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一般情况海底锰结核分布在海底沉积的表层,埋藏于细粒(<2μ)淤泥质粘土沉积层中.该沉积层为褐色或红色,厚几毫米至18厘米,甚至更大,含一定量的锰铁氧化物,厚度愈大,铁锰氧化物沉积愈多,但其厚度与有机炭的含量成反比.锰结核的粒径小至2~1毫米,大至1米.海底锰结核的储量巨大:据Menard和Shipek(1958)估计,西南太平洋底的20~30%为锰结核所复盖;Skornyakova和Mero(1960)估计,东北太平洋底的10%为锰结核所复盖.  相似文献   

2.
1.论黔中铝土矿的地质时代(1984/l期总1期)2.贵州施秉齐家坝宝塔期地层的发现(1984/l期总1期)3.黔东晚元古早期地层岩组的重新划分(1984/2期总2期)4.Sdrklethl——t类的一个新W(1984/2期总 2期)5.贵州石炭二叠系床板珊瑚化石(1985/期总3期)6,天生桥电站库区中三叠统的划分与对比(1985/且期总3期)7.贵州西部盘县煤田二叠三叠系过渡层中Ewghofis与CoNm’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1985/1期总3 期)8.遵义含铝岩系暨底部含磷层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1985/2期总4期)9.贵州东部“红层”轮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时代归属(1985/2期总4期)10.论拟拉且尔蹑亚科(…  相似文献   

3.
塞浦路斯特罗多斯蛇绿岩套上部枕状熔岩中见有超镁铁质枕状熔岩的小型孤立体。一般可分为细粒、无斑隐晶质到含少量橄榄石斑晶的和细粒,含大量橄榄石斑晶的两种。橄榄石斑晶为自形—半自形,或空心骸晶,粒径0.1—3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左右,成分为Fo_(37-91)。分布于玻璃基质中的普通辉石呈针状、束状(扇形集合体)和骸状,晶体长0.3—1.5毫米,宽仅0.04—0.06毫米,具典型的鬣刺结构。超镁铁质熔岩的MgO含量为10—30%,Mg/Mg+Fe~(2+)均在0.8左右,CaO/A1_2O_3为0.8—1.5,多在0.8左右,TiO_2平均含量为0.32%。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属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平坦型。以上特征表明把它们称为科马提质玄武岩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南秦岭铀成矿带含铀层位主要是志留系迭部群、舟曲群、白龙江群,总体为一套海相碳硅泥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灰岩、炭质板岩、炭硅质板岩、硅质岩、硅灰岩,总厚5000—9000m。铀矿床(点)矿化类型以层控热水改造碳硅泥岩型为主,次为层控炭硅泥岩型。铀成矿以燕山晚期-喜山期为主。铀矿化在空间上可划分为迭部、舟曲-武都、文县-康县矿化集中区。铀矿体的空间展布具有分段集中,成群集结的特点。含铀层位分布广,厚度大,铀源丰富,铀矿床(点)带多且工作程度低,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5.
一、地质概况 629地区位于某花岗岩体东南部外接触带。区内主要控矿岩石为中石炭系含炭粉板岩,含炭硅板岩及含炭泥板岩。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展布的F_(629)构造上盘,三号向斜轴部的C_(2x)~(2—2—2)含水岩层下部和C_(2x)~(2—2—1)隔水岩层上部(图1)。矿体倾角30—60°,呈脉状、似层状、薄板状。矿体埋深100—250米。地化环境为弱氧化带和过渡带。矿床属多源淋积型。矿化段矿石较破碎,有利于氡的迁移和扩散。  相似文献   

