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修群  谢倩 《气象科学》1995,15(4):134-157
本文研制设计了一包含海洋表面边界层和大气辐合反馈过程的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异常模式。进而利用该模式对ENSO循环进行了成功的模拟。通过对模式ENSO循环的演变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细致分析,揭示了ENSO暖位相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2.
杨修群  谢倩 《气象学报》1996,54(6):719-721
利用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异常模式的30a模拟结果,对模式ENSO的变化性及多重时间尺度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建立了一ENSO循环多重时间尺度过程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相似(Analog)模型,并提出了ENSO循环主周期形成的一种可能机制。指出:和观测事实类似,模式ENSO过程确实涉及到三种时间尺度,即3—4a主周期振荡(LF)、准两年振荡(QB)和年循环(AC);其中,QB过程是线性海气耦合系统的本征模态,年循环(AC)对其形成没有本质的影响;3—4a主周期振荡(LF)是一非线性系统的自激振荡现象,其形成是线性系统的本征模即QB过程通过非线性机制尤其是通过大气辐合反馈加热的“单向性”过程在QB的暖态产生的减频增幅所致;平均年循环(AC)虽然不能对ENSO循环形成有本质影响,但它可明显影响ENSO循环的具体振幅和位相,使得ENSO循环具有明显的不规则性并对季节循环具有明显的“锁相”特征;ENSO变化性确是LF、QB以及AC多重时间尺度相互作用形成的。本文提出的ENSO循环时间尺度选择机制不仅解释了主周期振荡的形成过程,而且也较好地解释了ENSO变化的谱,因此,这一机制更接近于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3.
耦合海气动力学短期变率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年际变率,研制了一个复盖热带太平洋区域的耦合海气模式,并用来模拟ENSO变率的主要特征。数值试验结果与实况比较表明,对1982/1983年厄尔尼诺事件的主要特征模拟良好。基本结论是要考虑好关键要素和关键过程,即:平均风场和平均海温场;风和海温场的年循环;海洋表面层;三维海温平流;大气(水平方向)水汽辐合效应。  相似文献   

4.
张恩才  杨修群 《气象科学》1996,16(3):206-214
本文利用1970至1989年共20年的逐月平均的太平着区的表面风应力和海表温度距平的分析资料,检验了以前设计的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大气距平模式的模拟性能,通过使用两组风应力异常场即观测场和热带大气模式对观测海温响应所得的模拟场,重点分析了热带太平洋距平模式对风应力异常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本文海洋距平模式完全有能力再现ENSO循环折际变化性及其水平结构,且赤道中太平洋区域的低频风应力异常对于ENSO事  相似文献   

5.
赵珊珊  杨修群 《气象科学》2000,21(3):389-399
本文利用中科院大气所两层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和十四层热带太平洋模式的耦合环流模式100年积分中的后30年的月平均输出资料,通过分析海表面温度、上层海洋热容量和海表面高度异常的年际变化,揭示了模式ENSO循环(包括其产生、发展、成熟和消亡过程)的特征及其控制机理。结果表明,控制本文耦合环流模式中ENSO循环的机理是“时滞振子”模态,这和由中间复杂程度耦合模式得到的ENSO控制机理是一致的。反映了“时滞振  相似文献   

6.
1991—1992年ENSO事件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气候分析中心(CAC)和中国气象局气候监测公报所提供的海-气资料,综合分析了1991-1992年ENSO事件的形成、发展过程。这次ENSO事件的主要特点是:①在ENSO事件爆发前一年内热带太平洋海气特性频频呈现异常,暖水堆积在赤道中太平洋(5°N-5°S,160°E-160°W)约12个月,然后自西向东传输,爆发1991-1992年ENSO事件。②对ENSO事件作出响应的西太  相似文献   

