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矿床定年方法进展及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汇集和讨论了夹皮沟、辽宁、冀东、张家口、小秦岭、胶东、湘西、粤西-海南、滇西、北疆和台湾等我国主要金矿化集中区某些典型矿床的成矿年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金矿床蚀变矿物、流体包裹体、石英、水热锆石、裂变径迹和矿石矿物同位素年龄测定新方法及热释发光技术在金矿床定年中的进展。普通铅模式年龄的定年意义是很有限的,但异常铅模式研究可用来示踪金矿化历史。"成矿物质来源年龄老,矿床定位年龄新",即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继承性是中国金矿床最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西秦岭南亚带硅灰泥岩型金矿床的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南亚带硅灰泥岩型金矿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很有前景的金矿类型。简要地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地叙述了金矿床的矿物、矿石和岩石硫、氧、铅、碳、硅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同位素的组成特点,提出了对本区金矿成矿主要矿来源、介持性、成矿年龄及矿床成因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金矿床定年方法进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热液蚀变矿物,流体包裹体,脉石英,水热锆石和某些矿石矿物同位素定年方法的新进展使金矿床定年精度大大提高。热释发光等新技术区分成矿前或成矿后脉岩,异常铅模型研究可有效地示踪金矿化历史,在坚实的成矿背景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基础上,采用多元同素体系结构分析是今后矿床定年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辽北地区金矿床铅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戴仕炳  刘连登 《矿床地质》1991,10(3):243-254
辽北太古宙变质地体上发育有三类金矿:太古宙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伴生金矿、太古宙同韧性剪切带变生(质)热液金矿和显生宙岩浆热液金矿。块状硫化物伴生金矿中方铅矿模式年龄平均为2610Ma,其产状反映为活化年龄;其黄铁矿含较多放射性成因铅,存在铅同位素后期增长效应,模式年龄不具计时意义。变生热液金矿中黄铁矿铅同位素组成特点为~(206)Pb变化很大,~(207)Pb变化很小,~(208)Pb也变化很小,结合黄铁矿产状说明存在铅同位素短期生长效应,而铅源自太古宙绿岩。显生宙岩浆热液金矿中铅同位素均不具计时意义,但各自组成等铅域,在铅构造图解上处于地幔-下地壳线附近。本区金矿铅同位素研究说明,尽管铅同位素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具计时意义,但结合矿床地质研究尚可标定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抚州-永丰断裂带两侧的构造、地层和岩性情况,并论述了断裂带两侧2个金矿床(虎墟、茅排)和6个金矿点(云山、温泉、梨溪、罗山、桐林、分界)的岩石特征与金矿化,表明金矿化与碎裂岩、粒状石英脉、硅质脉、硅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的岩石及铜、铅、锌硫化物矿物组合密切相关,同时,金矿化与千枚岩、片岩和石英闪长玢岩也有关。  相似文献   

6.
云开隆起金矿带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好寿  李华芹 《矿床地质》1991,10(4):333-341
首次测定了云开隆起金矿带河台、新洲金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新洲金矿一条等时线年龄为(431±12)Ma;另一条年龄(133.1±12.5)Ma。河台矿区获3条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1.9±14.1)Ma、(129.6±6.1)Ma和(129.3±4.1)Ma。结合矿区岩石和矿物的U-Pb、Rb-Sr和K-Ar年龄以及矿石铅同位素年龄资料得出结论,自震旦纪以来(矿床围岩时代为震旦纪),本区经历了多期(主要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地质作用,包括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混合岩化作用,金矿的形成和演化与这些地质作用有紧密的关系,但成矿作用主要在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栖霞地区金矿床的硫、氧、铅等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指出区内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胶东群地层,成矿热液是以变质热液为主、有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参与的沸合热液;成矿温度在160℃-305℃范围内,属中低温热液矿床。金矿床的铅-铅模式年龄为800.1-1200.88Ma。  相似文献   

8.
