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准噶尔北部主要金矿类型及其成矿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准噶尔北部产各种类型的原生金矿床,本文将其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浅成岩蚀变岩型,变质热液改造型等成矿类型,本区金矿主要受控于晚古生代碰撞造山作用,石炭纪-二叠纪为其最主要的成矿时期,并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陕西凤县金矿类型与金的预富集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怀奎 《黄金地质》2001,7(1):73-78
陕西凤县地区金矿主要有蚀变岩与石英脉型。地层预富集是金矿形成的物质基础;岩体为金矿形成提供了Au源,而且沿构造蚀变带提供了热源,是Au活化成矿的一个重要条件;多期次热液沿构造破碎带进行交代改造形成蚀变预富集,是金矿成矿的关键。庞家河成矿模式为层预富集+蚀变预富集+后期多次热液交代富集成矿;佐家庄成矿模式为岩体(脉)预富集+构造蚀变预富集+多种热液叠加成矿。NNW向断裂带是寻找蚀变岩型金矿的主要标志;印支期与华力西期花岗岩-闪长岩带的内外接触带是寻找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金矿的主要构造带;金的预富集带是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紧靠商丹大断裂南侧续分布的残余存小岩块旁侧都发现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的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的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研究莫测辉(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王秀璋程景平梁华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金矿床石英脉型蚀变岩型成矿期次成矿阶段“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是中温(中深)热液脉...  相似文献   

4.
梅水泉 《铀矿地质》1997,13(2):83-88
三九地区铀矿化类型主要为花岗岩热液脉型和碎裂蚀变岩型。成矿热液活动由早阶段到晚阶段在空间上似具有由高向低、氧逸度具由低到高的演变特征。岩体的自变质和碱交代作用及其外接触带的气化热力变质作用是成矿元素(铀)的活化、迁移及预富集的重要成矿地质作用;热液沸腾、交代蚀变及环流冷却是主要的铀成矿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鄂西黄陵背斜核部中段金矿基本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陵背斜核部中段的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具有斜列侧伏性、群聚分带性、似等距性、自相似性及易采、易选等特点。金成矿过程经历了初 始富集、预富集、工业富集、次生富集4个时期和岩浆热液主成矿期的4个阶段,黄陵花岗杂岩是其主要热源和矿源,复合剪切带和古构造格架控制其产布。金矿床为受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时代为晋宁晚期,其形成主要与扬子旋回古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热液矿床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什么有些热液矿床矿体周围蚀变岩中出现明显的成矿元素负异常,而有些热液矿床矿体周围蚀变岩中出现明显的成矿元素正异常?以湘中地区锑(金)矿床为例,探讨了热液矿床成矿元素异常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差异是导致成矿元素正异常或负异常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熊耳山Au-Ag-Pb-Mo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熊耳山地区是华北地块南缘继小秦岭金矿田之后发现的又一金银铅钼矿集中区.该区经历了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期的构造体制大转换和岩石圈减薄事件,产出了大量燕山期热液金矿床及银、铅、钼矿床,发育了不同的矿床类型: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银铅矿和斑岩型钼矿.文章讨论了该区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各种矿床类型的特征、成岩成矿时间及其相互关系、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熊耳山地区的金矿床类型以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爆破角砾岩筒型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区内金矿成矿与岩浆热液有关,不同矿化类型具有同源、同期、同成因、不同空间就位的成矿特征.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何文举 《云南地质》2002,21(2):121-133
镇沅金矿田是云南省唯一超大型金矿。多期次成矿,矿床类型、蚀变种类复杂多样。形成时间基本同步,空间整体配置明显分带。伴随每一成矿阶段有相应的围岩蚀变,自然金、载金黄铁矿与近矿蚀变矿物在同一溶液中同时沉积。随着容矿主岩从内向外,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云煌岩-中酸性斑岩、长英质岩渐次变化,表征矿床类型的主要围岩蚀变变化系列为:黄铁矿-碳酸盐化→黄铁矿-碳酸盐-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绢英岩蚀变,成因上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花岗岩类斑岩岩浆在侵位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液态不混溶或液态分离演变,相继形成斑岩矿浆型、岩浆后期热液成因的斑岩型及以浊积岩为主岩的岩浆后期至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体(床)和相应的热液蚀变,构成较复杂的热液蚀变及成矿系列。矿田内与花岗岩类斑岩有关的矿床的勘查程度尚浅,有扩大规模的较大远景。  相似文献   

