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本文发展了一种加权平均方法,用于综合考虑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专家意见。其中假定接近综合结果的专家意见具有的权系数较大,这样可以合理反映专家意见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另外,利用随机加权方法估计综合结果及权系数的不确定性,给出其统计特征量。  相似文献   

2.
邵辉成  谢家树 《地震研究》1995,18(3):246-251
在研究地震危险性时,地震资料的精度和可靠性在研究的时间段内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介绍一种考虑这种差别的地震危险性估计方法,作为应用的一例子,计算了汾渭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参数,并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通常用成功率和报警率来表示地震预报的效率,它们分别由成功预报数与总预报数和成功预报数与应被预报的事件数之比确定,这里,我们针对震级高于给定阈值的事件来设想预报系统下,且假定系统单一指标“是”或“否”。对于这样一个预报系统,用于确定系统预报率的事件震级的观测误差引起了识别预报目标数的增加和识别成功预报数的减少,事实上,当忽略事件震级的不确定性时,预报率可能被显著低估。这可能会导致舍弃有价值的预报系统或低估实际的地震风险。本文给出了估计预报率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独立震级分布的任何对称的观测震级的误差,目标识别的不确定性可以表示为从实际到观测震级概率转换的结果,给定预报效率参数,偶然连接率和转换概率,由预报和转换过程的分析求解这个预报率估计问题,假观测误差为正态分布,预报/转换过程的数值试验和蒙特卡罗模拟看来证实了所得的解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一种考虑震级不确定性的估计b值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b值的精度,应用一种统计方法来估计地震数。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地区,特别对那些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地震资料的地区来说尤其适宜。以河北地震带为例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年最大地震震级分布服从Ⅲ型极值分布的基础上,给出了震级分布参数估计方法,讨论了地震趋势预报中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问题,指出了区间估计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统计推断形式。它能够提高对地震预测预报的准确程度,从而为中长期地震预报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M_L与M_S经验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90~2000年《中国地震年报》和2001~2008年《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大量数据,研究了测定面波震级MS与近震震级ML的不确定性;采用双随机变量的回归方法,用3种不同的数据组,获得二者之间的3组新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使用至今的公式MS=1.13ML-1.08严重偏离数据组,已不适用于新的数据。考虑到测定震级的不确定性及数据的离散性较大等因素,认为采用关系式MS=0.03+0.98ML作为新的经验关系更合理适用。  相似文献   

7.
戚镇英 《华南地震》1992,12(1):38-43
本文以历史地震资料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直观地反映了粤西—桂东南地区未来30年的地震活动趋势。在探讨的时空范围内,估计存在发生1—3次中强破坏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波阻抗反演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波阻抗反演中引入一种新的计算机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实际地震资料作Bootatzap试验,用重采样的方法获取大量的地震数据集,对数据集中所有地震剖面的反演结果作统计分析,获取反演结果的均值,方差,量信区间等统计结果,分析波阻抗反演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田建伟  刘哲  任鲁川 《地震》2017,37(1):158-165
选取马尼拉海沟俯冲带作为潜源区, 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 通过对一定时段内超过某一阈值的震级数据进行拟合, 建立该潜源区地震危险性估计模型, 估计强震重现水平和震级上限, 并对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 得到马尼拉海沟俯冲带震级上限为9.0级, 10 a、 50 a、 100 a、 200 a马尼拉海沟俯冲带的震级重现水平期望值分别为7.1级、 7.6级、 7.7级、 7.9级。  相似文献   

10.
速度型记录设备的地震速报,一般直接使用记录到的波形数据计算震级(速度震级).编写台网观测报告,需要把速度波形仿真成位移后再计算震级(仿真震级).本文利用北京市地震台网2003年以来1 000多条记录,以全网、单台两种方式研究了上述两种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且与震中距、台基、设备等因素有关.建议在速报阶段,可用震级差和线性关系两种方法对仿真震级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11.
在提出极值分布区间估计理论和方法和基础上,讨论了地震预报中的区间估计问题。文中以年最大地震震级分布服从Ⅲ型极值分布为例,介绍了区间估计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啜永清 《地震》1992,(3):30-35
本文着重论述在大同—阳高地震现场工作中用限幅时间测定震级的方法及对此方法的数据对比检验。通过在大同地震现场实际应用后认为:此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用振动持续时间无法解决的多个限幅地震波形叠加的震级测定问题。对于只有微震仪的单台(或多台)测定较密集的较强地震序列震级是一种快速方便、实用的方法。对于扩大微震仪的震级量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的问题是地震危险性参数的统计估计,重点是最大区域震级Mmax及未来时间间隔T内最大震级Mmax的估计及其分布的参量分位数,提出了两种估计:最小方差的无偏估计和贝叶期估计。作为一种实例,已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加利福尼亚和意大利的Mmax及相关参数的估计。  相似文献   