云开隆起金矿带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陈好寿  李华芹 《矿床地质》1991,10(4):333-341
首次测定了云开隆起金矿带河台、新洲金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新洲金矿一条等时线年龄为431±121Ma;另一条年龄为133.1±12.5Ma。河台矿区获3条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1.9±14.1Ma、129.6±6.1Ma和129.3±4.1Ma。结合矿区岩石和矿物的U~Pb、Rb-Sr和K-Ar年龄以及矿石铅同位素年龄资料得出结论,自震旦纪以来(矿床围岩时代为震旦纪),本区经历了多期(主要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地质作用,包括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混合岩化作用,金矿的形成和演化与这些地质作用有紧密的关系,但成矿作用主要在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9.
P点铅及其应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发  孟祥金 《矿床地质》2004,23(1):77-81
在铅同位素研究中,异常铅是经常遇到并难于解释的问题。在一个矿区或矿带范围内,某些矿床的铅同位素资料中往往显示存在两种类型的铅:具有单阶段演化历史的正常铅和具有两个(或多个)阶段演化历史的异常铅。在常规的铅同位素组成图解上,这两种铅的数据点有时构成异常铅等时线,正常铅则位于等时线上含放射性成因铅最低的位置处。如果这种正常铅能给出合理的矿化年龄,并且该年龄与容矿围岩的成岩年龄基本一致,但显著老于异常铅瞬间增长模式年龄,那么,这种正常铅可能是异常铅等时线的起点,笔者称其为P点铅。显然,异常铅是后期放射性成因铅加入到P点铅形成的,P点铅的模式年龄为异常铅来源区的年龄:利用P点铅及异常铅等时线的资料,可以计算获得异常铅的矿化年龄。因此,P点铅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探讨矿化年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文章还以加拿大和北欧地区某些矿床的铅同位素资料为例,讨论了在实际成矿过程中是否有P点铅存在的问题,讨论了P点铅在矿床成因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如何判断P点铅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10.
山东蓬家夼金矿硫铅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位于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的蓬家夼金矿,受基底元古宙荆山群变质杂岩中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控制,金矿化类型属蚀变构造碎裂-角砾岩型。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蓬家夼金矿硫同位素组成与胶东其它典型金矿相似,以富集^34S为特征,矿石硫一般稍高于老地层和中生代花岗岩的δ^34S值,反映大气降水循环淋滤作用使硫同位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馏。铅同位素组成范围变化大,表现为异常铅特征。蓬家夼金矿床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组成不同于胶东金青顶、三山岛等金矿,介于岩浆碳酸岩与荆山群大理岩范围之间,说明蓬家氚金矿的碳质来源于沉积碳酸盐岩和深源热液的混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成矿物质的多源性,这与该矿床形成时所处的构造边缘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牛头高家金矿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地区,属扬子陆块北缘,其成矿围岩为红色粘土和奥陶系地层。本次研究对该矿区矿石矿物中的硫铅同位素进行系统分析,硫铅同位素组成显示了成矿物质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结合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热液,而奥陶系地层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牛头高家金矿原生矿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后经历较为复杂的地质过程,最终形成独特的红土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
论祁雨沟式金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衍景  崔毫 《矿产与地质》1992,6(2):103-110
祁雨沟金矿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系统地论述了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根据围岩蚀变和矿物包裹体温度、成分的研究,确定了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各阶段的演变;通过氧同位素研究证明了成矿溶液的来源由早期岩浆水转变为晚期大气降水;用硫、碳和铅同位素组成说明成矿物质的复杂来源。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建立了矿床的形成模式,并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熊耳山Au-Ag-Pb-Mo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熊耳山地区是华北地块南缘继小秦岭金矿田之后发现的又一金银铅钼矿集中区.该区经历了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期的构造体制大转换和岩石圈减薄事件,产出了大量燕山期热液金矿床及银、铅、钼矿床,发育了不同的矿床类型: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银铅矿和斑岩型钼矿.文章讨论了该区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各种矿床类型的特征、成岩成矿时间及其相互关系、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黄典豪  丁孝石  吴澄宇  张长江 《地质学报》1991,65(2):127-140,T001
本矿床是燕山期的热液充填-交代脉状铅-锌-银矿床。其中伴生有综合利用伤值的金、银。金、银主要呈微粒自然金、银金矿、脆银矿、螺状硫银矿、深红银矿、黝锑银矿和自然银产出。金矿物常与辉铋铅矿、自然铋、未命名的Bi_2Te矿物相伴生,包裹于或充填于黄铁矿、铁闪锌矿、含铁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微裂隙中。银矿物通常产于方铅矿、铁闪锌矿和黄铁矿的解理或裂隙内,但不与金、铋矿物伴生。金、银矿化晚于铅、锌矿化,而金矿化相对早于银矿化。  相似文献   

15.
