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引言从評价硫化物矿床氧化露头出发,鉄帽的研究应当解决如下几个問題;1.真铁帽(指由硫化物矿床露头形成的褐鉄矿)和假铁帽(指由普通岩石凤化而成的褐鉄矿)的区別;2.如果是真铁帽,是什么矿床形成的铁帽,即根据铁帽的研究来恢复原生矿石的物质成分或矿物成分;3.根据铁帽及其他有关地质、自然地理等条件,判断矿床氧化程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的芒特-艾萨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银-铅-锌矿床之一.包括属于同-矿田的希耳顿矿床在内,矿床储量为400万吨铜(铜平均品位3%),1400万吨铅和锌(铅锌合计平均品位7%).矿区内有中元古代前寒武系岩石出露,从南面的卡奔塔利亚湾向澳大利亚北部呈近南北方向展布,长达200公里.除芒特-艾萨外,在该地块上已发现了十多个同类矿床,但储量接近芒特-艾萨的,只有马克-阿图尔和罗文-希耳两个.铅同位素测定(见表)表明,这些矿床的时代为1600百万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出现全球性的铅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3.
钙磷氯铅矿是1974年初发现于广东省罗定县分界地区含云辉石岩的风化层重砂样品中,当时初步定名为磷氯铅矿。最近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该矿物含钙较高,可定为磷氯铅矿的变种矿物——钙磷氯铅矿。现将其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再论陕西宁强刘家坪块状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俭 《西北地质》1990,(2):49-52
笔者在1986年《西北地质》第5期发表了“陕西宁强刘家坪块状硫化物矿床铁帽特征及其意义”一文,主要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铁帽发育的特征等作了介绍。本文着重介绍该矿床围岩蚀变、影响氧化带发育的条件以及氧化带发育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特征。试图探索氧化露头在评价原生矿床及普查找矿中的作用,以利于找矿。笔者囿于已见,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湘东某铁帽型金银矿床,位于某多金属矿床中部,受一压扭性走向断裂及潜水面控制.主矿体赋存在印支期花岗班岩与下石炭统大塘阶页岩或砾岩的接触面上。矿区处于亚热带潮湿气候的低山丘陵区,氧化带比较发育,矿区中部氧化带深度较大。含金银的硫化矿体经风化剥蚀裸露地表,一些元素淋漓、迁移、流失,另一些元素残余富集,金、银极其稳定,附着在铁矿物的裂隙、空洞、晶隙中,或被吸附在粘土矿物表面,形成金银矿体。  相似文献   

6.
磷铜矿在我国的产出地点在文献上尚未见报导,因此铜鼓塘找到磷铜矿是其意义的,它产出在湖南衡阳的红色盆地的南缘第三系底部红色岩系的浅色砂岩的铜矿床的氧化带中;矿床属沉积型含铜砂岩矿床,主要矿物为次生富集带的辉铜矿,以及少量的铀矿物,矿床氧化带非常发育。其中的含铜矿物有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水胆矾、赤铜矿、  相似文献   

7.
湘南粤北,地处驰名中外的南岭稀有有色金属矿带中段,在南岭巨型矿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凡口、大宝山、黄沙坪、柿竹园等典型矿床。研究这些矿床的发现史,不难发现其中多数矿床的氧化带铁帽,曾起了由表及里的重要指示作用。对于铁帽的研究,无论古今中外,均受到了矿床学者的关注。但只有把铁帽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由矿物岩石学的研究推进到地球化学领域,进而引进数学地质方法,才能使这一传统的找矿标志,获得崭新的内容,从而使我们得到更多更好的找矿信息。一、概况首先,本文研究了湘南粤北地区、产于碳酸盐岩中的19个已知矿床的铁帽、铁锰帽或褐铁矿化,进而对比研究了湘南地区4个有找矿意义的未知原生属性的铁帽。每个铁  相似文献   

