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最近,在广东潮州市登塘境内发现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矿床产于葫芦田岩体东部边缘相中粒黑云母花岗岩风化壳内。该岩体为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体,花岗岩主要由钾长石、石英、斜长石及黑云母等组成。岩体中稀土元素丰度较高。 矿区风化壳颇为发育,其厚度超过15m,含矿层厚达8m以上。稀土主要富集于风化壳中下部全风化层内。矿体的稀土配分研究表明,铈族氧化物占稀土总量的63.83%,属以轻稀土为主的离子吸附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老挝XK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稀土矿床,产于斑状二长花岗岩风化壳。采集斑状二长花岗岩新鲜岩石进行分析测试。研究表明:斑状二长花岗岩具有过铝质的特征,属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斜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分馏程度低,且伴有铕亏损,源区物质主要源于地壳,与区域铜金铁多金属成矿作用相关的花岗质岩体成岩、构造环境相同,暗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发生了一次重要区域成矿作用。通过与广西龙山、小平山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母岩等成矿条件对比,指示该区具有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广东从化石岭碱性杂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广东从化石岭碱性杂岩体进行了1:1万地质调查和填图,并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力学研究。其结果表明:杂岩体由霞石角闪石正长岩、角闪石正长岩、墨云母正长岩等岩性组成,为A-型花岗岩的分异结晶作用所形成,产于板内引张构造环境,与深大断裂有关。岩体本身已构成霞石正长岩矿床,具有较高的工业利用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疆巴什苏洪铌钽矿是近年新发现的稀有矿床。依据野外勘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研究总结了该矿床的特征:矿床类型属碱性花岗岩和碱性伟晶岩复合型矿床,含矿岩体包括碱长花岗岩脉和侧向的霓长伟晶岩两种形式;主矿体产于第四期中细粒碱性花岗岩中,呈密集脉状沿近EW向分布,矿脉具有陡倾、厚度稳定连续分布特点。估算铌钽资源量超过1万吨,达中型规模,具有成为低品位、中厚度、大范围、复合型的大型稀有金属矿床的远景。指出了未来的找矿方向,应注意矿区南部可能的隐伏岩体含矿性研究以及NNE构造带相同地质背景区域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广西容县浪水稀土矿为我国南方典型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母岩为印支期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规模大、分布广,成矿条件良好。矿床特征表明,具有工业意义的稀土矿体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全风化层中,矿石组分简单,属易选矿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经验,总结出矿区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临沧花岗岩风化壳广布,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潜力巨大.加强对临沧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相态特征、浸出率等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该区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的找矿工作.[研究方法]本文选择临沧花岗岩中段地区,通过系统实施钻探工程,详细了解稀土成矿地质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东石岭碱性杂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石岭碱性杂岩体岩石矿物和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杂岩体以霞石角闪正长岩、角闪正长岩为主,黑云母正长岩等岩石组成,为A-型花岗岩分异结晶作用所形成。产于板内引张构造环境,与深大断裂有关。岩体本身已构成霞石正长岩矿床,具有较高的工业利用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虞裕如 《云南地质》1993,12(3):277-289
个旧白云山碱性岩体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稀土元素分馏显著,在配分型式、赋存状态、含量变化等方面,具有阶段性演化规律。该岩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模式反映了个旧矿区的碱性岩浆分异演化及成岩作用的过程,表生作用下稀土元素的富集对评价碱性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对稀土矿床作一个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从成因类型将稀土矿床划分为:与花岗岩有关的稀土矿床;与碱性超基性杂岩有关的稀土矿床;与霞石正长岩有关的稀土矿床;与碱性花岗岩和正长岩有关的稀土矿床;与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稀土矿床;外生稀土矿床(表1)。从世界上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芒廷帕斯与正长岩、黑云母花岗岩、富辉石正长岩有关的碳酸岩体和岩脉是氟碳铈矿最重要的资源,是世界稀土主要供应地,占总生产能力的50%  相似文献   

10.
