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梅 《国土资源》2002,(12):54-55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高涨——向往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所谓“健康住宅”,就是“以人为本”,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2.
[案情] 张某于1972年6月22日,经A镇政府批准获得一宗面积为二百平方米的宅基地,后建瓦房三间居住。因其夫B在H市工作,便随夫到H市生活(户口未变),原宅三间瓦房交给夫弟D居住。1988年,B、D经过协商,B同意将房、地半数以2500元价格转让给D使用,协议载明:如果B退休回家居住,由D负责退还一间半房屋给B居住;如果不回家居住,房屋及宅基地归D家,也不再付钱。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居住环境的放射性水平及室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程度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国外早已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对人类的生活环境进行辐射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我国政府也先后发布了多项有关人类生活环境放射性辐射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近年来又再次将建筑工程材料的放射性水平作了强制性检测规定。重视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4.
壮族不仅爱水,也喜欢山。 靠山而居,是壮族比较常见的居住方式。靠山吃山,则是壮族的一种生活方式。有的壮族人自称山佬、山人,表明了他们对山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尊敬。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农村建房热始终呈上升趋势,宅基地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现就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审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和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随之而来的是宅基地纠纷也呈现上升的苗头。不仅引发了来信来访。而且还引起诉讼,有的甚至为宅基地纠纷而引发械斗。这不仅影响了农村邻里关系,冲淡了亲情友情,而且危及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影响到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切实做好宅基地纠纷的预防工作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7.
一、案情简介 1972年6月22日,张某经甲镇镇政府批准获得一块面积为200m2的宅基地,并在该地上建了3间瓦房居住.后随其夫B到乙市生活,但其户口未迁移,原宅3间瓦房交给夫弟D居住.  相似文献   

8.
时下流行的一首民谣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当前农民居住条件的变化,"身边钱袋鼓起来,恩格尔系数降下来,饮食物品精起来,居住宽敞大起来".居住宽敞亮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对农民来说,已不是梦想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后,一座座新房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但透过农民建房热的背后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不断开发、利用土地的历史。土地利用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起点,是其它各种经济活动的基础。人们一方面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通过农林牧业生产获取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则把土地作为基地和空间活动场所,来满足自身生产、居住、交通、娱乐等的需要。土地利用同其它事物一样,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装修的标准和造价也在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住宅发展走向“十二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依赖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长足进步以及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引致我国在居住文化方面发生了传承文脉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新的飞跃.一种既包括物质的硬件又包括知识和精神软件的“新居住文化”已经逐渐成形。反过来,新的居住文化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改变着人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所谓“居住改变中国”.就是这种反作用的高度提烁。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新居住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具体说可以列出以下12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1992年2月,郭某因分户需要,向其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宅基地用地申请,经村委会同意,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后,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其宅基地用地申请。村委会根据村内用地实际和规划划分一宗土地作为郭某的宅基地,随后郭某在该宅基地建房,但郭某仍一直与其父母居住而禾在此居住。同年10月,同村的村民李某因居住需要,向郭某提出购买该房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党中央的富民政策在农村得到进一步落实,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因此,农民要改善其居住条件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农村建房热始终呈上升趋势,宅基地管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查清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情况,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已成为龙江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淄川区国土资源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政治坚定、品质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踏实”的国土资源干部队伍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措施,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创新”,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齐头并进,“三个文明”之花并蒂开放。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土地执法模范县(区)、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全省土地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矿产资源管理先进单位;被淄博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5.
枣庄市山亭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亭区位于枣庄市北部,是典型的农业区,农业人口多,农村居民点较为分散。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逐步增加,农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在农村新建、原拆原建住宅成为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遍现象。但是农村农民建房存在使用宅基地大量超标的问题。事态日趋严重,需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农村住宅要不要实行节约集约用地?怎样才能做到既能节约用地又能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在这方面,本刊发表的通讯《河南西滑封人的“节地术”》,为我们作出了有力的回答。西滑封人是讲现实的。在他们看来,一个农村的土地多少,是历史上长期形成而且不易改变的。因此,如同一个国家和地区一样,一个农村的决策者必须正确处理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耕地保护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伴随新型城镇化和全面休闲化时代到来,游憩-居住两大功能空间关系研究成为新时期城市地域结构领域的重要关注议题。基于POI地理空间大数据,通过运用Ripley's K函数、同位区位商、“不一致指数”定量模型和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等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长沙市游憩-居住功能空间格局及其匹配关系特征。研究发现:① 两大功能空间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形态格局差异鲜明且均呈以“空间极核”为导向的集聚模式,各类型功能空间集聚强度表现为“居住空间>文化休闲空间>体育健身空间>商业娱乐空间>自然生态空间”;② 两大功能空间存在基于“距离-数量”的函数衰减关系,距离居住空间3000 m半径环带是游憩空间集中分布以及居民日常游憩休闲的重要活动范围;③ 居住空间具有“临近”游憩空间布局的指向特征,但反之不显著,两大功能空间呈单向吸引“非对称性”错位临近关系,居住空间临近不同类型游憩空间的指向强度呈“体育健身空间>文化休闲空间>自然生态空间>商业娱乐空间”位序格局;④ 游憩-居住功能空间协调关系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湘江西岸整体上优于东岸,岳麓区、望城区为游憩-居住协调型,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开福区为游憩滞后居住型,长沙县为游憩超前居住型。本研究通过聚焦新型城镇化和全民休闲时代的城市游憩设施配置及其与居住空间的关系问题,将为丰富传承新背景趋势下的城市公共设施区位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等提供重要的理论探索方向,并为长沙市及国内同类大都市合理布局城市游憩休闲设施、优化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建设休闲宜居城市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城市居住环境条件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特征,以北京市城区内居住小区为基本评价单元,对城市居住环境条件进行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刻画其空间格局特征。得出主要结论:①北京市城区城市居住环境条件等级处于较高水平。②城市居住环境条件综合指数与居住小区所在空间位置具有正相关性和聚集性,空间分布上整体呈市中心高、外围低,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特征。③各街道办事处和行政区划城市居住环境条件综合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城六区城市居住环境条件综合指数整体高于近郊区。通过对城市居住环境条件空间格局特征分析,发现增加城市内部公园绿地和城市水系、提高教育资源的密集程度、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数量以及减少城市噪音污染等措施均可提高北京市城市居住环境条件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日前,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小溪村投资2432.97万元、总建筑面积1.299万平方米、楼高14层(包括地下一层)的农民公寓开工建设。公寓楼可供60余户村民居住,可节约土地20余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