8.
非硫化物型锌-铅矿床主要由一系列锌、铅"氧化物"组成。非硫化物型锌-铅矿床可以分为表生和深成2种类型。表生非硫化物矿床的形成主要与表生的氧化作用有关,主要含有菱锌矿、异极矿、白铅矿等;根据成矿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交代型、围岩交代型、残余-岩溶充填型。深成非硫化物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热液流体的有关,主要含有硅锌矿、菱锌矿、白铅矿等;根据形成的不同方式被分为构造控制型矿床与层状矿床。深成矿床显示与表生矿床不同的C-O同位素特点。笔者主要讨论非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的特征及成因机制,并介绍中国火烧云锌-铅矿床的研究进展。火烧云铅锌矿已探明锌-铅金属资源量大于1 700万t,已成为中国新的最大铅锌矿。矿床成矿矿物以菱锌矿、白铅矿、方铅矿与闪锌矿为主,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主要经历2期成矿作用:早期的铅锌碳酸盐阶段(主要)与晚期的铅锌硫化物阶段。其矿床地质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特征显示火烧云铅锌矿床为深成层状(喷流)的非硫化物型锌-铅矿床。  相似文献   

9.
砷铜铅石(Duftite)在1920年首次发现于西南非,其后在墨西哥、美国等地亦有发现。该矿物在我国仅见有简单的报导。1984年笔者在广西德保矿区发现了该种矿物,并进行了矿物学的研究。 一、产状及其共(伴)生矿物 广西德保矿床属矽卡岩型铜—锡矿床,该矿床的铁帽氧化带比较发育,并且在氧化带中发育有多种砷酸盐矿物。砷铜铅石即产在氧化铜矿石中,与孔雀石、硅孔雀石呈互层的皮壳状产出,或产于臭葱石和砷菱铅矾的集合体的晶洞中。共(伴)生矿物有乳砷铅铜石、砷  相似文献   

10.
威宁银厂坡银矿床矿石物质组分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森林 《贵州地质》2000,17(4):261-265
贵州银厂坡奶矿床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其规模近于中型,矿床产于断层破碎带中,受构造控制,本文主要对矿石的物质组分及银的赋存在等方面作了初步研究,发现银在矿石中多以独立银矿物的形式存在,其粒度很细,与褐铁矿,孔雀石,白铅矿等氧化矿物关系密切,初步查明其分布,富集以及矿物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兰坪金顶铅锌矿的氧化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体被沟谷切割,剥蚀垂深达三百米以上,约有一半的矿石为氧化矿。大气降水为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来源。含矿带为透水、含水层,矿带顶、底板隔水性良好,渗透水、地下水具层间流动性质。大气降水在渗透过程中对硫化矿物进行氧化的同时,其自身也被改造为宙含金属离子的含矿水。随着硫化物被溶解,氢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矿物沉淀的反应往复进行,水中自由氧被大量消耗,缓慢流动的地下水在还原条件下释放出所携带的金属离子,最后形成硫化物沉淀,至使铅、锌、铁的氢氧化物,及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次生硫化物在氧化带依次出现。按标型矿物组合,可划分为褐铁矿——氢氧化物亚带;白铅矿——异极矿亚带;白铅矿——(水)菱锌矿亚带;铁菱锌矿——次生硫化物亚带;松散硫化物亚带。由于上述表生作用,矿石中碳酸盐围岩被大量淋失,铁、铅、锌成倍富集,形成规模巨大的次生氧化富集和次生硫化富集,地表分布有壮观的锌帽。矿体形状、内部结构都大为简单化,厚度增大,产状变缓。金顶铅锌矿氧化带分带,可与其他硫化矿床的氧化带相对比,但又自具特征。特别是发育铁菱锌矿——次生硫化物亚带。  相似文献   

12.
新疆康古尔塔格金矿床的副氯铜矿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开寅  韩照信 《西北地质》2007,40(2):114-117
新疆康古尔塔格金矿发现的副氯铜矿,在我国尚属首次。通过X-衍射分析方法对其做了进一步的确认,通过副氯铜矿的差热分析数据,分析了副氯铜矿的形成条件,由其化学成分计算出晶体化学式。副氯铜矿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氧化带矿物学的内容,而且作为特征矿物,也可做为寻找铜铅锌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及金铜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孙莉  楚之潮 《安徽地质》2006,16(2):94-100
安徽省铁帽型金、银矿床在全国发现比较早,分布广,并且有一定规律,工业利用程度高,效益好。铁帽型金、银矿广泛产于各类型原生含Au、Ag硫化矿床的氧化带,以产于石炭系层状含(Cu)硫化矿床的上部氧化次生富集带规模较大,品位富。本次积累完整的矿床地质特征资料,探索矿床分类、氧化分带,研究金、银的赋矿规律和成矿条件,总结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4.
前言赫姆洛金矿床发现于1982年,它位于苏必利尔湖东北岸附近,马拉松东15公里与横贯加拿大的17号公路邻接,其地理座标北纬48°40″,西经86°00″。主矿带走向为115°,倾向在50°—70°之间。矿床由几个矿化带组成,延伸长为1300米,垂直深度1300米,厚度变化范围3—45米。部分矿床出露地表,看来是单一大矿床,至少有7千万公吨金矿石,平均品位为7.6g/t,直到经过地下开采检验后,才能确定各个矿体的连续性,矿床包括三部分:泰克-科罗纳,金巨人和帕格-威廉斯。  相似文献   