蔡厚安 《地质与勘探》2021,57(3):465-477
西南天山巴什苏洪矿是新发现的REE矿床,本文以三年勘探工作为依托,开展了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总结了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结果表明:巴什苏洪杂岩体可识别出四期,其中第一期为中粒橄榄辉长岩体,第二期为中粗粒霓石正长岩体,第三期为火成碳酸岩体,第四期为中细粒碱性花岗岩体。杂岩体为过碱性,从碱性辉长岩类→正长岩类→碱性花岗岩类呈现出完整的演化趋势。各期岩体中橄榄辉长岩整体体现出轻稀土富集、分异不明显的特征;霓石正长岩体现出轻稀土富集,并且出现了负Eu异常,已经体现出部分结晶分异的特征;相对而言碱性花岗岩稀土总量更高,整体呈现出强烈的负Eu异常,但并未发生强烈的轻重稀土分馏,整体呈现出"海鸥式"配分特征,可能与岩浆晚期的伟晶岩以及流体活动有关。巴什苏洪矿床属碱性花岗岩和碱性伟晶岩复合型矿床,岩体有两种含矿形式:含稀有稀土的碱长花岗岩脉和侧向的霓长伟晶岩。主矿体为第四期中细粒碱性花岗岩,近东西向呈密集脉状,陡倾,分布稳定连续。估算铌钽资源量超过1万t,达中型规模,具有成为低品位、中厚度、大范围、复合型的大型稀有稀土金属矿床远景。构造、岩浆岩和岩浆分异作用共同控制矿体的形成。找矿标志包括:遥感影像灰白色条带,航磁弱正异常,化探Nb-Y-Zr-Zn-P组合异常,地表碱性花岗岩株产出于深大断裂附近,出现独居石、铌铁矿-铌钽铁矿等有用矿物以及霓石、钠长石等有利共生矿物组合等。  相似文献   

11.
苑鸿庆  申萍  李社宏  郑佳浩 《地质论评》2016,62(S1):417-418
惠东地区位于广东东南部,燕山期花岗岩较为发育,在温润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花岗岩在地表易发生风化作用,稀土元素以离子形式淋滤至风化壳下部并吸附在矿物粘土表面,当稀土到具有开采价值的品位时,便形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前人对该矿床形成岩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广泛的讨论(岳书仓等,1989;陈炳辉等,1995),相对于成矿岩体,该区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较显薄弱。本文在分析风化壳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稀土元素富集与CIA(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及WIG(Weathering Index of Granite)值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稀土元素质量迁移系数,讨论轻重稀土元素迁出程度与深度之间相关性,旨在阐明风化壳剖面中稀土元素迁出迁入规律和分布位置,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型矿床稀土富集特征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凤县九子沟一带稀土(钪)矿赋存于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目前在地表圈出4个稀土(钪)矿体,矿床类型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九子沟一带稀土(钪)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夏小洪  刘图强  尹川  杨伟  谭洪旗  周家云  王成辉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24-2022030024
近期,借助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风化壳填图和人工浅钻等手段,项目组在四川省攀枝花—西昌(攀西)地区摩挲营花岗岩风化壳中发现一处离子型(中—重)稀土矿。通过稀疏的人工浅钻工程控制,初步概算矿区潜在资源量达中型矿床规模,其中64%的资源量为中—重稀土为主的轻重稀土共生型,因此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价值。该稀土矿是四川发现的首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目前已知成矿母岩最老、赋存海拔最高、地形地貌最为复杂(中山山地地貌)条件下新发现的一处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床。结合项目组近日对整个攀西地区成矿远景区的初步调查、靶区优先和查证,认为在四川攀西地区类似地貌景观具有寻找同类型矿床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近期,借助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风化壳填图和人工浅钻等手段,项目组在四川省攀枝花—西昌(攀西)地区摩挲营花岗岩风化壳中发现一处离子型(中—重)稀土矿。通过稀疏的人工浅钻工程控制,初步概算矿区潜在资源量达中型矿床规模,其中64%的资源量为中—重稀土为主的轻重稀土共生型,因此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价值。该稀土矿是四川发现的首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目前已知成矿母岩最老、赋存海拔最高、地形地貌最为复杂(中山山地地貌)条件下新发现的一处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床。结合项目组近日对整个攀西地区成矿远景区的初步调查、靶区优先和查证,认为在四川攀西地区类似地貌景观具有寻找同类型矿床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广西的中酸性火山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桂西南崇左至凭祥一带,是一种非常具有找矿前景的矿床类型。文章从成矿母岩地球化学特征、风化壳结构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稀土元素配分等方面,对广西崇左地区火山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因进行探讨。本区广泛分布的早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稀土元素丰度高,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分解,使原岩中的稀土元素在风化壳中发生迁移,并在全风化层的中下部至半风化层的顶部富集成矿,矿石稀土元素配分类型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分布且Eu呈明显负异常。  相似文献   

16.