6.
晚更新世以来台湾浅滩西部地层结构与古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台湾浅滩西部地质浅钻的沉积相、粒度和AMS 14C年代分析及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解释,本文研究了浅滩大型沙波区的地层结构与沉积环境演化.台湾浅滩西部保存了三期海相层和两期陆相层.下部的海相层(DU6)可能形成于氧同位素5.1期,以潮间带—潮下带浅海沉积为主;中间的海相层(DU4)可能形成于氧同位素3期,以滨岸—潮间带沉积为主;上部的海相层(DU2和DU1)为形成于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海侵砂和潮流砂.两期陆相层(DU5和DU3)为沟谷充填沉积,可能形成于氧同位素4和2期.冰后期海侵过程形成的中粗砂层构成了沙波的基底部分(DU2).沙波的主体部分(DU1)形成于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主要由中粗砂和含砾中粗砂组成.沙波的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主要众数组分-1~3 Φ,形态尖陡;概率累积曲线多为两段式,跃移组分含量高于80%,悬移组分不足20%,滚动组分缺失或很少.潮流砂(DU1)的平均粒径与分选系数呈良好的正相关,反映潮流的淘洗作用越强,沉积物粒径越粗、分选越好.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南部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Pb.Zn.Fe.Mn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南部地区(以下简称湘南)棋梓桥组广泛分布(图1),是一个重要的含铅锌矿层位。据最近统计,湘南有1/3的铅锌矿床(点)产于此层位中。棋梓桥组本身的厚度(47—1048米)相对于全区地层总厚(933—27808米)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却能集中如此之多的矿床(点),自然要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层控矿床研究的深入,人们自然就把它与成矿相联系,也就是说把它看作是矿源层或就矿层。作为就矿层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矿源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測定矿石中的錫,粉末試样同等量的酒石酸銻鉀(吐酒石)混合。混合物放入炭电極(直徑5—6毫米)孔(φ2—2.5毫米,深度3毫米)內。电极的边緣磨成尖圓形。作为上电極适宜於採用不純的炭,这种炭由于其低的导热性和存在有杂質而保証了稳定的燃弧。在試样中鉀的存在量为5.5%时(試样同等量的吐酒石混合以后)就可保証电弧溫度的稳定。採用220V交流电弧,电流在12A左右。在22型攝譜仪上按照三标准試样法进行分析。狹縫寬度为  相似文献   

9.
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生物地层和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中—上奥陶统灰岩相地层露头分布在巴楚良里塔格地区的一间房—唐王城。以牙形刺动物群为依据厘定3个组的时代,从下至上为一间房组(Periodus flabellum层、Pygodus serra层,属达瑞威尔阶)、吐木休克组(Pygodus anserinus层、Baltoniodus alobatus带,属桑比阶)和良里塔格组(含B.confluens动物群层,属凯迪阶下部)。一间房组的开始标志了新一期的海进,此组下段发育1期藻丘,中段发育1期藻丘、1期瓶筐石礁丘和3—4期瓶筐石—棘屑滩,上段代表了海水加深至浪基面之下的过程;吐木休克组沉积过程中达到了海进最大值,为凝缩沉积;良里塔格组代表了逐渐海退的过程,由浅滩和3期藻丘建造组成。  相似文献   

10.
这次研究中的取样程序是简单易行的。在每个取样点,使用家用簸箕和刷子,清扫收集0.25—1米~2范围内的疏松表层物质。经过筛后,保留-6+2(即2—6,译者注)毫米粒度的部分。用聚四氟乙烯板栅所制成的孔径为6毫米的粗网,来剔除样品中引起过大取样误差的极粗碎屑,以及有机碎屑杂物。2毫米的细筛只用于选择与基岩有关的滞留沉积物碎屑的最佳保留物,且只允许淋滤和搬运物质(如风成或冲积形成的泥沙)通过。为适应在不同环境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两个筛子的网度大小可以改变,这要视测量的具体要求而定。  相似文献   

11.
1.论黔中格土矿的地质时代(1984/1#总 1期)2.贵州tt纪栖伍早用铁、硫、铂矿成矿条件初析(1984/1$总 1期)3.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贵州府锁铝土矿麦坝矿区的合理勘探网度(1984/2期总 2期)4.遵义含铝岩系暨底都含磷层檄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1985/ZP总 4期)5.贵州石炭纪铝土矿的成矿规律(1985/2期总 4钥)6.贵州一水铝石低干涉色原因的探讨(198/2$总 7期)7.黔中铝土矿中主要矿物的趔显檄特征(198/3M总吕期)8.遵义后槽钥土矿区技水经济评价的杖式(1986/3$总吕期)9.初论贵州之铝土矿(1987/IM总10期)10.贵州省遵义县川主庙铂土矿矿床特征(1987/l…  相似文献   