15.
大王西峪金矿床位于大月坪复背斜南翼近轴部部位,属小秦岭金矿田的西(峪)—闵(峪)含金石英脉密集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的石英脉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金—黄铁矿—脉石英型和金—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型。组成矿石的矿物成分较复杂,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局部有绢云母、长石、绿泥石及碳酸盐矿物;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有方铅矿、黄铜矿、磁铁矿和微量白钨矿、钼铅矿、泡铋矿、闪锌矿、自然金、银金矿等。次生矿物有褐铁矿、白铅矿、蓝辉铜矿、铅矾及孔雀石等。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有方铅矿、黄铜矿、石英等,金以微细粒度的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状态赋存于载体矿物晶体中。根据单矿物样品分析结果,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中,故金主要富集在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类型的矿石中。  相似文献   

16.
云南会泽铅锌矿喷流沉积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泽铅锌矿床的成因认识各异,曾认为是沉积—改造层控型矿床。研究前人资料、结合亲历找矿实践,讨论该矿床另一种不同的成矿方式。研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同位素组成、包裹体、方铅矿年龄测定和成矿温度测试等表明:会泽铅锌矿属海底热卤水喷流沉积—改造层控型矿床,与芒特—艾萨型热卤水喷流沉积层控矿床类似。  相似文献   

17.
谈到深部找矿似乎使人感到渺茫;莫霍界面在地表以下几公里、几十公里,似乎与赋存在地表(或地下几百米)的矿产无关.研究地壳深部与地壳表层的矿产(尤其是那些大型、特大型的矿床、矿带)之间在成因和空间位置上的联系,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有价值的课题.在难得找到露头矿的今天,不得不另辟新途,利用深部研究成果去发现找矿线索.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国内外深部地球物理研究简况  相似文献   

18.
似方锰铝矿(Coronadite)曾发现于摩洛哥的博乌塔祖尔特和美国的亚利桑那,认为是氧化带中的稀有矿物。一九七○年研究江西永平铅山含铅黑土矿床物质成分和赋存状态时,发现了似方锰铅矿。本文对该矿物进行了晶体形态、物理、光学、化学性质,X光粉晶、差热、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  相似文献   

19.
伟晶岩矿床在稀有金属矿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探明一个大而富的伟晶岩矿床是比较困难而复杂的。据1912年—1924年的报道,加拿大曼尼托巴的坦科伟晶岩矿床的小伟晶岩脉产于乌河绿岩带内(后来测定其同位素年龄为27—30亿年)。伟晶岩脉内含浸染状的锡石,特别是在缓倾脉的背斜转折地段含锡石更高。1929年末为评价地表的这些小伟晶岩脉的含锡性进行钻探时,发现了在地表下75米处的主伟晶岩脉,其为向北缓倾的脉体,倾角小于20°,脉长1.44公里,脉宽0.82公里,最厚处超过100米。同位素年龄为26亿年。1930年因含锡性差而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对广西德保铜-锡矿床氧化带次生矿物的研究,发现了14种砷酸盐矿物,其中多数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砷酸盐矿物主要是铜的砷酸盐矿物,次为铜和铅的砷酸盐矿物,还有少量铁、铅、钡的砷酸盐矿物。根据这些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把它们划分为如下组合系列:(1)光线石-橄榄铜矿-墨绿砷铜石-羟砷铜石-德保石-硅砷铜石组合;(2)臭葱石-砷铅铁矿-砷菱铅矾-乳砷铅铜石-砷铜铅石组合;(3)臭葱石-含钡毒铁石-绿砷钡铁石组合。砷酸盐矿物一般形成于温湿多雨的热带—亚热带、pH为6—8,并有大量毒砂和碳酸盐岩存在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