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地收购储备机制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香港。1996年,我国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一“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1997年8月,杭州成立了“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杭州的土地储备中心成立后,效果突出,因此,1999年在“全国集约用地市场研讨会”上,把杭州土地储备制度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推广,得到各地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推崇,随后各地都纷纷成立土地储备机构,经过几年的发展和运作,土地制度的建立与运行,有些什么样的效果?引起那些变化呢?还有什么样的问题等待研究、那些制度和法规需要完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土地储备制度的契约经济学内涵。对土地储备过程中的准租及其政府的决策进行了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代理机构会利用其信息优势占用准租;土地储备管理的总成本同土地拟储备量与储备活动的技术难度呈正相关,同土地开发整理环节的完备水平以及政府对土地开发整理的监管水平呈负相关。本文还就如何完善我国土地储备制度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政府加快了土地市场制度建设的步伐,连续出台了有关土地收购储备、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协议出让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规章,逐步形成了国有土地供应中政府收购--储备--供应的一套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土地是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的基本要素。适时掌握把握土地供应政策,有利于开发商正确理解政府宏观政策导向,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减少交易风险,取得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政府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直接或进行前期开发后储备,并以公开招标、拍卖方式按需供应土地,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中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5.
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对调控土地市场、提高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各地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形势下,通过对嘉兴市实地调研,分析土地储备机制的优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如何通过拓展土地收购储备方式、创新土地储备机制来深化土地储备制度,更有效地解决低效用地再开发中的难点和问题,确保低效用地再开发依规、有序地推进。  相似文献   

6.
2001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建立了城市土地储备中心,至今,全市已建立土地储备机构9个,配备工作人员56名;收购储备土地168幅1071公顷,用于土地收购储备资金近55亿元;已出让74幅422公顷,合同出让金75亿元。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对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保证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 政府掌握城市土地的收购权和供应权,可以按照规划的要求有计划地确定收购和出让的地块、范围、数量,明  相似文献   

7.
2001年3月,在一阵清脆的鞭炮声中邢台市土地储备中心正式挂牌成立。2001年收购储备土地10宗400亩,拍卖土地2宗71.82亩,土地收益1042万元;002年收购土地13宗1040.77亩,拍卖、挂牌出让土地8宗495亩,土地收益5000万元;003年收购土地197亩,挂牌出让土地280亩,政府纯收益1.40亿元(含政府返还企业和土地置换资金)。目前一个由政府统一储备、统一供应、公开交易、多种方式竞价出让的供地新机制在邢台市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其在保障“净地”供应、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土地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在新形势下,土地储备制度也面临着规划引领不足、考核体系不完善、储备存量结构单一、储备整治对供给保障不足等问题。本文以重庆为例,致力于探索土地储备工作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下,进一步推动对规划、收储、整治、供应全生产链的重塑,旨在优化土地储备整治管理体系、推进土地储备整治工作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近年来,土地收购储备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并在规范土地市场、调控土地价格,加强土地合理利用,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中原  李永树 《测绘工程》2012,21(4):78-81,96
介绍我国的土地储备机制,针对土地储备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数据分析过程繁琐、储备数量决策缺乏依据等问题,基于MapGIS K9平台完成了土地储备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土地储备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储备数量预测等功能,有效提高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效率,并为土地储备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最重要的资产.同时也是政府建设城市、经营城市、管理城市和发展城市的资本,如何合理的开发节约使用土地资源,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产优势,进而土地运营为资本运营优势,是新时期城市土地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而作为经营城市首先必须搞好城市国有土地资本运营。所谓城市国有士地资本运营,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城市经营战略,城市的发展方向,政府以土地所有代表的身份,用经营手段运作土地资本,从而实现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土地效益的最大化。正是因为国家通过土地储备、垄断土地市场,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在土地收购储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资本运营,所以在土地收购储备中存在六大风险.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城市土地出让大都采取由原用地企业或其主管部门自行招商.然后由开发公司进行土地开发和房产开发,土地管理部门只抓土地管理的中间环节,即用地审批和收取土地出让金,政府尚未真正成为土地供应市场的唯一主体,对市场的调控极为有限。要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发挥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土地“源头”的控  相似文献   

13.
加强土地储备机构、业务和资金管理,理清土地储备业务与融资的关系,切实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保障土地储备工作规范健康运行,是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的主要目的。土地储备制度亟待规范、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是落实土地调控、土地供应政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市、县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依法取得的土地,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基础设  相似文献   

14.
近日,抚宁县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以53.71万元收购了抚宁县仓储贸易总公司两处土地,共8932.23平方米。这是该县自去年土地储备中心成立以来成功收购的两宗面积较大的土地。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对收购的两宗土地已挂牌,现已公告,不久将对其使用权进行公开拍卖、出让。  相似文献   

15.
这次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座谈会,历时一天半,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一次重要会议.座谈会上,广东、深圳、北京等14个省(市)认真总结交流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的经验,深入研究讨论了制度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措施.会议虽然时间短,但高效务实、收效显著,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必将对进一步全面推进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迁西县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于2001年3月份正式启动。两年来,共收购、收回国有存量土地65宗,总面积714.99亩,其中以公开招标拍卖方式出让73宗,入账直接收益10454.27万元。目前,尚有土地储备121.6亩。为迁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两化一制”(县城城市化、乡镇城镇化、企业改制)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行土地储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调控土地市场,促使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提升社会福利。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土地储备制度的定位面临新的困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此,本文在分析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和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土地储备制度,认为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达到既有效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又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上海嘉定区范围内的储备土地及未被开发土地的各类数据,以电子地图为载体,运用GIS技术直观、系统地表现和分析数据,建立了嘉定区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建立简化了嘉定区土地储备流程,优化了储备土地及土地开发流程,进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及时排除开发利用中的各种问题,提供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这次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座谈会,历时一天半,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一次重要会议。座谈会上,广东、深圳、北京等14个省(市)认真总结交流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的经验,深入研究讨论了制度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措施。会议虽然时间短,但高效务实、收效显著,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必将对进一步全面推进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下面,我谈三点意见。一、充分肯定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效近年来,各地按照部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西省景德镇市国土资源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接进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为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搭建起坚实的平台。一、健全土地有形市场体系,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土地交易环境。建立健全土地有形市场是落实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的前提和基础。2000年,景德镇市率先在江西省成立了市土地储备中心、市土地交易中心、市土地整理中心。市政府明确规定所有建设用地一律由市国土资源局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收购储备、统一开发整理、统一出让、统一监督管理,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源头,结束了土地管理混乱和土地资产流失的不良局面,为落实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推动了经营城市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二、建立合理的土地供应体系,着力推进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的实行。通过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景德镇市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并确定了“控制土地供应源头,完善土地有形市场,推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新思路,形成合理用地、合理供地局面,充分体现了土地资产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创新思路,开创土地储备工作新局面。2003年6月25日,在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西分行签订信用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市土地储备中心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西分行签订了20亿元信用贷款合同,用于士地储各和城市建设。同时市政府出台了《景德镇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土地储备工作切实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促进了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四、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03年3月,《景德镇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在全省第一个通过了省级评审验收,成为全市首个指导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开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新局面打下良好基础。在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同时,针对全市届于山区,可开垦耕地的后备资源较少的情况,在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的兴国县、贵溪市、奉新县等地异地开垦耕地2336亩,保证了全市耕地的动态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