14.
严尊国 《中国地震》1994,10(4):320-326
文中依据古登堡-里克特震级-频度公式,结合实例说明了参数b值的稳健估计方法,并将其与最小二乘法及最大似然法比较,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稳健估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分布较吻合,并且可以在不剔除低震级段和大震级的偏离分布值的情况下,取得与选取合理震级上下限最小二乘法一致的结果,此外,稳健估计结果的余差分析同样也得到地震震级-频度关系不是简单的对数线性关系的结果,而原始G-R公式需加二以上的高次项才能较好地押  相似文献   

15.
文中依据古登堡-里克特(G-R)震级-频度公式,结合实例说明了参数b值的稳健估计方法,并将其与最小二乘法及最大似然法比较。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稳健估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分布较吻合,并且可以在不剔除低震级段和大震级段的偏离分布值的情况下,取得与选取合理震级上下限后最小二乘法一致的结果。此外,稳健估计结果的余差分析同样也得到地震震级-频度关系不是简单的对数线性关系的结果,而原始G-R公式需加二次以上的高次项才能较好地描述该特性。  相似文献   

16.
Honku.  Y 《世界地震译丛》1997,(2):64-68
VA导震预报方法是以地震电信号为基础的,但是,所引起的争论好象仅仅是直接针对地震资料预报统计显著性的。为此我们将逻辑回归方法引用到地震活动性研究中来,估计了希腊地震发生的概率。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是否可以找到一种精细的地震图像,其可以用以明显地提高概率估计。就我们所考察的全部情况来说,如果把地震震级阈值从5.0降到4.3,则可发现概率高达0.75,其可以与Hamada(1993)所估计的VA  相似文献   

17.
选取宝昌地震台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外MS≥5.0地震震级资料,将其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网站公布的标准震级进行震级偏差统计分析,并从震级、震中距、震中方位、震源深度等方面讨论了宝昌地震台面波震级存在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全国分区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丽艳  刘瑞丰  杨辉 《地震学报》2016,38(5):693-702
基于1973—2002年全国31个省级地震台网的地震观测资料,通过震级残差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了单台震级的偏差和标准差,进而得到了东北与华北、华南、西南、青藏和新疆等5个区域的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及其使用范围.实际地方性震级测定结果表明,使用新的量规函数较我国目前使用的短周期仪器量规函数所测定的地方性震级的标准差小,这说明使用新的量规函数能够提高地方性震级的测定精度.   相似文献   

19.
历史地震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震有感区地动位移和震级的关系,本文阐述了利用Ⅳ度有感区等效圆半径估算宏观震级的方法,初步解释了它的物理基础。同极震区烈度估算震级的方法结合运用,可以提高历史地震震级厘定的置信度。 华北地区历史地震震级试算的结果表明,现行历史地震目录中强震震级值可能存在偏高估计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了青藏高原区7级以上以走滑为主的30个地震的地表破裂参数资料,拟合出了青藏高原区新的震级与破裂带长度统计关系式,并结合前人的统计关系式,分别通过破裂带长度估算震级,求出了估算震级与仪器震级的差值。同时将差值为正值(即估算震级偏大)的归为一类,差值为负值(估算震级偏小)的归为另一类,做了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差值为正值的地震所处的走滑断裂带一般位于一级块体或次级块体的边界断裂带上;差值为负值的地震所处的走滑断裂带大多位于一级块体或次级块体内部断裂带或断裂带的交汇处。基于上述分类的差异,作者对不同回归关系计算的差值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修正计算结果不确定性的参考值,为降低估算震级的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