,已经成为交通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辆检测技术,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取道路车流量点云数据,从而对车流量进行检测,实现全天候交通...  相似文献   

16.
道路信息提取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道路信息提取旨在使用相关数据和方法提取一条道路上的信息,如车道数量、中心线和边界线等。道路信息提取在交通规划和车辆导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各种传感器设备的广泛应用,交通数据爆炸式增长,道路信息提取的方法也日新月异。本文结合近年来道路信息提取的研究进展,将道路信息提取方法按照数据来源分为基于影像视频数据、基于高密度点云数据和基于浮动车轨迹数据3类,并分别深入论述了这3类方法的主要实现算法,对这些算法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探讨了现有道路信息提取方法在未来的研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准则融合的地图匹配算法,该算法运用信任理论融合了多种评价准则并对匹配过程中的道路选择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利用车辆定位的当前和历史信息建立了邻近准则、夹角准则和历史轨迹邻近准则。然后,运用D-S证据组合规则,将三种评价准则进行融合应用于道路选择过程中。最后,借助连通性准则对融合的最终结果进行修正,提高了算法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简单和复杂路网,该算法都能提供较高的匹配精度,识别出车辆行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数量适度的情况下,合理布设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使观测数据准确反映路网运行特征是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文中运用GIS空间网络分析技术,结合"两阶段"宏观布设法和OD反推布设法,开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布设软件。当缺少历史流量数据时,用"两阶段"宏观布设法以路段累计重要度代替路段流量,并进行累计重要度计算。最后以江苏省高速公路网一类调查观测站布设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软件可基本实现科学、高效的高速公路一类调查观测站布设。  相似文献   

19.
车流量作为衡量路况信息的重要因素,需要一个低成本且高效的可视化监控系统。本文对视频监控中的车流量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采用背景差分的方法对视频中有关的车辆因子进行提取,包括车流量信息提取、车辆类型提取、车速提取,并将分析得到的数据通过Web GIS发布到网络上支持在线预览,结合GIS和视频监控的特点,解决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空间位置感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