7.
一个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环流模式及其检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行ENSO的模拟与预测,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原有的较低分辨率全球海洋环流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依赖于Richardson数的垂直扩散方案和太阳短波辐射穿透的物理过程,发展了一个较高分辨率的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环流模式。利用该模式和1980~1995年大气强迫场的观测,进行了热带太平洋海温及环流的结构和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同时段的海洋同化分析,就海洋及其时间变化的三维特征,检验了模拟结果。首先,检验了该模式对ENSO事件的三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这16年间所有冷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均得到基本正确的模拟;海温异常的强度和结构特征与实况有偏差,尤其是次表层,距平量在赤道西太平洋和沿斜温层显著弱于实况;表层海温(SST)距平与实况较为接近,只是在日期变更线附近偏大。然后,强调海气耦合模式要成功预测ENSO,真正严峻的考验是海洋模式对次表层海洋的模拟能力,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SST的正确模拟。因此,为全面评估该海洋模式,探讨模式误差的原因,根据同化资料,找出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之后,检验了多年平均状态及其季节变化、年际变率及其季节变化等统计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等复杂程度的2.5层海洋模式和大气环流模式ECHAM4组成的海气耦合模式,模拟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气候变化以及年际变化特征。该模式较好地模拟了ENSO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不规则的周期变化特征,以及热带印度洋的主要变化特征。通过数值试验,初步研究了太平洋耦合过程对印度洋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存在太平洋耦合过程时,模拟的印度洋偶极子(IOD)正(负)事件的发生频率比无太平洋耦合情形时有所减少(增加)。该变化是太平洋耦合变量通过海气耦合过程对印度洋海表面平均风场进行调整,进而引起热带印度洋温跃层深度东西梯度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热带温带相互作用对热带季风/大气-海洋系统(MAOS)的作用TetsuzoYASUNARI,KEN’ichiUENO和TOMOhikoTOMITA(筑波大学,日本)1前言一般是两年周期的ENSO和亚州季风系统的年际变化可看作是对热带印度到热带太平洋地...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发展了一个用于研究热带海洋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和ElNin~o/SouthernOs-cilation动力过程的混合型(hybrid)耦合模式,其中的大气部分为一个由一阶斜压模表示的自由大气和混合行星边界层所组成的简单热带大气模式(区域为热带太平洋:120°E~80°W,30°N~30°S;水平分辨率为2°×2°),海洋部分为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分辨率自由表面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经纬圈方向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和2°,垂直方向分为不等距的14层)。两模式间的耦合是这样进行的:简单大气模式计算出海表风应力,热通量由松弛公式计算,淡水通量(蒸发与降水之差)由观测资料给定,它们一起作为海洋环流模式(OGCM)的强迫场;而OGCM计算出海表温度(SST),在其以外地区给定观测到的气候海表温度或陆地温度,作为大气模式的边界条件。本文给出采用逐日、同步耦合方案时模式对热带太平洋气候态模拟结果,表明未采用任何通量修正(fluxescorrection),耦合模式未出现气候漂移(climatedrift)现象,并且非常逼真地再现了热带太平洋气候态,特别是海表风场及相伴随的辐合带和降水、海表温度和流场及它们的季节变化。文中还进行  相似文献   

