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已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影……很久了,仿佛您还在我生命中,您还是那个习惯站在后院的崖上看着我,目送我去学校的人;您还是那个偷偷拿钱给我,让我成为班里第一个拥有MP3的人;您还是那个看着我生病不愿打针宠溺的带着我上街吃美食的人……那时的您,那么具体,那是我能听见的声音、能看见的面孔、能牵着手的温度,可如今您却只能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亲爱的母亲,您一生俭朴、勤劳、善良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我的读书情缘,还得从一段趣闻说起。听父亲说,在我周岁那天,母亲在桌子上摆了书、笔和玩具等让我挑选,我摇摇晃晃走向书,一把抓起便翻了起来,家人看见都笑了。然而,我真正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0岁那年。那个时候父亲在镇上的供销合作社工作,我们兄妹和母亲住在乡下。那年暑假,父亲带着我到他的单位去玩,父亲上班的对面有一个书店,那个时候的书店都有个柜台,  相似文献   

3.
正说起我的读书情缘,还得从一段趣闻说起。听父亲说,在我周岁那天,母亲在桌子上摆了书、笔和玩具等让我挑选,我摇摇晃晃走向书,一把抓起便翻了起来,家人看见都笑了。然而,我真正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0岁那年。那个时候父亲在镇上的供销合作社工作,我们兄妹和母亲住在乡下。那年暑假,父亲带着我到他的单位去玩,父亲上班的对面有一个书店,那个时候的书店都有个柜台,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球信息科学一代宗师、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现代地图学的开创者、当代地学界的翘楚!敬爱的陈述彭院士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个年头了!他那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术思想;他那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他那不畏困难、敢担风险的开拓精神;他那诲人不倦、培植新生的高尚情操,为我们这一代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的科学思维和辉煌历程,标志着新中国60年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史,为我国创建地学强国作出系统的贡献!半个世纪的师徒情谊,时刻缭绕在我的脑海里,我是在1956年师从述彭师的,当时我被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南京),开始安排我担任所业务秘书,我觉得年轻人到科学院还是多学点专业为好。  相似文献   

5.
父母的心     
<正>去年五月十一日的清晨,经过我的千呼万唤你足足折磨你妈妈五个小时后姗姗来到我们的身边。从此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我在家的地位也从第二位降到了第三位。当听到你的第一声啼哭之后,我兴奋地冲进了产房,我知道那是你在呼唤我,是在向我报平安,我相信你的这个哭声,只有我能够听懂。看着你一天一天地长大,让和谐的家庭更加幸福。我们的生活习惯,也随着你的改变而改变。早上我不再掐着点起床,而是每  相似文献   

6.
我是农民的儿子,记得小时候非常能吃,一个人能吃三个人的饭量,兄妹三个的战斗力更是“非同凡响”,无论是什么粗粮野菜都能消灭掉一大锅在那个什么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为了填满我们这群半大小子的肚子,爸爸妈妈只有不分昼夜的拼命干活,白天随大队出工,晚上还要领一些剥花生米、编织竹篓竹篮之类的手工活回来干,千方百计地满足我们那好似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有时候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自己就尽可能的不吃或少吃,  相似文献   

7.
工作初体验     
回忆时光,大学四年那丰富多彩的生活已不再拥有,去年那个激情似火的七月,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憧憬和激动无比的心情现在仍在脑海里清晰可见,而现在的我已步人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地质工作者.从我进入青海省第四地质勘查院的那一天开始就正式宣布我已经结束了美好的校园生活了,开始了充满挑战的地质工作了. 刚参加工作,初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单位,使我突然觉得很迷茫.不知自己的定位,不知怎样将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中.然而看着同事们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积极工作的氛围,我找到了动力.再加上单位领导对我们这批大学生的重视和培养,让我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积极的投身于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8.
企盼     
三年前的那个冬季,因工作需要,我和儿子在北京暂住. 周末从幼儿园接儿子回来的路上,朔风扑面,儿子欢快的脚步和,那叽叽喳喳的声音仿佛小鸟出笼.  相似文献   

9.
企盼     
三年前的那个冬季,因工作需要,我和儿子在北京暂住。周末从幼儿园接儿子回来的路上,朔风扑面,儿子欢快的脚步和那叽叽喳喳的声音仿佛小鸟出笼。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辘轳井,我总忘不了那吱呀吱呀的摇辘轳声。那声音就像故乡一首悠远悠长的歌谣,在我的梦里,我的脑海里连绵不绝地唱响着,它是我童年的诗画,童年生活的一个缩影。我的故乡,村村寨寨几乎都有一两口辘轳井。我们村的辘轳井就静静地立在村口。井旁是一株多年的洋槐树,树冠约五六米,把辘轳井周围的大片地方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辘轳井忠实的守护者。这口井没有人知道是什  相似文献   