木龙沟—黄龙铺地区已探明小型—大型钼—铼—稀土矿床20多处。矿床成因类型有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矽卡岩化爆破角砾岩型和碳酸岩脉型四种。钼潜在资源量298万吨,已探明约76.24万吨;伴生铼潜在资源量644 t,已知约367.37 t;稀土潜在资源量为872万吨,已探明约95.31万吨。有钼就有铼。矽卡岩型和碳酸岩脉型钼矿较斑岩型钼矿富铼。2H1+3R型辉钼矿较2H1辉钼矿富铼。稀土主要产于碳酸岩脉型钼矿中,或为独立脉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赣南江贝稀土矿床进行岩相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母岩主要为寻乌岩组变质岩,岩性有变粒岩、片岩和片麻岩,其中云母片岩稀土元素含量最高,是最有利的成矿母岩,属轻稀土富集型母岩,是近些年新发现的1处中深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区呈低缓丘陵地貌,风化壳平均厚度12.33 m,矿体主要赋存于全风化层中,矿体平均厚度4.68 m,SRE2O3品位0.035%~0.122%,属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稀土主要来源于易风化的水磷酸盐类矿物和稀土氟碳酸盐类矿物,风化壳化学蚀变指数CIA>90%,表明了强烈的风化作用为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会昌—安远—寻乌地区中深变质岩广泛分布,具有大型稀土矿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序言     
<正>稀土是我国优势矿产资源,是工业“维生素”,被誉为人类的“希望之土”。其中,重稀土在尖端军事、航空航天和高新科技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世界各工业强国公认的关键金属矿产。目前,全球中、重稀土主要来源于我国南方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该类型稀土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风化壳中,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浅、开采成本低等特点,保障了90%以上中、重稀土国际市场的供给。但风化壳中以吸附态存在的稀土离子极不稳定,一方面原地铵法浸矿会导致矿区内稀土和铵离子的大量泄露;另一方面,稀土高丰度区内因大型基建及挖掘导致风化壳破坏,稀土离子受酸雨等影响活化失稳。以上两方面均使稀土离子极易扩散进入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段广泛出露的花岗岩类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含矿性进行系统的取样分析,发现毛坦岩体、花园巩岩体、花山岩体、黄梅尖岩体风化壳存在稀土矿化,矿化体主要集中在岩体全风化层.结合前人在同位素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理论,认为区内燕山晚期A型花岗岩风化壳发...  相似文献   

20.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河南省方城县的大庄铌-稀土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例具有中型规模的铌-稀土矿床.该矿床赋存于新元古代双山碱性侵入岩中,黑云母正长岩和角闪霞石正长岩是铌-稀土矿的主要赋矿岩石.通过电子探针与LA-ICP-MS等方法对大庄铌-稀土矿碱性岩中的榍石开展了主量、微量元素、U-Pb年代学和微区Nd同位素研究.大庄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