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地震前体应变临震异常现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间全球发生的80次MS≥7级地震前,二张营台和天堂河台Sacks体应变临震异常现象进行了研究,针对复杂震例提出了异常识别的前提条件。统计结果显示,体应变观测对震中距为8000km范围内的MS≥7级地震映震和前兆异常反映较好。同时,对异常现象进行了分类和描述,划分了三种异常类型:即固体潮畸变型、突变型和慢地震型,并对各种类型作了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力学性质。结果发现,体应变异常信息对未来大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兆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担杆岛海域3.5级地震前部分重力、体应变和水位测项有临震异常显示。研究各测项的异常起止时间、幅度以及异常台项的分布,得到此次地震的临震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间全球发生的80次MS≥7.0级地震前,二张营台和天堂河台Sacks体应变临震异常现象进行了研究,针对复杂震例提出了异常识别的前提条件。统计结果显示,体应变观测对震中距为8000km范围内的MS≥7.0级地震映震和前兆异常反映较好。同时,对异常现象进行了分类和描述,划分了三种异常类型:即固体潮畸变型、突变型和慢地震型,并对各种类型作了统计分析,进行了力学性质初步探讨。从研究结果来看,体应变异常信息对未来全球强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2年8月3日沙城ML4.4地震是该年7个月以来,首都圈地区发生的显著地震,虽然该地震震级不大,但怀来台体应变的短临异常十分显著。作者主要介绍了该地震前体应变异常特征,同时介绍了地下流体测项阳原三马坊数字气氡异常和怀4井水汞异常及预报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呼图壁MS6.2地震周围台站前兆资料的梳理、分析,其结果表明,榆树沟洞体应变趋势压缩、阜康水管仪趋势E倾、库尔勒水平摆趋势W倾、库尔勒断层趋势压缩等背景异常表明此区域应力处于不断积累状态;新源井下摆出现快速N倾、年变畸变中期异常;榆树沟水管仪出现速率加快,巴伦台钻孔应变出现大幅压性变化等短临异常。此次地震发生前前兆中期异常出现时间早,且距震中较远,而临震异常出现时间较为晚,距震中较近,中期和临震异常的空间演化呈现由外围向近场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应用小波分析理论及其时频分析方法,阐述了高低频信息的识别和小波基的选取,并对南京地区2006—2012年数字化应变观测整点值资料进行了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六合台体应变小波分解7—9阶是频率最低的部分,异常信号的周期在24—30天左右,持续时间在1—2个月之间,具有明显的短期、临震异常特征;江宁台四分量应变的整点观测值的第9阶小波分解表明,在发生2次地震前,四分量中至少有3个方向的分量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情况,这种异常周期通常在20—30天左右,其与高淳台的异常周期时间相当,它可能是地震的前兆信号。  相似文献   

7.
基于强震前主破裂潜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地壳形变异常及伴随地壳形变而产生的地下水化学前兆现象随时间变化显示出的动态异常,依据怀来地震台地形变、流体观测资料,研究了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前地形变、地下流体异常特性及同步性,有由短期向临震演化的不同阶段异常特征。形变异常早于流体异常出现,临震异常集中出现,反映明显。断层气CO2、水汞、体应变同时在震前的二个月出现,显示出异常的集中性、同步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基于强震前主破裂潜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地壳形变异常及伴随地壳形变而产生的地下水化学前兆现象随时间变化显示出的动态异常,依据河北怀来地震台形变、地下流体观测资料,研究了1998年河北张北M6.2地震前地形变、地下流体异常特性及同步性,认为其有由短期向临震演化的不同阶段的群体演化特征。形变异常早于流体异常出现,临震异常集中,反映明显。断层气CO2、水汞体应变异常同时在震前2个月出现,显示出异常的集中性、同步性。  相似文献   

9.