12.
西加拿大盆地为—典型的非对称性前陆盆地,主要位于阿尔伯达省境内。以盆地中的鲍艾兰大背斜为界,又分为阿尔伯达和威利斯顿两个次一级盆地,油气绝大部分分布在阿尔伯达盆地。泥盆系含油气系统均为碳酸盐岩储层,除含有大量的常规油气资源外,还拥有巨大的待开发的重油和沥青资源。安特勒(D 末)和拉腊米(K_2—E_1)两期造山运动决定了盆地的规模、形态和升降格局,其构造演化控制了盆地的碳酸盐沉积、生物礁形成和油气运移。油气在拉腊米期随深部地层流体的排驱,以孔渗性强的碳酸盐岩台地“管线”和断层为通道发生运移。大多数圈闭是地层—成岩复合成因的生物礁圈闭。盆地发育有上泥盆统D1、D2、D3和中泥盆统D4四套旋回层,每套旋回层均含有碳酸盐岩透水层(包括礁储集岩)和起分隔作用的页岩、泥灰岩或蒸发岩类弱透水层(包括烃源岩)。含油气系统是“封闭”的,即泥盆系烃源岩的油储存于泥盆系储层中。识别出五套烃源岩,其中的上泥盆统Duverney 组和(或)Majeau Lake 组烃源岩是盆地最主要的油气来源。控制储层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前寒武纪基底构造、地层发育和成岩作用。碳酸盐岩的成岩演化复杂,可分为沉积—浅埋藏期胶结、渗透交代白云石化、油气成熟运移、深埋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岩溶期油气氧化降解(为重烃)五个阶段。形成五类油气藏:重油藏、伴生重油的生物气藏、(轻)油藏、无硫气—凝析气藏和深部含硫气藏。  相似文献   

13.
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 ,即国际地质学界所称之“金钉子” ,为确定地层界线之唯一全球标准。二叠系—三叠系 (P—T)界线亦即古生界—中生界界线 ,为三个断代界线之一。地球史上的最大生物绝灭事件即发生于此。故国内外学者对其层型所在 ,予以了长期的探究。 1977年起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赵金科、盛金章组队研究长兴煤山P—T界线 ,取得重要进展。 1978年起 ,中国地质大学亦组队研究 ,杨遵仪、殷鸿福先后主持两期 (每期五年 )研究P—T界线及对比之“国际地质对比规划”项目 ,有 2 5国 2 0 0余人参加。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4.
浑江上游的纳缪尔期沉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武仁 《地层学杂志》1992,16(1):31-40
<正> 杨敬之等(1962)指出:“本溪群标准地点本溪在Eostaffella subsolana带之下,很可能有纳缪尔期沉积”,最近在浑江上游证实这一推测。近年来在浑江上游咋子矿区和六道江等地的钻孔揭露出本区的“本溪群”最大厚度为224m。一般有7—8层灰岩,在含Eostaffella subsolana灰岩之下还有2—3层,在含(竹蜓)灰岩层之下采到很多植物化石,多是欧洲维斯发期早期分子,也有一些是欧洲纳缪尔期分子。浑江上游的“本溪群”可分为:上部由灰岩、泥岩、粉砂岩及灰白色砂岩构成,富含(竹蜓)、腕足化石;下部多为灰绿色砂岩、粉砂岩、黑色泥岩及紫色花斑状铝土质岩、含网羊齿和脉羊齿为主植物化石,往往有2—3层灰岩;底部为灰色砂岩、黑灰色泥岩和铝土质岩,含纳缪尔期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15.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及奥陶系—志留系的分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包括三种相:(一)笔石页岩相:由二部分组成,上部堰口组有笔石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及三叶虫Dalmanitina sp.,下部于潜组有四个笔石带:(4)Paraorthograptus yuqianensis,(3)Climacograptus venstus,(2)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1)Pseudoclimacograptus anhuiensis(二)混合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长坞组,(三)壳灰岩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三巨山组,有Taeniolites,Proheliolites等。本区的Dalmanitina-Hirnantia层出露清楚,且Da·和H·与Diplograptus bohemicus共生,时代属晚奥陶世晚期。关于奥陶系—志留系界线:(1)笔石相,划在Diplograptus,bohemicus带与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之间。(2)笔石相—壳相(腕足动物群),划在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之顶与含Eospirifer动物群层位的底之间。(3)壳相—壳相(腕足动物群),划在含Dalmanitina-Hirnantia动物群层位之顶与含Eospirifer动物群层位的底之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宁阳煤田茅庄井田煤系地层综合分析,揭示了茅庄井田的煤层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该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早二叠世山西组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组,总厚度约220 m。可采或局部可采者4层,即3上煤层,3下煤层,16煤层、17煤层,平均总厚度为9.52 m。本井田内3上煤层、3下煤层为主采煤层。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其中山西组是该区最重要的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为从海相沉积为主到以陆相沉积为主的转变过渡时期,岩石地层反映了典型的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特征;在海陆交互期海退三角洲平原上供应了大量的泥炭沼泽,为茅庄井田煤层提供了物质基础。其中太原组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沉积相环境稳定,变化小,标志层及煤层层位清楚、稳定,煤层沉积层序规律性强,是区域地层对比的稳定层位。  相似文献   

