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州矿区下组煤炭资源储量占总储量的53%以上,但由于下组煤层底板标高普遍低于其下部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水位。加之矿区内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下组煤的开采构成了威胁。通过对霍州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各井田下组煤开采受岩溶水威胁的程度不尽相同。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要有针对性实施各井田下煤组的开采方法及防突水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安全开采下组煤,详细分析了矿区奥灰水文地质条件.以研究煤层底板突水因素、突水机理为切入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下组煤开采之前奥灰突水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即可分为3个区(安全区、可能突水区、突水区),同时提出下组煤先期开采的范围为-210 m水平以上范围.  相似文献   

3.
邢台煤矿下组煤开采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突水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安全开采下组煤,详细分析了矿区奥灰水文地质条件,以研究煤层底板突水因素、突不机理为切入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下组煤开采之前奥灰突水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即可分为3个区(安全区、可能突水区、突水区),同时提出下组煤先期开采的范围为-210m水平以上范围。  相似文献   

4.
平庄煤田开采元宝山组煤层已有多年,多个矿井面临资源枯竭局面,寻找后备资源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矿区含煤地层含煤性评价,认为矿区深部的元宝山组不具有形成可采煤层的条件,其下伏的杏园组沉积晚期为扇三角洲相,扇三角洲平原下部朵叶间湾及湖滨地段为聚煤作用有利场所。根据钻探资料证实,在五家矿区、古山矿区和四龙头矿区杏园组上段均见可采煤层,该组应作为找煤预测区目的层加以勘查。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兖州矿区下组煤底板岩层阻渗能力,采用现场压水试验的方法,对兖州煤田16个底板岩层进行了压渗测试,获取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在分析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原组煤系底板不同结构及岩性组合的阻渗强度建议值,建立了下组煤底板岩层阻渗条件评价模型,以此做为下组煤带压开采安全与否的量化评价依据。研究成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下组煤底板岩层阻渗条件,经现场验证效果较好,对下组煤底板带压安全开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兖州矿区注浆减沉研究有突破最近,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成功地在东滩煤矿14307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进行了覆岩注浆减沉的试验。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放顶煤开采条件下进行的此类试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属创新与突破,已由专家通过技术评议。兖州矿区地处鲁西南平原...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矿区及邻矿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所施工的8个水文地质钻孔的单孔抽水和群孔抽水试验,对矿区含(隔)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井田边界的进行了研究,认为当矿井开采1煤组时,顶板砂岩水和底板岩溶水为其直接充水含水层,砂岩水以静储量为主,它不会对矿井开采1煤组造成大的危害;底板奥灰岩溶水与太灰水之间联系较紧密,前者补给后者,是矿井突水是防治水研究的重点。得出了本矿1煤组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岩溶裂隙水以底板突水的形式向矿床充水为主,水文地质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的结论,从而为矿井水害的防治与矿井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晋城矿区王台铺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上煤组(3#煤)资源枯竭,目前开采下组煤(9#煤和15#煤),面临着上组煤采空区积水的威胁。运用地质资料和瞬变电磁法对该矿九五盘区上部采空区积水进行了预测。井下的泄水孔排水量证实,运用地质分析法预测的水量偏大,瞬变电磁法的水量偏小,但总体误差不大。本次泄水的成功,可解放9*煤层145万t的可采储量,确保矿井采掘衔接的正常,同时也可从根本上杜绝了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沙曲井田位于山西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的中部,处在柳林泉域岩溶水系统的径流区。矿区奥灰水水量大,水位标高为+797~+802m,其中的4#煤底板承受奥灰水压2~5MPa,10#煤底板承受奥灰水压3~6MPa,属带压开采矿井。利用井田以往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应用GMS软件建立矿区三维立体模型和地下水渗流的数学模型,实现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使数学模型能正确地反映预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达到数值仿真效果;应用有限差分数值法,对开采上组煤(3#+4#)和下组煤(8#+9#、10#)时,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和奥陶系峰峰组含水层的疏降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丰城矿区长兴灰岩岩溶发育规律及岩溶水开发利用周殿祥,周锦中(江西煤田地质195队丰城市331100)1前言丰城矿区位于丰城市赣江以西,地垮上圹、曲江、尚庄三镇,东西长16km,南北宽10km,面积约160km ̄2。区内开采煤层为二迭系龙潭组B、C煤组...  相似文献   