赵彬彬  高丽娟 《中国地震》2017,33(4):728-740
利用形态分析法对天山中段钻孔应变资料进行分析,认为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MS6.6地震前天山中段钻孔应变出现明显的短期异常及临震异常。研究结果表明,精河地震发生前,天山中段9套钻孔应变资料中有5套出现异常现象,其中,2项短期异常,3项临震异常;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压缩-拉张变化、压缩速率变快、高频抖动信息、规律性脉冲及周期性台阶变化等;钻孔应变异常中,如果多套钻孔应变资料在同一时间段均出现异常,要重点关注极大应变方向重合区域;此次震前异常出现的时间顺序在空间上与天山中段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库尔勒体应变观测的畸变现象分析,认为日、月食现象对体应变及辅助气压观测有显著影响,且产生的影响不同,正确认识日、月食现象对体应变观测的影响,对于识别地震前兆异常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位固体潮响应的地震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承压井水位与含水层固体潮体应变的关系以及在非线性失稳状态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变化,重点讨论了其响应率与响应比的变化。对水位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表明,震前响应率有一些变化,响应比有一个背景值1,与理论是一致的,而且震前也存在一些变化,说明水位固体潮响应可以反映含水层岩石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罗国富  屠弘为  丁风和 《地震》2019,39(2):63-76
本文基于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 以地震应变为变量, 计算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7级以上大震前的地震应变, 提取出大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应变场的时空异常。 结果表明大震前时间因子在平稳背景上会出现突跳上升或突跳下降异常变化。 一般情况下, 前4个应变场中至少有3个出现异常变化, 异常分布具有多分量特点, 出现的最早时间大约在震前3年, 少数出现在震前1~6个月。 对比应变场时间因子异常与研究区域每个网格单元(0.5°×0.5°)内的地震能量时间因子异常形态的相似性、 时间的一致性, 找出地震应变场空间异常位置。 结果表明, 多数大震前的空间异常分布在主震震中周围; 少数大震的空间异常远离主震震中。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震前与主震不同距离的单元网格内发生中短期或者临震的震群、 显著地震等地震活动性异常。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在相似外加载荷作用下结构相似的构造可表现出类似的破裂图像及前兆演化特征的实验室研究结果, 对华东地区现代中强地震进行了初步构造分类, 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19次震例前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的统计特征。 结果表明: ① 大多数震例前具有2~3年尺度的地震学异常, 图像以“条带”和“增强”为主; ② 多数地震在条带异常后有1~2年的中期平静, 震前0.5~1年左右在中期平静背景上出现“集中、 收缩”图像; ③ 震前3个月左右的较短时间内, 多数震例震中附近以短期“平静”为主; ④ 部分震例前短时间内震中附近有“显著性地震”事件发生; ⑤ 不同构造类型震例前, 地震异常图像可能存在差异; ⑥ 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可能更多是属于沿原存断裂继承性破裂导致的地震, 震源力学性质多为拉张型。 拉张与挤压型地震的异常特点也可能存在差异。 但由于震例较少, 其确定性和成因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临汾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映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通过对临汾地震台体应变记录的国内外典型震例进行分析,总结临汾地震台体应变中强地震前异常变化特征及映震能力.发现体应变在大多数远震前没有出现明显的短临异常图像,而在近震方面有一定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15.
长周期形变波及其所反应的短期和临震地震前兆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断裂力学和流变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来研究震前长周期形变波的波动源以及这类波传播的一些主要特征,在理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多次较大地震前观测到的短临地震前兆进行了剖析,并从中识别出一些可能与长周期形变波有关的短临地震前兆.首先,从粘滑与破裂这两类主要地震机制出发,提出了粘滑前的预滑与破裂前断裂的预扩展(亚稳态扩展)可能是产生震前长周期波的两类波动源的看法,并着重从理论上讨论了后一类波动源.其次,以地壳流变介质模型为基础,对长周期形变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选用地壳的广义流变介质模型,求解了所述的两类波动源在这种流变地壳介质中引起的长周期形变波传播的动力学问题,从理论上得出了长周期形变波在地壳内传播的某些一般特征.然后,专门分析了我国多次大地震前实际观测到的短期和临震地震前兆资料,并着重讨论了唐山地震的短临前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短临地震前兆中,我们得出地下水位、地倾斜及潮位自动记录曲线等的某些振动式及阶跃式短临地震前兆与长周期形变波的理论探讨结果基本相符,因而可以认为它们属于由长周期形变波所反映的地震前兆.在理论研究与实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由长周期形变波所引起的短临地震前兆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传播速度、衰   相似文献   

16.
