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与铁路建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西部大开发将给我国中西部地区带来前所未的机遇, 而铁路建设正是遇到新的挑战。本文针对西部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与地质环境, 详细探讨了在西部地区进行铁路建设可能遇到的问题, 为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铁路岩质边坡的RQD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宝成铁路略阳站前后一段铁路工程边坡为例,采用蒙特卡洛原理和方法,计算模拟铁路边结构面概率参数,利用统计结果估算边坡岩体的岩石质量指标RQD,提出方向RQD的概念,初探方向RQD值在铁路工程边坡中的应用及铁路开挖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珠江源区森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湿地遭到破坏,导致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频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制约了该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珠江流域。应在加强全民教育的基础上,坚持科技引导,推进制度建设,以退耕还林为切入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建立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网,以此构建一个珠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4.
尚浩  严姗姗  李虎 《江苏地质》2019,43(4):599-605
将数字孪生理论应用到城市建设的地质工作中,并基于此打造一套四维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以济南泉域为例,根据已有的海量、多源、多比例尺、实时的城市地质数据,结合数字孪生理论,建立四维地质环境数据库和数字孪生模型,搭建地质环境实时监测网络,研发四维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城市地质数据挖掘分析,辅助政府在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中的科学决策,推动创新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数字孪生理论,研发海量异构数据的全空间融合展示分析系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铁路工程建设改变了地质环境;同时地质环境释放某种作用力反作用于铁路工程。如果铁路工程活动产生的影响超出了地质环境系统的承受范围,那地质环境就会失去平衡,建立在其上的铁路工程将会发生退化和不良运行。反之,那么自然环境系统将是良好的,从而铁路才有良好的运行条件。运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可以解决铁路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华南多金属矿产空间数据库是区域地质矿产信息的组合。介绍了华南地区区域多金属矿产空间数据库的定位、内容以及数据库结构,就系统中涉及的有关区域多源信息系统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构建了矿产地质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为华南地区矿产资源评价与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基础资料平台。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5)
本文以新会区地质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承载本底与承载状态两个层次的服务目标,选择评价因子,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运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到新会区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区图。采用自然间断分级法,划分新会区地质环境承载力为地质环境保护区、地质环境修护区、地质环境维护区、地质环境开发区,并根据承载力分区提出新会区发展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主要对构建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的必要性,GIS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现状,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涉及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构建基于GIS的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等作了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一些对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构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滇藏铁路滇西北段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滇藏铁路滇西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部位,地貌复杂、峡谷深切,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地震活动频繁。该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降雨强度大且集中。复杂的地质环境加之降雨、人类活动等外部因素造成该地区成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常引起交通中断、毁坏房屋及人员伤亡事故。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滇藏铁路滇西北段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规律,对于减少和预防铁路遭受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质环境数据具有多源、异构、复杂等特点。为更好地发挥地质环境数据的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环境数据,融合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访问三种数据整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地质环境数据的集成方法。该方法依托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矢量空间数据、遥感栅格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整合。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1∶20万区域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并对具体集成整合过程进行说明,最终将集成后的数据入库到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了数据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南复杂艰险山区等典型构造活跃区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突出,仍需进一步研究西南山区等构造活跃区铁路隧道大变形的控制因素。