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罗荣  曾亚武 《岩土力学》2012,33(7):2221-2228
数值计算中利用随机分布对各单元赋予不同的物理力学参数来考虑岩石的非均质性,赋值过程是纯随机的,并没有考虑岩石矿物组成的结构特征。故提出一种新的岩石非均质参数赋值方法--岩石矿物细胞元随机性参数赋值方法,基于岩石矿物种类及其含量定义细胞元类别判定区间,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各个细胞元进行矿物类别判定,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赋值,通过各矿物细胞元的随机混合体来描述岩石的非均质性。该方法既考虑了组成岩石的矿物种类及其含量(结构特征),又考虑了组成矿物在岩石中的随机分布特征。针对矿物分布的随机特征,利用两矿物细胞元混合模型和三矿物细胞元混合模型进行数值试验,研究了矿物细胞元随机分布特征对岩石宏观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矿物细胞元随机性参数赋值方法具有结构性和随机性的双重特性,其随机性不依赖于随机参数,岩石宏观力学参数受细胞元随机性特征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大别杂岩中混合岩的矿物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矿物空间分布研究的基本原理及两种统计方法(接触频数法和线切法)。作者对混合岩矿物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1)前人提出的统计方法存在方法上的缺陷和应用上的局限性,作者推导出矿物接触类型的概率公式;(2)部分浅色体中矿物显示聚集分布的特征,而绝大部分的浅色体中矿物具有分散分布的特点。结合质量平衡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大别杂岩中主体混合岩成因机制是重熔和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3.
Moris.  R 郭真 《世界地质》1996,15(1):98-104
本文提出一种特殊强调矿物空间分布的、定量描述岩石结构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种统计计算法并检验特定的“矿物对”以不定的点间距离出现的概率,概率是由计算岩石结构中的数字化图像中“点对”的数字而测定出来的,岩石结构由计算机辅助数字化图像处理程序获得,本文叙述了实际程序中遇到的获得岩石结构图像和数据处理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本文利用花岗岩和接触变质角岩两种岩石样品讨论这种方法。它在检验矿物分布的均一性和随机性  相似文献   

4.
高温高压下含水矿物脱水对斜长岩纵波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GPa、室温至880℃条件下对斜长岩的纵波速度进行了测量,并对实验产物进行了鉴定分析,讨论了含水矿物脱水对岩石纵波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680℃左右,由于斜长岩中的含水矿物绢云母和黝帘石开始脱水,矿物脱水产生的流体及其所引起岩石结构的变化可使岩石纵波速度降低10%左右。这意味着通过矿物脱水这一机制可以形成壳内低速层。  相似文献   

5.
中酸性火山岩中造岩矿物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造岩矿物的含量是火山岩分类定名的主要依据。对于基质为微晶质、隐晶质的火山岩,采用常规的薄片显微镜统计矿物含量几乎是不可行的。目前已有的利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矿物含量的方法均不适用于中酸性火山岩。因此,本文基于岩石与矿物之间的化学成分质量平衡原理,提出了计算火山岩实际矿物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实际矿物成分,采用最优化方法计算岩石中实际矿物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计算中的人为性。对中酸性火山岩实际样品计算表明,该方法使用简单方便,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在三氏算法(戎嘉树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花岗岩类实际矿物含量的方法)的基础上经长期实践并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实际矿物含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针对准铝质花岗岩类、铝过饱和、铝强过饱和花岗岩类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兼顾了碱交代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不仅适用于新鲜岩石,也适用于部分蚀变的岩石。该方法在处理岩石化学分析数据的归纳和组合上尽量与实际存在的矿物相结合,力求计算结果与岩石中实际存在的矿物相符。计算过程中提出了长石的修正系数χ,用其修正岩石中钾长石和斜长石的含量,从而确保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计算得到主要造岩矿物(Q、Or、Pl、Bi、Ms、Hb)的含量和反映岩石化学特征的两类参数(Ot、AnPl、K-Na、a、b、Mg)及相关图解。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含量,同时还可以反映岩石化学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矿专属性等。  相似文献   

7.
应用曲永新提出的不规则岩块干燥饱和吸水率判别法和成岩胶结系数指标法,对山西某一煤矿巷道中泥质岩的膨胀性进行综合判定,其属于非膨胀性泥质岩。并对巷道中岩样的矿物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岩石中石英和铁矿的含量较多,且分布极不均匀,所含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最后,从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节理面及微节理面的特征以及岩石在受压力时裂隙的扩张情况等角度,综合分析得出泥质岩以脆性破坏为主。  相似文献   

8.
对漳州复合岩体各次侵入岩主要造岩矿物稀土元素实际含量的系统研究表明,其稀土分布型式和稀讲土含量都具有内在规律性且随着岩浆的分异演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Ⅰ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中造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有明显区别;副矿物在岩石中虽含量较低,但其中稀土元素含量极高,因而对全岩稀白的贡献动较大,尤其是偏酸性岩石。  相似文献   

