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丛源  董庆吉  肖克炎 《江苏地质》2013,37(4):562-569
通过系统分析斑岩成矿作用,厘定出3种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环境,建立了3种成矿环境下的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即印支期岛弧俯冲造山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燕山期造山后与伸展作用有关的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和喜山期陆内转换造山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根据区域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和典型矿床的研究,总结出三江成矿带斑岩型矿床找矿模型。以找矿模型为基础,采用证据权重法,优选出5个斑岩型矿床成矿远景区,并定量圈定了19个找矿靶区,为本区斑岩型矿床找矿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斑岩型矿床典型的成矿模型,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与矿化中心斑岩体相关,中心斑岩体常呈筒状产出,并具有蚀变和成矿分带性,大多数矿床还有明显的元素分带特征。斑岩型矿床的蚀变与元素分带特征也常常作为斑岩型矿床最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最典型的美国克拉妈祖斑岩型矿床,便是依据老矿区圣玛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斑岩型矿床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岩型矿床具有特定了范畴和定义。根据我国已发现的斑岩型铜、钼、金、铀、铅锌、锡和稀土等矿床类型,可将斑岩型矿床系列划分为七个亚系列和十四个建造。与斑岩型矿床成因密切相关的热流体是多源的,按其性质可分为富氧富硫热流体和贫氧贫硫热流体两种类型。在特定的地质历史和地质背景下产出的斑岩型矿床具有重大差异。 斑岩型矿床只是浅成—超浅成条件下与长英质斑岩——热液体制有关的有用矿物堆积的一部分。在同一深部机制控制下,斑岩矿床可以与矽卡岩型矿床、脉状矿床以及其他热液矿床共存于同一矿区或矿田,它们之间往往具有内在联系。 本文旨在对斑岩型矿床提出简要的分类方案和讨论这些矿床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维拉斯托Sn矿床为内蒙古中南段地区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矿床,矿床的形成与石英斑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该斑岩型Sn矿床的发现与该区已发现的维拉斯托和拜仁达坝大型脉状Cu_Pb_Zn_Ag多金属矿床可能属于同一岩浆_热液成矿体系。虽然前人已对热液脉状Zn_Cu矿床和Ag_Pb_Zn矿床有了较多研究,但对新发现的斑岩型锡矿床开展的研究还十分欠缺。文章首次报道了新发现斑岩型矿床的成岩和成矿年龄。利用LA_ICP_MS方法对石英斑岩中的锆石进行U_Pb同位素定年,获得的年龄为(135.7±0.9)Ma(MSWD=1.4,n=24),表明石英斑岩的侵位时代为早白垩世。对与Sn矿化密切相关的辉钼矿进行了Re_Os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辉钼矿的Re_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25.7±3.8)Ma(MSWD=1.7,n=4),可代表斑岩型矿床中Sn发生矿化的时间。本次获得的年代学数据表明,该斑岩型矿床成矿年龄稍晚于成岩年龄,与国内外众多典型斑岩型矿床具有类似特征。新发现的维拉斯托斑岩型Sn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与该区众多岩浆_热液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一致,推测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很可能与中生代岩石圈的伸展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5.
青达斑岩型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斑岩型矿床中,研究较多的是斑岩型铜矿,斑岩型银多金属矿床作为一种特殊的矿床类型,目前发现较少,研究程度较低,西南三江成矿带的青达斑岩型银多金属矿床是该类型矿床较为典型的实例。笔者对该矿床重点进行野外宏观研究并结合样品分析测试之后,首次提出青达多金属矿床为斑岩型银多金属矿床,同时提出了青达矿床的“三层楼”成矿模式。并指出了矿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西昆仑喀依孜斑岩钼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昆仑位于秦祁昆成矿域,由于其自然条件的限制,矿产研究开发程度低。前人的研究认为斑岩型矿床在该区有一定的找矿前景,但斑岩型矿床的勘查一直未有新的突破。喀依孜斑岩型钼矿是区内最近发现的一个斑岩型矿床,本文以野外调查为基础,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2条钼矿化带,划分了钾化带、黄铁绢英岩带、青盘岩化带、碳酸盐化带蚀变组合,认为其为一个斑岩型矿床,并对该矿床的发现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蒙古戈壁天山和中国北山一天山地区均发现重要斑岩型铜(金钼)矿床,但这些斑岩型矿床是否属于同一条斑岩成矿带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通过对戈壁天山、北山、天山典型斑岩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岩成矿年龄学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发现这些地区的斑岩型矿床均主要形成于泥盆-石炭纪岛弧背景之下,并且大多数矿床与埃达克岩有关。因此,提出它们应属于同一斑岩成矿带,与世界新生代巨型斑岩成矿带形成背景相似,暗示中亚造山带具有重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8.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与玉龙斑岩铜矿成矿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继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两处矿床的含矿斑岩体——花岗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矿时代等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认为纳日贡玛和玉龙斑岩铜矿的成矿特征、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9.