1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铀源条件、构造条件、含矿主岩、围岩蚀变等热液型铀矿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研究内容,较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大桥坞矿床(671)、白虎岩矿床(670)和杨梅湾矿床(621)及部分铀矿化点的成矿特征和控矿规律。发现各矿床(点)的含矿围岩虽然不尽相同,但围岩蚀变类型相近且构造控矿特征尤为显著,以此为依据构建了研究区典型铀矿床成矿模式(热液型),为后期借助模式找矿、预测评价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S、Pb、C、O和H同位素研究表明,安家营子矿田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源,成矿流体为再平衡岩浆水.与金矿有关的安家营子二长花岗岩体为下地壳重熔成因,属金铜系列花岗岩类.金矿成矿年龄为120~130Ma.  相似文献   

12.
应立娟  唐菊兴 《矿床地质》2015,34(6):1309-1320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系列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与时空分布规律,其中,前寒武纪7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变质型和岩浆型为主;古生代8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中生代13个铜矿床成矿系列和新生代2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均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西藏地区铜矿找矿突破显著,新增2个全国范围的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成矿系列、成矿谱系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西秦岭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有色、贵金属资源富集区。文章运用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甘肃西秦岭地区进行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研究。初步厘定了7个矿床系列12个亚系列,分属2个成矿系列组合,以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为基础,根据各成矿系列在区域内的演化归结为成矿谱系。指出本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成矿作用强烈,以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金、铜(砷)、金(锑)、银、钼、钨锡矿床为主,以沉积岩容矿的层控热液型金、汞、锑、铅锌的大量发育为特征。基于成矿系列划分,在铅锌、金、钼矿产勘查实践中,取得了新的找矿突破。这对于深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指导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西火山岩型膨润土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西膨润土矿床主要岩石类型为熔岩、火山碎屑岩,经热液蚀变成矿。蚀变带的岩石基本类型为玻屑灰岩,主要的蚀变类型为蒙脱石化作用和硅化作用。通过矿床蚀变带岩矿石化学分析,总结了火山碎屑岩--熔蚀变改变造型膨润土矿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15.
吉林夹皮沟金矿床主成矿时代的确定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孙忠实  冯亚民 《地球学报》1997,18(4):367-372
夹皮沟金矿床主成矿时代一直悬而未决,矿区及外围找矿始终处于排徊阶段。通过构造、岩浆岩、脉岩和标型矿物等综合地质分析,结合44条脉岩KAr年龄的统计和含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测试等表明,夹皮沟金矿带主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燕山期正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造成华北地台东部强烈岩浆活动、深大断裂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形成的最佳期。找矿靶区应重点选定在夹皮沟大砬子深大断裂两侧中生代构造系统和脉岩体附近。  相似文献   

16.
The west sector of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is well-known for the Jingtieshan-type iron deposits. A new breakthrough has been made in prospecting for gold and copper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e deposits in the study area are discuss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ectonic evolu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9 stages of mineralization from the Palaeoproterozoic to Indosinian. Four minerogenetic series and two minerogenetic subseries of ore deposits are recognized. Iron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in several stages, while most of the metals were accumulated in large amounts in the Caledonian. The enrichment and mineralization of gold is related to large-scale shear-strike-slip faults and the ascent and unloading of deep-seated fluids.  相似文献   

