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所论及的滨海湿地指的是广义沿海滩涂湿地,不仅指全部潮间带,还包括潮上带和潮下带可供开发利用的部分,其作为新生的土地资源(有一定范围、面积),主要发育于潮滩—平原海岸与河流的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沿海化给海岸带地区带来的发展压力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对海岸带地区的土地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已是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文章以山东省海岸带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例,介绍了规划的方法、原则和主要内容,并总结了该项目的规划经验,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海岸带土地规划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海岸带调查和管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有18000km的海岸线,有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等多种类型.海岸带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石油、滨海砂矿和生物资源,据初步估计,滩涂面积约2万km~2.我国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是发展我国海洋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齐发利用我国海岸带资源,早于1960年至1966年,国家即有计划地组织过全国海岸带的调查和研究.第二次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始于1980年,至1986年完成.调查范围为: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河口,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十个沿海省市的海岸带.调查区以海岸线为准,一般向内陆延伸10km,向海延伸至10—15m的等深线.调查内容为地质、地貌、底质、土壤、生物、水文、气象、化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滩涂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君  陆丽云 《海洋科学》2001,25(10):23-25
1江苏沿海滩涂后备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1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江苏海岸泥沙供应充足 ,淤积速度较快。唐宋年间海岸线大体在海州、云梯关和范公堤一线附近 ,从1128年黄河夺淮入海之后的700多年里 ,由于黄河改道给江苏沿海带来大量泥沙 ,使海岸线不断向海淤涨 ,大陆面积增长出15000km2。1855年黄河北归后 ,江苏海岸带失去了巨额的泥沙供应 ,从而使滩涂局部岸段发生侵蚀[2]。但纵观整个淤泥质海岸 ,除连云港大板跳至射阳河口、海门东灶港至启东蒿枝港两岸段 (218km)有蚀退现象外 ,其他岸段 (666km)均为淤长型…  相似文献   

5.
天津沿海位于渤海湾西岸,由塘沽、汉沽、大港三区联体构成,陆域面积为2266.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9.49%。该地区开发较早,开发程度较高。目前已成为天津市石油和石油化工、盐和盐化工以及渔业和海上运输的生产基地。天津市石油工业的90%,电力工业的50%和化学工业的25%都分布在这个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海岸带开发对近海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水动力学、水质数学模型,以渤海湾海岸带的几种典型开发活动--围海造地、海水淡化和河口建闸为例,模拟分析海岸带开发活动对渤海湾近岸海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沿海围垦造成的潮通量、近岸流场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输移的变化;分析海水淡化工程浓缩海水的排放,高盐度高浓缩污染物对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河口建闸后蓄积的污水排放方式对河口及近岸海域造成的影响,大量污水一次性排放会增大河口及近岸海域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7.
海岸滩涂通常是指大潮平均高潮线与大潮平均低潮线之间、因潮汐作用而被海水周期性淹没的海岸区域。海岸滩涂不仅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学价值,而且是具有巨大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因此海岸滩涂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一些沿海省份的重视。江苏省是我国海岸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其面积约占全国海岸滩涂总面积的1/4。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苏省围垦海岸滩涂几十万公顷,为缓解全省人地紧张局面、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海岸滩涂的围垦范围越来越大,高程越来越低,周期越来越短,导致海岸滩涂的再生能力日益减弱,而且还带来了如海岸地区生物多样性破坏、临近港口航道淤塞、排污泄洪不畅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利用角度深入研究江苏省海岸滩涂的自然特性与资源属性、利用潜力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模式,是一项十分迫切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亚龙湾砂质海岸及其生态系统,文章采用2016年和2019年的监测数据以及2008年的历史数据,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方法,从岸线后退速率和岸滩下蚀速率2个方面综合评价亚龙湾砂质海岸的侵蚀状况和侵蚀强度,并分析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亚龙湾砂质海岸存在持续性较强且较严重的海岸侵蚀;2008-2016年岸线后退速率和年均土地损失面积分别约为-1.00 m/a和2 080 m2,2016-2019年岸线后退速率和年均土地损失面积分别约为-1.80 m/a和9 836 m2,亚龙湾海岸侵蚀有明显加剧的趋势;2016-2019年亚龙湾东部和西部海岸的岸滩下蚀速率分别约为-13.3 cm/a和-36.2 cm/a,西部岸滩下蚀速率远高于东部岸滩;亚龙湾全段为强侵蚀等级,其中东部岸段为强侵蚀等级,西部岸段为严重侵蚀等级;造成亚龙湾海岸侵蚀的原因主要包括海岸工程建设、植被破坏和海平面上升。  相似文献   

9.
广西沿海包括北海、钦州两市,合浦、防城两县和防域港区,海岸线东起英罗港西至北仑河口,全长约1083km,沿岸港湾众多,离岛624个,有典型的溺谷湾海岸,也有砂、淤泥质海岸。南流江发育了一个小三角洲。局部岸段发育成海岸沙堤。滩涂面积1005.3km2。年月照时数1561~2253p,年平均气温为22.0~23.4℃,年平均降雨量2000~3000mm,每年平均受影响登陆的台风2~3次。南临的北部湾是一个半封闭性大陆架海域。沿岸水温年平均为23℃左右。沿岸平均潮差2.42m,最大6.25m,属中潮海岸,波浪较小,鱼虾贝藻多。岸外有著名的北部湾渔  相似文献   