涂绍雄  高艳君 《地球学报》1991,12(1):101-116
两矿床均主要由糜棱岩型矿石组成,受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化与强硅化和金属硫化物的富集有关。但两矿床的物质组成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其中云西矿床矿物组合较复杂(富含磁黄铁矿等)、矿石化学成分中钴和镍含量较高、铅同位素组成范围较窄(μ值较小、φ值年龄较大),反映两矿床的物质来源和形成环境有差异。推测与不同的重熔岩浆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地描述了河口金矿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介绍了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生成顺序。发现三个金矿组,大小9条金矿(化)体,其中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黄铜矿化是主要的找矿标志。成矿温度200~400℃之间,矿床属中温热液型岩浆矿床。典型的矿物组合为石英+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最后确定了找矿标志。对今后在该地区寻找类似的金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赤峰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峰地区的金矿床依据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矿床地质特征,划分为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岩浆热液金矿床、火山热液金矿床和伴生金矿床四个类型。叙述了每一类型金矿床矿体地质、矿石矿物、矿床同位素等特征。并指出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是赤峰地区找金矿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东坪等金矿床中几个金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蔡长金 《矿物学报》1993,13(1):65-71,T002
笔者于1987年以来在东坪金矿床和金厂峪金矿床中发现了几个金矿物,从成分和物性看,可能为新的金矿物,暂以金矿物A,金矿物B,金矿物C代之。金矿物A可能为金-铅合金与二氧化碲的混晶矿物,即(Au,Pb)_3·TeO_2;金矿物B可能为金铅的碲酸盐Au_4(PbO_3)[TeO_4]_2;金矿物C可能为金银的碲化物AuAgTe_2。此外在东坪矿床还发现了亮碲金矿;在沃溪金矿发现了方锑金矿,系国内报道的第三个产区。由于矿物颗粒细微,都未获得晶体结构数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铅锌矿床中矿石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铅同位素研究一直以来是矿床成因研究的重点,岩石和矿物中Pb同位素组成显示出极复杂的变化模式,反映了它们各自的特殊地质历史。铅同位素研究的目标就是解释这些模式,并揭露这些含铅的矿石和岩石的地质历史,从而为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探讨铅同位素在铅锌矿床研究中的应用。从成矿时代的测定、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和找矿评价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哀牢山北段金矿带铅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方浏 《云南地质》1997,16(3):245-263
以哀牢山北段金矿带中最大金矿田──老王寨金矿田为例,从铅同位素组成,源区特征,单阶段模式年龄,铅源初始年龄及与墨江金厂矿石铅同位素对比等五个方面,结合图表解析,论述了金矿带的铅同位索特征,指出本区铅同位素组成是基本稳定的,且主要属造山带铅。从铅同位素一个侧面证实哀牢山北段金矿带矿化从燕山期到喜马拉雅期,且以喜马拉雅期矿化为主,参加矿化物质显示多期多阶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