17.
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成岩-成矿专属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岳书仓  徐晓春 《地学前缘》1999,6(2):305-313
成岩成矿关系问题,特别是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的专属性问题,一直是矿床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粤东地区热液脉状锡、钨(多金属)矿床产于中生代花岗质火山岩、次火山岩和侵入岩组成的火山侵入杂岩带中,成岩年龄与成矿年龄一致,但矿床地质、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没有相对标准来区分这些来源于岩浆作用不同阶段、不同产出状态岩浆岩的成矿物质特征,使得人们对于区内矿床成因的认识不一。文中运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着重探讨和对比了矿床矿石、蚀变岩石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型式,并进一步根据在不同压力条件下Cl-在熔体和热液间的分配系数实验数据和不同压力条件下热液与相应熔体平衡时的稀土元素分配系数实验结果,分别计算了厚婆坳锡矿床和莲花山钨矿床与矿区有关岩浆岩熔体平衡的热液中的稀土元素浓度并制出配分型式,再与矿床矿石及矿石矿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比较,从而确定成矿与侵入阶段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区内矿床为岩浆热液矿床。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作为热液流体来源的示踪剂能有效地确定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成岩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18.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冈底斯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接续基地之一,其中冈底斯岩浆弧(III43)是最重要的Ⅲ级成矿带,研究程度最高在拉孜县-工布江达县长约600km、宽约90km范围内,已发现并评价了5个超大型矿集区:雄村铜金矿集区,厅宫-冲江铜多金属矿集区,甲玛-驱龙-邦铺铜多金属矿矿集区,蒙亚啊-洞中拉-亚贵拉多金属矿集区,程巴-努日钨钼铜矿集区。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厘定出与海西期火山作用、海西期裂谷构造有关的铅锌银矿床成矿系列组、印支-燕山期与沉积-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金、铁、铅锌、银、钼矿床成矿系列组以及冈底斯成矿带内喜山期与构造岩浆、沉积作用有关的铜、金、铁、铅锌、银、钼、钨、铀、盐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包括6个矿床成矿系列和10个成矿亚系列。主要的矿床成矿亚系列为: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浅成岩建造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成矿年龄173~160Ma,雄村外围和拉萨以东广泛分布的叶巴组分布区是其主要找矿远景区;与古新世-始新世中酸性火山-中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铅锌、银、钼、钨、铁矿床成矿亚系列(沙让式、亚贵拉式、洞中拉式),成矿年龄在65~38Ma,林周盆地-南木林盆地及其北侧的隆格尔断隆带是主要的找矿远景区;与中新世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铜、钼、铅锌、钨、金、银矿床成矿亚系列(驱龙式、甲玛式、冲江-厅宫式、朱诺式、邦铺式),成矿年龄17~13Ma,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中带是主要的找矿远景区,尤其是含矿斑岩体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如新发现的普桑果矽卡岩型铜铅锌矿。成矿元素从南往北的分布规律为Cu-Au(斑岩型)→Mo-W(Cu)(斑岩-矽卡岩型)→Cu-Mo-Pb-Zn(Au、Ag)(斑岩-矽卡岩型)→Mo(Cu)(斑岩)→Pb-Zn-Mo-W-Fe(斑岩-矽卡岩型)→Pb、Zn(Ag)(热液脉型)。成矿时代从南往北的规律为173~154Ma(雄村)→40~20Ma(努日-程巴等)→17~13Ma(驱龙、甲玛等)→65~38Ma(沙让、亚贵拉等)。冈底斯成矿带强烈的燕山晚期、喜山期的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岩浆活动控制了矽卡岩型铜铅锌铁钼矿床的分布,形成岩体中Cu、Mo、W矿化,外围接触带(0~4km)灰岩与黑色岩系的层间构造中的Mo-W-Cu-Zn-Pb-Ag-Au矿化分带,主要的含矿岩系组合是灰岩(大理岩)+黑色板岩、凝灰岩、砂板岩。主要的含矿层位为晚石炭-早二叠世昂杰组、来姑组,二叠纪的洛巴堆组、下拉组,中侏罗世多底沟组与晚侏罗世林布宗组层间构造。按照"缺位"理论预测燕山晚期-喜山早期(126~40Ma)念青唐古拉地区矽卡岩型多金属矿附近的斑岩钼(铜)矿等5种主要矿床类型和雄村铜金矿外围,拉萨以东叶巴组(J2y)大面积分布地区等4个主要预测区,提出了增生楔中的造山型金矿的找矿突破、推覆-滑覆构造控岩控矿模型的构建等当前找矿突破中的关键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甘肃北山南带西段金成矿带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洲  安国堡 《新疆地质》2007,25(3):307-312
概述了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归纳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安国堡 《甘肃地质》2009,18(4):34-40
通过对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不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提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