9.
格陵兰伊犁马萨克杂岩是世界最大的碱性杂岩之一,以盛产稀有矿物而闻名,已发现的矿物超过230种。斯坦硅石和异性石由于富含稀土、铀,是杂岩体中重要的矿石矿物。斯坦硅石主要分布于杂岩体钠铁闪石异霞正长岩内,异性石主要分布于条纹霞石正长岩中。文章基于前人研究,从岩体产出环境、岩石组成、勘探历史、矿石矿物类型及蚀变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我国西北金川(白家咀子)铁质超基性岩体,含有巨型硫化铜镍矿床.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岩体的岩石化学成分、造岩矿物和付生铬尖晶石及其产状分布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岩体的矿物岩石主要特征,并探讨了有关成(矿)岩作用.谬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矿物岩石》征稿简则●《矿物岩石》是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成都理工学院共同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岩矿科技学术杂志,以反映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地学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提高、开发矿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为目的。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电子探针对矿物和岩石进行分析和研究,早已成为地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特别是对硅酸盐类造岩矿物以及碳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等类矿物分析和研究尤其重要.这些造岩矿物含有多种化学元素,尤其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的矿物给电子探针分析的精确定量曾带来困难.自从A. E. Bence和A.L.Albee(1968)提出了硅酸盐和氧化物电  相似文献   

13.
花岗岩类在地壳中分布最广,它与内生金属矿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不同花岗质岩石控制着不同类型的内生金属矿产,目前已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重视.因此花岗岩类岩石的正确定名,无疑对寻找和评价内生金属矿产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岩石的正确定名又取决于对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及黑云母等)含量的准确测定,因造岩矿物的颗粒过于粗大或过细,镜下对矿物的定量往往不精确,影响了岩石的正确定名.因此产生了岩石化学数据-氧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频率2 450 MHz多模谐振腔对11种常见主要造岩矿物试样进行了微波辐射试验。根据升温速率和温度增量对其微波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对赤峰玄武岩、鞍山辉长岩和昆明砂岩进行了矿物成分测试,根据其矿物成分组成预测3种岩石的微波吸收能力,通过微波辐射试验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然后对3种岩石进行了单轴压缩强度测试,研究了微波辐射后岩石的强度折减与岩石微波吸收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要造岩矿物的微波吸收能力可分为3类,且表现出非常不同的微波吸收能力;根据岩石的矿物成分组成可预测岩石的微波吸收能力,含有强微波吸收能力矿物的岩石也具有较强的微波吸收能力;岩石的微波吸收能力越强,微波辐射后岩石单轴压缩强度的折减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霞石正长岩的分布,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的地球化学和造岩矿物组合特征,论述了主要造岩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产出母岩的关系,以及工业岩石对霞石正长岩的一些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章程(一九九四年八月六日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会议通过)一、总则本会正式名称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简称中国矿岩地化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SocietyforMineralogy,PetrologyandGeo...  相似文献   

17.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主要造岩矿物特征及温压条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 ,时代上从南向北由老逐渐变新 ,表现为其带状由南向北迁移。岩石系列分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和钾玄岩系列 ,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类、辉石类和长石类等 ,它们都有类似的演化特点 ,同一岩带中岩浆总体由东向西演化。运用相应的方法 ,计算出藏北新生代火山岩中不同矿物的结晶温度为 90 0~ 12 0 0℃ ,形成压力为 1 1~ 3 4GPa ,从而确定了岩石的近似来源深度 ,这对青藏高原隆升及深部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对脉动性的岩浆活动事件的主体时代的分析 ,认为 6 0~ 30Ma期间岩石圈持续增厚 ,表现为岩浆起源深度不断增大 ;30Ma以来 ,岩石圈厚度近于恒定 ,表明随地壳的持续增厚 ,岩石圈地幔发生了减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矿物岩石》2020,40(1)
正《矿物岩石》创刊于1980年,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成都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质学类学术杂志。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学术自由,贯彻"双百"方针,以"精专业、展前缘、突创新、多融合"为办刊理念。主要报道与矿物岩石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研究现状综述、动态分析、高水平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矿物岩石学界重大事件和重要信息,主要包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岩矿工程、岩矿鉴定、分析测试、应用矿物岩石、矿物材料、宝玉石等方面的新  相似文献   

19.
麻粒岩是高温、高压变质相的典型代表岩石之一。对麻粒岩中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分选试验研究,将有助于变质时代,变质相带,原岩恢复,变质作用机理的研究,并对提高前寒武系地质研究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初步总结了麻粒岩中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单矿物分选试验,应用此分选试验的方法和流程,获得了纯度95—98%的主要造岩矿物和副矿物,满足了单矿物测试的要求。因设备条件和分选技术水平所限,对方法和流程尚有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一、麻粒岩的矿物组合及分选性质组成麻粒岩的矿物达20余种。其中造岩矿物主要有透辉石、紫苏辉石、石榴石、角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岩石中蚀变矿物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基于岩石中蚀变矿物对近红外光谱的吸收原理,确定测量蚀变矿物最佳波长范围,采用数学和谱图学习方法对岩石中蚀变矿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蚀变矿物特征光谱,提取光谱参数,建立蚀变矿物与成矿关系模型。以采自福建紫金山矿区钻孔岩芯测量结果为例,说明近红外蚀变矿物分析法的可靠性,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