10.
李宝华 《海岸工程》2001,20(2):57-63
分述山东省海岸带木兰科各属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开花结果日期、分布及用途。为保护和发展该地区木兰科植物资源 ,满足沿海各地园林、医药等部门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山东岸段风暴潮灾害及预报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渤海湾山东岸段实测潮水文、气象、地理等资料,对该段沿海风暴潮发生成因及灾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卜制作了简易实用的风暴潮预报方案,并成功预报了该沿海发生的风暴潮,为渤海湾山东岸段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碧蓝的大海,不仅蕴育着宝贵的海洋生物和油气资源,也蕴藏着丰富的盐业资源。滨海相地下卤水资源的贮量也十分丰富。 从70年代末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韩有松,率领课题组先后在莱州湾、渤海湾和青岛海岸等沿岸奋战15年,基本查明了中国北方沿海第四纪地下卤水分布规律、富集条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海岸工程是开发利用沿海资源、发展沿海工农业生产和海运事业的重要手段。诸如海港建设、入海河口整治、海岸防护、海涂围垦、挡潮御滴、潮汐发电、近岸带水产、石油和矿藏的开发以及渔港和海军基地的建设等都属于海岸工程的范畴。这些工程的规划设计涉及波浪、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约有1040公里的海岸线,全部都在苏北,如果包括海堤内10公里陆地和堤外海滩以及水下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地区,总面积约35000平方公里,如果再将35米水深以内的浅海渔场包括在内,超过两个江苏的陆地面积。我们要加快发展苏北,就必须充分发挥苏北沿海资源的优势,大搞海水养殖、海洋捕捞和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利用,从而使沿海农村先富起来。但是,现在突出的问题是江苏的海洋开发和生产同沿海的自然资源条件很不相宜,成为经济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通过对赣榆县海头乡的调查,试图探索一条苏北沿海农村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海岸带地区是日照市旅游资源的主要汇集地,承担着日照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任务。本文选取1988、2000、2011、2018年4期的夏季Landsat影像,对日照海岸带地区岸线多样性指数和岸线变化速率进行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进行监督分类研究,探究日照海岸带近30年来土地利用演变。研究表明,日照市在1988—2018年间岸线长度显著增加,人工岸线年均增长率为2.35 km/a,而砂质岸线长度显著减少,年均减少率为0.56 km/a;总体上岸线以向海扩张为主,扩张最剧烈的地区为日照港和岚山港。日照东港区和岚山区耕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林地面积大幅减少,而水体和未利用地总体面积保持稳定,人类的建设活动是驱动日照滨海地区岸线与土地利用现状演变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日照海岸带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城市未来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省位于我国沿海中部,海岸线长954千米,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千米,以淤泥质海岸为主,沿海滩涂和浅海面积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17.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时空演变遥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用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地区1978,1987和2000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选取岸线指标与波段,提取岸线信息,生成1978-1987年和1987-2000年海岸土地增减时空变化分布图,建立岸线变化距离及增速衡量指标,定量分析了废黄河三角洲海岸面积变化特征,以及灌河口-中山河口、中山河口-扁担港口和扁担港口-双洋河口以南岸段的时空变化格局与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的自然侵蚀速率呈减小趋势,但侵蚀作用仍在继续.侵蚀强度以废黄河口地区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弱.人工保滩护岸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侵蚀格局.其内部各岸段分别呈现缓蚀、侵蚀和基本侵淤平衡的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对江苏省海岸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文章基于卫星遥感影像,通过提取瞬时水边线和推算潮位特征线,分析1984—2016年江苏省海岸线和沿海滩涂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自然岸线逐渐减少,人工岸线大幅增加,海岸线明显向海推进;淤长岸段主要分布在辐射沙洲北翼的射阳河口至川东港南,冲刷岸段主要分布在废黄河三角洲的灌河口北至中山河口南和扁担河口北至双洋河口南,全省海岸淤长长度和平均淤长速率均大幅下降;沿海各地的潮间带平均宽度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滩涂围垦强度大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位于渤海西岸,南起黄河口,北至东亭县大清河口,两河口相连围成的渤海湾水域面积约为144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650公里,包括天津市及河北省和山东省部分岸线。区内黄河、海河及滦河三角洲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属华北大平原一部分。由于入海河流每年约携带13亿吨泥沙入海,湾内淤积作用显著,并形成我国著名的粉砂淤积泥质海岸。潮间带规模宏大,宽度一般达4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分析1. 耕地资源状况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社会条件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大。土地资源广阔,但耕地少,资源相对不足,人地矛盾突出。全国土地总面积960万km2,占世界面积的7.3%,居世界第三位。据粗略估算,其中平地的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4%,最适于经营农业的冲积平原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然而又由于沿海滩涂、城乡居民点和工矿交通占用了相当一部分土地,加上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资源比世界平均数低得多(见图1)。我国现在实有耕地13 004万hm2(未包括台湾省和香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hm2,不及世界人均值的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