11.
每当念起这个名字 我的心中 便会有一轮红日 冉冉升起 那温度 足以将我的血液 烤的炽热 每当念起这个名字 我就会联想到 曾经泊在南湖的 那只红船 是他和革命先辈一起 将锤子和镰刀 那样完美地结合 每当念起这个名字 我就会有一种 力量的冲动 他的一句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便使美帝国主义 闻风丧胆 灰飞烟灭 使饱受压迫的中国人民 得以大口地呼吸自由的空气 每当念起这个名字 我的耳边就会响起 那个令全世界震撼的声音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他无疑…  相似文献   

12.
<正>12日村边凉亭王东东和李甜正紧张讨论被偷拍的事情。王东东:这下坏菜了!偷拍我们的人是你爸,他会不会打死我呀?李甜:我爸不是这种人,要不然你还会活到现在?!王东东:那他是田长,打交道的人多,他肯定要把我们的事情公诸于众了。李甜:我爸不会这么坑我吧。孤男寡女在田野里传出去会发酵的。王东东:我们俩应该会站在村里绯闻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3.
<正>31年前那个春节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工友不幸摔伤,让我的春节过得格外忙碌,格外紧张,也格外有意义……1988年冬天收工后,队里安排我们三人留守看家,班长朱广力在村里看守职工宿舍,我和另一个工友看守钻机。腊月二十八晚上九点钟左右,房东大哥急匆匆跑到钻场对我们说,朱班长从树上摔下伤势严重,急需送医院进行治疗。在路上,房东大哥告诉我事情的经过。那天晚上,房东一家  相似文献   

14.
<正>因工作忙,不能经常回家,我便给母亲买了一部老年机。可母亲不会打,只会接,于是,每天晚上给母亲打电话成了我的必修课。前几天,我给母亲打电话,问她在干啥。母亲说:“在你婶婶家,她女儿给她买了个小音响,这几天,我们都在她家锻炼身体呢。那个小音响不但能放音乐,领着我们拍打做操,而且还能放戏曲,好几个人都跟着唱。”语气里满是羡慕。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有关这方面的话题很多。不经意间回头看看,竟然发现自己与抗战也有缘分,因为自己曾写过两篇抗战题材的小说。而且说来也巧,这两篇小说一篇是我的短篇处女作,另一篇是我的中篇处女作。也正是这两篇作品为我的创作踢开了路,让我的文学梦持续了下来。这两篇小说的发表都蛮曲折的。先说说我那个短篇处女作《生命》。1986年,我还在豫西丘陵上我们的村小学当代课教师。那年春天,无意间看了日本作家森村诚一的纪实小说《食人魔窟》,触动很大,根本没有想到日本法西斯会如此卑劣和  相似文献   

16.
清晨,我们一路颠簸抵达四川雅安后,再转乘车前往荣经。一路上,可观赏开满苍翠欲滴的山间雨丰术,我的心早已飞到了那个梦幻的圣山——牛背山。  相似文献   

17.
父母的心     
正去年五月十一日的清晨,经过我的千呼万唤你足足折磨你妈妈五个小时后姗姗来到我们的身边。从此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我在家的地位也从第二位降到了第三位。当听到你的第一声啼哭之后,我兴奋地冲进了产房,我知道那是你在呼唤我,是在向我报平安,我相信你的这个哭声,只有我能够听懂。看着你一天一天地长大,让和谐的家庭更加幸福。我们的生活习惯,也随着你的改变而改变。早上我不再掐着点起床,而是每  相似文献   

18.
<正>茶,始于春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近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华茶道又开始走上复兴之路。茶,距今已5000多年,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茶而解之",所以有了"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之说。犹记得,那是一个初春的午后,茶台上坐着三三两两茶客,我也是其中之一。那位泡茶的姑娘,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用她那娴熟的手法为我们泡茶,泡茶的同时她不紧不慢地还为我们解说,不知是她的神态吸引了我,还是她那  相似文献   

19.
<正>重阳节这天,我回了趟老家。登上附近的方山,除了目睹乡亲们正在播种小麦外,还见到经过霜打的柿叶在秋风的吹拂下片片落地,只剩下红彤彤的柿子挂在枝头。这让我想起童年摘柿子的美好场景。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吃到嘴里的水果很少,所以每年柿子快成熟的季节,也是我和小伙伴最快乐的时光。于是,我们每天都要到村西北的那片柿林去,从下往上看,偶而发现一两个红了的柿子,我们会欣喜若狂。  相似文献   

20.
悬空寺     
我的姥姥,离开我们已经有两个年头了。忆起姥姥,那时光仿若一段美丽的梦——梦的这头,是地质大院藤椅上晒太阳的姥姥;梦的那头,是五彩霓虹灯下我放学归家的路。这记忆,是我心中永远的桃花源,伴着我那有色有味的青春,悠然、烂漫、活力无限……抛不尽一把红豆相思泪,忘不了一剪红梅风雪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