17.
从汾河谷中观察与从潼关以下黄河谷中所见者相符即此二谷中第四纪地层显然分为二段在下者为三门系其时代为上新统之上部或更新统即洪积统之下部在上者为主要黄土(以後续成者不计)其时代属更新统之中部或上部在汾河谷之中心山门系砂砾较多每呈洪水冲积之状但在岸旁斜坡则成黄土例如插图3A 所示者其黄土之下部似实与三门系相当盖此带红色之黄土中曾得含有?齿类骨之结核此物昔曾见于甘肃陕西黄土之底部而呈曾经搬移之状可见含此之层当在真正黄土之前动物骨中又有一种与泥河湾所见同凡此皆证明其非真正黄士也因此可知三门系同一时代能呈不同之状态在三门者为河成在泥河湾者为湖成而在汾河谷中则又见其有洪水冲积及黄土状之二态为三门系之下为蓬蒂层)Pontien)亦能呈诸状态成土状时则为含三趾马之红土成洪水冲积老汾河峡谷及河南新安陕西榆林曾见之潼关含Melania 之层为其湖成态茲将蓬蒂期三门期及黄土期三期之各种变态列表如下蓬蒂期之蜗牛往往较大壳呈被溶状中有方解石结晶壳色深褐若黄土中之蜗牛则常极洁白热河以北达贲诺尔在三趾马红土以上复有白色土层亦含三趾马此系局部特别现象蓬蒂三门黄土三期为同一地质现象之错见或复见即北方各大流域之?成及充积是也三期间之分隔则似前二期间视後二期间为较显  相似文献   

18.
西加拿大盆地为一典型的非对称性前陆盆地,主要位于阿尔伯达省境内。以盆地中的鲍艾兰大背斜为界,又分为阿尔伯达和威利斯顿两个次一级盆地,油气绝大部分分布在阿尔伯达盆地。泥盆系含油气系统均为碳酸盐岩储层,除含有大量的常规油气资源外,还拥有巨大的待开发的重油和沥青资源。安特勒(D末)和拉腊米(K2-E1)两期造山运动决定了盆地的规模、形态和升降格局,其构造演化控制了盆地的碳酸盐沉积、生物礁形成和油气运移。油气在拉腊米期随深部地层流体的排驱,以孔渗性强的碳酸盐岩台地“管线”和断层为通道发生运移。大多数圈闭是地层—成岩复合成因的生物礁圈闭。盆地发育有上泥盆统D1、D2、D3和中泥盆统134四套旋回层,每套旋回层均含有碳酸盐岩透水层(包括礁储集岩)和起分隔作用的页岩、泥灰岩或蒸发岩类弱透水层(包括烃源岩)。含油气系统是“封闭”的,即泥盆系烃源岩的油储存于泥盆系储层中。识别出五套烃源岩,其中的上泥盆统Duverney组和(或)Majeau Lake组烃源岩是盆地最主要的油气来源。控制储层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前寒武纪基底构造、地层发育和成岩作用。碳酸盐岩的成岩演化复杂,可分为沉积—浅埋藏期胶结、渗透交代白云石化、油气成熟运移、深埋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岩溶期油气氧化降解(为重烃)五个阶段。形成五类油气藏:重油藏、伴生重油的生物气藏、(轻)油藏、无硫气—凝析气藏和深部含硫气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岩家河组—水井沱组页岩进行高分辨率样品采集,利用总有机碳(TOC)含量、主量元素分析、氦孔隙度等定量分析和透反射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等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井沱组黑色岩系生物成因硅的纵向变化特征及其与页岩气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寒武系底部岩家河组和水井沱组上部贫有机质层段过剩硅含量低,未见明显生物碎屑痕迹,几乎不含或含少量自生成因石英,而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存在较多生物成因硅,具有明显的分段性(一段、二段)且硅质来源明显不同。富有机质层段底部(一段)过剩硅含量高,为4.44%~24.97%,平均值为16.76%,受钙质夹层的影响波动较大,生物成因硅占比高,受陆源碎屑影响小。生物碎屑类型主要为硅质海绵骨针,还有少量絮状硅质聚集体,骨针腔体和硅质聚集体粒间孔中可见有机质。而富有机质层段中上部(二段)过剩硅含量相对一段明显降低,为7.13%~20.47%,平均值为13.66%,受陆源碎屑影响更大。生物碎屑类型主要为放射虫、纺锤状硅质聚集体和海绵骨针,可见有机质与这些生物成因硅和陆源碎屑共生在一起。在整个富有机质层段,TOC含量与总硅含量无明显关系但与过剩硅...  相似文献   

20.
SBFKK型滤水管用塑料管作内壁管,其内径为40—400毫米,最大可达800毫米,璧外带有贴砾层,贴砾厚度为11—18毫米,其规格如图1和表1所示。 贴砾层用净、洁圆形石英砾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