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特点。地理教学挂图是地理教学图中的一种,属专题性地图,是供学校地理课堂教学用的一种直观教具。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传统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实践能力弱、就业范围窄、学无所用等。结合当前学科发展趋势,对传统地理科学专业进行改造,以滁州学院为例,在充分分析总结地科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专业应紧紧抓住地理国情监测这一契机确定专业改革方向,并对改革的可行性与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论述和讨论,认为以地理国情监测为契机改造地理科学专业是可行的。可为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向地理国情监测方向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谢明霞 《测绘学报》2019,48(4):533-533
正如何继承和发挥传统测绘的优势,在地理国情研究工作中实现思想和技术的双重转型,从而避免用基础测绘的思维方式进行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避免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可能出现的"数据海量,知识贫乏"现象,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地理国情这一主题,针对现有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递进式的分析结构,建立了适于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并进行了地理国情区划的理论研究和  相似文献   

4.
叶建平 《测绘通报》2012,(12):70-74
提出一种使用ArcGIS自定义坐标系实现地方独立坐标系与其他坐标系自动转换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结合ArcMap的动态投影特性,实现基于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基础地理数据与其他坐标系下的地理数据的数据集成或地图融合。  相似文献   

5.
记者在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采访的一周多时间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和各个处室的负责人刚好来北京市地理信息中心了解情况,他们迫切想知道,北京市地理信息中心建了哪些数据库,怎么样才能充分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上。北京院院长赵通海同时也是北京市地理信息中心主任,他告诉记者,北京市地理信息中心近几年主动服务北京市各项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他们以基础测绘为主线,以信息服务为纽带,从简单的数据生产加工、数据销售型向数据信息服务型快速转变,成为北京信息化测绘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地理编码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用文字描述的地名地址增加空间位置信息,实现地名地址信息的空间定位、查询和基于位置服务是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和服务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地理编码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现有各类地理编码系统的研究,分析和探讨地理编码的技术、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在重庆,有这样一支年轻的测绘地理信息队伍,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9岁,创造性地以地图为载体,融地理、历史、文化、美学为一体,深入挖掘地理知识、大力宣传城市文化、广泛服务社会公众,开辟了地理文化这一全新的工作领域;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无悔的青春诠释着"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朴素、无私奉  相似文献   

8.
正他是一名老测绘。在熟悉的人眼中,他是一个严谨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狂",他是一个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好干部",他是一个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好领导"。他从事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41年,从一个基层一线测量员一步步成长为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主要领导,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将自  相似文献   

9.
李兆良 《测绘科学》2016,41(7):59-66
通过对详细的地理地名考析,结论是《坤舆万国全图》并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根据欧洲世界地图翻译绘制,该地图的地理测绘不是1602年完成,而是1430年左右,即郑和第六次大航海之后。该地图的欧洲部分是1400年以前的地理,中国部分为1430年左右,部分美洲却是1800年以后欧洲人才知道的,与西方公认的地理大发现历史严重冲突。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在中国9年内完成,证明经纬度、球形投影等技术是明代中国人发明的地图绘制技术,不是"西学东渐"。此外,其他明代文化文物在美洲遗存等旁证有力支持地图论据,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用现代地图学技术测绘,明代中国人是15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和现代地图学的真正先驱。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地图表达的特点,将地理空间信息抽象表达为二元结构,即反映语义属性及空间位置属性的地理要素和要素间空间关系;利用代数结构形式,在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地图中分别构建表达地理空间信息的地理要素空间和地图要素空间;地理要素空间中的空间关系是基于欧式空间原理建立的,而地图要素空间中的空间关系则是用视觉模型来刻画.据此,提出以地理...  相似文献   

11.
刘伉 《地图》2006,(1):52-53
麦哲伦是世界著 名的探险家,在西方近 代的地理发现史中,他 的地位或者说“知名 度”应该仅次于哥伦 布。按照西方人行事的 惯例,应该会有一批以 他的姓氏命名的地名。 但是,其“待遇”之 “不公”,令人感到 十分奇怪。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世界上最重视地理基础教育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有比较完整的社会科地理教材。从内容上看,这些教材都是在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下编写出来的。此外,日本还有不少地理学习参考书。在这些教科书和参考书中地图占了相当的份量,不难看出日本对地理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下面笔者就以《中学新地理》(帝国书院,1988)、《高等地理》(高等学校社会科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络地图服务环境中的地理注记评价问题,对传统地理注记内容进行非结构化文本形式扩展,定义宽泛地理注记,用投放过程来模型化标注行为首先,依据词频分类方法确定地理注记文本内容分类,并根据Voronoi k阶邻近关系建立投放邻域的空间相关性定量收敛描述,进而结合地理注记文本与地理注记存在邻域构建基于地理注记类型与类型转化的投放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已知两种类型地理注记集的实际情况下,投放模型能够有效地对新增地理注记进行合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朱炳贵 《地图》2001,(1):49-50
沈括 (公元 10 33~ 10 97年 ) ,字存中 ,钱塘人 (今浙江杭州人 ) ,是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和文武全才的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吏家庭 ,从小就跟随父亲到过很多地方 ,长了不少见识。青年时 ,他就对儒家经籍、天文、地理、医学、兵法及诸子百家有着浓厚的兴趣 ,并且勤学好问 ,善于钻研 ,经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读书。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政治活动 ,同时极其勤奋地致力于科学研究 ,在天文、数学、历法、地理、物理、生物、医药、文学、史学、音乐等多门学科取得了辉煌成就。他总结自己经历而撰写的《梦溪笔谈》 ,包罗了天文、地理…  相似文献   

15.
左伟 《地图》2003,(5):7-7
为进一步深化我国中小学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师教学研究水平,为在教改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便于学生用好地图、学好地理、培  相似文献   

16.
《地图》2011,(4):14-14
2011年5月28~29日,“纪念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谭其骧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由他领衔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历经30余年编绘,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最重要的成果,也是中国史学界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由江苏省地理学会举办的全省中学地理教师板图竞赛于十二月十六日在盐城市举行。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气氛既紧张热烈又生动活泼。经过各市选拔的代表中有从事地理教学几十年的老教师,也有踏上教学岗位不久的年青教师。他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绘出各种不同内容的地图。内容范围为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关地图。例如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东北三省的轮廓、省会和山河分布;美国本土的农业  相似文献   

18.
正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环境与健康研究的王五一,在2015年重阳节之际绘出一幅"长寿地图"。研究发现,我国长寿老人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理聚集性,排名前10位的大多集中在南方,其中,海南以29.46排名第一。因为"长寿地图"清清楚楚告诉每一个人所处的"寿命版图",所以根本无需担心有多少人会去关注他。怕就怕那些本该认认真真看此地图的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以娱乐的心态只是急匆匆地一看而过。实事求是地说,"长寿地图"已远远突破"纸一张",他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一些不容忽视的长寿秘笈,比如"水的多少",  相似文献   

19.
成继龙 《地图》1998,(1):59-60
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学工具,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使用地图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技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建立科学的人地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给黑板路图激发兴趣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用熟练的技巧,简易的笔法,可以把复杂的地理事物,绘成简略的黑板略图。这种图是教学挂图的必要补充,起到精讲、发展智力、激发兴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边讲边画,能使原来的“哑图”变成会说话的“活图”。充分…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据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报道,第一次全国地理闰情普查电视电话会议8月1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摸清地理国情家底,科学揭永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准确掌握、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对于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决策水平,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长远规划和宏观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