巴尔喀什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中亚成矿域斑岩型铜钼成矿带, 产出许多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一些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床。本文介绍了巴尔喀什成矿带博尔雷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并对该矿床2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 得到博尔雷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辉钼矿模式年龄(平均值)为315.9 Ma, 说明了晚石炭世巴尔喀什成矿带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形成年龄, 属海西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博尔雷斑岩铜矿成矿时代介于东天山与西准噶尔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时代之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已经广泛认同斑岩型Cu-Au矿床是在相对较高的氧化性含矿流体作用下形成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了一系列具备还原性特征的斑岩型矿床,这些矿床往往不发育表征高氧逸度的原生磁铁矿和硫酸盐矿物,其典型代表为西澳大利亚的17Mile Hill斑岩型铜金矿床和墨西哥的San Anton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云南普朗铜多金属矿是格咱岛弧内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尽管前人对该矿床开展了若干研究,但对于该矿床是否存在叠加成矿作用仍存在争议。研究团队在普朗典型矿床调研过程中,在普朗I号探矿平硐中首次发现了气液隐爆角砾岩。详细的岩相学及矿相学研究表明,隐爆角砾岩角砾为含矿石英二长斑岩,胶结物为细粒石英,且细粒石英中含有黄铜矿连晶。根据气液隐爆角砾岩产出位置及特征推断,隐爆作用系石英二长斑岩就位之后的岩浆活动引起,并伴随成矿作用发生。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由卡尼阶与诺利阶两个成矿阶段构成,其中铜成矿作用跨越了卡尼阶和诺利阶,而钼成矿始于诺利阶。综合分析指出,普朗矿区深部具有斑岩型钼(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斑岩型金矿是云南重要的金矿类型。将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从斑岩类型角度划分为四种类型:与二长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与正长斑岩有关的岩体接触构造带脉状金矿床;与正长(粗面)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金矿床。同时从不同类型斑岩、成矿构造和地球化学条件等多角度阐述了斑岩型金矿床形成的条件,认为本区斑岩型金矿床具有多类型、多成因与成矿作用多期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建昆 《地球学报》2013,34(S1):183-187
通过对老挝孔沙湾斑岩型金矿地质特征的阐述和矿床成因探讨、矿床对比, 发现该金矿与云南鹤庆北衙斑岩金矿有许多相近相似之处, 如矿床成因、控岩控矿构造样式等, 结合已取得的初步勘查成果, 进而认为在该区寻找斑岩型金矿前景广阔, 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宝兴厂金矿床位于滇西碱性斑岩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南部,是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以宝兴厂金矿床人头箐矿段微量元素组合、水平分带、垂直分带、构造叠加晕、矿体侧伏等特征为例,预测矿区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云南德钦羊拉铜矿床构造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羊拉铜矿床的构造混杂岩由几个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组合的构造岩片组成,主要矿体局限在二叠系构造岩片中,二叠纪的构造混杂形成矿区的叠瓦式构造。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活动表现为矿区内的左行走滑断层、斑岩侵入,并伴生铜钼矿化。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绿春县大马尖山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墨江―绿春褶皱带内,印支后期石英斑岩的侵入,为钨矿成矿提供了直接的热源,该矿区钨矿主要赋存在石英斑岩内外接触带附近,而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布的特征。通过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研究,明确了在深部钨矿具有更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高精度离子探针锆石U-Pb测年方法,获得普朗斑岩铜矿床中3件矿化石英二长斑岩的锆石年龄分别为228±3Ma、226.3±2.8Ma、226±3Ma。锆石形态和铀钍参数均属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近似一致,表明形成矿化斑岩的中酸性岩浆从岩浆房快速上升侵位。结合前人已发表的矿化斑岩的黑云母Ar-Ar坪年龄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等数据,推测普朗斑岩铜矿的岩浆—热液系统从岩浆侵入至矿化阶段的持续时间可能长达10Ma以上,主成矿期约为216~214Ma。从岩浆房分异出的富含成矿物质和挥发份的岩浆流体在相对较晚阶段对普朗复式岩体发生了强烈的蚀变作用并可能进一步萃取了岩体中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8.
紫金山地区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金山地区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床、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和斑岩矿床是以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为中心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其中,斑岩矿床与发育于花岗闪长斑岩顶部的高盐度岩浆流体有关;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是近岩浆源的、从改造斑岩矿床后形成的含岩浆挥发份的热水中淀积形成的;而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床则是被侵入体侧向加热、侧向流动的中性—弱酸性热水淀积产物(相当于远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The Hongniu-Hongshan porphyry and skarn copper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Triassic Zhongdian island arc, nor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 China. Single-zircon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U–Pb dating suggests that the diorite porphyry and the quartz monzonite porphyry in the deposit area formed at 200 Ma and 77 Ma, respectively. A Re–Os isotopic date of molybdenite from the ore is 78.9 Ma, which indicates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known Triassic Cu–(Au) porphyry systems, a Late Cretaceous porphyry Cu–Mo mineralization event also exists in the Zhongdian arc. The quartz monzonite porphyry shows characteristics of a magnetite series intrusion, with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Al, K, Rb, Ba, and Pb, low amount of Ta, Ti, Y, and Yb, and a high ratio of Sr/Y (average 26.42). The Cretaceous porphyry also shows a strong fractionation between light an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average (La/Yb)N 37.9), which i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Triassic subduction-related diorite porphyry in the Hongniu-Hongshan deposit and the porphyry hosting the Pulang copper deposit. However, in contrast to the older intrusions, the quartz monzonite porphyry contains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and Co, and lesser Sr and Zr. Therefore, whereas the Triassic porphyry Cu–(Au) mineralization is related to slab subduction slab in an arc setting, the quartz monzonite porphyry in the Hongniu-Hongshan deposit formed by the remelting of the residual oceanic slab combined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subduction-modified arc lithosphere and continental crust, which provided the metals for the Late Cretaceous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新兴县都斛铜矿床处于吴川—四会深大断裂的中部边缘带,其铜成矿活动主要受本区燕山期斑岩体和NE向断裂构造双重控制,已发现的脉状铜矿体产状各异,在空间上整体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环状,单个矿体呈细脉分布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并具有浸染状矿化分布在花岗闪长斑岩等斑岩型矿床的矿化特征。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对比粤西地区及国内类似斑岩型矿床的找矿经验,认为都斛铜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地质特征,处于斑岩矿床外围或顶部的脉状矿体带,具有寻找斑岩铜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