为此,本文以西南活跃区软岩大变形隧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西南山区构造活跃区地质环境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此区域内的拉林线江木拉隧道、丽香线中义隧道和成昆复线大坪山隧道等典型大变形隧道隧址区地质构造、地应力场和地层岩性的共性特征,综合分析构造软岩大变形的受控因素和总体特征,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为西南山区铁路隧道大变形的机理认识和预测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川藏铁路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世纪工程,复杂的地质演化史导致铁路廊道地质环境差异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复杂多变,在工程施工及今后运营中值得高度关注。在简要回顾川藏铁路廊道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铁路建设面临的水工环地质问题,包括高原构造岩溶高压突涌水、断裂带基岩裂隙高压突水突泥、高温热水热害等水文地质问题,活动断裂断错与强震灾害、高地应力与深埋隧道岩爆和大变形、特殊岩土体的不良工程特性与灾害效应、高位远程滑坡灾害链等工程地质问题,含煤地层和热液矿床酸性水腐蚀性、湿地生态退化演替、铁路建设与敏感生态环境的互馈效应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水文地质方面包括高原岩溶发育层序规律与构造岩溶蓄水构造类型、深埋隧道突水突泥的孕灾致灾模式与预测方法、活动断裂控热机制与地下热水循环模式、高温热害风险识别及地热资源化技术等问题;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方面包括活动断裂的精细特征与工程断错效应、复杂地质构造区深部构造应力场特征、构造混杂岩带工程地质特性与灾害效应、水-力-热多场耦合作用下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与灾害效应、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的高位远程滑坡机理及风险防控技术等问题;环境地质方面包括高原多源水转化循环机制与生态脆弱区生态需水量控制技术、隧道建设的水文生态环境效应、生态地质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关键技术、全球气候变暖的地质生态环境效应等问题。从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工程勘察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地质调查是基础、科技攻关是关键、灾害隐患监测与工程治理协调推进的应对策略,为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区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地面沉降研究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同时引用定量的及定性的参数,以多个指标刻画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并利用土的胀缩比Cp值对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级,应用数量化理论探讨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铁路综合甲级设计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工程总承包业务的战略选择、顶层设计、组织设计等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从战略转型实施现状出发,分析业务特点及管理特征,并与国际知名的工程公司进行对标检查,论述建立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探索铁路设计院集团公司总承包业务"揽得来、策划好、干成功"的发展路径,为设计院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漫话滇藏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大西部,加快铁路建设,是重要的一环,青藏高原是黄河、长江的源头,我国中原之所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没有这两条大河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不可心弃本忘源。  相似文献   

16.
川藏铁路位于大陆碰撞造山带,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下,铁路沿线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严重制约着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和安全运营。为降低川藏铁路沿线重大工程水文地质灾害风险,从工程水文地质角度出发,结合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研究成果,阐述了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重大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能遭遇隧道高水压及涌突水问题、隧道高温热害问题、隧道排水影响生态环境3个重大工程水文地质问题;沿线发育多条区域性断裂带,控制着地层展布、水热活动和成矿带分布以及地下水循环演化,导致穿越断裂带的深埋长大隧道高压涌突水、高温热害及高矿化水等问题较为突出。沿线重大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下一步研究工作主要为:开展高精度、多尺度的水文地质调查,把握重大问题的发育规律和致灾机制,构建精细的预测评价体系和主、被动相结合的灾害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杨谦  戴俊成  张芳  姚维军 《江苏地质》2010,34(2):214-219
以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安全为理论框架,以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为技术支点,构建了垃圾填埋场生态地质环境模型和生态地质环境风险等级的判别方法.选择了南京轿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场为典型实例,评价该场生态环境安全总体堪忧,且达到Ⅰ级红色预警状态.从地质分析入手,结合应用工程施工技术方法,参照相关规范,对填埋场进行污染治理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地质环境是由诸多因素有机组合而成,其质量也是各因素质量的复杂组合,是一种模糊现象,难以精确评价,但又存在明显差异的认识,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即以环境地质亚区为单元,考虑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采用数量化的动态聚类法,对晋陕蒙接壤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包括自然条件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煤炭、水资源开发后地质环境质量的相对变化评价。  相似文献   

19.
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当代水文地质学进入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阶段。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目标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生态系统。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运用多学科方法,发展向生产领域延伸的地下水工程,是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铁路建设中,对长大深埋隧道的勘察,需要对各种不同深度的地质体进行探测,采用磁源瞬变电磁法工作前必须通过实地试验工作,合理地选取工作装置、设置仪器参数。从方法原理特点出发,结合实例总结出了一组适合瞬变电磁仪进行浅、深部探测的工作参数及需注意的问题,实践表明磁源瞬变电磁法在铁路隧道勘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