11.
焦坪矿区南部封闭状无煤区的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坪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属于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的一部分。区内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普遍发育,自上而下含一、二、三、四组煤。一、二、三煤组煤层层数多,单层厚度小,分布不稳定,仅少数煤层局部可采。四煤组全区分布,而且厚度很大 , 是区内勘探开采的主要对象。 本文就矿区南部崔家沟-玉华一带四煤组中所见的封闭状无煤区的一般特征及其成因作一分析讨论,以期服务于今后的勘探和开采工作。   相似文献   

12.
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工程途经兖州市,穿越杨庄、杨村、兴隆庄等煤矿矿区,压覆煤层埋深变化较大。该文采用预测法对各煤矿在不同开采条件下分煤层对管道运营安全的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通过计算表明,煤矿开采埋深越浅,煤层越厚,对管道危害越严重。兴隆庄煤矿3煤层、杨村煤矿煤16t、煤17开采对管道影响强烈,杨庄煤矿煤16t、煤17开采对管道影响中等,兴隆庄煤矿煤16t、煤17开采对管道运营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峰峰矿区是以岩溶裂隙水为主的大水矿区。由于受煤系地层底部奥陶纪石灰岩水(以下称奥灰水)的严重威胁,致使该区占总地质储量约50%的太原组下三层煤不能得到正常开采。因此,只有查明矿区奥灰水的水文地质条件,才能为综合开发治理奥灰水,解放下三层煤提供技术上可行、经济方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井港波场分析,提出了矿井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技术针对的施工方法和处理手段,并结合龙口矿区、新集矿区两个应用实例,证实了矿井巷道浅层地震技术的可行性。该技术适用于在多煤层、急工层开采帮区,井下探测隔水层厚度、下组煤构造、奥灰界面、上我水砂岩界面等。  相似文献   

15.
在对断层复杂程度和突水危险性分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平煤东部三矿二组煤底板灰岩水的防治体系。研究区断层构造整体上较为简单,二组煤开采寒武灰岩水突水危险性较小。灰岩水治理基本以疏放为主,由此提出二组煤水害防治体系,由防治技术、防治工程、技术保障系统和矿井水资源化与矿区水资源优化配置4个子系统组成;技术保障系统是基础和保障,防治技术是手段,防治工程是核心,矿井水资源化与矿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发展方向。本防治体系的实施可以解放受承压水威胁煤炭资源476万t,底板水压下降0.3 MPa(到2020年底),完全实现二组煤的安全生产和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矿区深厚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对建井和开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金乡矿区详查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对厚松散层进行了工程地质层组划分,研究了各层组的矿物成分、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等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变化规律,为该区的建井、防水煤岩柱留设和地表沉陷预计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贵阳札佐煤矿区位于黔中丘陵地带中的一个山间盆地边缘。主采煤层为一号煤层属二迭系龙潭煤组下段,对开采有直接影响的是顶板下煤组石灰岩及底板以下的下二迭系阳新灰岩。这两个含水层含水性较强,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本区于1959、1969、1971年先后三次勘探。札佐矿井位于井田中部,于1965年建矿。现将该矿井矿床充水特征介绍于下,同时通过探采对比,提出该类矿区的矿床水文地质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8.
阳泉矿区是我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现主采太原组15号煤,下伏中奥陶统作为一个复杂含水层以其分布广、厚度大、水量丰富、补给条件好而对下组煤(太原组)带压开采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矿区1612号水文孔岩心的观察描述,结合测井曲线及偏光显微镜等对峰峰组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峰峰组主要由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及次生角砾岩组成,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白云化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充填作用等;峰峰组沉积相具二分性,一段属局限台地相,二段属开阔台地相。  相似文献   

19.
邵于庄煤炭勘查区新生界松散层厚度较厚,下伏为二叠系含煤地层,可采煤层多。区内含、隔水层组成复杂,由四个含水层和三个隔水层组成。通过对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提出了第一、二含水层是矿区的主要供水水源,为保证未来建设和开采时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应做好水源的保护工作;同时指明了第四含水层是浅部煤组开采的主要补给水源,在煤矿设计和开采过程中,应重点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郑州矿区米村矿拟开采一1煤突水危险性预测的分析,认为其大、中型边界断层对突水的影响较小而小断层密集带的发育则是造成该矿今后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1根据米村矿开采二1煤和相邻矿井王庄矿开采二煤和一1煤揭露小断层情况,预测了可能造成米村矿一1煤底板突水的小断层密集带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