11.
热带太平洋线性海气耦合系统的主模与ENS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倩  杨修群 《大气科学》1996,20(5):547-555
本文利用包含海洋表面边界层、线性海洋大气动力学以及完整的关于不均匀气候态线性化SST预报方程的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模式, 在真实的气候背景态和参数域内,研究了海气耦合系统的特征值问题,确定了线性耦合系统主模的特征周期及其稳定性特征,进而揭示了主模和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准两年振荡是线性海气耦合系统中的最不稳定模态,且只有该模态类似于ENSO水平结构。因此,准两年振荡很可能是海气耦合系统固有的最根本性的振荡过程。本文也对准两年振荡的形成与年循环的关系以及它在ENSO时间尺度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一个耦合海气模式,用数值试验方法分析了1982/1983ENSO期间的暖池和赤道事带的相互使用对大气表面流场和散度的影响。结果指出,ENSO高峰期和成熟期SPCZ比ITCZ更重要;ENSO的形成初期和衰减期SPCZ和ITCZ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3.
ENSO对亚洲夏季风异常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21  
首先对ENSO过程中亚洲夏季风环流的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El Nino事件和LaNina事件中亚洲夏季风系统各成员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出现相反的变异特征。其中,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进行了EOF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赤道太平洋SS-TA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影响的区域和程度,该影响与ENSO循环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系统(NIM/COAMS)Ⅱ.年际变化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文献[1]建立的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系统(NIM/COAMS),对模式的年际变化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50a积分显示,模式模拟出了大气和海洋界面的主要年际变率,能真实地模拟热带太平洋ENSO循环的主要特征,较好地再现了ENSO循环的过程,循环周期在3—5a之间,与实际观测值一致,同时模式也较好地反映了大气和海洋的耦合特征,对年际变化有较强的模拟能力,这与FRAC耦合方案设计有关,该方法能避免气候场的牵制作用,增强模式对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夏季中高纬500 hPa高度和海表温度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旋转主分量(RPC)方法,对1949~1988年40个夏季的中高纬500hPa高度场以及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主要时空分布特征作分析,然后通过交叉相关讨论夏季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结果表明,夏季中高纬500hPa高度场最明显的异常型为副热带型(ST),极地北美型(PA),4波型(FW),以及3波型(TW)。夏季北太平洋SST的主要异常型为赤道东太平洋型(EEP),阿拉斯加湾型(BAL),热带中太平洋(CTP),以及北部北太平洋型(NNP)。而夏季北大西洋SST的主要异常型为赤道大西洋型(EAL),加勒比海型(CAR),东部北大西洋型(ENA)和中部北大西洋型(CNA)。夏季中高纬海气之间的最强相关出现在海气异常对应的空间位置上。这种区域性或邻域性的海气相关呈正相关的特征。但海气之间的相关耦合不及冬季紧密,赤道SSTA与中高纬500hPa高度异常的相关不显著。太平洋SSTA所对应的500hPa高度场的相关中心多为局地性,而大西洋SSTA所对应的500hPa高度场的相关中心呈现更有组织性的,甚至是波状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两类ENSO事件前期的热带太平洋海温距平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了1956年以来两类ENSO事件热带太平洋海温距平场的特征。结果指出,东部型ElNino事件前期为LaNina事件年,热带中东太平洋为强的海温负距平,东部型LaNina事件前期为ElNino事件年,热带中不太平洋为强的海温正距平,中部型ElNino事件前期热带中西太平洋多为明显的海温正距平,中部型LaNina事件前期热带东太平洋多为明显的海渐负距平。两类ENSO事件前期海温距平场特殊基本相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年逐月海温距平和区风应力距平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和EOF分析方法,分析了ENSO相联系的热带太平洋典型风应力异常场结构。结果显示,与ENSO线性相关的风应力异常场在时间尺度上表现为低频变化,在水平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四个典型分布。  相似文献   

18.
1994/1995年ENSO事件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琴芳  翟盘茂 《气象》1996,22(2):18-23
根据热带大气海洋状况的监测资料,诊断分析了1994/1995年ENSO事件发生的特殊气候背景,“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特点,及其对世界天气气候的影响,为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和ENSO事件的理论研究,模拟和预测提供较详细的观测资料和分析事实。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ENSO循环负反馈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包含海洋表面边界层和大气辐合反馈过程的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异常模式的30年模拟结果,通过对模式ENSO循环演变特征和正负反馈机制的细致分析揭示出了ENSO循环形成的一种新的负反馈过程。指出:ENSO循环的正反馈机制是不稳定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且这一不稳定过程的发展在暖态中明显强于冷态;ENSO循环的负反馈机制在冷暖态中表现不同,在冷态消亡过程中,这种负反馈过程主要表现为暖的西传Rossby波经西边界反射产生的暖的东传Kelvin波来抑制冷位相不稳定发展的,但在暖态消亡过程中,不存在类似的纬向波作用过程,其负反馈过程主要表现为在海气耦合不稳定充分发展时伴随的赤道两侧冷水上翻过程的加强以及非线性过程的衰减作用共同抑制了不稳定的发展,并最终使系统从暖态恢复至冷态。本文得出的ENSO循环暖位相中的负反馈机制和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时滞振子”理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候的准10年尺度振荡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基于对气候、大气环流和海表水温的资料分析以及简单的理想化海气耦合模式的分析,研究了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候的准10年振荡及其可能机制。研究表明,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气候(降水和地面气温等)和大气环流(环流指数和副高活动等)的演变都有明显的准10年振荡;同赤道太平洋SSTA主要为ENSO循环不同,西北太平洋SSTA主要表现为准10年尺度的振荡,且同气候和大气环流的准10年变化密切相关;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可产生一种甚低频耦合波(10年左右周期),它可能是海气系统准10年振荡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