The enumerating algorithm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fitting procedure of the ASR model. Based on the detailed study of 21 large earthquakes with M≥6. 8 in the Chinese Mainland,the statistical features of seismic strain release before large earthquakes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the mass,the strain release model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The first is the DA model,in which the strain release accelerates in broader areas and decelerates in small areas around the epicenter. Approximately 38% of earthquake samples are of this type. The second is the AD model,in which the strain release decelerates in broader areas and accelerates in smaller areas around the epicenter with an occupying ratioof approximately 19%. The third is ASR,in which only ac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can be observed. Cases of this model amount to about 14%. The fourth is DSR,in which only de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can be checked,amounting to about 24%. There is only one earthquake sample of the fifth type (LSR),which shows a linear strain release. There is a 3~6 years difference in the duration of pre-shock sequences between the accelerating and decelerating models. This means that seismic quiescence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increased seismicity of small earthquakes before large earthquakes are a typical feature in general. For the DA model,the average size of critical regions for steady accelerating and de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is about 260km to 400km and 100km to 200km,respectively,3 to 5 times and 1 to 2 times the rupture size of an earthquake of magnitude 7. 0. The AD model is the opposite of the DA model. The model parameter,m value,has good stability. The ratio of ASR is about the same for accelerating seismic strain release phenomena,no matter what the strain release models are,or how large the strain release quantity is. With regard to decelerating seismic strain release phenomena, the DA model has the most distinctive de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characteristic and is the typical feature of seismic strain release,i. e. "decelerating in-accelerating out seismic strain model".  相似文献   

17.
马禾青  杨明芝  李春贵 《地震》2008,28(1):57-64
对区域小地震发生率和累计次数的变化进行了理论解释, 可以得到小地震的发生率和累计次数与区域应变能量积累速度呈正比, 并且发生率取不同值及累计次数曲线斜率产生变化时, 区域应变能量的积累状态不同。 并针对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的不同小区域计算了小地震的累计次数及发生率, 表明在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 区域小地震累计次数曲线斜率及发生率均会发生变化, 显示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 其区域应力状态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1979年3月2日固镇5.0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1979年3月2日固镇5.0级地震的主震参数、震前的地震活动以及地震序列的特征进行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震前在震中附近区域存在小震活动的空区。空区形成后,小震的频度、b值、应变释放等参量出现了异常变化。一定区域的波速比在震前也有异常显示。同时,临震前于空区的边缘发生了一组具有某些临震信息的地震。文中也对余震序列的概况作了介绍,指出该序列具有机制稳定、b值较低等与一般余震序列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6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应变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地震应变场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6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应变场,提取出震前时间因子的异常变化.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大地震前时间因子在平稳背景上会出现突跳上升或突跳下降变化,且震前地震应变场前4个典型场中至少有3个典型场会出现异常变化,具有多分量显示异常的特点,而异常出现的最早时间大约在震前3年,并且一些地震前出现短临的时间因子异常变化特征.通过震例研究表明用地震应变场分析地震活动异常,提取的时间因子异常结果比应用地震能量场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并讨论了应变场与能量场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付虹  王世芹 《地震研究》1994,17(4):350-354
本文通过对1992年4月23日缅甸6.7、6.9级地震前近场区异常研究,发现该地震在澜沧、耿马地震后,中小地震区域活动水平一直较高,表现为地震频度和应变释放一直较同,并形成了地震空区。震前3个月开始,震源区的频度增加,应变释放加速显著,近场区的短期前兆异常也较突出。笔者对这些特征进行了一定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